一路向西之青海独立师

文心--840128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span>2020年8月13日,晴,西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昨晚上本来打算住在贵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去往县城路过贵德国家地质公园。贵德国家地质公园<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也是“国家AAAA级景区”。景区内丹霞地貌悠久奇特,山峰突兀林立,地质造型古怪神奇,山体色彩呈七种颜色,故又称七彩峰丛轩辕后土,十分壮观。未入景区已经被深深吸引。</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巧的是,贵德正在举行经贸交流大会,县城里的宾馆酒店全部住满,订不上房间。我们只好在贵德吃过晚饭,连夜赶回西宁,住在西陲宾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西宁西陲宾馆位于西宁市城东区七一路316号,原来是青海省武警总队招待所。也是我们青海省军区独立师师部家属院所在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西宁(别名:青唐城、西平郡等)是青海省省会,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湟水及三条支流的交汇处,取“西陲安宁”之意。&nbsp;</span></p><p class="ql-block"> 西宁<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为羌地,</span>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高原古城,是中国黄河流域文化组成部分。据朱家寨遗址、沈那遗址和西杏园遗址等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商、周、秦、汉时期,河湟地区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宾馆吃过早餐,我们来到过去的师部家属院,院子里已经没有任何过去的一砖一瓦,只有这棵老柳树像个老哨兵坚守着阵地。老柳树,你可记得那些围绕着你逮猫猫的小姑娘?你可记得在你的绿荫下玩尿泥的嘎小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青海省军区独立师,番号8136部队,那是我心中的一面旗!爸爸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調到青海,調到独立师,一直到六九年四月,随独立师調防新疆,差不多十年的光阴都留在了青海高原,留在了青海独立师。妈妈和我们在西安,每个月,都能收到爸爸从“8136”寄来的书信,汇来的生活费,我们的平安家书也一次又一次飞往“813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青海省军区独立师的前身是公安军。从1949年建立到1969年調防新疆,整整20年,</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经历了公安部队、解放军内卫部队番号的数次整编和演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span>1949年9月5日,青海省首府西宁市解放。青海省人民军政委员会和西宁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从部队抽调一批干部、战士参加人民政权建设和群众工作,建立了西宁、民和、乐都、湟中、湟源、大通、贵德、化隆、循化、门源、共和、互助 12个县(市)的人民政权。随即以派遣的部分干部、战士为骨干,组建起各县的警卫队。</p><p class="ql-block"> 1949年11月,从中国人民解放军1军补训师抽调干部、战士97人,从陕西省三原专署警卫营调来干部、战士15人,从当地吸收9名青年,共121人,组建起省警卫连。在省公安厅直接领导下,接替了当地驻军承担的省级机关、人民银行、省监狱、省法院等机关的警卫和看守任务,维护城市治安。</p><p class="ql-block"> 1950年7月,警卫队经过“边养边战”,发展成拥有干部70人、战士 900余人的部队。此时,奉西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指示,各县市警卫队统一更名为公安队,省警卫连改名为公安直属第1连。1951年6月,成立省政治保卫队。</p><p class="ql-block"> 遵照公安部指示,1952年2月,成立青海省劳改支队,对罪犯实行集中生产,强制劳动改造。省军区将西宁市地方武装大队(1个营)拨交省公安厅担任看押劳改任务。3月中旬,又由省军区独立3团调拔1个营改编为公安直属第2大队,同时将地方武装大队改编为直属第1大队,两个直属大队统归公安厅领导。6月18日成立公安直属第2连。至此,青海省公安部队为:省直属公安1、2连,政治保卫队,省直属公安第1、2大队及县(市)公安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2年7月,根据毛泽东主席指示和公安部、中央军委公安司令部关于整编各级人民公安机关、各地人民警察、人民公安部队的决定,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青海省公安总队。以青海省军区武装部及独立2团团直机关为基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1军抽调部分人员组成公安总队部,为全省公安部队的领导机关。省公安厅薛克明厅长兼任总队政治委员,左文辉任副总队长,莲金海任参谋长,随后由刘德彬任总队长,谭汤池任副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 由原公安部队和省军区独立1、2、3团,湟源独立1营,补充营,共和县独立连和1军调拨人员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青海省公安部队。</p><p class="ql-block"> 整编后有:直属公安大队,直属骑兵队,政治保卫队,西宁、湟中、湟源、互助、民和、大通、乐都、海晏、门源、贵德、化隆、循化、同仁、同德、兴海、都兰、共和、祁连、尖扎、刚察、河南蒙旗、曲麻莱、昂谦、称多、大河坝 25个县(市)公安队,与此同时,有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组编了人民经济警察。</p><p class="ql-block"> 1952年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又发出关于“各级公安部队与各级军区、军分区关系”的补充决定,明确规定了各级公安部队应当在党委和军区、军分区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 1953年8月10日至20日,公安部队首届功模代表会在北京召开。毛主席为公安部队题词:“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毛主席说:“</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全国虽然解放了,国际国内敌人还存在,他们会利用一切机会进行破坏,公安部队必须提高警惕,防止国内外敌人破坏,巩固社会城市治安,保卫国家经济建设,肩负起内卫和边防任务,忠实地履行保卫祖国、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4年11月至12月,<span style="font-size: 18px;">青海省军区与省公安厅</span>遵照全军5月高干会议关于“紧缩编制,裁减冗员,节约开支,集中主要力量从事经济建设,以达加强业务,改进关系,提高工作效率,统一集中领导的目的”的决议,对省公安总队进行整编。撤销公安总队,总队机关与青海省军区机关合并为青海省军区兼公安军司令部。</p><p class="ql-block"> 撤销公安总队直属骑兵队、体训队,将直属大队3个中队缩编为9个连队。同时,新建黄南、海北、海西、海南、玉树、果洛6个自治区(专署级)公安队和泽库、天峻、阿尔顿曲克(格尔木)、治多、扎多县公安队。</p><p class="ql-block"> 军区步兵独立团编为公安独立团,军区独立1营编为军区公安独立营,军区玉树骑兵支队与军区2营合编为玉树公安骑兵支队,军区都兰支队改编为海西公安支队,原西北军区建制的果洛骑兵支队编为果洛公安骑兵支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根据军委公安军司令部1955年6月指示,将专、县公安部队改编为人民警察部队,调归公安机关领导。省公安厅设武装人民警察管理处,自治州公安处设武装人民警察大队部,县公安局设武装人民警察队,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使用,分级管理。</p><p class="ql-block"> 1955年7月,将6个自治州(原称自治区)公安队和32个县(市)公安队移交省公安厅领导,改编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p><p class="ql-block"> 同年12月,省军区以省公安大队扩编为公安内卫76团;以原公安12团编为公安内卫77团;以原军区独立团为基础编为公安内卫78团;以原公安11、12、14团部分连队和海西支队步兵连,新建为公安内卫88团。同时,新建青海公安内卫骑兵营,果洛、玉树骑兵支队改编为果洛、玉树公安内卫支队。撤销海西支队及独立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人民警察和番号序列均以所在省、专、县(市)命名,前边冠以国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公安厅武装人民警察管理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根据中央批准军委“关于公安部队整编问题的报告”及第9次全国公安会议“贯彻执行公安部队改编为人民警察的方案”,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处于1958年9月28日决定成立青海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总队。归公安机关建制。青海省军区于当年12月,即向省公安厅进行移交。</p><p class="ql-block"> 1960年2月13日,省编制委员会给武警总队增加了行政编制,并成立1个直属大队。至1960年7月,人民武装警察调整为8个支队(6个直属支队和玉树、果洛州支队),23个大队,120个中(县)队。28个工矿、企(事)业单位设立了经济民警,负责经济保卫任务。</p><p class="ql-block"> 1960年9月23日,经青海省编制委员会批准,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总队教导队改为“青海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警学校”。总队党委报经省人委批准,成立青海省公安厅武装民警总队直属大队。</p><p class="ql-block"> 1961年5月15日,省委书记处同意总队党委关于增建骑兵部队的报告。总队直属各支队均增编1个骑兵中队。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7年6月,根据中央关于撤销公安军军种番号,对公安军进行整编问题的批示,撤销省军区兼公安军司令部,对公安内卫团(支队)营、连进行整编。原省军区所属公安内卫团队,仍称公安部队和归省军区领导。将公安内卫78团、77团、76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青海省军区公安内卫1、2、3团”。各州军分区下辖连队分别改称“军分区公安内卫连”。撤销88团,组建黄南骑兵支队和海南步兵支队。</p><p class="ql-block"> 1958年总参谋部命令:从河南、安徽、南京、浙江、陕西省等军区公安内卫团调6个连队,划归青海省军区建制。</p><p class="ql-block"> 根据总参谋部1958年7月25日通知,兰州军区1958年9月15日命令:由天津公安总队抽调1个团拨归青海省军区建制,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青海省军区公安内卫第4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2年5月10日,青海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总队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青海省总队,隶属于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建制领导。</p><p class="ql-block"> 总队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和军事检察院、军事法院。将原总队整编为5个团、1个直属营和州(果洛、玉树)支队、州(海南、黄南、柴达木、海北)大队及直属县(市)队。</p><p class="ql-block"> 1962年5月25日,成立总队医院。医务人员均为1958年6月从抗美援朝前线回国集体转业到青海的。</p><p class="ql-block"> 1962年9月,武装警察部队政工会议重申:武装警察部队领导体制由过去的以“块块”为主,改为“由军事系统和公安机关实行双重领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3年1月,党中央决定恢复“中国人民公安部队”番号,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青海省总队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青海省总队,隶属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受青海省公安厅领导。</p><p class="ql-block"> 原总队机关和直属营、警通连、运输连、修理所、训练大队、医院及所属5个团、2个州支队、4个州大队和直属县(市)队全部保留建制。</p><p class="ql-block"> 遵照总参谋部、公安司令部指示,1964年5月1日,22基地驻海晏县警卫团并入青海总队,为第6团。</p><p class="ql-block"> 1966年4月5日,组建了“中国人民公安部队青海省总队第7团”和“中国人民公安部队青海省西宁大队”。根据1965年6月11日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改进经济警察领导体制的请示报告”和总参谋部、公安部“关于经济警察整编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把经济警察整编为公安部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6年6月,根据中央批转“公安部队整编领导小组的整编报告”和兰州军区“关于对公安部队整编方案意见”,公安部队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span style="font-size: 18px;">内卫部队</span>。青海省公安总队改编为青海省军区独立师。原总队所辖7个团只改番号,其编制序列、定额、任务皆不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离开师部家属院,我们找到昆仑路青海省独立师师部所在地。1962年,青海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总队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青海省总队,总队部迁到这里,一直到1969年独立师調防新疆离开西宁。1976年5月独立师撤销,独立师师部大院改为二炮某基地机关驻地。现在这里没有人办公,只有一个看门人。他说,院子不能进,可能很快就要拆除搞基建了,如果我们晚一年来,也许就什么都看不到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海省武警部队是担负全省安全保卫任务的武装力量,是公安部门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这支部队曾经完成了许多艰苦卓绝的任务。主要的军事任务有两次。</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是解放初期,<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82军副军长赵遂、骑8旅旅长马英等为首的</span>马步芳残余势力<span style="font-size: 18px;">携枪带马潜散于青海各地,妄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发动反革命武装暴乱,偷袭、绑架、杀害区乡工作人员,阴谋颠覆人民政权。</span>武警部队配合人民解放军,平息暴乱,粉碎敌人阴谋,巩固人民民主政权。<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1949年至1958年,部队执行剿匪、平叛任务400余次,用兵约5000余人次,缴获各种武器14480(挺)支,子弹436251发,同时,配合公安机关破获各种政治刑事案件600余起。</span></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是在1959年至1963年间,牧业区局部地方极少数反革命分子发动反革命武装叛乱。青海<span style="font-size: 18px;">省武警部队坚决贯彻“军事清剿、政治争取”与发动群众相结合的方针,以州、县分队为主,抽调数千名兵力,协助解放军进行肃清叛匪任务。期间,部队与匪作战755次,解放被裹胁群众数万人;缴获各种武器3452(挺)支,子弹48 445发;剿匪、平叛斗争胜利结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内卫任务是武警部队始终如一的使命。从青海省建立人民政权起,无论是白昼黑夜,风雪雨天,一是警卫首脑机关和首长,防范、打击敌对分子的阴谋暗害和破坏活动,保证其安全;二是搞好桥梁、隧道、机场、电台等要害部位的守护、守卫工作,防止敌特破坏;三是看押被依法判刑投入劳动改造的犯罪分子和看守被依法逮捕、拘留的人犯,严防其逃跑、行凶、暴乱、破坏;四是同社会上的各种刑事犯罪分子作斗争,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p><p class="ql-block"> 20年来,无论是在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斗争中,还是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和经济建设的斗争中;无论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还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青海省武警部队广大官兵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一往无前,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服从命令,忠于职守,默默无闻地为各族人民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许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九六九年四月,青海省军区首长与青海省独立师团以上干部合影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 青海省独立师这面大旗下,站着我的父辈们和他们的万名官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独立师驻守青海20年,功勋卓著。</span>高原军营,孕育和形成了无数感动雪域藏乡的动人故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忠诚于党、勇于牺牲的革命战士。</p><p class="ql-block"> 门合,原青海军区独立师四团二营副教导员。他经常对战友们说,作为一名军人就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和人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67年,门合接受了试制一种驱云防雹土火箭的艰巨任务。门合和农场干部职工夜以继日地奋战在试制场。门合深知,这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最危险的几道工序都由自己亲自负责。9月5日清晨,门合等27人来到试制场,进行试制的最后一道工序--装置土火箭。就在大家紧张地工作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地上的炸药突然闪出火花。千钧一发之际,门合推开身边的战友,奋不顾身地向炸药扑去,用自己生命保护了在场战友和群众的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8年4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发出“向门合同志学习”的命令。6月,门合被追授“无限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好干部”称号,这个称号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唯一的。《命令》中称:门合同志入伍二十年如一日,一贯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以他光辉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并号召全军指战员向门合同志学习。<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兰州军区党委给他追记一等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门合的名字犹如白杨树一样扎根在青海高原,埋藏在青海各族人民群众心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独立师为纪念门合制作的毛主席像章。像章下面写着:“一切想着毛主席,一切服从毛主席,一切紧跟毛主席,一切为着毛主席。”像章的背面写着:“向无限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好干部门合同志学习。青海省军区独立师1968.4.23”。</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昆仑路小学离独立师师部大院不远,当年独立师的孩子们都在这里上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我们家姊妹们跟着妈妈、姨妈在西安,住在十号信箱家属区。后来,妈妈被关进“牛棚”,姨妈一个人带着我们六个孩子。67年“1•28”事件以后,十号信箱地区武斗升级,真枪实弹有之,死人的事情有之,……于是,爸爸把大妹和两个弟弟带到部队,姨妈带着我和两个妹妹留守西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海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独立师各部队<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分驻全省各地,有的部队长年驻守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有的则驻守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极度高寒缺氧区,加之点多、线长、多驻草原牧区,交通不便,给部队生活、执勤、训练带来了许多困难。独立师为了解决部队子女的教育问题,在师部幼儿园为入学子女办了托管,解决孩子们的住宿和生活管理问题。孩子们就近在昆仑路小学上学,吃住都在师部幼儿园,有专门的生活老师管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弟弟妹妹们在西宁的日子那叫个衣食无忧,自由快活。大妹和大弟都在昆仑路小学上学,小弟还在上幼儿园。大妹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唱歌跳舞样样在行。周六下午,训练大队的吉普或者生活马车会把他们接回训练大队,周日下午会把他们送到师部幼儿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除了学习,孩子们就是尽情快乐地玩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跳皮筋是女生最爱的游戏。皮筋从脚踝一级一级抻到头顶,最后</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小举” 、“大举”,难度可是越来越大。并且,跳皮筋有挑、勾、踩、跨、摆、碰、绕、掏、压、踢等10余种基本动作,同时还可组合跳出若干个花样来。大妹</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在皮筋上跳来跳去,做着各种各样的高难度动作,总有使不完的力气,更不知道什么是累。</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男孩子个个都是滚铁环好手。滚铁环的关键是掌握好平衡,孩子们手上的长柄就像方向盘一样控制着铁环的方向。滚铁环是“平衡+力量”的巧妙结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一个人“滚铁环”的乐趣就好像是自驾,而一群人比赛“滚铁环”的话,则好比是赛车比赛,那场面十分火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还有,跳山羊,跳房子,踢毽子,抓石子,弹弹球 ,纸飞机,纸风车,东南西北,千纸鹤,……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乐不可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好日子总是那么短暂。68年夏天,爸爸因过度劳累,胃溃疡穿孔住院。我和妈妈从西安赶来。妈妈在医院照顾爸爸,我负责带弟弟妹妹返回西安。爸爸对我说,“你是个小班长,带好你的小战士,一个也不能丢!”</p><p class="ql-block"> 爸爸的通讯员帮助我们收拾行李打好背包。一位叔叔给我们送来了一条好大好大的青海湖潢鱼,连头带尾比小弟都高,可能有一米来长吧。就这样,我们每人背着一个背包,我拎着一条大潢鱼,坐着绿皮火车,哐当哐当地从西宁回到西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1968年的西安火车站南广场。汉白玉的毛主席塑像落成典礼,场面宏大热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离开师部大院,我们向南川出发,寻找训练大队的老院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西宁有南山,又叫凤凰山,山上有亭,名叫凤凰亭。南凉时期,西宁古八景之一的“凤台留云”既此,是西宁一胜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中国人民解放军8136部队训练大队,驻地在西宁市南川水磨大队 ,</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在南山脚下。</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王伯伯是训练大队大队长,我爸爸是训练大队政委。他们搭档多年,配合默契,堪称黄金组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警部队干部军事、业务训练,主要通过训练大队、轮训队、院校和随部队进行。</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建立初期,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军事素质较低。省公安总队于1952年7月组建后,在人力物力都很困难的条件下,以举办集训队或轮训班的形式对干部进行轮训。1953年以后,每年举办2至4期干部轮训,主要进行警卫、看押、押解、剿匪、捕歼战术、军事理论知识等科目的学习训练。少数干部还选送到中央民警干校学习,为指导部队执勤训练培养了骨干力量。1959年至1963年,共集训干部3000余名,保证了部队在分散执勤情况下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1964年以后,总队训练大队和各单位,重点抓骨干训练,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培养“四会”(会讲解示范,会纠正动作,会组织部队训练,会做思想工作)教练员,集训大批干部和预提对象。仅1964年就集训 840余名,达到或基本达到“四会”教练员要求的占80%,成为部队学习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尖兵”。 </p><p class="ql-block"> 1964年6月1日至8日,总队召开学习郭兴福教学法比武大会,13个先进分队和164名优秀教练员参赛,主要进行战术、投弹、射击、执勤业务等9个项目的比赛。通过比武,树立了“尖子班”:1团8连2班为射击尖子班;4团6连3班为业务尖子班;3团7连2班为战术尖子班;海北州大队代表队为投弹尖子班。并授予10名教练员为“四会”教练员称号,18名干部、战士为射击、投弹标兵称号,调动了部队练兵积极性。各团(支)队也以不同形式,举行了军事比武。共培养出各类“尖子”和分队43个。投入训练的108个连(县)队,有98个完成年计划训练任务,实弹射击总评成绩良好,及格率83%。出现优等射手1422名,手榴弹实弹投掷总评成绩优秀,投弹能手1 079名,其中投掷60米以上者117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5年,在突出政治,落实“四好”(政治思想好;学习训练好;管理教育好;生活管理好),加强战备方针指导下,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进行训练,训练成绩不断上升。从团队至连(县)队,培养出全面或单项训练“尖子”34个,夜老虎排、班各1个;51个连(县)队,完成了5至7个训练科目的普及任务;62个连(县)队射击成绩达到普及要求;64个连(县)队,达到擒敌技术科目普及任务;71个连(县)队,投弹平均达到40米以上;全总队共评出神枪手和技术能手2816名。</p><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中,部队在实际工作中,仍然贯彻“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的方针。根据执勤任务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尤以射击、刺杀、队列、战术、擒敌技术和长途野营、短途拉练最为突出。1966年,4个团、8个连实施野营拉练,锻炼部队在各种条件下,独立生活及作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偶然在网上发现一则寻人启事,并且附有一张青海省独立师训练大队合影的老照片。这位叔叔叫冯玉民,是训练大队的军事教员。1957年入伍,1969年转业回山西。我立即与之联系,并进行了视频通话。冯叔叔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尚好,特别是他家的阿姨依然耳聪目明,神采奕奕,让我又一次相信了“岁月从不败美人”。冯叔叔已经与训练大队的尤怀忠、王金鹿、刘经岚、许洪涛取得了联系。感谢他的孙女为我发来了这张珍贵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人民解放军8136部队训练大队合影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69年3月30日于西宁</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照片里的许多人我不认识,有些似曾熟悉但叫不上来名字。最熟悉,最亲切的是爸爸,王大队长,郝效发叔叔,张振汉叔叔,还有那几个最年轻的68年兵,他们是:谢光秦,张九林,贺西京,屠玉民,何明,唐发明,高建国。他们都是西安兵,我爸爸待他们像待儿子一样,每年探亲回西安,爸爸都会去他们家里家访,告诉他们父母,儿子在部队的情况,也带回他们父母对儿子的期盼。后来我在乌鲁木齐当兵,他们也像哥哥一样,经常来部队看我,给我带好吃的。引得好些战友嫉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9年是青海省军区独立师进疆50年的日子。50年过去,当年英姿飒爽的父辈们已驾鹤西去,当年的毛头嘎小子、调皮小姑娘已入耳顺之年。独立师部分子女在乌鲁木齐聚会忆父辈,忆当年。因我们合唱团有演出任务,所以我没有前往。他们给我发来了聚会的照片,还有发小们的感言和作品。特将温剑的作品录下,以纪念这次聚会,纪念孩子们纯真的友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辈昆仑练雄兵,辉师西进迪化城。</p><p class="ql-block">三支两军建伟业,维稳反恐出奇兵。</p><p class="ql-block">岁月如梭五十载,父辈驾鹤去西行。</p><p class="ql-block">在世为能多进孝,常常不眠梦中醒。</p><p class="ql-block">我辈自幼大院住,亲如一家胜弟兄。</p><p class="ql-block">军号声中渐长大,各承天命奔西东。</p><p class="ql-block">光阴无情催白发,尽享天伦乐其中。</p><p class="ql-block">喜庆进疆五十年,八方发小聚边城。</p><p class="ql-block">劝君更尽一杯酒,不醉不归诉心声。</p><p class="ql-block">父辈在天天做证,来生还叙发小情。 </p><p class="ql-block"> 温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摄于1971年初,六个小姑娘携手从父亲的军营走进自己的军营,<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新疆军区独立师师部大院</span>走进新疆军区通信总站。从左向右,前排:杜云,温伟,徐敏;后排:张宁、吕晋豫、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青海省独立师离开西宁五十多年了,独立师的父辈们多已离去。但是,青海省独立师这面大旗,8136这面大旗,仍然在我们心中猎猎飘扬!父辈们的英雄事迹,仍然在青海大地传颂!父辈们的红色基因,仍然由我们代代传承!</p><p class="ql-block"> 英雄的父辈们,请放心!请安息!</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