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探秘西藏是我很早以前的一个愿望,年届七旬是去还是不去,这对我的身体是一极大的考验。年老多病体弱,经不经得起高原缺氧的考验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其实去之前经常听去过西藏的人说,"可怕。"也有人说,只要心脏没有问题,其他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有人去西藏没有回来也确是发生过。我们本地有一年青小伙子到云南香格里拉旅游没有回来就是我的一个朋友的親戚。我老家有一位老教师去西藏就把自己留在那儿了。思前想后,权衡再三,想想这一辈子什么难事没有遇到过,最后都被一一克服了,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只要有勇气面对困难,困难总是办法多,最后还是下决心去。去西藏之前还是试探性上了川藏高原,去九寨沟、黃龙赏一下难得一见的美景,黄龙已经超过3500米,虽然有点感觉,但很快就适应了,那天下午走了20000多步,天还下着雨,上下四个多小时,确实有点累,但一夜过去就恢复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我去西藏的自信。在西藏旅行的报名资料中得知,我们的行程中要经过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有两处,平均海拔都在4500米左右,最低处是林芝市,2900米。由于我们是以散客的形式去拉萨,到了拉萨再正式组团。又由于当天的飞机晚点,到拉萨已经是深夜了。到达宾馆约半小时后,开始有反应,头晕,尽管我们遵照导游和工作人员的嘱咐,动作慢半拍,走路还是感觉轻飘飘的,简单的洗理后就休息了,躺下后感觉心跳加快,一搭脉80多下,比平时多跳20多次。同房间的老米说,他心跳120多次。这天晚上我们俩都没有休息好。第二天早上起来感觉还可以,有一定程度的适应了高原缺氧,吃过早饭就岀发了。走岀拉萨市,公路两边就是零零落落岀现藏民居,有低矮的平房,也有二三层小楼,也还有少量用石头垒起简易棚子,毛牛是散养的,它们悠闲的吃着草,常常甩着尾巴,是不是平原地区的牛甩尾巴赶苍蝇?我们不得而知,从气候上来讲,应该没有苍蝇了,因为夜间温度已经达到零下5摄氏度左右,最冷的那天是零下7摄氏度。我们都穿上保暖衣服。一路风尘,一路奇异的风景让人目不暇接。约午饭时分,我们穿过一个隧道,到达一个叫米拉山口休息区用午歺,下得车来,头晕晕的,走路就象漫步在云里雾里,小心翼翼前行,上过卫生间,洗洗手,以水抹额,轻轻拍打几下,晃动几下脑袋,定了定神,清爽多了,感觉又适应好多。我问导游这个山口海拔是多少,答曰:5013米。难怪有如此严重的高原反应,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达到的高度。庆幸我感觉还可以。歺毕,大家回到车上。导游问大家,有谁没有高原反应请举手,有几个中青年游客举了手。导游问:你们几个真的没有高反?"是"。几中青年游客齐声回答。"那你们不是人。"导游故意拖长声音说。"你们是神。"大家都轰笑起来。我们的导游名叫洛桑次仁,是一个标准的藏族小伙子,在四川念过大学,汉语说得好,他的父母有一方是藏族。一路上给我们讲了很多藏人的故事。他还会说笑话,所以我们车上常常是欢声笑语,这既给我们减少疲劳,又给我们增加了不少有关西藏的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说说笑笑,热热闹闹,不知不觉就到了进藏第一个景点巴松措。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湖面海拔3700米,湖水面积达6000多亩,位于工布江达县50多公里巴河上游高山峡谷里,湖长达18公里,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1994年被世界旅游组织列为世界旅游景区,2017年成为西藏首个自然风景类5A景区。景区内森林密布,氧气含量较其他景区高,一般不会产生高原反应,集雪山、森林、湖泊、瀑布、牧场、文物古迹、名胜古刹为一体,景色迥异,四时不同,各类野生植物汇集,实为人间天堂,有小瑞士之称。巴松措虽然深藏在深山密林之中,但它却以繁茂的森林和一湖碧水而著称于世。巴松措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环绕的雪山倒影湖中,沙鸥、白鹤悠闲浮游水面,湖水透明鱼游如织,各种风景相映,美不胜收。每到春季,沿湖四周群山山花烂漫,山顶雪峰连绵不绝倒映碧绿湖水之中,这样的风景板块世之罕见。秋季来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火红的枫叶,碧空如洗,宁静的湖水如同一面镜子,白云在湖水中移动,微风吹绉一湖秋水,各种水鸟在湖中游戏,或偶尔也会潜水寻找食物,有时会噙着食物凫岀水面伸长脖子将食物吞下去,然后立在水面展开双翅扑打一下身体,抖落身上的杂物,再继续前行。这里也是水生动物植物的天堂,因为这里还是一片净土,水是纯净的没有污染。水鸟的毛色特别好看,枫叶红艳艳的特别美丽,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她的美令人难以置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距离岸边大的100米左右,有一小岛叫扎西岛,传说该岛是空心岛,即使岛与湖底是不相连的,而是飘浮在湖水里。岛上有唐代建筑错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了,错宗工巴寺建于唐末,土木结构,有上下两层,殿内供奉莲花生、千手观音、金童玉女。殿南有一株桃和松的连理树,春花三月,盛开的桃花与松枝松花竞相绽放,桃花飘香,松粉飞扬,蜂蝶乱舞,蔚为奇观。巴松措湖南岸有一小溪,有一充満传奇的传说"求子洞"。传说这个小洞被莲花生大师加持过,来此求子甚是灵念。湖西北有一块15立方米的巨石,石中心有一可供一人穿过的小洞,据说穿过此洞可消灾除病,离此不远有一沙滩,还有一莲花生修行洞,湖西岸还有"格萨尔王试箭处"。据说在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新年那天会在湖底中心线长出一条长长的白色的带子,当地人说那是献给格萨尔王的哈达。生活在工布达县境内原始藏族部落,与其他地区的藏族习俗有所不同,村里还保留少数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的家庭,据村民介绍解释说,是为了家庭财产不外流。村里男女都喜欢穿氆氇制成的"果秀"(毛呢长袍)。头戴黑色折围花裹毡帽,妇女腰扎银链,带银饰,披一张猴皮坎肩。来到村里随便哪一户人家,你都会受到热情的欢迎和款待,屋里有火堂、火锅、铝锅,既可以做饭又可以取暖,点的灯是吊在房梁上的高山松,烧火用的是青冈木,屋顶被熏成黑色,吃的肉是放养藏香猪,薄石板烙的青稞饼,松茸烧鸡,巴河鱼,喝的青稞酒。想去洗手间,可需要胆量,是吊在户外半空中的木屋。也有一部分农牧民在政府的扶持下,造了一些现代藏式风格的二三层楼房,屋内设施也很考究。有些条件好一点的地方,整个村庄都是新房子,有少数人家还买了小汽车。西藏的经济还是集体所有制,我们参观的这家农户条件算是比较好的,女主人叫平措桑吉是我们参观藏民居的导游,她给我们介绍了西藏的风土人情和一些藏药知识与一些常见病的简单治疗,她一边给我们一个团员治疗,一边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解。她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多小时,还满意的说,她接待一批游客就得一个工分(10分),下午还要接待一批,又得一个工分,我一天挣两个工分,相当于整劳动力两天的报酬。她还说,我是上过中专的,我有知识,我会说汉语,就是比别人挣的多。她脸上洋溢着自信。临别时我还与她加了微信,现在还有联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错宗工巴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漫步在湖边的小路上,虽然说是小路,的确它不宽,只是一米左右,两边是森林覆盖,绿绿葱葱,许多植物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林地上面点缀着星星点点小花,有白色、黄色、淡红色,就象儿童画的水彩画。不远处就有许多植物和藤条纠缠在一起,是藤缠树,还是树缠藤,真是傻傻分不清了,它们之间勾成无序的网络,难分难解,难舍难分了。我们走在这原生态的森林道路上,阵阵芬芳,阵阵花香,不时远处传来鸟鸣,或许是这里开发时间不久,只闻鸟音,不见其影。偶尔见到几只野蜂还奔忙在花丛之中,扮演"釆花大盗"的角色。湖是碧绿碧绿的,象一面镜子纯净照人,把雪峰群山丛林倒立其中,一只小艇扬着白帆划过湖面,打破湖面所有的平静,碧波荡漾,雪白的浪花拍打湖岸,一阵一阵的"哗哗哗"声此起彼伏,随着我们的脚步越来越远,浪潮声渐渐声息。湖水清澈见底,站在岸可见鱼群在水中漫游,悠闲之极,在阳光的普照下,它们游戏在浅水区,它们有时头对头,摆动着鱼翅,并不前进也不倒退,就这样停在水中,它们是互相欣赏呢?还是互相斗法?或者是按它们自己的规则做应该做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巴松措的早晨,绿林掩映,繁花尽放,漫步湖边,清一色的传统藏式民居各具特色,独放异彩,青山绿水环绕其间,对面的雪峰,由于阳光的照射变成了灿烂的金色,群山环抱绿水,绿水倒映群山,宁静的清晨,空气清新,绿水长流,荡涤心灵,掛着白帆的游船穿湖而过,游船身后拖着两条均匀的波浪向岸边缓缓涌来,细密的波纹,轻柔的浪声惊醒了巴松措早晨的宁静,你若身居其中,这样的画面一定会让你激动不已,幸福不已。午时的村庄,家家户户生火做饭,炊烟袅袅,太阳暖暖的,羊群偶尔传来几声"咩咩"叫声,鸡群漫不经心地在路边寻食,美丽雄壮的芦花公鸡趁机寻找自己心仪的姑娘"打水",狗儿毫无目的在村头漫步,鸭子在水塘里欢快地游迤,并不时发出"嘎嘎"叫声。此情此景犹如置身桃花源中。在四五月里杜鹃花开,鲜艳夺目,赶上野莓的季节,摘几颗蜜汁满嘴香甜,舌尖上的快乐难以言表。你也可以坐在湖边发一发呆,空灵其身,也可让思绪飞扬,让美好布满全身,还可以在农家小院,泡一杯清茶,两三好友神侃,以慰平生。巴松措把我带入无限美好的遐想之中。虽然在巴松措的时间不长,但游巴松措的一幕幕至今仍然清晰的印在我的脑海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七律 巴松措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悬天玉镜照瑤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映月山泉石镜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花染重峦千涧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绿荫诸水百帆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登高俯瞰弥观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笼盖穹庐玉粉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草浪清风拂玉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林涛飞雪冻红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