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寒假,我们小组以“红色之旅,缅怀先烈”为主题,进行了一次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在晋冀鲁烈士陵园的烈士的墓碑前庄严的宣誓,永远铭记先烈们给我们留下的对祖国的忠贞和坚毅。为“最可爱的人”献上最纯洁的花束,缅怀先烈,我们的心中如此悲痛,表达尊敬和敬佩的同时,我们进行了社会调查,并同游人进行交流,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以及民族精神。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铭记人民英雄</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巍巍丰碑 光耀中华</b></h1> 晋冀鲁烈士陵园(晋冀鲁革命纪念馆),是按照党的七大精神,为纪念牺牲在晋冀鲁边区的八路军总部前方司令部、政治部、晋冀鲁军区及一二九师的革命烈士,于一九五零年十月二十一日建成。<br> 作为抗战胜利后共和国首座宏达革命纪念建筑,是我国建设较早、规模较大、建筑艺术较高、环境较美的全国著名革命烈士纪念地,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师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br> 位于具有三千多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古城邯郸市中心,总面积二十一万三千平方米。主要纪念建筑有烈士纪念塔、人民英雄纪念墓、陈列馆、烈士纪念堂、左权将军纪念馆、左权将军墓、四•八烈士阁、晋冀鲁人民解放军烈士公墓等。<br> <h5><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大门两侧镌刻着毛泽东手书“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span><font color="#167efb">大门两侧镌刻着朱德题写“晋冀鲁豫烈士陵园”。</font></h5> 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晋冀鲁豫四省的英雄们,目前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已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时会有来自四个省份的人前来祭拜。陵园北院以园林建筑为主。独具民族特色的雄伟建筑群,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大门两侧镌刻着朱德总怀念题写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大门两侧镌刻着毛泽东主席的手书“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入门巍然耸立着高24米的烈士纪念塔,塔顶光芒四射的红五星,象征着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塔的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词:“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千古无上光荣”,东、北、西三面分别为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的题词。 <h5><font color="#167efb">人民英雄纪念塔正面</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毛泽东题词“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千古无上光荣”</font></h5>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人民英雄纪念墓</b></div> 人民英雄纪念塔正北是人民英雄纪念墓,坐落于在2500平方米台上的半球体为纪念所有牺牲于晋冀鲁豫边区的革命烈士直径13米、高11米,与墓相邻的石碑上刻有刘伯承、陈毅等题词,墓内陈列着317名团职以上烈士英名录,墓三面松柏环绕,墓前东西两侧有“八路军”和“民兵”两组群塑,造型逼真,气势恢宏,令人肃然起敬。 <h5><font color="#167efb">随着两侧的音箱响起“向英雄烈士三鞠躬”</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人民英雄纪念墓左侧“褒扬烈士”</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人民英雄纪念墓右侧“教育群众”</font></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斗争陈列</b><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斗争陈列分四个单元,以大量的历史文物、文献和图片资料及景厢、模型等展品,全面介绍了晋冀鲁豫边区从1937年夏秋之际开始创建,到1948年8月与晋察冀边区合并之间11年的光辉历史。</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晋冀鲁豫边区无论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都是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前方总部进驻太行山区,使这一地区成为华北游击战争的心脏和神经中枢;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粉碎国民党进攻的主要战场和全国大反攻的主要战略基地之一。</div></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红色文化教育传播中心</b><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红色文化教育传播中心是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都以思想教育、理论学习打头,把学习教育紧抓不放、贯彻始终。开展主题教育要实现目标任务,达到预期效果,抓紧学习教育是根本所在。</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不断增强“四力”,自觉承担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是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抓实学习教育,强化理论武装,是我们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基本做法,也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span></div></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青山有幸伴忠骨,英烈浩气万古存</b></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左权将军墓</b></div> 左权将军的墓用青石建造,两侧翠柏掩映,墓前高大的碑楼里竖着墓碑,墓碑正面是周恩来手书“左权将军之墓”,背面是周恩来在1942年6月写的《左权同志精神不死》悼文的节录。墓东面石碑刻朱德《吊左权同志》诗:“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西面石碑刻贺龙悼词。并建有纪念馆,陈列着左权将军照片及有关资料。 左权将军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我军游击战争的开拓者之一。他精通军事,运筹帷幄,一生功勋卓著。1925年 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 月赴苏联学习,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在闽西任中国工农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校长、新十二军军长。 1931年 5月任第一方面军总前委参谋处处长。1934年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斗。长征到达陕北后,左权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红军东征。1936年,他担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西征并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协助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伪军“扫荡”,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牺牲后,延安和太行山根据地为其举行追悼会,并改辽县为左权县。 <h5><font color="#167efb">左权将军墓</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左权将军纪念馆正面</font></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张兆丰烈士墓</b></h3><div> 张兆丰烈士的墓,由墓碑和墓体组成。汉白玉墓碑上的“张兆丰烈士之墓”为薄一波所题目。<b><br></b></div><div> 张兆丰,中共顺直省委委员兼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受李大钊派遣在国民军中开展军运工作。1930年到河北磁县等地组织农民暴动,任中共北方局平汉北段“兵暴”委员会委员。在河北栾城领导“兵暴”工作时被捕。11月遭杀害。张兆丰牺牲后,中共北方局发表决议并发出通知,高度评价,“兆丰同志忠实勇敢、吃苦耐劳,是北方党的军事领袖,是工农革命军的将才”,“兆丰同志之死,是党的一个损失,亦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损失”。要求宣传他的革命业绩。张兆丰是共产党党早期从事军事斗争的佼佼者。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无私、无畏、求索奋斗的一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不畏艰险,坚贞不屈,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缅怀他就是要学习他这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的高贵品质和精神,踏着先烈的血迹,为四个现代化作贡献,继续肩负起共产主义事业的历史使命!<br></div> <h5><font color="#167efb">张兆丰烈士墓</font></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33333">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辉煌的发展成就</font></b></h1>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园区主要纪念建筑(景点)有烈士纪念塔、人民英雄纪念墓、陈列馆、烈士纪念堂、左权将军纪念馆、左权将军墓等,其中,左权将军墓201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陵园安葬的200多位团职以上烈士中,56位烈士入选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一代又一代陵园人的呕心沥血、无私奉献。<div> 1945年6月17日,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共七大代表及延安人民代表举行了“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亲笔题词,并酝酿抗战胜利后建立烈士陵园。1946年3月18日,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在晋冀鲁豫边区首府邯郸市隆重召开。3月30日,大会通过了建立烈士陵园的决议。当天下午刘伯承、邓小平等偕同全体参议员到选定园址举行破土奠基,刘伯承司令员挖了第一锨土并发表讲话。</div>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建设初期,国家正处于三年经济恢复期,却仍对陵园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征地并投资修建了纪念堂,将左权将军墓南侧的“湖心亭”改建为“左权将军纪念馆”并布展对外开放。之后陵园定期组织对纪念建筑进行集中粉刷修缮和题词、匾额贴金,不断提升园区环境。<div> 特别是去年以来,陵园认真贯彻落实《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总体工作方案》和全国褒扬纪念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烈士纪念设施的维修和改造工作,并联合邯郸市人大制定《邯郸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条例》,加强日常维护和管理,为各界参观谒陵群众提供良好的瞻仰和教育场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