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音乐

樊精隆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与音乐</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从2016年7月下旬学习马头琴,至今已有四年半时间。不是音乐人,却进了音乐的门。闲暇之余,把自己与音乐接触的经历作一记录。</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nbsp;、识谱</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从小就喜欢音乐。最初接触到的是家里家外喇叭、收音机里播放的音乐和大小剧团、乌兰牧骑的演出,爱听,也爱看。</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上学后有了音乐课,上课前一群男孩把又大又重的脚踏风琴抬进教室,老师用它伴奏,教大家唱歌,感觉整个过程都挺热闹、挺开心。</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记不清是小学几年级的一次音乐课,老师突然讲起了乐理知识,主要是讲如何唱谱识谱,讲简谱的各种符号、标记。也就是这节课,为我打开了了解和学习音乐之门。那节课之后,我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唱多种组合的音阶、唱熟悉的曲谱,没用多长时间,我居然掌握了音阶音程关系,识谱了!据我所知,这次乐理知识课,只有我学会了,班内识谱者再无他人。</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识谱犹如识字。识字,就是能把看到的文字念出来,能把想记录的话语写下来。识谱,就是能把看到的曲谱唱出来,能把听到或想到的旋律写出来。不过,我毕竟没有系统学过,只能把一些简单的曲子写下来,复杂的就费劲了。可能这相当于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区别吧,估计我的“音乐文化程度”也就扫盲级水平。写到此,突然想起一个故事。我刚处对象不久去她家,一家人谈起那时流行的《我的中国心》,都说喜欢但唱不完整。我正好刚刚学会,随手就连词带谱给写了出来,一下子惊到了她们。这一得瑟,应该是为自己加分了。呵呵,扯远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从我上小学到高中毕业前,属于“文革”中后期,学校教学不正常,上课不多,音乐课更少,断断续续也没学几首歌曲,倒是受社会上的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革命歌曲和样板戏唱段。因为识谱,我上大学和工作后买了不少歌曲书和笛子、二胡等曲谱,有空也会看看。因为脑子里储存了大量听熟了的曲子,所以看到曲谱仿佛耳边就响起了音乐。平时但凡看到曲谱,我可能要试唱一下,喜欢的就学会它。因为识谱,也就为我后来学习乐器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二、入队</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上高中的1976--1978年,学校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我被吸收入队,但不是演员。干啥呢?第一个任务叫“提词”,就是拿着剧本躲藏在幕布后面,演员上台表演时,我在后面念词,提示演员唱出来或者道白出来。我到现在也搞不明白,那时候老师为什不让演员把对白和唱词背下来,演员自己为什么也不记住这些东西。第二个任务,按现在的称呼应该是编剧,就是写一些应景的四六句、顺口溜,配上二人台曲调让演员唱出来。比如“一杆杆红旗哗啦啦地飘,毛主席党中央发号召,全国农业学大寨,战天斗地干起来……”配上《挂红灯》或者《打连城》之类的曲调让演员上台演唱。那时的演出频率挺高,主要是走村串户为广大贫下中农演出,有时候还能混顿饭吃。这几年的收获,是熟悉了“二人台”这个剧种的各个牌子曲,但现在都忘记了。以前听到“二人台”感觉好听、过瘾,现在是一点也不喜欢了,欣赏的“口味”变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三、欣赏</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上大学时,我听过一次音乐讲座,感觉很开眼界,但机会太少,不过瘾。之后经常听广播电台播放的音乐欣赏节目,尽量试图从“听懂”的角度对中国的、外国的经典曲目进行理解和欣赏。那时,我拥有一台手摇上弦的留声机,买了不少唱片,中外曲目都有,多数是外国名曲。参加工作后,先后买了录音机、所谓的家庭影院等装备,买了更多的中外名曲磁带和光碟,几乎每天早晚都要聆听欣赏,这个过程维持了近二十年。所以,我知道许多外国经典名曲和中国二胡、笛子、古筝、唢呐等名曲的曲名和旋律。甚至还试图理解一部音乐作品的配器,为什么这里用长笛,那里用小提琴,这部分用独奏,那部分用合奏等等。同时也对各种乐器的特点、适合表现哪种情绪、渲染什么氛围等有了一点了解。</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欣赏音乐,确实是一种享受。我在聆听时,尽可能去揣摩乐曲表现的画面、意境,尽可能置身其中,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也有许多听不懂、理解不了的,那就欣赏它的旋律之美、乐器演奏之美。</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四、学琴</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小时候,我就梦想有朝一日能够有一件称手的乐器并能够演奏出美妙的乐曲。</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似乎我二哥也爱好音乐,记得小时候他有一支竹笛,还自制了一把二胡,没事就鼓捣几下。家里还有一个破旧的凤凰琴,也不知道是谁置办的。那时候,我有空就玩玩这几件乐器,没有老师,是地道纯正的野路子,玩的时间长了,也能鼓捣出个调调。参加工作后,也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买了属于自己的二胡、笛子、葫芦丝,用野路子玩了几年。后来感觉,这样玩虽属自娱自乐,但终究不上讲究、不成体统,甚至有点丢人现眼。加之后来工作很忙,这几件乐器也就彻底不玩了。大概从2003年2月到2016年6月,基本没摸过乐器。</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有梦,总是要圆的。但圆梦也讲天时地利人和。2015年8月,我从江西回到内蒙从事纪检工作,必须更加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工作之余,少了外出游玩,少了酒场应酬,日常生活就是单位家庭两点一线,简单、清爽,空余时间多了。恰巧党提倡党员要培养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圆梦的好时机终于到来了。经过考虑,身在内蒙古,学习马头琴条件得天独厚,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当然,也担心自己能不能学会的问题。犹豫间就到了2016年夏天。才华横溢的大学同学邹鹏宏先生从深圳来呼和浩特,他给我打气:有什么担心的?我们还能活三四十年,这么长时间学什么学不会?!成为艺术家都是有可能的!他的话坚定了我学琴的信心。</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16年7月的一天,锡林郭勒的一位摄友来呼,引荐我结识了内蒙古马头琴艺术博物馆的阿伦娜馆长。言谈中,我表达了想学习马头琴的愿望。阿伦娜馆长马上对我说,马头琴大师李波老师将于周六到博物馆,可以引荐拜他为师。周六,我如约而至,见到了当今马头琴界顶级的领军人物李波老师。李老师相当谦和,十分平易近人,经过简短交谈,欣然答应教我拉琴且分文不收!2016年7月24日,李波老师在他家里为我上了第一节课,接下来的两周又为我上了两次课。</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李波老师是著名的马头琴演奏家,常年马不停蹄地奔波于世界各地,频繁参加各种演出。我对老师说,一来您太忙太累,真不忍心给您添麻烦。二来我纯粹是业余爱好,零基础学琴,让大师教琴自己都感觉“配置”太高、难为情。一名拉马头琴的大学生足以教我,请老师帮我找找。过了几天,老师把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大三学生包腾和引荐给我。</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包腾和老师虽是一名学生,但他是一位琴技、学识、品行都非常优秀的青年,他的优秀与成熟在同龄人中是十分罕见的,我很敬重他,他也很尊重我,我们成了忘年之交。201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本科学业后,又考上了内蒙古艺术学院的硕士研究生,2021年夏就要毕业了。截止现在,我跟他学琴四年半,确实是收获多多,受益匪浅。跟着老师,我进步很快,除基础练习和学习了一部分民歌外,我已经学过40多首独奏、协奏曲,这在业余爱好者中已经算很不错的了。不过,由于学琴起步太晚,基本功不扎实,我的演奏水平还不高,只能是业余档次,自娱自乐,成名成家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等到包腾和老师研究生毕业,我就学满五年了,勉强能算音乐学院附小肄业吧。</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学了马头琴,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对自己的精神是一种调节,也让我的生活丰富充实起来。虽然基础练习是枯燥的、曲目练习是辛苦的,但每当掌握一种技巧、突破一个难点、练成一个曲目,那种满足感是别人体会不到的。这也为适应退休后的生活找到了很好的出路。练琴,成为我这几年业余生活的最主要内容和最大乐趣。随着演奏技能的不断提高,拉出来的曲子越来越好听了,兴趣也越来越浓了,现在有了上瘾的感觉,只要有空就想拉琴,毫无厌倦之感。拉琴时候快乐的感觉,绝不亚于爱玩麻将的人手里摸到骨牌。有了我钟爱的马头琴,从此不再有寂寞无聊。马头琴,肯定要陪伴我度过余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