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3/16/2017 完成, 2/18/2021 更新</h5><br>前文说到,如果想要参加美术大赛,我们特别需要先做好“胜而不骄,败而不怨”的准备,因为世上很难有一个共同的、客观的美术作品评判标准。<br><br><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1.</font></b></h1><br>三十多年前好像是在伊利亚·爱伦堡(Ilya Grigoryevich Ehrenburg,1891-1967)的《<u><i>人·岁月·生活(People, Years, Life)</i></u>》中我就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br><br>说是两位19世纪末著名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和修拉?)在一场争论后作了个实验:他们将自己的一幅风景油画放在画廊楼下人来人往的巴黎街道上,在画的边上放了一盒粉笔和一张告示:<br><br>"各位朋友,劳驾您在百忙之中给这幅画上的败笔处打个叉。 谢谢。"<br><br>一天下来, 当他们去收画时发现画面上已经被行人打满了叉,好像那画已经是一无是处,惨不忍睹;有的人甚至还留言提出了改进的建议。<br><br>第二天,两位画家擦掉了画面上所有的叉,他们又将同样的风景油画重新放到画廊楼下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在画的边上照样放了一盒粉笔,不过,这次,画家们把告示改成了:<br><br>"各位朋友,劳驾您在百忙之中给这幅画上最成功的地方画个圈。 谢谢。"<br><br>一天下来, 当他们去收画时发现画面上已经被行人密密麻麻地画满了圈圈,好像那画一天之后突然间又显得是完美无缺了;有人甚至还情不自禁地留言提出了愿意购买此画的愿望。<br><br>可见,艺术本来就不是一场群众运动,没有一个神仙皇帝可以为艺术去制定一套客观、统一的标准。<br><br><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2.</font></b></h1><br>这种对美术作品缺乏统一评判标准的实际情况往往使得美术师生们都感到非常的困惑。<br><br>高中生们还很年轻,他们更容易缺乏对自己作品正确的判断力。学生J 在2018年春季班上设计的新型牙膏装置可说是教科书上的成功范例。可惜,他自己却并不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设计作品,他居然没有将这个有潜力夺得大奖的课堂作业提交2019年的全美青少年美术大赛,太可惜了。 <br><br> <p><br></p><p>一年以后,学生C设计了一个厨房安全卫生刀具,与学生J运用是基本相同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效果图,果然一举赢得了2020年的全美青少年美术大赛地区银奖:</p><p><br></p> <p><br></p><p>学生N为解决小学生手套丢失现象而设计的解决方案,也与同学C一起双双赢得了2020年全美青少年美术大赛的地区银奖:</p><p><br></p> <h1><b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167efb">3.</font></b></h1><br><h3>还有一种参赛结果也体现了美术作品缺乏客观统一评判标准的事实:同一个画家的不同作品参加了不同年份的美术大赛,早年初级的作品获奖了,而其后进步极大的作品却没有得到评委的重视。</h3><h3><br>学生 R 是新泽西青年艺术家协会的第一任主席, 2014年携她9年级时素描课的结业课堂自画像习作<u><i>《造化的女儿-自画像(Nature’s Daughter-Self Portrait)》</i></u>首次参加2015年 Scholastic 青少年美术大赛就轻轻松松地荣获了绘画组的优秀奖:</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p><br></p><p>2015年秋季,当学生R 再接再厉,用画布油画表现了自己靓丽的青春梦想,而且还沿用了她一年前参赛得奖作品的题目,《<i><u>造化的女儿(Nature’s Daughter)</u></i>》。 一个高中生,每周利用一个半小时的课余时间,在画室里把自己的花样年华和幸福感受告诉给世界,而且把画面处理得那么雍容华贵,一尘不染,细而不腻,娇而不作,却未能得到2016年 Scholastic 青少年美术大赛的任何奖项:</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两幅时隔两年的画无论在功力,意境,还是在美感上的区别应该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实际的参展结果却逥然不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在艺术大赛中,即使我们有机会得奖,但是哪一个作品会得奖还是无法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好在,只要是我们画出了自信,人生的奖杯是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学生R 最终实现了她的梦想进入了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MU) 一个全美领先的人工智能专业。我们都为她骄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4.</b></h1><p><br></p><p><b style="color: inherit;">既然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艺术的标准又是在极个体的主观范围内而言的,就像美的本身没有标准一样,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种、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期都会对审美有着不同的认知,那么,我们何必参加美术大赛呢?</b></p><p><br></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确实,过早地参加频繁的美术比赛对还处在大脑发育期的少年儿童弊大于利,而这种现象的泛滥正是由于“不输在起跑线上”思潮和社会上一些盈利机构的误导,让本该快乐的美术学习都变得枯燥乏味了,让本来充满想象力的孩子变得不堪重负,画出了七八十岁老人的想法。而事实上,赢在了起跑线上的“神童们”又有几个走到了终点线的?</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其实,大学招生办公室是不要看你高中以下的成绩的。试想,如果我曾经是个神童,但到了高中却出不了成绩,那是不是只能说明我已“江郎才尽”?孩童时可以以童星为荣,可要是到了考大学时还是仍然以童星为荣,那是不是还不如“大器晚成”的同学了?</span></p><p><br></p><p><b style="color: inherit;">所以,一方面,对于高中以前的学生是否要参加美术竞赛,我常常会劝家长们要“练而不赛”,我们真的不忍心让孩子们去挑战那些虚浮飘渺的东西。有那些空余时间,还不如让孩子多看看新闻,多读读名家传记,多练练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b></p><p><br></p><p><b style="color: inherit;">但是,另一方面,到了高中阶段,有选择地参加几个重要的美术大赛,的确也是美术教学的方法之一。关键是,只有当学生和家长们对美术创作的性质有了清醒的理解,只有当我们的心智已经有了足够的成熟、足够的强大以后,参加大型美术比赛或大型美术活动才会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一石多鸟,事半功倍的益处。</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 参赛可以培养参与意识 </b></p><p><br></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比赛活动重在参与,让孩子参与其中,"我的事情我做主",就会为了实现比赛这一短期目标而从严要求自己,积极准备,遵守比赛的时间限制和规则,养成一个良好的品格。</span></p><p><br></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 参赛可以培养无畏的个性</b></p><p><br></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有比赛就会有竞争,通过比赛既可以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能够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从而促进学习;比赛活动让孩子们走出课堂,面向社会,面对不同的观点和评语,能够培养孩子战胜内心的恐惧,让孩子能够敢于逐渐面对社会公众,建立自信,坦然镇定地做出自己!</span></p><p><br></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3) 参赛也是进行挫折教育的最好时机</b></p><p><br></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胜败乃兵家常事”,比赛的结果总是有高低之分;何况,美术又恰恰是一种没有统一标准的创作活动;所以如何看待自己失利的本身就成为了一门艺术。对孩子们适时进行挫折教育,告诉他们比赛成绩暂时不理想的,没有关系,鼓励他们重整旗鼓,卷土重来;没有比这更好的时机去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将来人生途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时应有的心理准备和自理方法了。</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学生A多次参加scholastic美术大赛却未能得奖。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的作品不是光为竞赛而创作的;恰恰相反,我们的短期目标更关注的往往是如何尽可能高地提升学生各自大学入学作品集的水准。</span></p><p><br></p><p><br></p> <p><br></p><p>像学生A 这样的优秀学生在我们2021届毕业生里还有许多,尽管他们至今还没收到自己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是我现在就可以毫不犹豫地断言,他们必将能进入自己现在都不敢多想的理想大学,因为他们的才能是挡不住的,他们的作品集会为他们发出耀眼的光芒来唤醒招生官的。同样的道理,在我们未来2022届的学生中,也有许多这样优秀的学生,要是他们现在就发售各自的“原始股”,我会立马下单。</p><p><br></p> <h1><div><br></div><b><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167efb">4) 参赛还可以培养宽广的胸怀</font></b></h3></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比赛还能够让孩子们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消除嫉妒心理,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大度的、善解人意的、大写的人。 我最怕教出来的学生非常自私、小心眼,不会与他人合作,自个儿画些小画还得藏着捂着,或是害羞怕别人笑话自己,或是怕自己的想法被别的同学学去,反正两者都不可取。<br><br>参加全国比赛会让孩子们体会到,世界这么大,我们遇到的每位选手其实都是和自己一起共同进步的旅伴,是自己团队的成员,是兄弟姐妹,而并非自己的对手。<br><br>2020年是个全世界的灾难年,孩子们有一千个理由呆在家里玩玩游戏解解闷。但是,学生EY 和她的十年级同学们却利用了自己的暑期继续着自己的美术设计课程。那一年,我们挑战了新冠病毒COVID-19! 那一年,也是我们真正地体会到了网课的优势,我们让全班的师生们一起对每一件设计作品从初稿到完成都在屏幕上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大家毫不讳言该设计习作的优缺点及其如何改进的建议,就像一个团队的设计小组在挑灯夜战、群策群力地集体设计一个委托产品。<br><br>当2021年全美美术大赛结果宣布后,大家又再度回到大屏幕,利用网课的优势对每一件作品的结果进行了交流、分析和复盘,从而让学生们真正地学到了艺术的真谛。<br><br>EY的设计方案也是几经修改完善,好在她一丝不苟,不厌其烦地将自己的设计作品一步步地推向完美,终于再次勇夺了2021年全美青少年美术大奖赛的设计优秀奖:<br><br></h1> <p><br></p><p>在这方面,对教师来讲也同样需要以身作则,消除嫉妒心理,不断学习其他同行的优点。我们经常鼓励学生参加各自学校的美术课程,虚心听从其他美术教师的指导;我也不反对学生加入其它美术学校或美术班的训练(这在许多其它课外美术教师看来都是大忌)。其实,大家只要想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们的最佳未来,所有的教师、教练、家长和学生本人都只是在学生这个载体上的团队成员,大都是一条船上的。所以,所谓的个人名分其实都是不值一提的。</p><p><br></p><p>学生G 是我们这里小有名气的芭蕾舞美人,浑身上下充满了艺术细胞,除了我的美术班外,她还参加了学校的美术课。她的画总是有一种挡不住的蓝色的芭蕾之美。2016年她选了三幅画参加了2017 Scholastic 青少年美术大赛。然而,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水彩素描画,G 本人和我都更喜欢《<i><u>反射畸变(Reflective Distortions)</u></i>》。 在我看来,这幅画既有《<i><u>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u></i>》般的视觉惊艳和听觉美感,又有斯巴达克般的帝王气派和戏剧张力:</p><p><br></p> <p><br></p><p>然而,评委却偏偏选中了《<i><u>黑与白·黑与白(Black and White Black and White)</u></i>》作为素描插图组的优秀奖…</p><p><br></p> <p><br></p><p>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一起努力,G同学最终获奖无数,我觉得能够拥有她这样优秀的学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幸运!</p><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5) 当然,毋庸讳言,学生参赛可以给美术教师和教育机构带来名气和生源…</b></p><p><br></p><p>但是,在我的美术教学中,是没有专门开设美术比赛这一课的。我认为,<b>在美术教学中,首先,从短期战术来讲,我们可以在美术教学中结合每位学生的不同个性和能力,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对每位学生大学入学前的中短期课程规划,尽量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的作品能够在未来的入学申请中帮助他们进入自己的理想大学。</b></p><p><br></p><p>在课堂上,我们只是鼓励学生们用参赛作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习作,这样的话,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课堂作业直接参赛———这才叫做 "一举多得","事半功倍",是不是?</p><p><br></p><p>就好像学生们艺术学习的专列还在不断地壮大,滚滚向前, 只是在中途靠站时选几个站台下来投投信件,伸展一下拳脚,然后再上车,向着他们的人生目标继续前行。</p><p><br></p><p>学生CN 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她酷爱音乐,是著名的普林斯顿高中乐队里的优秀小提琴手,曾随队出国演出比赛多次。她是在2017年春季开始跟我学画的,当时她已是高中九年级学生了,几乎零基础。</p><p><br></p><p>但是从我给她上课的第一天开始,我能感觉得到在她那大大的眼睛里所反射出来的是像海绵一般的求知欲。她上课后不久就表示将来想学服装设计。于是我根据她的毕业时间表趋利避害地设计了她个人的课程进展大纲。</p><p><br></p><p>2017年秋季班时, CN 凭着自己对音乐和时装设计的满腔激情,搜集了成千上万根小提琴琴弦打算设计自己的第一套时装作品来参加2018年的全美青少年美术大赛。可是后来由于制作进程缓慢,未能赶上 2017年底的截稿期。但CN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在家中努力完成这个作品。</p><p><br></p><p>终于,在2019年的全美青少年美术大赛上,她的服装设计【我用音乐打扮自己】以绝对优势一举荣获了全国服装设计的金奖。至今,她的作品还在美国各地巡回展出:</p><p><br></p> <p>同年,CN 在我们“<i>从古典音乐中提取当代抽象画灵感</i>”教学计划中的课堂作业【<i><u>斯美塔那伏尔塔瓦河的音乐</u></i>】也同时赢得了银奖:</p><p><br></p> 新泽西州州长Phil Murphy 和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候选人、参议员Cory Booker 都纷纷致信祝贺CN的杰出成就:<br><br> <p><br></p><p>CN于2020年被全球排名第四的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荣耀录取,外加每年四万美金的奖学金———衷心祝愿CN 能够继续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美好。</p><p><br></p><p><br></p><p><b>另外,从美术教学中的长远目标来讲,有些珍贵的东西其实是全日制学校所难以传授的。我们却可以结合美术发展史,将人类文化中的一些瑰宝讲细、讲透,再传递给下一代;我们可以传授给学生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让他们得到另一个瑰丽的、自内而外的、与众不同的新生命。所以,我们的口号是:"教学生一双爱世界的慧眼,给孩子一个多色彩的人生"。</b></p><p><br></p><p><b>对我而言,任何奖杯、奖状都比不上学生踏上社会后告诉我,"美术学习给我的人生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幸福。" </b></p><p><br></p><p>就在2021年的大年初一,我收到了学生ML的贺信,非常励志!下面是她当年 “<i>从古典音乐中提取当代抽象画灵感</i>”教学计划中的课堂作业。只有当一个艺术家用自己美丽的心灵去体会到了斯美塔那音乐的抽象美,才会将这幅画画得如此美不胜收:</p><p><br></p> <p><br></p><p>在如此困难的2020年,ML 仍然能被选为全美高校2020届毕业生的代表,登上了著名时装杂志的封面,那该需要多少的努力呀。ML告诉我,她的时装模特生涯正在全面顺利展开:</p><p><br></p><p>《<i><u>ELLE</u></i>》9月刊;</p><p>《<i><u>Vogue</u></i>》意大利电刊;</p><p>《<i><u>Desnudo</u></i>》意大利12月刊;</p><p>《<i><u>PAP</u></i>》2月独家画报, 等等。。。</p><p><br></p><p>ML本来已签约要去意大利米兰走Prada 的全球独家时装秀的,但是因为疫情未能成行。她说下一季她会更努力的。</p><p><br></p> <br>对年轻艺术学生极具启发意义的是,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2016年暑期班时我在画室内同ML 和她的母亲谈到如何在大学中课程中加入市场学的副科学历来增强自己的设计和就业能力,4年以后,ML真的 没有满足自己已取得的专业成绩,她还借助刚刚从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毕业的威力,一举收到了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2个全美顶尖商学院的MBA学位录取通知书!一个充满激情的艺术学生能有这样的远见和气魄来这样精心布局好自己的未来,前途无量!<br><br>ML 不仅在事业上非常出色,她还是一位非常有爱心的学姐。就在一年前,她还挤出繁忙的时间安排了在纽约市指点来自Art Studio 23学妹的升学作品集,那情景,谁看了都会心暖!<br><br><b>ML的故事再次向我们证实,一个优秀人才的成功往往不是自私的、狭隘的、不择手段的;恰恰相反,成功往往来自于一种瑰丽的、自内而外的、与众不同的新生命。请大家与我一起为ML 的辉煌未来和她的父母教育的成功祝贺!请大家多多关注这位才女,为她点赞!请别忘了和我一起搜集有关她的时装杂志!谢谢。</b><br><br>花些时间写下这些文字只是感到自己有责任把一些思路和感想记录下来,以帮助更年轻的学生和家长少走一些弯路,也可以供有缘的朋友参考。我们的做法也不见得就是完美的,我们也在不断地向同行学习改进中。<br><br>如果"学画就是为了得奖",然后愿意让孩子们耗上一年半载的去赶一幅参赛作品;或者,如果学生们学艺术仅仅是为了父母亲的要求或只是为了奖杯,那么,从概率上来讲,许多人离失望和痛苦恐怕就不会太远了。因为艺术教育实在是一个潜移默化、能量积累的过程;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功利,不是速成;而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修养、审美、品行、情商,让孩子学会欣赏自己周围的世界,发现美好,从而热爱生命,丰富生命,成就人生!<br><br>这几年不是流行着一句职场励志感悟叫做:“只有破产的公司,没有倒闭的个人” ? 我想,有了我们上述这么多学生的优秀品质和独特才能,就算是“破产了的公司” 也一定能被他们救活,至于“不会倒的个人” 则更会生活得更加有声有色。<div><br><b>总之,如何看待青少年美术大赛?对于高中以前的学生,我们主张“练而不赛”;对于高中生我们主张“赛而不迷”,因为有许多事情远比美术比赛重要得多,靠谱得多。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社会舆论,我们千万不能把急功近利,满是得失心的奖杯太当回事,因为对美的追求是每个人一生的激情,与他人无干。</b><br><br>否则,甭说是我们的青少年美术学生了, 即便是我们伟大的职业画家们,能不能活着走出艺术创作那条路,得看命。<br><br>(全文完)<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