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击千军,溃万马,鏖战一年,终于有幸进入向往已久的教育系统,成为一名平凡又光荣的人民教师。没有时间适应和学习,匆匆走马上任。半年的教学时光与想象中的教师生活大相径庭,面对教学,毫无经验,捉襟见肘;面对学生,焦头烂额,无法掌控。背得滚瓜烂熟的“皮亚杰”、“埃里克森”似乎都成为大道理,失去作用。理论与实践隔着十万个银河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上讲台,才明白为什么之前我的老师或多或少会偏爱“三好生”,而“后进生”往往被弃置墙角。都说三年级是个坡,优等生在万众瞩目下开足马力,轻装上阵;“后进生”在一二年级时学习已有“欠账”,饱尝冷眼与失望,产生了习得性无助,负重前行,自己都感觉无药可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没有哪个组想要他,简直就是个拖油瓶!”小组长对我这样说。为提高复习效率,期末考试前我在班里实行“一对一优扶差”复习策略。在自由组队过程中,成绩稳居倒数第二的他自然被视若无睹。在其他同学组队完成的充满喜悦与干劲儿的氛围中,他的眼神里有明显的失望和尴尬,手里把玩着墨囊来掩饰自己的情绪。于是,他成了我的“特约组员”。最简单的任务——抄写生字词,他总是多一横、少一竖,“看着像就行”;讲过七遍的原题依然写了第一遍错的答案;他并不调皮,不会借口取墨囊、上厕所随时溜号。渐渐地,他从接受批评、尴尬挠头到自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再到提前做好练习册等我检查。写对的生字词越来越多,日积月累背诵愈发熟练,精神更加集中,眼神里也开始迸发看到成绩后喜悦的火花。后来他开始挑战超过他的“量级”,主动申请加入其它组的听写小队,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巨大进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道,“没有抽象的学生可以对之机械地搬用一切教育与教学的规律,没有任何统一的先决条件能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标准生产品,教师不是严格的质量检验员,分数也万万不可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唯一标尺。区别对待的不应只是孩子的性格,还有学生对于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的差异,作为教师,备课过程中备学生应优先于备教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有哪个孩子不是家庭的薪火,没有哪个孩子内心不存有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期望,渴望自己成绩好、朋友多,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而事实往往是在成绩的棍棒下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身为人师,切不可去掐掉他们的光,甚至有时需要变成他们的光,或者用手为他们筑起一道防风的墙,保护那小小的自尊。不随便放弃每个孩子,不轻易定义“麻雀”与“凤凰”,后生可畏,年少不轻;今之后进,他日鲲鹏。2021,我愿化为蜡炬,为孩子照亮一段短暂夜路;我愿化作春蚕,为孩子织就一批合身华衣。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