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陶情

是其所是(拒私聊)

<p class="ql-block">  练字是我的爱好和兴趣。练字的目的首先是希望能写的美观大气。</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为了一份难得的情志和意趣。而情志和意趣的坚守则会使练字的格局变大。练的是一种心境,一份执着和一份耐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练字贵在心静,心无旁骛将自己的意念和精神,完全集中在一个字的某一笔或某一划,点划之间已显出练字者的运笔功力。一点下去,如“高峰坠石”,一行铺开。如“千里阵云”,一束垂下如“万岁枯藤”。实际上这点、横、竖三个笔画所达到的境界就是当年卫夫人教王羲之练字的笔画要求。高峰坠石就是要理解重量和速度。千里阵云学习拥有开阔的胸怀。万岁枯藤就是要知道强韧的坚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练字有时不只是在练字,也是在练一种生命应该呈现的状态。我对于字的感情不只是对其外观的欣赏,更是对其意蕴的揣摩和感悟。譬如一个“悟”字。左边是竖心,是内心,右边是“吾”。就是“我”的意思,我的内心明白了,就是“悟”。“贿”字也很有意思,“贝”在古代最早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就是钱。而右边就是“有”,有钱了,其中的一个途径就是接受贿赂。所以这样推就起来就觉得古人造字的心思和智慧,真是非常有趣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初练字时只是为了能让人看着舒心,舒心二字说起来容易,做到却是极难的。笔划的搭配,间架结构的安排,都仿佛冥冥之中有人授意,这种意到笔随,墨到笔到的境界最初是无法达到的,当练字练到连自己原来的字也不会写时便是练字的高原期。坚持下去会举步维艰,放弃不练会觉得心中不甘。这个时候是最难的,但其实也是进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前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而这样的状态,其实像极了人生中许多现实中的生活,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徘徊和彷徨。如同练字时的急躁和不耐烦。甚至一度要弃笔而去,但是转念之间让心静下来,就会迎来生命中的转机和春天。而练字也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我来驾驭手中的笔,而非任由笔无限制地勾画。这时你就进入了练字的最佳境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擅长楷书,像极了我自己的性格,认真的书写的每一笔每一划,都实实在在。但是实际上我更倾心于行书的飘逸,那样的轻松自如,每一笔看似漫不经心,但实际上却各有呼应,潇洒而又不拘一格,心向往之,但却一直在路上。练字一直在路上,而做人似乎也一直在路上,我要抵达的地方还在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