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71年,尤里斯·伊文思与玛索琳娜·罗尔丹·伊文思应中国政府之邀来到北京,周总理向他们提出了“应该在这拍几部影片,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的邀请。1972年——1975年,伊文思夫妇用三年时间,在中国拍摄了长达12小时的十二集大型系列纪录片《愚公移山》。其中第十二集《一个妇女 一个家庭》,是1973年在二七机车车辆工厂拍摄的。</p><p class="ql-block">该片以曾经的气焊女工,时任厂工会副主席高淑兰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为主线,多视角地呈现了修机三八班、利材棉丝回收再利用女工班、锻工车间女技术员和动力车间女技术员在三结合小组中,发挥突出作用开展技术革新的情况,记录了蒸汽机车大修、内燃机车组装、货车解体、纤维板生产的工作场景。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成为我们回望五十年前的二七,追忆那个火红的年代,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p><p class="ql-block">这里留下了众多二七人的青春记忆,定格了二七人质朴善良的形象,展现了70年代二七人的精神面貌。</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领导下,妇女的家庭和社会地位显著提高,翻身解放的妇女,走出家庭,投身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来,成为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她们用对祖国的挚爱,书写了华彩的人生乐章,她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肩负同男人同样的重担,撑起了民族解放祖国富强的半边天。这是中国独有的壮丽图景,是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地上一道五彩斑斓的彩虹,这或许就是伊文斯拍摄《一个妇女 一个家庭》的初衷。</p><p class="ql-block">据二七史料记载,1949年工厂女工仅有9名,而影片拍摄前的1970年,工厂女工有1763名,是解放初期的196倍,占职工总数的21.2%,最多的1958年,女工有2405名,占职工总数的32.5%。值此三八妇女节之际,向为中国机车车辆工业付出艰辛努力,做出卓越贡献的女工师傅们,姐妹们,致以崇高的敬意!</p><p class="ql-block">她们中不知有多少母亲的故事远比李焕英真实而生动感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荷兰电影导演,世界上公认的纪录片大师,为纪念伊文斯在纪录片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国际纪录片最高奖,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伊文斯奖。</p> <p class="ql-block">从1938年拍摄《四万万人民》到1988年完成《风的故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用镜头真实的记录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足迹。</p> <p class="ql-block">1971年至1975年间,荷兰著名纪录片电影导演尤里斯·伊文思与其夫人法国导演玛塞琳·罗丽丹·伊文思,拍摄了十二集纪录片《愚公移山》。第十二集《一个妇女 一个家庭》是1973年在二七厂拍摄的,时长110分钟。</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大家庭,这是在多家合住的四合院里留下的合照。高淑兰和她的老母亲、老婆婆、哥哥、嫂子、侄子、侄女,她的女儿小红、邻居家的奶奶。</p> <p class="ql-block">如果不看一张高鼻梁的欧洲人面孔,恐怕看不出,那个穿着中山装,戴着蓝帽子,歪着头,叼着烟斗,围坐在小桌旁的老人就是伊文斯。</p> <p class="ql-block">他以最朴素的装束,以最平和的深情,融入进这座院落,倾听这个普通工人家庭的故事,走近他们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机车车间留下的三张拍摄场景。在摄影界有一句话,如果你拍得不好,是因为你与拍摄对象站的不够近。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深的是思想和创作态度层面的。大师固然看重技术,但他们更加注重对现场环境的把握,与拍摄对象的沟通,对拍摄对象内心世界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伊文斯、马斯琳与工厂干部职工在厂招待所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这部影片,许多七十年代的产品发展,社会、人文、自然的风貌,就将甄灭难觅。</p> <p class="ql-block">在漫长的二七历史中,蒸汽机车修理一直是工厂的主业。今天,蒸汽机车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成为陈列在博物馆里,令人怀旧的展品。</p> <p class="ql-block">记录蒸汽机车的生产场景,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影像。</p> <p class="ql-block">或许你见过蒸汽机车的车头,但你没有看见过它的组装过程。</p> <p class="ql-block">蒸汽机车的车轮有多大,足有一人高,它是机车力量和速度体现,是机车大气壮观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蒸汽机车总装,铁路大厂最为壮观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一辆辆蒸汽机车出厂,奔赴千里铁路线。当年视野开阔的出车线,现在已经变得狭窄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70年代,工厂开始试制北京型内燃机车,75年以后,工厂实现全面转产。73正处在蒸汽机车与内燃机车并举,双线作战的转型时期。</p> <p class="ql-block">北京型内燃机车在厂线试运。</p> <p class="ql-block">货车检修是二七另一项重要任务,而货车解体是最为艰苦的生产车间,高淑兰曾经工作过的车间。</p> <p class="ql-block">高淑兰,1958年,16岁的她听到铁路工厂招工的消息,约上三位同村的姑娘,连夜奔赴长辛店,报名赶考,荣幸四人均被录取。从此她走出家乡,成为铁路工厂的青年女工。</p> <p class="ql-block">最早她是在锅炉车间当气焊工,整天在满是水垢和铁锈的锅炉里,扛着百十斤重的烟管,上来下去。对于一个年轻女工,无疑是一种超常的挑战和考验,她硬是挺过来了。</p> <p class="ql-block">艰苦的环境铸就了她的坚强,二七人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塑造了她的品格——善良,正直,乐观,泼辣。</p> <p class="ql-block">从一入厂开始,她就坚持参加工厂夜校的学习,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初中到大学的全部课程,从而养成了读书学习的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她没有坐办公室的习惯,无论是在劳资科管劳动定额,还是担任厂工会副主席,她的工作没有离开一线生产车间,没有离开职工家属,倾听职工心声,解决职工的困难,就是她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货车解体的师傅们说起高淑兰,没有过誉之词,有的是肯定,鼓励和寄予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张万环,货车解体车间三八战斗小组组长,高淑兰的入党介绍人,同样的质朴善良,任劳任怨,是高淑兰、曲春玉最亲近的姐妹。</p> <p class="ql-block">孟庆和,锅炉车间领工员,后来担任工厂工会副主席,第十次全国党代会代表。他见证了高淑兰的成长和进步。</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党中央十分重视工农干部的培养,对优秀的工农干部进行集中培训。高淑兰参加了第一期工农干部培训班。</p> <p class="ql-block">1970年,中国工人代表团出访阿尔巴尼亚淑兰成为唯一女成员,代表着中国成千上万的女工。</p> <p class="ql-block">同年,她作为中国工人代表团团长的身份,率团出访罗马尼亚,受到罗马尼亚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齐奥塞斯库的亲切接见。</p> <p class="ql-block">代表团受到罗马尼亚的热情接待。</p> <p class="ql-block">代表团全体成员,在罗马尼亚。</p> <p class="ql-block">代表团与罗马尼亚同志会谈。</p> <p class="ql-block">此后,她先后最为北京市委工作组组长,进驻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广播电台,以果敢的工作作风,平息派性斗争,建立革委会。随后调入共青团北京市委,发展团市委全面工作。1975年调任中央组织部,任副部长,1978年,申请回到二七厂。</p> <p class="ql-block">回到工厂后,她先是在车间参加劳动,和柴油机的伙友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后再次回到厂工会,担任家属委员会主任,干起了老本行。退休前,又担任厂医院党支部书记多年。</p> <p class="ql-block">2018年10月,我们前往探望高淑兰师傅,倾听她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她是货车解体车间天车女工曲春玉,1968年入厂的高中生,能说会写,性格开朗,快人快语,是高淑兰最要好的朋友。参与了整个拍摄过程,成为该片的重要人物。</p> <p class="ql-block">曲春玉说我在二七北厂工作。翻译后的影片字幕是“二月七日工厂的北厂”。</p> <p class="ql-block">曲春玉和高淑兰一起,从长辛店坐火车进城。两个人在一起聊家常。</p> 小红和爸爸来接妈妈 <p class="ql-block">曲春玉在给伊文斯介绍工厂情况。</p> <p class="ql-block">曲春玉面对镜头,接受采访。</p> <p class="ql-block">曲春玉至今还珍藏着当年拍摄这部影片,留下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曲春玉的两好友,一个叫刘春梅,在底架车间,电焊工,后工农兵学员,当了北厂技术员,(中间)右边的叫马育明货车车间,后面就是北厂的大厂房。这里留下的青春靓影,留着他们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2020年岁末,二七历史文化摄影小组有幸采访了曲春玉。上世纪八十初,她就从二七调到铁道部招待所了,后又调到北京邮电大学,直到退休。为了此次采访,她事先准备了好几页的采访提纲,写满了对高淑兰的评价,对曾经岁月的怀念,对二七老厂的深厚感情。</p> <p class="ql-block">采访后,曲春玉说:二七厂是我人生的重要起点,庆幸我来到了让年轻人茁壮成长的革命摇篮;二七厂是中国产业工人的诞生之地、聚集之地、是中国产业工人革命的发源地;二七罢工革命先烈最先吹起了工人解放的冲锋号;永远忘不了曾和二七产业工人在一起生活戰斗,从不计时间、从不计报酬,为社会主义出好车、快出车的日日夜夜,二七厂虽然不在了,但二七精神永远在我心中,二七精神将在中国永远传承!</p> <p class="ql-block">锻工车间“三结合技术革新小组”。</p> <p class="ql-block">她是锻工车间年轻的技术员,每天打交道的是炉火,是锻锤,是刚直豪放的铁匠。她的工作是用自己的专业和智慧,为炉前工解决技术难题,通过技术革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p> <p class="ql-block">三八班,独立的女工劳动集体,几乎每个车间都有三八班。修机车间三八班,是众多三八班的代表。工作上她们的团结合作各尽所能的同志,生活上她是互帮互助亲如一家的姐妹。她们用自强,自尊,自爱的精神,以不甘示弱的气概,唱响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时代强音。</p> <p class="ql-block">徐鸣球,来自于上海机电学院的大学生,从技术员成长为车间主任,是工厂为数不多的女性领导干部。影片中记录了她和工人们一起攻克大型燃煤锅炉除尘技术难题的过程,由此,二七成为率先实现重工业环境保护的示范企业。</p> <p class="ql-block">动力车间三八班。</p> <p class="ql-block">五七家属连,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她们白手起家,从最脏最累的工作做起,洗棉丝,织手套,钉木箱,做煤渣砖,做电焊条,捡废钢铁,搬砖和泥,当小工。为工厂节约挖潜,开源节流,做出了突出贡献。其自身也得到了不断发展,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工业公司,成为工厂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9年3月31日,毛主席听取二七厂工作汇报时,当听到家属们都组织起来,参加工厂劳动时,格外高兴,并希望五七连越办越好。</p> <p class="ql-block">她们是妻子,是母亲,从那时起丈夫带饭上班,孩子们在脖子上挂起了家门的钥匙,每当下班的汽笛响起,余晖晚霞,映照的是孩子们翘望母亲的身影。那是一幅母子情深,感人暖心的历史画面。</p> <p class="ql-block">2019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伊文斯眼中的中国》摄制组,几经周折,寻找到了《一个女工 一个家庭》中的几位女工和高淑兰的女儿。2020年夏,摄制组来厂,在原修机车间的外边,采访了三八班的孙妍和李芝,在教堂胡同92号,采访了高淑兰的女儿、侄女,曲春玉在家中接受了采访。</p> <p class="ql-block">李芝和孙严</p> <p class="ql-block">难忘的青春岁月,曾经的车间,原来的篮球场,勾起她们不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孙妍和李芝与导演、主持人合影。</p> 曲春玉在家中接受摄制组采访 <p class="ql-block">原来的四合院已面目全非,只有老核桃树,守望这里的故事,等待着孩子们的归来。</p> <p class="ql-block">回不去的童年,忘不了的欢乐,还有那些老邻居</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怀念高淑兰,怀念她的朴实、豁达、善良。怀念那个年代女工特有的气质。在这座院子里,似乎依然回响着她那爽朗的笑声,那是她对时代的呼唤,是对姐妹们的牵挂,对百年二七老厂,对千年古镇的眷恋,她微笑的走了。</p> <p class="ql-block">长辛店大街棚户区改造已全面启动,不知道这条老街,这座古朴的院落能否保留,我们还是要在这里拍照留影,告慰伊文斯、马斯琳,我们没有忘记,你们的名字,你为中国人民所留下的珍贵影像,你让世人知道了七十年代中国劳动妇女的生活、工作和精神面貌。</p> <p class="ql-block">总有一些人追寻历史,寻找历经雨雪风霜冲刷而依然闪光的足迹。47年前,伊文斯、马思琳在这里拍摄了不朽的影片,将近半个世纪以后的2020年,中国的摄影人,再次来此拍摄,记录当下,续写历史,展现中国妇女在实现祖国富强道路上的时代担当和豪迈气概。历史在这里交汇,道路从这里延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