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难得的飞行经历</p><p class="ql-block"> 柳东</p><p class="ql-block"> 1970年至1986年,我在辽宁锦州空军86085部队服役,曾从事地勤工作七、八年,其间有一次令我终生难忘的飞行经历,在此分享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1978年春,我们离开驻地三航校锦州小岭子机场,到一航校吉林东丰机场组织复杂气象飞行训练。飞行人员分批次轮训,调派歼教五飞机转场东丰执行训练任务,我当时是60号飞机的机械师,所以参与了这次任务。</p><p class="ql-block"> 在东丰机场训练过程中,我的飞机因发动机飞满200小时,需要更换发动机。当时的东丰机场不具备更换飞机发动机条件,所以飞机必须飞回锦州机场更换发动机,完后飞机再飞回东丰机场参加训练,顺利的话两三个工作日就能完成。</p><p class="ql-block"> 按机务维护规程规定,更换飞机发动机,飞机机械师必须在工作现场配合。我作为机械师就必须回锦州参加更换发动机的工作过程。</p><p class="ql-block"> 飞机由东丰飞锦州仅仅一个多小时,可是我要坐火车回锦州单程就需两天时间,往返路上需要耽误四五天时间,这就会拖后了整个训练进度。</p><p class="ql-block">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机械师坐飞机同去同回。 但是按照飞行条令的要求,歼击机飞机除了飞行人员驾驶飞行以外,其它地面人员是不允许乘坐升空的。因为歼击机是高速飞机,空中飞行的姿态变化很大,加之座舱狭小,各种操作设备复杂,一般人乘坐时若随便乱动设备、或身体不适就可能攘成大祸,飞行条令的规定肯定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p><p class="ql-block"> 为了顺利的完成飞行训练任务,学校领导专门请示沈阳空军领导,上级领导竟破天荒的同意机械师同机飞行。我的梦想竟要成真了,心里非常高兴和激动。</p><p class="ql-block"> 在这次飞行之前,我曾坐过几次运五飞机 ,有点空中的感觉。比如飞离地面、鸟瞰山河、白云伴飞、远眺天地线等空中的感受我不多说了,但必须要说说这次坐歼击机难得的经历和感受。</p><p class="ql-block"> 飞回锦州那天,飞行员是学校飞行训练处检查员张祥华,他是江苏无锡人,人高马大,年轻英俊。高鼻梁像个外国人,平时在机场飞行碰到时总爱和我唠几句。 登机前他不忘叮嘱我安全注意事项,并安排我座后舱。我除过没有穿飞行服外,戴飞行帽、穿伞、带氧气面罩都和飞行员一个样。我的师哥机务中队长叶炳兴,也是这架飞机的第一任机械师,亲自为我们送舱。头一次坐歼击机,我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有点忐忑不安,师哥亲自为我们送舱,我心情平静多了。</p><p class="ql-block"> 东丰机场的起飞线就在跑道头上,飞机起飞时机头就正对跑道了。飞机开车后,叶中队长细心检查并关好舱盖后,站到飞机左前方给出放飞手势,飞行员加油门,轰的一声飞机就像离弦之箭向前冲去,我转头招手告别中队长时,他已被摔到几十米之远的后方,估计他是看不到我的告别手势了。坐这种飞机的时间空间感觉就是不一样啊! </p><p class="ql-block"> 飞到沈阳上空,记得飞行高度六千米左右。飞行员张祥华告诉我,下面就是沈阳。我向下左右看看,只见偌大的一个城市轮廓,具体是什么根本看不清楚。空中导航通话,我都能听见,但是为了不干扰飞行,我是不能多说话的。</p><p class="ql-block"> 更换完发动机,飞机返回东丰时,飞行员是团副参谋长汪长厚,汪副参谋长是一位湖北籍老飞行员。那天天气晴朗,锦州机场也组织飞行。机务副中队长朱发和机械师沈泉为我们送舱。</p><p class="ql-block"> 当天北风,飞机向北起飞后,左转爬升,一个近360°的战斗转弯,直插东北东丰方向。这个过程我有了坐“飞机中的战斗机”的感觉,因飞机姿态变化较大,我产生了错觉。本来平坦的大地怎么从左边突然矗立了起来?我好像要从座舱掉下去的感觉,飞机爬升的仰角在七八十度,侧滚也在五十度以上,发生错觉使我感觉非常别扭和不舒服。担心飞机要是失去动力怎么办?这个汪副参谋长驾驶动作怎么这么大呢?完全忘记了后舱还有一个不是飞行员的我!</p><p class="ql-block"> 飞机完成转弯慢慢改为平飞后,我的感觉随之好多了,高速飞机平飞时感觉很平稳舒服的。</p><p class="ql-block"> 飞机飞到东丰,那一天东丰机场组织飞行。我们飞机加入航线后还没有到三转弯,我听到塔台指挥员说“跟着四转弯的飞机着陆”,汪副参谋长回答“明白”,当时我的注意力在左前方远处四转弯的飞机上。这时,突然一架飞机从我们右前方斜插过来,轰的一声从我们头上一掠而过,汪副参谋长猛一个右压杆,我的右手啪的一下摔打到座舱盖上,紧接着飞机又拉杆起来,这一压一拉两个动作连贯突然,最多就一秒钟时间完成,其间我的脑袋因惯性原因怎么也抬不起来。汪副参谋长“我操,差点撞上了”等我费了很大的劲抬起头来,看到我的右手已鲜血淋漓,因飞机机动我胳膊手背被摔打到座舱螺丝钉上而撞破鲜血直流,好在不是很严重,我也算是血洒蓝天了。</p><p class="ql-block"> 惊心动魄的这一刻,我好像是蓝天雄鹰爪下的一只小鸡任由摆布,毫无自主。刹那之间,命系一机。</p><p class="ql-block"> 我们有幸躲过一劫,如果不压杆躲闪,也许后果不堪设想。起落航线飞机高度就400米,如果不很快拉起,后果也是很严重。历史上空中双机相撞、刮蹭曾多有发生,后果不堪设想。我不知道当天东丰的飞行指挥员是否知道这件事,若追究起来应是一次严重的飞行事故症候。由于我们是客场飞行,虽有险情但没有造成后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飞机落地后,汪副参谋长提也没有提这件事情。</p><p class="ql-block"> 一次乘机转场飞行,对于飞行员来说算不了什么。可是做为一名机械师的我,能够乘坐自己维修的歼教五飞机上天,实属珍贵难得,空军历史上也不多见。我和它有这样的飞行经历,更令我非常难忘。</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早已退伍退休在家,这架飞机也退役停放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里,供人们参观和进行国防教育,这实在是完美的结局。 2019年八一期间,我去锦州看望战友时,专门去看望了这架战鹰,并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每每看到蓝天上拉着长长白烟的歼击机飞过,就会想到祖国的蓝天中也曾留有我和我的战机飞过的航迹,心中总会泛起无限欣意。</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致谢文中提到的几位战友,纪念与我朝夕相伴多年又伴我飞行历险的歼教五60号战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1.2.19</p> <p class="ql-block">当年带我飞回锦州的飞行员张祥华,英俊潇洒,技术过硬。当时他是学校飞行训练处的试飞员。</p> <p class="ql-block">为了留下纪念,那天,我在飞机飞行中的高空写下这张纸条,简单记下当时的心情和情景。这张纸条我珍藏至今。内容如下:</p><p class="ql-block">值得留念的一刻</p><p class="ql-block">一九七八年5月16日9:30分,我乘坐自己的战鹰飞上祖国的兰(蓝)天,尽望祖国的万里江河,我多么高兴啊!</p><p class="ql-block">七八.5.16</p><p class="ql-block">于飞机上书</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和机械员鲍传芳同我们维护的歼教五60630号飞机合影</p> <p class="ql-block">飞行员在60号飞机前作飞行练习。</p> <p class="ql-block">飞行中的60号飞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