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你好,李焕英》被媒体捧到了太空,据说要带一卷纸巾去观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特地去影院看了此片,放映到一个小时左右,还没有触动俺的泪点,很有大失所望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若干年前,就见贾玲在台上说相声,当时我就有不同看法。相声是流传民间的艺术,插科打诨逗人一乐。这类男性表演的曲目因为需要自嘲,自毁形象,根本不适应女性表演。再怎么说男女平等,那个沈腾在舞台上脱裤子,如果换成贾玲,谁能接受得了?男女终归是有别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贾玲在相声界沉淫多年, 《你好,李焕英》完全传承了相声小品手法,让一个怀念逝去的母亲的严肃话题,在不断地抖包袱,不断地搞笑中,成了不伦不类哭笑皆非的故事。 《你好,李焕英》被捧上了天,依我看,就是一个扩大了的东北二人转搞笑小品,格局很小,立意很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承认,《你好,李焕英》备受推崇票房N亿,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过去批判“写中间人物”,比如《静静的顿河》里的格里高利。现在时代在进步,大量的文艺作品都是描写塑造小人物。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舞台让小人物有机会展示自己,从“超级女声”“幸运52”脱颖而出许多人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另外从一个角度,影片的宗旨是很感人的。战友黎阳总结得很到位:“除去春节,喜剧,贺岁片的因素。贾玲是80后北漂,她母亲是50后工人,各自代表了相当数量的两代人,因此她们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所思所想就极具普遍性。父母艰辛送女儿上学奋斗,儿女因个人奋斗不能陪伴父母内疚,尤其当父母骤然离去多少人留下永生遗憾。过去说忠孝不能两全。现在年轻人为了生存背井离乡也有很多无奈。李焕英和女儿的分手和重逢,勾起两代人多少情愫!据说很多年轻人在网上晒母亲年轻时相片,说原来妈妈也有青春靓丽,是为了我才老的。年轻人增加了和父母联系互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健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艺作品的创作者,也应该是思想者。比如近来看了《一秒钟》《送你一朵小红花》,塑造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底层小人物和青少年,在不动声色中就戳中泪点打动人心。去年年初看了一部《只有芸知道》,说的是恩爱夫妻生离死别的故事,结尾和《你好,李焕英》类似,播放主人公的生前照片,许多的悲伤通过画面和音乐,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不是如同贾玲在影片里哭得惊天动地,观众一旁麻木不仁。完全就是演”小我”,作品没有升华到”大爱”的高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导演冯小刚很不好看,但是他主演的《老炮》很能让大众接受,就是那个角色适合他的年龄和长相。贾玲出生1982年,肥硕的身躯说她五十岁也不为过,演主角实在有悖中国人民的审美,还有那个沈腾,一身一脸五花肉,两个人来饰演鲜衣怒马明眸皓齿的青年,实在让人无语。我一直怀疑那些人云亦云的吹捧者,滚雪球造就了“三人成虎”的局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总而言之,贾玲当导演,其文化底蕴,艺术造诣,还差得远。这和贾玲人好,心灵美不冲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瓦莲金娜 2021.02.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