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薛丽</p> <p class="ql-block"> 大家都在说,年味越来越淡了!真的是这样吗?</p><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觉得春节是一年里我最期待的日子,那种渴望是一天一天倒计时,一张张去撕月份牌,抓心挠肝的焦急。在七八岁孩子的心里,春节还仅仅是一个节日的符号,完全没有升华到,把团圆和它联系在一起的情愫。但是,因着平日里有些好吃的、好玩的,大人们都会纸包纸裹的收起来,郑重其事的说:留着过年吃(玩)。这些乞盼与希翼就随着时间的积累,成几何倍数的叠加,像雪球般越滚越大,在春节那天炸裂,那简直是无与伦比的快乐与幸福!</p><p class="ql-block"> 童年的冬天呀,冰天雪地、朔风凛冽。饶河是个边远小城,八十年代这里人烟稀少,房屋低矮,零下三十几度的天,就听着北风呼呼的声音在房檐下响,看烟炮弥漫着在窗户前卷,大雪下一夜,第二天早上,能让你推不开家门。</p><p class="ql-block"> 只要是冬天,每户人家每天的菜肴就是老三样,萝卜白菜和土豆,且不见荤腥,就是清炖和素炒。院子里的溜达鸡、溜达鸭,大人们不舍得动,都是要养肥了过春节宰杀。好不容易买点猪肉、鱼,也都埋到雪里面冻着,鸡蛋一个个的攒下来囤着。这些稀罕的食物都和“春节”划上了一个等号,勾引得我们这些孩子垂涎三尺,都盼着赶紧过年,好打打牙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临近春节,大人们会一改平时的“吝啬”,总会今天买点糖块,明天买点水果,灯笼、福字备起来,年画、鞭炮抱回来。不过,这些“好东西”肯定都是不让动的,都等待春节那天隆重登场,这就让我们对春节更加盼望。</p><p class="ql-block"> 在姥姥家过的春节,最让我印象深刻,因为一大家子十几口,非常热闹。三十的早上,吃过早饭,换上一身新衣服,看着大人们开始忙忙碌碌,小小的身影心甘情愿的按照指令东跑西颠,贴对联、挂灯笼,这些活是我们最喜欢做的事情。不仅要贴房门的对联,还有院子外面大门的,这活是需要两个人分工合作的。一个人 在屋子里面往对联上抹浆糊,另一个人负责拎着涂好浆糊的对联跑出去贴。 因为天冷,贴对联的人势必要跑着去,就这样,有时候跑到地方浆糊都会冻上,只好回来再抹一遍浆糊。贴好对联和福字,搓着手、捂着耳朵,仰着头看红彤彤的对联,还真有种蓬荜生辉的感觉,木头的大门还是那个大门,但是贴了对联顿时变得高大上起来。</p><p class="ql-block"> 春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是忙忙碌碌,你就看左邻右舍房子上烟囱,家家炊烟起,袅袅娜娜扭的那个婀娜。灶坑里面柴火不断,灶间烟气腾腾,肉的香气、馒头的香味,此起彼伏。屋里屋外跑来跑去的过程里,还会闻到隔壁邻居家饭菜的香味,顺着敞开的屋门,随着一缕缕白色的蒸汽飘过来,闻香识美味!春节的重头戏是在年夜饭,饺子一捞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开始响个不停。你方唱罢我登场,往往是这家的鞭炮才放完,就听着前边那家鞭炮声又响起,你就知道,他们家饺子也煮好了,这是要吃饭了。</p><p class="ql-block"> 年夜饭,桌子上是必须有鱼的,寓意五谷丰登,年年有余。摆上小炕桌,一家人团团围坐,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这些平时难得吃到的东西琳琅满目的堆了一桌子,瓜子、花生、糖也满满塞了一盘子,每个人都满脸幸福、喜笑颜开。</p><p class="ql-block"> 每当这个时候,电视里面的春晚因着交谈与喧嚣,根本听不清楚在唱些什么、说些什么,但是新年报时大家都会停下了,仿佛一个神圣的时刻,听着倒计时,似乎都能看见旧的一年正悄悄离去,新的一年正静静来临,这应该就是现在所说的“仪式感”,它让我们感激美好、缅怀过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2点的钟声一过,饭桌前的家人们会互相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平辈也互相拜。我们这些孩子拜年是会收到压岁钱的,一般都是一张崭新的一角钱,后来几年逐渐变成一元、五元,这对于我们来说基本上就是一笔巨款了!我还收到过新年礼物,是小姨送的一副红色水滴状耳环,那几年《西游记》来回放前几集,那一个个妖精、仙女耳上的耳环,摇来荡去让人喜欢的紧,这副耳环就成了我的宝贝,满足了我孩提时对“美”的一切幻想。</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是不能睡懒觉的,一大清早就爬起来,被打发去给邻居拜年。其实,拜年也是一个好差事,东家走、西家窜,到谁家都会热情的让你抓把糖、揣把瓜子,这就有机会尝上几块自己家没买的糖块。除了吃,拜年的好处还在看年画,其实我看年画,看的是故事。那时候年画的种类多,可是自己家再买也买不了几种,其中还必保要有副大胖小子抱大鱼的。我最喜欢的是那种连环画似的年画,有工笔画配上文字,十几张图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依靠这四处拜年,我看了好多故事,《桃李梅》、《李冰》,也算是文化生活的最初雏形吧!</p> <p class="ql-block"> 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后来,我们都吃过更好的美味,看过更精致的书籍,穿上了新衣,住上了楼房,电视上可以览天略地,手机上可以回古溯今,可是我们却说年味一年年在变淡,总觉得记忆里,加持了滤镜的那一排排平房、一声声炮响,那群东奔西跑的孩子,才是新年!</p><p class="ql-block"> 女儿长大了,她说怀念小时候的春节,可以畅快的看电视、打游戏、放鞭炮、溜滑梯,其实她现在这些她都可以做,但是正因为可以随时做,反而变得平常。</p><p class="ql-block"> 我想,年味其实就是一份“得之不易”、“求之若渴”,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生活的富足,不用再忧心吃、穿、住、行,平时想吃什么,想买什么都可以随心所欲,春节的幸福,早已浸透在一年的365天里,每一天都是福气东来,喜气洋洋,这样的年味其实才是我们全体中国人共同追求的年味!</p><p class="ql-block"> 姹紫嫣红流年笑看,浓郁的年味,它在父母殷殷的叮嘱里、在儿女灿烂的笑容中,在你我执手相望,同行万里红尘路。年味的幸福在我们每一天、每一个的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