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印象之-冬日的水窑洼

胖鱼虫

<p class="ql-block">  井陉水窑洼村,本是太行山中一个寂寂无名的小村落,若不是在国家住建部公布的第五批中国古村落名录中见到水窑洼这个村名,我还不知道井陉有个水窑洼,既然能上榜,那一定有其独特之处。</p><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17日,星期四,是个阳光和煦的冬日,为一睹水窑洼的真容,吃罢午饭,驱车自井陉矿区出发,向南穿过庄旺村,在绵河大桥旁走省道037向东南方向,经霍家庄、武家堰,就到高家坡村了。</p><p class="ql-block"> 听别人讲,高家坡到水窑洼的道路比较窄,仅能过一辆车,想错车都比较困难,但过了高家坡才发现,一条新修的柏油公路在山间盘绕。经打听才得知,这是井陉县为贯通太行天路东线和天路西线新铺设的连通路。东到北障城,西至狼窝村,且新公路恰从水窑洼村旁穿过,这大大方便了水窑洼的出行。看着眼前新铺设的公路,不由得为井陉人民自力更生、战天斗地,开拓天路,串连太行古村落,方便当地百姓,发展旅游致富的精神点赞!</p><p class="ql-block"> 路在蜿蜒的山间穿行,从高家坡走了大约10分钟的路程,便可看到山坡上公路旁矗立着一座阁楼,按我对井陉古村落的认知,阁楼就是进出村落的大门,进村必过阁,井陉水窑洼到了。</p><p class="ql-block"> 阁楼旁正有人在做加固工作。</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石头建造的二层阁楼,上供庙宇,下通人行,与井陉其他村庄的阁楼基本相同,看到此阁,却让我想起了于家石头村著名的清凉阁。</p> <p class="ql-block">  水窑洼村位于井陉县城西南21公路处,距旅游名胜之地于家石头村约7里,据村中于氏谱书记载;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老祖于氏从本县于家迁此居住。因村座落在一道山沟里,沟里有一石窑,名曰“石旁窑”,石窑里有水,故此取村名为水窑洼。水窑洼基本都姓于,创建该村的于氏老祖叫于守贵,也是大名鼎鼎的明臣于谦的后裔,迫于生计迁到此地,之所以取名水窑洼,也是因为“于”同“鱼”,以水养鱼,家业会越来越兴旺。</p> <p class="ql-block">  走到村口,回头向东望去,满眼是苍茫群山,虽少了春夏的翠绿,却多了份空灵与苍凉,这也是一种由衷的平静。</p><p class="ql-block"> 下图中间山顶的位置有一条古道,据说向东南是通北障城的,而古道旁,现仍有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修建的碉堡(俗称炮台)遗址,叫石漕碣炮台。而古道旁山的北面,是水窑洼的另一自然村(第二生产队)桃花源村。</p> <p class="ql-block">  顺着山间的小路走不远,就进村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山腰间的原始民居—崖居,一排5家,很让我激动与兴奋,这是除岸底村外见到的第二处。这里的先民利用山间悬空留出的空间,因地制宜建造了嵌入式民居,房子融入山体,房屋外墙全部用石头碴砌,房屋头顶大山,脚踩大石。崖居形态古朴粗狂,有门廊、正屋、偏屋,墙与顶都用白灰进行涂刷。这样的民居冬暖夏凉,真乃山中豪宅。</p> <p class="ql-block">  走进观看,家什、农具一应俱全,不知是己无人居住还是这里的老人冬天随儿女到城里过冬了,虽己闲置少了生机,可这样的景象不正是一幅优美的画面吗!并且像是己经走入了远古。</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满眼都是石头的民居,远观村庄,整体与山势相依,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依山势高低错落排列,像多个之字散开。每家每户之间都有小路交叉相连,举头环望,一个石头的世界!让人不禁想起了于谦的那首著名的《石灰吟》:&nbsp;“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p> <p class="ql-block">  少见的匾额两块,“恩荣五品”和“恩荣九品”,虽是现代的复制品,可也让人感受到水窑洼先人的荣光。据重刻碑记说,原匾额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门坍塌后匾额无存了。</p><p class="ql-block"> 清朝光绪年间,村人于跃滨被皇封五品,曾在县城教场比武打擂中夺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于跃滨步入老年后,担心村里的人农闲时赌博败家,自己出资置办器械,请师傅组织全村青少年办起了社火会。让村民学习社火,既能强身健体、保家卫国,又能使村里年节时红火热闹,为水窑洼村办了件好事。</p> <p class="ql-block">  石牌坊上的“恩荣九品”</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咸丰年间连年遭灾,饥饿遍野,村中于尚德带领乡里青壮年饿着肚子到 正定 府担取赈灾麸糠,回来后公平发放给乡民,因此村里未饿死一人,巡按查赈时钦佩其人品,奏报朝廷后被封九品、赐黄马褂、赠金字匾额。</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房屋都是用石头垒砌而建,石头瓦房,石头平房,石头窑洞,组成了一个个石头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  而有些房屋一字排开4—5间,并不设院墙。可以让人感受到水窑洼人世代和睦相处,与人为善的淳朴民风。</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路旁粗壮、参天的柿子树,房前屋后干弯枝曲、满是菱刺的花椒树、枣树,残垣断壁的老房屋,冬暖夏凉的石窑、石楼随处可见。在这里,处处流淌着宁静。空寂的村落,在午后斜阳中显得格外澄清,让人的心也变得透明起来。在这片寂静的世界里,偶有鸟雀的啼鸣、警惕狗儿的吠声,让这流淌的宁静变得更加婉转和悠长。</p> <p class="ql-block">  闭塞的环境阻隔了水窑洼与外界的沟通,也保留下最质朴原真的古村味道。走在街上,也许是冬日的缘故,少见村民,更看不到游人。</p> <p class="ql-block">  水窑洼村委会,贴满瓷砖的办公场所,终于把你从走在远古时代的感觉拉回到现代。</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村间阡陌,极美的景致频频让人将它拍摄下来,若不细致品味,这样的风景只是高兴而来、乘兴而去,拍片,无疑是最好的纪录,一段景,一段心情,一个故事,似从画面呼之欲出,或许以后的日月,它们会是我们最深最真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离开水窑洼时,太阳己近落山,沐浴在夕阳下的村落显得更加古雅、幽静,优美的小山村,会让你的心,无法平静,让你的思绪在水窑洼石头村游荡、徜徉……村子虽小,石头也平实,但它们却承载着一份份厚重的历史,诉说着一段段动人的传说,在岁月轮回中,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之时,我还会来的!感受这里的古朴与悠长,平实和美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