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二,闺蜜带9岁的儿子来家里拜年。小家伙不肯走,一直呆到初六下午,才有些不舍地离开。这是我与他相处最久的一次。在闺蜜眼里,这个儿子颇像个混世小魔王,一半天使一半魔鬼,一半海水一半火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天使与海水的一面,譬如喜欢做家务,动手能力强,知识面广,文史哲科都有涉猎,表达能力强,记忆力好,喜欢阅读,勤于思考,爱运动,有强烈的求知欲,逻辑思维能力强,具有思辨力,与陌生人可以迅速建立连接,无障碍沟通。一个普通的成年人与他聊天,未必能跟得上他的节奏和思维。在外人看来,这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同龄孩子看不懂的书,他甘之如饴。同龄孩子沉迷于电视和游戏,他觉得无趣。</span></p><p class="ql-block"> 可魔鬼的小宇宙一旦爆发,愤怒的火焰足以毁灭地球。每周末都会因为写作业,与妈妈产生冲突和矛盾。在家里会因为一点点小事情大发雷霆,踢门摔东西。一旦不随己愿,便像唐僧念经一样几十遍的重复唠叨指责妈妈,这个假期更是几乎每天都要上演一次暴怒和指责的戏码,指责的话语比成年人还有杀伤力,根本不像从一个9岁的孩子嘴里说出的话。弄得在所有朋友中情绪最稳定性情最温和的闺蜜几近崩溃!从最初的愤怒到动手打他到伤心失望再到无论他怎么生气妈妈都默然不语!妈妈跟儿子的相处变得小心翼翼,儿子的存在犹如一颗定时炸弹,令妈妈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引爆。</p><p class="ql-block"> 闺蜜听遍了樊登读书中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并按照书中的道理尝试与儿子沟通、相处,并每天记录这些点滴的变化和感悟,可面对孩子口不择言的指责和无以复加的暴怒,仍伤心欲绝、无能为力。每每与我倾诉,都几近情绪失控。为此,我邀请母子过年来家里,说尝试以旁观者的姿态与孩子相处几天,闺蜜尽量不要掺和,努力做个观察者就好。四天下来,我坚定地站在了孩子这一边,虽然我理解妈妈,但需要改变的确实是妈妈,根源在妈妈,大人的三观,对教育的理解力,对孩子的期望值,凡此种种。我试图还原几个场景,谈一下个人感受,仅仅是体悟,没有对错,事非,没有非黑即白,更多的是灰度、平衡、分寸、思辨、探讨。</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假如你是市长。</span>我住的这一片区正在大拆迁。在去美丽乡村野炊的路上,我问小家伙如果你是一个市长,你会怎么规划?你知道什么是规划吗?……我只是发问,没有任何提示,小家伙居然说出了“结构和关系”这样颇具哲学色彩的这个世界存在的相对真相。他说要建学校、医院、公园、政府部门,还有各种公司。我问他为什么要建这些?他说建学校是因为需要教育,公司可以让成人去工作赚钱。我问他为什么要受教育?他说受教育是为了成年之后可以赚钱养家,还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又说到公司除了可以让成年人谋生,还可以为国家创造税收……一路上,小家伙指点江山,3公里的路不觉疲累,兴致勃勃。想起初二晚上,我们围坐在壁炉前,讨论朝代的更迭,说到为什么要打仗?老百姓是为谁打仗?又说到唐宋之所以有那么多伟大的诗人和词人,是因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到元朝科举制度取消了几十年,儒生的地位和乞丐差不多。读书人就开始创作戏曲而谋生,也正因为如此,文化从唐宋时期属于士大夫的高雅到元朝的民间普及。由此可以推断出事情本没有对与错好与坏,凡事都是一体多面。我在不断的发问,引发小家伙的思考,每每他说出观点后,我再表达我的想法,并反复跟他说,我说的不一定对,我的认知是有限的,我们人类都有认知遮蔽性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常常觉得与孩子无话可说。我们常常一开口就是“作业写完了没?考了多少分?排了第几名?你不能这样,不要那样……”我们的语言如此苍白、说教,我们无法与孩子纵横捭阖,谈古论今,谈天说地,不知是因为我们胸无点墨、内存不足,没有一桶水给不了一杯水?还是我们也认知模糊,心生困惑,怕误导孩子索性闭嘴?胸有自有沟壑,却无法与孩子正常输出,担心孩子听不懂,把孩子当成只需喂养的襁褓之儿?亦或觉得自己做了父母,就天然地成了圣人,唯有火眼金睛地纠错才能显示自己的权威与正确?</p><p class="ql-block"> 孩子不是不跟你说话,而是你说的话孩子不爱听。放下身段,哪怕跟孩子聊聊八卦、饭圈,演段脱口秀,说段相声,打打游戏,都是情感的链接。激不起孩子的兴趣,说话的欲望,你所有的教育没了根基,都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好的交流与沟通,就是父母做个发问者、倾听者、赞叹者!</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模拟法庭。</span>初四下午,我午睡时隐隐约约听到母子俩起了冲突。醒来后,我说我们来个模拟法庭吧,我当法官,你们母子分别当原告、被告,进行法庭陈述、辩护。小家伙刚刚还气鼓鼓的,听我这么一说立马来了精神,争着先当原告。第一桩我判妈妈赢,因为“儿子的暴怒、指责、不守诺言”导致妈妈伤心难过无助崩溃。我讲了四个层面的判决依据,小家伙难得地承认错误。第二桩我判孩子赢,因为“妈妈的急功近利,缺乏耐心,无端否定”导致孩子被冤枉受委屈没心情继续练字。第三桩“先玩玩具,还是先做作业”判妈妈赢70%,孩子赢30%,并建议双方签订合同,做个实验,体验玩具与作业不同的先后流程,看哪种方式更令孩子身心愉悦,做事效率更高质量更高,双方欣然接受,皆大欢喜。第四桩妈妈是原告,问孩子“为何知道了爸妈分开后,就变得易怒,成天指责妈妈,是觉得是妈妈阻止爸爸见你吗?”,孩子回答“是的,爸爸不能跟我玩,所以我要这样对妈妈。”妈妈进行了申辩,讲了原委,力图陈述事实,把孩子当成一个成年人坦诚相告,尽量客观。小家伙对妈妈的解释表示“只能懂20%”,而且觉得妈妈的控告不是个问题,不成立,不知妈妈到底要告什么!我说这桩案子,无法判决,是个深层的心理问题,父母离异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如何建立良好的链接?这些都需要妈妈请教专家给出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 一次模拟法庭,不会立竿见影地解决母子俩的矛盾与冲突,让妈妈不再焦虑无助,孩子不再发怒指责,更不会解决离异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互动与链接问题,但这种方式是否值得借鉴?在相对游戏轻松公平的氛围中,让家庭成员能彼此交心,坦诚相待!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彼此反思,警醒,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激发同理心、思辨力与有话好好说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