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鞍山的日子》

花眼巴图MGL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月19号,鞍山解放七十三周年。带有“二·一九”地方,如二一九公园,二一九小学,二一九路,这些都不仅仅是一组数字,而是历史的铭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  1948年2月19日6时30分,人民解放军对鞍山守敌发起了总攻。六纵的十七、十八两个师,从鞍山西部平原经刘二堡沿公路向市区猛烈扩展。9时许,该部五十四团由陶官屯突入市内南部,并向转盘街(今市府广场一带)进攻。四纵的十师由市区东北攻克高地和贮水池,逼进对炉山。四纵的十二师和辽南独立一师从市区东南两面向神社山(今烈士山)、伪市公署一带猛烈进攻。10时许, 敌军全部被压缩在鞍钢白楼、伪市公署转盘街、对炉山3个据点。攻城部队分工合作,协同作战,分别攻下这3个据点。深夜12时结束战斗,全歼国民党五十二军二十五师及矿警、地方保安团等总计1.3万多人。</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这个日子,中共鞍山市委、鞍山市政府决定, 把"二·一九"作为鞍山解放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对于鞍山,我的感情是挺复杂的,正应了那句歌词,“让我欢喜让我忧”。五六十年代的时候,鞍山还是很牛的,即使与很多大城市相比,也有底气,在省辖市当中可谓傲视群雄,有那么点范儿。但“好景”并不长,以钢铁著称的中国钢都,当年的中央直辖市的豪气,如今底气不足,景气缺失,如此这般,与钢铁这种夕阳产业有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如今空闲时间多了,时不时的在想自己与这个城市的缘分。当然了,这个缘分源于父母。父母都不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鞍山人,两个军人,两个相距千里之外的人,在原热河省喀喇沁旗,被当时的东北局批准成为夫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建国初期,中央从全国各地调派了五百三十多名县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到鞍钢开展恢复建设,史称鞍钢的“五百罗汉”,父亲因此而来到了鞍山,开始了鞍钢的经历,是鞍钢“新中国的钢一代”,后来父母在鞍山生了我,因此,我与鞍山可谓是血肉相连,算是“钢二代”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从出生到现在,看着鞍山变化,鞍山也陪伴着我长大,一点一点的,逐渐由陌生到熟悉,由不以为然到爱不释手,不过,这个“逐渐”用了我差不多几十个年头,有时候甚至怀疑,一晃而过的时光是不是漫长的,渐行渐远的时光的彼端,由那些零散的、模糊的、发黄的记忆而拼出来的究竟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span></p> <p class="ql-block">  我去过的城市或地方很多,但是,如果把一个地方或一个城市作为由衷地描写的对象,想来想去,对我来说,除了草原,只有鞍山。</p><p class="ql-block"> 鞍山,并不是我的老家,但是却是我的出生地,是我生活与工作的地方。原本以为,生于鞍山,长于鞍山,从小到老,经历过的林林总总,写鞍山应该毫不费力,即便是轻描淡写,可能都会是最朴实最直观的叙述,因为我是一个已经把大半生都溶于鞍山的人。可当我开始动手时,却感到轻轻的笔是如此这般的沉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鞍山,我太熟悉它了,也太亲切太贴近它脉络清晰的“纹理”,以至我可以悉数容忍接受这个城市的角落里让人无法忍受的缺点,甚至是污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尽管这些年来,它看上去有点儿让我难以置信的落后和缺陷,可是我还是难以名状的喜欢它,爱着它,容不得别人诋毁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鞍山,有时我又感到陌生,陌生到站在鳞次栉比高耸入云的楼顶上,也看不到城市的天,亦或是看到了,也不熟悉,摸不准它的脉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有时候,我在想,或许是我的家从来没有超过二楼的缘故,叹息天高甚远,希望天低点,再低点,离徐徐而升的地气,近点,再近点。</span></p> <p class="ql-block">  我有张明信片,是1988年纪念鞍山解放四十年发行的。纪念的活动隆重而热烈,许多鞍山的老领导莅临参加。</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百般努力下,第一任市委书记杨春茂,第一任市长刘云鹤,时任市委书记程喜昌,时任市长马延利,四位领导先后在这张明信片上签名,成为颇有意义的见证历史的孤本实物!</p> <p class="ql-block">  不管是老年鞍山人,还是青少年鞍山人,不管是“土著”鞍山人,还是外来鞍山人,都希望这个曾经威风八面的城市,能够早一点雄起。可以相信,我们有钢铁的筋骨,有不屈的意志,有厚重的品格,有坚实的基础,东山再起不是梦。</p> <p class="ql-block">(文中的鞍山老照片转摘自网络,在此鸣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