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为什么孩子总喜欢爬上爬下?<br> 为什么孩子总喜欢在房间里转图奔跑?<br> 为什么孩于总是把东西装起来,再把它们倒出来?<br> 为什么孩于总喜欢把东西扔出去,再让成人捡回来?<br> 为什么孩于总喜欢把玩具排成一排,或将大件的玩具拆开?</h5><h5><br> 在照料婴幼儿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经常发出这样的疑问。婴幼儿的这些重复性游戏行为看似无聊,实际上展现了他们正在发展的图式,体现了他们的思维水平。</h5><h5> 本书图文并茂地阐述了婴幼儿最常出现的八种游戏图式,运用大量<br>案例告诉教师和家长如何观察游戏图式,进而提供资源、活动以促进婴幼儿的思维和发展。只有认识、理解、认可婴幼儿的游戏图式,才能与他们的思维同步,才能真正从儿童视角出发支持儿童,而不是干预儿童。</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1 本书封面</h5> <h5> 阅读之初,看到封面时,简洁的蓝色、英式的排版、真实的情景,以及书名中“背后的秘密”即刻映入眼帘,让我对图示认知产生好奇。学习它还是在上学时简单的名词解释,并未深究其中含义,书中大量案例的涌入、教师的旁白、完整的记录让我坚信这本书的有趣与落地。并将书中的信息整理成四部分,分别是整体架构、共享资源、经典论点、我的感受。</h5> 1.整体架构<div><br><h5> 本书通过介绍婴幼儿的图示游戏,帮助早期教育工作者识别和理解什么是图示,图示行为包含哪些,儿童为什么要参与图示游戏,以及如何整合身边的家长、社区等资源,使用图示做计划和支持儿童的学习。以上内容均以大量的纵向研究与教育政策为基础,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h5></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2:全书框架</h5> <h5><p>具体内容:</p><div> 通过阅读此书,读者将了解图式概念背后的理论概述,图式对优质早期教育实践的影响,以及一些当下引发我们思考的研究。本书呈现了最常见的幼儿图式行为,并对每种图式行为进行阐述且配有插图。同时,对如何使用观察到的图式来制订教育计划、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提出了建议。<br> 本书定义并详细讨论了以下八种图式:<br> 轨迹</div><div> 定向<br> 连接<br> 旋转<br> 围合<br> 包裹<br> 定位<br> 搬运<br> 本书也探究了图式群,以及早期教育工作者如何通过识别因式群来促进儿童的发展。此版增加了新的章节,涉及图式水平问题及其与《有效学习的特征)、修订版的发展很重要》之间的关系。对图式的实例解读源于对婴幼儿的观察,这些实例是教师在婴幼儿的活动中观察图式的发生和发展时所记录的。本书还论述了象征性游戏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幼儿如何通过自发、主动的互动和活动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想法和感受。<br><h5> 有关资源的部分以八个已识别的图式为基础,聚焦于儿童游戏中的重复模式,并结合教师观察的内容来评估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这些资源为早期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专业的建议,鼓励他们参与儿童的图式活动,并在《儿童早期基础阶段实践指南》所提出的学习经验范固内为儿童提供适宜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h5> 第7章关注的是教育工作者在观察和记录儿童学习与发展中的作用,并指出《儿童早期基础阶段实践指南》中所描述的在儿童各个发展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早期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学习如何使用观察来逐步勾勒有关儿童成长与进步的精确画面,以及如何与儿童及分享这些收获。<br> 第8章描述了一所幼儿园将图式游戏纳入观察工作中,并一名或多名幼儿做活动计划的做法。第9章的案例研究描述了这一过程,以及制订计划的实例。</div> 第10章就如何向家长和婴幼儿教育工作者解释图式提供了实用的建议,并描述了让父母作为婴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合作伙伴和共同研究者来一起识别和理解幼儿图式行为的策略。<br></h5> 2.共享资源<div><br></div><h5> 书中的八种图示分别提供相应的游戏资源材料包,以帮助我们更加快速的投入日常的游戏之中。</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3:轨迹图示</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4:旋转图示</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5:围合图示</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6:包裹图示</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7:连接和拆分图示</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8:定位图示</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9:定向图示</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10:搬运图示</h5> 3.经典论点<div><h5><ul><li>就学习而言,仅有行动是不够的,为了理解眼前的世界,婴幼儿必须与环境进行深入的互动。<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戴维·韦卡特</div></li><li><div style="text-align: right;"><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当婴儿和学步儿四处运动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他们频繁地探索</span><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 color: inherit;">特定的思维模式和动作模式,例如,进进出出、搬来搬去或不断地旋</span><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 color: inherit;">转。他们的游戏中蕴含着潜在的逻辑。那些看起来古怪的甚至有些恶</span><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 color: inherit;">作剧的游戏,也能让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的图式。</span></div>——朱莉娅·曼宁-莫顿和玛吉·索普<br><br></div></li><li><div style="text-align: left;">图式是儿童重复的行为模式。婴幼儿经常有重复某些动作的强烈的<br>内驱力,比如把东西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把东西盖起来,花<br>西放进容器里,或绕圈,或扔东西。我们经常可以在婴幼儿的游成中观察到这些模式,而且这些模式在孩子之间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够以此为基础开展教育工作,那么婴幼儿的高效学习就会发生。<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儿童早期基础阶段》术语表</span></div></div></li><li><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也许最重要的顺应,或者说知识的进步,是指认知的两个独立面之间形成了新的互相协调的关系。图式具有社会文化特性。我们接触的人、早年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文化和行为准则、个人成长和身体发育都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发展。<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克里斯·阿西</span></div><br></span></div></li><li><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日复一日,随着经验的积累,图式将变得越来越精细。当婴儿运动和游戏时,他们会感知到运动、声音、质地、光线、式、味道和气味。这些感知运动经验将成为一种心理活动。随着儿童将经验同化到已有的图式中,他们的图式会变得更加复杂他们也会调整现有的图式以顺应新的经验。<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朱莉娅·曼宁-莫顿和玛吉·索普</span></div><br></span></div></li><li><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动作图式是协调知觉和运动的系统,它构成了任何可以重复且能特<br>被应用于新的情境中的基本行为,例如,抓取、移动、摇动。<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皮亚杰</span></div></span></div></li><li><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在婴儿身上看到的早期行为模式变得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复杂,最终组合在一起,这样婴幼儿就不会表现出单个的行为,而是协调他们的动作。蹒跚学步的孩子努力地忙碌着,收集一堆东西放在看护者的膝盖上,来回地、前后地走来走去,每次只拿一个东西。他们的忙是一种行为模式,这种模式贯穿始终。<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凯茜·纳特布</span></div></span></div></li><li><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儿童和科学家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学习者,他们似乎以非常相至相同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方式不同于我们最好的计算机。他们来不是从零开始;相反,他们能够修改和改变自已已有的知识,以得新的知识。<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艾莉森·高普</span></div></span></div></li></ul></h5></div> 4.我的感受<div><br></div><div><h5> 这本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帮助幼儿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儿童,认识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认识儿童的学习方式都具有指导作用。正如书中所言,“图式已被认为是儿童成长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理解图式发展背后的理论是每位早期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婴幼儿的游戏不是随机或随意地发生的,而是有方法、有系统、有逻辑地在与他人、材料及环境的互动中,通过感知和运动收集信息。认识和理解图式,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支持和挑战儿童的思维、想法和发展中的概念。当教育工作者认识并认可图式化的游戏模式时,他们就可以与婴幼儿的思维同步,真正地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感兴趣,为婴幼儿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明确想法,进而提出开放性问题。”</h5><h5> 对于教育工作者本身而言,对图式的观察,为教师依据婴幼儿当前的兴趣思考其发展提供了另一种方式。这使得我们能在适当的时间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有助于幼儿尽可能地用多种方式去探索自己关注的事物,得到充分的学习机会,获得满足感。因此我们需在加快学习的同时,善于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反思、投入思考。尤其是对于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的理解,图示的作用更加显著。</h5></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