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小 常骥超】“教学做合一”思想观下的劳动教育

Erikson

<p class="ql-block">  寒假期间,我再次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深入学习“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等思想,从中收获了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p> 教学做合一与三力论 <p class="ql-block">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既是教学法又是方法论。1922年,陶行知先生提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是一件事,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和学都以做为中心,对自己是学,对他人是教,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教学做合一”强调在“做”上下功夫,在做中教,做中学,力求培养有生活力的人。陶行知先生还提出以下三个概念,“生活力”、“自动力”及“创造力”。“生活力”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责任担当意识。“自动力”指学生内化于心的自觉,具体包括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三方面。“创造力”指行动和思想的创造。</p> “教学做合一”思想观下的劳育 <p class="ql-block">  做中教,教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力”即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和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担当、使命意识。“有生活力的国民是要靠着有生活力的教师培养的;有生活力的教师又是要靠着有生活力 的示范学校训练的”。这启示学校层面应加强教师的劳动教育培训,强化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p><p class="ql-block"> 做中学,实践探究。劳动教育本身注重学生实践,在劳动中培养技能,提升品质,而“教学做合一”的“学”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学法,如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做中学启示学生自主体验、实践,甚至可由学生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践探究-展示成果,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劳动过程中提升劳动技能,提高问题解决能力。</p><p class="ql-block"> 劳力上劳心,知行合一。陶行知先生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劳力上劳心。“做”的最高境界是创造。这启示我们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开展劳动教育时注重德智体美四育,五育并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燕子矶中心小学</p><p class="ql-block"> 常骥超</p><p class="ql-block"> 2021年2月1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