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永远5——汕头

自由然

<p class="ql-block">疫情,宅在家中无聊。</p><p class="ql-block">找出了同学们的照片,把照片分类、挑选,做了美篇,旨在方便同学们查找、收藏、欣赏、回味。。。愿大家喜欢。</p> <p class="ql-block">美篇“相伴永远”共十篇,这是第五篇。</p><p class="ql-block">同学情谊,用洋洋洒洒万言叙不尽;我这里用堆积的照片带领大家慢慢欣赏、回忆、追记、回味过去了的时光和友情。用美篇献给你一份深情的爱,也愿你喜欢!</p> <p class="ql-block">2015年4月10日——4月15日,南、北方同学相约在汕头、厦门聚会。</p><p class="ql-block">参加汕头聚会的同学有(按年龄由大到小):赵缓运、吴 江、庞俊义、房东晖、王秀然、李秀英。</p> <p class="ql-block">汕头南澳岛一日游</p><p class="ql-block">汕头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的岛县。观看了青澳湾旅游场地、北回归线标志——自然之光。</p> <p class="ql-block">因为这天下雨,拍照效果不好,挑选了几张,但不能表达全部,还请参加的同学谅解。</p> <p class="ql-block">北回归线标志——自然之光</p><p class="ql-block">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岛,建于1985年,于1986年竣工开放,是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既是一处地理科学体验处,又是一处旅游点,更是为汕头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这里每年夏至都能看到"立竿不见影"的天文现象。</p><p class="ql-block">我国已建有10座北回归线标志塔:</p><p class="ql-block">由东向西分别是:台湾花莲(2座)、嘉义,广东汕头、封开、从化,广西桂平、武鸣,云南墨江、西畴,是世界上北回归线标志塔最多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自然现象</p><p class="ql-block">把太阳光直射在最北面的点连成一条假想线,就叫北回归线。</p><p class="ql-block">一年之中太阳光的垂直照射点就在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之间移动。每年6月22日夏至日正午12点左右,有一瞬的时间直射北回归线,可看到阳光从地球仪中间的小孔,映在地面上的圆影。</p><p class="ql-block">每年也只有一次能看到"立竿不见影"的天文现象。几分钟后时过境迁。自此日光逐渐南迁。</p><p class="ql-block">地面上将无形的北回归线画为有形。脚跨回归线,则一脚在温带,一脚在亚热带。</p> <p class="ql-block">4月12日游潮州古城——开元寺</p><p class="ql-block">开元寺始建于南北朝。</p> <p class="ql-block">游览韩文公祠</p><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庙。</p> <p class="ql-block">韩愈是北魏贵族后裔,父仲卿,为小官僚。</p><p class="ql-block">韩愈3岁丧父,后随兄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辗转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并关心政治,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贞元八年(792年)进士及第,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p><p class="ql-block">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p><p class="ql-block">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p><p class="ql-block">长庆四年(824年)正月去世。</p> <p class="ql-block">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在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古文,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p><p class="ql-block">广济桥在潮州市之东,广济桥是中国古代著名桥梁之一,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历时57年建成,全长515米,分东西两段18墩,中间一段宽约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桥,只用小船摆渡,当时称济州桥。</p> <p class="ql-block">汕头酒店撤离,准备去厦门。</p> <div>请欣赏下一篇:相伴永远6——厦门(一)<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