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道弯弯春色慕,老树新芽,嫩柳青丝妒。暖阳蓝天盈碧透,轻车一路桃园赴。</p><p class="ql-block">俊逸峰峦千壑处,曲折攀沿,四野风光顾。莫怕林深艰险路,余生共与相知度。</p> <p class="ql-block"> 桃园隶属修武县西村乡,位于南太行深山之中,也是青龙峡景区里一个美丽小山村。</p><p class="ql-block"> 新年初六,由同学凡夫提议桃园村一游,探险鸿门寺妙智师父修行的古洞,在桃园村后的大山里。微友棉花堂、刘攀、玉珍和我一行五人结伴前行。桃园村,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啊,令人充满了向往。</p> <p class="ql-block"> 我们由丰收路左拐至中南路,然后进入中冰线至许河一路北上。车窗外暖阳高照,春色初透。嫩黄的柳枝映着蓝天悠悠荡荡,宛如少女的青丝在春光中骄傲的甩着优美线条,让人艳羡不已。</p> <p class="ql-block"> 路过龙翔山庄,我们在雄厚的古城墙下合影留念。庄园前空旷的场地上停着几辆车,游人欢快的跳着舞蹈,尽情享受着大自然惬意时光。</p> <p class="ql-block"> 进入青龙峡景区,只见群峰连绵不绝,山岚烟波飘缈。巍巍南太行之巅,郁郁青龙峡之谷,有福地洞天青龙洞者,是为青龙神之居所。青龙峡、青龙宫、青龙王的传说,就像一串串珍珠,几百年来在怀川大地上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见证真爱,青龙有约。青龙峡陪嫁妆村古朴石居,别具风情,民间还流传一段美丽的神话故事。相传在明朝永乐年间,武陟县万花村高员外将女儿嫁给被贬下凡的青龙化身长工。青龙谪期满后,携妻重返天庭,而凡体仍在青龙洞中。高员外想念女儿,也为了感谢青龙恩泽,就将青龙洞周围方圆百里的山场买下作了女儿的嫁妆,并取名陪稼妆村。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婚庆行业委员会总干事、中国婚道婚嫁产业研究院院长史康宁称这里是“中国爱情第一村”。村口一片千年果榉林,扶摇蓝天,凌空舒展,亘古不变的守着村子,常常吸引游客驻足观看。</p> <p class="ql-block"> 出了陪嫁妆村左拐蛇形下坡经交粮河村,右拐继续前行,峰回路转间远方一个小村落渐渐映入视野,桃园村到了。</p><p class="ql-block"> 果然,桃园村是一个充满灵气的秀美之地。古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还有一座西河寺庙默默地坐落在村中,静谧清幽,景色宜人。宛若世外桃源。可能因为疫情的原因,寺门紧闭,只有新年鲜红的桃符静静守着寺院。放眼望去,古树、古寺和石头房,民风淳朴,真是一个休闲探胜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小车在西河寺门前停下,护法居士李<span style="font-size: 18px;">留枝(凡夫与留枝居士是同门佛友,早前相互认识)热情的接待了我们,</span>大家朝拜了佛祖及观世音菩萨。我们借用寺院的斋房,美美的享受了一顿素食佳肴,然后说明来意,留枝居士给我们指引了去古洞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下午1点20分,我们整装出发。带好登山和防身应急工具、水和干粮,凡夫还特意带了一个大号手电筒,怕万一回来晚路上用。妙智师父修行的山洞,需翻越两座大山,穿行一大片原始森林方可到达,行程大约三、四个小时。只是很遗憾,玉珍留在村里没和我们一起去。</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太行山猕猴”界碑开始登山。棉花堂麻利的折了四根拐杖随身带着,这是走山路必须的简易用具。沿着陡峭的山间小路向上攀登,凡夫举起手机不停的拍摄太行山诱人的景色。时令虽然已是春天,但由于山里气候冷,眼前依然山瘦草黄,一派冬天的风韵,只有少许树木欣喜地吐出点点嫩芽。</p> <p class="ql-block"> 没有向导带路,我们摸索着前行。山越来越高,路越走越窄越难行。荒草丛生,荆灌浓密,路不再是顺坡向上,而是沿坡曲折向前。感谢细心的驴友沿途在树杈上用红线绳、纯净水瓶做了许多标记,以致于不会在深山里迷路。</p><p class="ql-block"> 走山路虽然艰难危险,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无穷乐趣。天远云飘,群山自傲。草木清香,雅意盎然。山风吹来,松涛阵阵盈耳。</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逆势攀沿,终于登上了这座山的顶峰,走过一段长长的石头墙,然后顺右边缓坡路慢慢下山,不一会走到了水泥路上。看到水泥路,凡夫惊喜万分,前几年他和其他护法居士随妙智师父行脚时就经过这条水泥路。但是当他看到左右两条路时,又有些茫然。于是招呼大家坐下来休息,自己则拨通了留枝居士的电话。留枝居士温和的略带山西的声音传了过来:你们先顺着端碗的手走,走不多远再顺着拿筷子的手进山走岭上就是了。端碗的手?拿筷子的手?一时没明白,还是棉花堂反应快,走吧,先向左走,然后右走进山。噢,原来是……大家都笑了,这是山里的行话还是俗语?不得而知。我高兴的仍了拐杖,轻步而行,以为前方都是坦途,殊不知,更加艰难慢长的路还在等着我们呢。</p> <p class="ql-block"> 走在岭上轻松了许多。 岭上很宽,也很平坦。这里油松很旺,树木俊逸。谁知这样的路才走一段就进入了一大片原始森林。踏着淹没脚脖的落叶踟蹰而行,一不小心就会一脚踩空,跌倒在地,弄的一身灰土。坐在石头上休息时,心里想着这里秋天的风景一定很美很壮观,可惜欣赏的人太少了。</p> <p class="ql-block"> 继续往北行进,山势越发陡峭起来。大家的体力渐渐有些不支,而妙智师父修行的山洞遥遥无期。此时,我们心里有些退怯了,只是大家谁也没有说出来。我们背诵着毛泽东和苏轼的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棉花堂笑着说,踩在脚下的路都是泥丸。</p><p class="ql-block"> 看看手机,已是下午4点30分,大家开始焦急起来,商量着准备返程。如果不及时返程,在这深山老林里很不安全,这里经常有野兽出没。商量后,留我和刘攀原地休息等后,凡夫和棉花堂再在前方找找,找不到立即返程。</p> <p class="ql-block"> "快过来,找到了”,凡夫激动的喊着,我和刘攀高兴的寻着声音下了两个陡坡,才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山洞。距离山洞十几米的路程犹为惊险,仅容一人能过,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看一眼头晕目眩,走一步毛骨耸然。好容易捱到洞口,站稳后喘了口气,看到洞口有种地工具,洞里有经书佛像……还有灶台、厨具、地上睡觉的被褥,简陋之极,让人难以想象。看来出家修行不是人们想的那样,过着神仙般逍遥自在的日子,而是伴随着青灯黄卷,用苦修磨砺心智,以求大彻大悟。</p><p class="ql-block"> 走出来时却发现外面风景如画:远山峰峦叠嶂,云雾缭绕。逶迤奇丽,妙不可言。近处松柏苍翠,渊深坡陡。几株漆桃花含苞待放,不日便会嫣红朵朵。此刻才明白为什么妙智师父选此处休行,可谓别有洞天啊。凡夫说,山脚下有妙智师父耕种的菜园,村里有桃园,由于时间紧张,今天看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 稍作休息后,即刻返程,此时已下午5点。尽管路途一如来时艰难,但回家的路还是快的。走到一半时,山里的暮色开始降临,脚下的步伐不由的又快了许多。不一会,天完全黑了下来,凡夫打开手电筒在后边为我们照着路。由于2年前我的右腿有严重摔伤,走路特别费力,这时候实在走不动了,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仰望夜空星光闪烁,月牙弯弯。可是这样的美景无法用手机拍摄下来。山野里一片漆黑,一片寂静,看到山下小村的灯光像荧火虫般忽闪忽闪,心里一阵激动。终于这灯光越来越大,越来越亮,晚上8点回到了桃园村。</p><p class="ql-block"> 留枝居士在村口等着我们,盛情挽留大家吃饭并在此住宿。真诚谢过善良的留枝居士,就此告别。小车出了桃园古村,行驶在水泥路上,遥望灯火辉煌的焦作山城,心中感概万千,山上山下两重天,一日山中只作仙。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p> <p class="ql-block"> 我们用了整整一个下午和晚上,徒步数十里,翻山越岭,探寻古洞。虽然没有见到妙智师父,也没有看到师父耕田的桃花源,但这颗心早已醉在了山水云间。想想,我们在驴道上沿山踏歌而行,结伴相扶攀爬,回望白云深处,小村袅袅炊烟,桃园古风热肠,巍巍太行厚重包容,百年古寺独处孤守今昔……</p><p class="ql-block">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云水间?</p> <p class="ql-block">长空银燕</p> <p class="ql-block">交粮河村风景</p> <p class="ql-block">桃园人家</p> <p class="ql-block">古村石磨</p> <p class="ql-block">探山寻洞艰难路,驴道悠悠余韵长。</p> <p class="ql-block">山上漂亮的白皮松</p> <p class="ql-block">科研监控器(监测野生动物)</p> <p class="ql-block">文中部分图片由凡夫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