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记忆(九)---福州老照片

虎丘声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下图片都是作者经过几十年来长期的收集和整理,并作珍藏。现分享给大家,了解福州,铭记历史!留住记忆,留住乡情。(待续)</span></p> <p class="ql-block">清末福州女子许金訇,1889年赴美留学女博士,参加过世界妇女大会。</p> <p class="ql-block">当时妇女头饰</p> 清代福州一家人 <p class="ql-block">进城卖菜的妇女</p> <p class="ql-block">当时茶商在制茶</p> 百年鼓岭 北峰降虎寨 北岭的宦溪桥 陈若霖墓牌坊 当时仓山上的外国领事馆。 当时福州百姓的公共墓地。 福州郊外前岭山公共墓地 大樟溪,中国福建省中部闽江下游最大支流,发源于德化县赤水镇的戴云山,源头为国宝溪,德化至南埕称浐溪,南埕以下称大樟溪,有后亭溪、潼关溪等汇入;至闽侯县江口注入闽江下游南港,大樟溪流域面积4843平方公里。大樟溪历史以来有为沿岸三县通闽江与周边地区沟通和出海的主要水运通道。 岸边人家,炊烟袅袅升起 当年的马尾罗星塔 江边的渔民生活 <p class="ql-block">闽江上,正在将竹竿插入江中,用于防沙。</p> 闽江上的渡船,运人运货,煞是繁忙。 闽江上的货运船 他们以舟为屋,生活在江海之上,因船形似蛋,因此被称为蛋族。 一户人家,正在船上做饭 一叶扁舟,一生水上,渔民们养的鸡鸭 渔民准备出海打渔 这里是柑橘的产地,江畔小路上,有两人正从林中走来,他们挑着粪筐,应该是捡拾牛粪。 万寿桥位于南公园附近万寿乡的闽江支流上。该处原为渡口,清康熙七年(1668年)鼓山僧成源和里人柯应采为方便行旅,募白银2000余两建造石桥,翌年12月竣工,前后历时1年多。该桥全长76.6米,宽2.6米余。桥两端皆为石阶,桥中段亦有石阶,中间高出1尺许,以便通行船只。 岸边的芭蕉林,一位妇女挑担从路中走来。 <p class="ql-block">当时的穷人</p> 福州的女子很是能干,这些绸缎行外面的妇女,手持木棍,等着帮人挑物赚钱谋生。 福清海口龙江桥 福清瑞云塔 弥勒岩,别名瑞岩山,位于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石佛像始凿于元至正年(公元1341年),至明洪武年(公元1368年)竣工,高6.8米,宽8.9米,由整块花岗岩就地琢成,天然妙相,袒胸露腹,两耳垂肩,笑态可掬,观者可以忘忧。【福建福州,1895年。资料:伯明翰大学】 古石古房古桥江阴老街古韵犹存 <p class="ql-block">这是上鼓山的古道,山上有一巨石,风雨中声如鼓鸣,因而得名鼓山。</p> 鼓山的山门,上书“佛圣门庭”四个大字。 鼓山上的涌泉寺,始建于唐,原名华严寺,后明朝时期复建改名为涌泉寺,寺庙位于山中,树木葱郁,实为禅修佳处。 涌泉寺上的僧人 两位轿夫抬着竹椅轿,一位客人悠哉悠哉坐在上面,走在前方的轿夫竟然是位妇女。看来是夫妻同抬。 方广岩在永泰县城东葛岭山腰,俗称“一片瓦”。在层峦叠嶂、林荫蔽日之中,岩体形如片瓦,凌空舒展,覆盖成一个高约20米,深约30米,宽约50米的天然洞穴,为盛夏避暑胜地,有“广寒洞天”之称。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在岩下建佛亭。明中叶,扩建为寺,依岩藏洞,巨石当瓦,构筑奇异。 福州白塔寺,也称定光塔寺,坐落在于山西麓,为宫殿式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代时,白塔寺是福州名寺之一,唐天祐二年(905年)创建,原为藏经之所,两年后,为祝贺朱温即位,改名为“万岁寺”(俗名塔寺)。明代嘉靖年间主要殿宇大多毁于倭患。现存寺庙是清道光年间重建。 林徽因坐轿上鼓岭 可园,林徽因寓居的老宅。 名士徐志摩与福州名媛林徽因 林森 严复与天演论 外国友人鼓岭寻梦 追忆几代人的福州情缘 闽侯县洋里乡的闽越王庙 鼓屏路附近的都城隍庙 明朝为防范倭寇进犯,在江海沿岸修建了烽火瞭望台,发现倭寇行踪,便点燃烽火示警。 <p class="ql-block">菜地里种菜浇水的妇女</p> <p class="ql-block">挑担的百姓来来往往,福州人民吃苦耐劳。</p> <p class="ql-block">泉山(现冶山)女子学校毕业合影</p> 福州私立寻珍女子学校毕业合影 早年的福州西湖 西湖公园的门楼,是一座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古典园林。 福州西湖上的古亭台,三面临水,石头累就的基台,传统的飞檐高挑而出,古朴之极。西湖是由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的晋安郡守严高凿建,后为五代时期闽国的御花园。1828年林则徐丁忧返乡期间,在湖岸砌石,疏浚了西湖。 西湖飞虹桥 解放前夕的福州一家人 1948年福州一家人 乌山的古城墙 <p class="ql-block">福州南门一带</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挺进福建</p> <p class="ql-block">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八军进入福州</p> 福州人民欢庆第一个国庆节 福州市民自发走上街头欢庆解放 福州协和医院医生护士合影 <p class="ql-block">当时的协和医院</p> <p class="ql-block">医院交接剪裁</p> <p class="ql-block">医疗队赴舟山群岛巡诊</p> 1907年的萨镇冰 1952年的萨镇冰 60年代的工业路 80年代的工业路 60年代的小学生春游合影 当年的红小兵 <p class="ql-block">上政治课</p> 70年代的中学生学军活动 70年代的中学生学农劳动 <p class="ql-block">70年代福州八中的北峰分校</p> <p class="ql-block">早些年的东街口</p> 78年的东街口 80年代的义序机场 80年代的义序机场 整改前的衣锦坊 整改前的上下杭 <p class="ql-block">80年代后期的五一路</p> <p class="ql-block">80年代的马尾</p> 东二环 六一环岛 王庄 福州漆艺的复兴 王仁堪祖居登龙巷入口(摄于2013.10) 王仁堪故居(林陶江摄于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