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澉浦,以其秀美的山水,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镶嵌在钱塘江口杭州湾畔,成为杭嘉湖平原最美丽的地方,吸引着海内外千百万游客的眼球。<br> “海盐宝塔高做高,没有澉浦吊桥高①”;“澉浦城里穷做穷,还有三千六百斤铜②”;“青山乌龟长山蛇③,伍子胥当年亲手捉”,这些千百年来在澉浦人民中间广为流传的民谣,凸现了身为澉浦人的自豪和幸福!<br> <b> 龙脉之上 龙的传人</b> 龙脉是中古传统堪舆术中对一种特殊地理形态的叫法,实际是藏风蓄水、大富大贵的风水宝地。 中国的三支龙脉,从北方开始,以北干、中干、南干的形式,在中国的大地上流动,与黄河、长江等大水系有着密切的关系、<br> <b>南龙:</b>沿长江通过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南部地区入海而停止,通常把香港、广州、福州、南京、上海等城市划为南龙。<br><div><div> 明代的刘伯温考称:南龙一脉,从峨眉山沿江东行后,一开始不知结局。从通州泛海勘察后,才发觉<font color="#167efb">海盐一带的山脉是南龙的尽头处。因为天目山虽为浙右镇山,但山势并未截止,而是蜿蜒而来,右挟黟浙,左带苕水,直到海盐长墙秦驻之间才终止。</font><br></div><div> 澉浦人因此明白,昆仑是中国乃至世界龙脉的发源地和鼻祖。从昆仑山延伸出来的五条龙脉。两条进入欧洲。三条往东进入中国腹部。<font color="#167efb">古澉浦的长墙山(长山)、秦驻山(秦山)则是昆仑南龙之尾。</font>五千年来,澉浦人世世代代就生活在这样一块风水宝地上,作为龙的传人,是何等的庆幸!何等的幸福!何等的骄傲!</div></div> 世代的澉浦人是在龙的怀抱里生活成长起来的。乘坐在巨龙的脊背上豪迈地从远古奔向今天。 作为一位曾经的历史教师,我对中国古代史比较熟悉。但回到故乡30多年,却从未认真地去了解故乡比较详细的历史沿革及其丰厚的文化积淀。感谢朱岩老师的<b>《海盐嬴政二十五年》</b>和<b>《南龙回首》</b>给我以启蒙。 <b>朱岩</b>,澉浦人。著名文化学者,叙述史学的代表性作家,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div> </div><div> 用美篇的形式来简介千年古镇澉浦,先从立县说起。<br></div> <b> 先有海盐县 后有秦帝国</b> <br> <font color="#167efb">海盐县置于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font>属会稽郡。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当时县境狭长。南至钱塘县(今杭州)北至娄山(今江苏昆山)。辖现在的浙江省海盐县、平湖市全境、海宁市部分地区、上海市吴淞江以南的地区。境内盛产食盐,<font color="#167efb">是全国沿海两大产盐中心之一。</font><div> 海盐古志记载:秦始皇帝三十七年<font color="#167efb">(公元前210年),始皇南巡</font>至会稽山,过海盐驻跸秦山。因此山名秦驻山(秦山)。山下有<font color="#167efb">秦皇驰道</font>,山前水名秦溪,山腰建<font color="#167efb">秦始皇庙</font>。庙有石碑。文曰:前览灼灼,后圣茂哉。始皇承天,越受帝命。业超上古,歼周灭郑。七雄痱馀,六国是并。功齐太古,道深前皇。埒炎均昊,美冠颛黄。道灵七代,敬构商堂。纵圣凝神,将记百几。庵蔼余晖,蜚声万祀。梁天监二年八月二十三日。右判史敬素立石。</div><div> 海盐在建县二千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虽多次分析县境和迁徙县治,但县名始终未变,为全国仅有几十个双千年古县之一。</div> 明天启《海盐图经》所载海盐县旧境图中,所显示秦驰道的位置(红色部分),即金山——秦驻山——澉浦。这条驰道后来全部沦没海中。 古今海盐县县域变化图示。<div> 包括今上海市奉贤、松江、金山区全镜、嘉兴、海宁和平湖市全境以及被海浪淹没的晋、唐、宋、元大片陆地都从海盐县原镜中剥离,剩下五分之一的红色区块标示的今日海盐县。悲哀之中,海盐县顽强地生存了2242年。</div> <div> 上图为晋唐宋元时期的海盐县境。置县时期的海盐县县境的几乎三分之一(黑线以下部分)都被无情的波涛吞噬在浊浪之中。</div> 四徙县治 六析县境。<div><div> 海盐置县时,县城设在今上海市金山县的柘山。后因两次地陷,先后迁至今平湖市城关镇东的当湖和平湖市乍浦附近的齐景乡。东晋时,再度向东南迁至春秋古城马嗥城,唐开元年间才迁移至今海盐县政府所在地武原镇。</div></div><div> 明天启《海盐图经》所载海盐县旧境图中可以看到柘湖、当湖、武原乡、马嗥城等位置,逐一由东北向西南退缩。<br></div> 从上海金山的柘山(Zhe Shan) 到今天平湖的当湖和乍浦附近的齐景乡;从春秋古城马嗥城,直到今天的武原镇,县治所在地四次迁徙。六析县境。<div> 海盐县历经磨难,命运多舛。历史上曾多次被废,几度从中国版图上抹去。复又重置。</div> 2242周年的建县历史,最终成为联合国双“千年古县”历史文化遗产。“千年古县”是一本万利的旅游经济发展载体。澉浦的最终出路也在于旅游经济的发展,走“乌镇”、“西荡”的路。 <b> 千年古镇澉浦 地灵人杰</b> 尽管海盐县全境历尽沧桑,“五马分尸”。但澉浦这块神圣的土地由他几十代勤劳、善良、贤达、聪慧的澉浦人民坚定地固守着。除了“长墙山”的基本毁灭,她的青山绿水依然环抱着,喂养着每一位热爱故乡的澉浦人。 唐开元五年(公元717年)澉浦置镇,设镇将。时镇境东、南至海,西至盐官灵泉乡、六里堰近潮村,北至官草荡新浦桥、鲍郎浦、秦驻山界。东西一十二里,南北五里。青山、长山、葫芦山、高阳山俯视杭州湾,扼钱塘江口,设黄道关,置烽火台。实为吴地之门户,有驿道经谭仙岭直通杭州。<div><br></div> 澉浦镇为浙北重镇,因一支源于海宁而流经海盐的谷水在澉浦地方入海,靠近出海的一段河道叫澉川(今已湮没),故该城即名澉浦。海道四通八达,东南有秦望山,西有谭仙岭,为古代通往杭州的要隘。唐开元五年(717)苏州刺史张廷珪奏表设镇。明《海盐县图经》记载:“澉浦有城,并置戍”。澉浦在宋元时期为外贸口岸,商旅阜通,镇市繁荣。(上为海盐博物馆的截图。又有说谷水是从秦驻山流出。编者注。) <b>宋通商</b><br> 宋代澉浦海港形成,使澉浦成为南北交往、对外贸易的重镇。宋室南迁,澉浦为畿辅之地,澉浦港成为全国四大海港之一,“近通福广,远涉诸番”,是中国与日本及东南亚、波斯湾地区交流和贸易的重要门户,为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起点。得益于港口,澉浦“四方百货所凑”、“商贾云集”,发展成“通海巨镇”,培育出了诸多航海世家。其中<font color="#167efb">澉浦的杨氏下西洋比郑和早了一百多年。</font> 宋澉浦港交易货物。 <b>澉浦码头</b><br> <font color="#167efb">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对澉浦港有过这样一段描述:</font>“大批巨大船舶,满载着为数巨大、价值连城的各种货物,从印度和其它外国地方纷纷前来。”足见当时澉浦港之欣欣向荣。宋代淳祐六年(1246)设市舶官,十年(1250)设市舶场,从此远涉诸番,近通福广,商贾往来。当时澉浦码头与庆元(宁波)、沪渎(上海)齐名,负责对外贸易。 澉浦市舶司外景。 澉浦市舶司内景。 <b>市舶司</b> 澉浦镇是南宋至元代市舶司所在地,说明澉浦曾设有国际贸易场所,并且朝廷在此开设了海关。<div> (宋)淳佑六年,创市舶官,十年,置市舶场,再镇东海岸。<br><div> 至元十四年,立澉浦市舶司,令福建安抚使杨发督之。.......《宋元食货志》</div></div> 各国商人交易丝绸货物 <b>宋澉浦港通商国家名录:</b><div> [据宋《澉水志》记载,当时的澉浦港与大食(今伊朗一带)、古逻国(即《明史·外国传》古里,在今西印度哥里卡德)、阇婆(南海古国名)、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勃泥(今文莱)、麻逸(今菲律宾北部古国)、三佛齐(今苏门答腊岛的古国)、日本、高丽(今朝鲜、韩国)等国长期保持通商关系。]</div> 自汉唐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以来,宋元实行了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贸易政策。海盐县襟江带海,澉浦镇更处江海会冲要道,是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南宋建都临安后,澉浦”成畿辅地,对外通商港口,且内有古驿道通杭州,遂民居辐揍,商客云集。各国商船入宋,必取道澉浦。“至元代,澉浦更一跃成为当时的四大港口之一。日本的遣使、佛僧,南洋西洋诸国的使臣和商人纷至踏来。<br> 士农工商云集,五湖四海朋聚,推动了海盐市井文化的发展。海运世家杨梓就曾“建楼十间,以贮姬妾”,海盐腔在这一时期得到广泛流传,风靡一时。<br> 澉浦古港在沟通海上交通、发展中外商贸、增进中外友好关系、传播中华文明等方面扮演无可替代的角色。 海氏鱼铺。 宋元时代的“千年港埠”。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等,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扩及东亚沿海一带的海神信仰,也是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道教神祗。妈祖原名林默,诞生于莆田湄洲岛,排行家中老幺,聪慧过人、沉默不多言,终身未婚,后因救助海难逝世。其影响力由福建湄洲传播,历经千年,对东亚海洋文化及中国南海产生重大影响,被称为“妈祖文化”。妈祖信俗于 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澉浦南宋著名的商贸码头(本地人称“码头浪”)至今仍有“天后宫”的圣庙。热闹的“码头浪”石板街中间还有一座亭子。石板路一直延伸到澉浦南城门,与南大街相接。道路两旁街铺鳞次栉比。被侵华日军一把大火全部焚毁。<div><br></div> 明嘉庆《续澉水志》图示, 在古城澉浦南大街靠街南侧还建有天妃宫(红色标示)。<div> 澉浦城内城外先后建有“天后宫”和“天妃宫”。可见澉浦人民对妈祖文化的膜拜至深。</div> 民国初年,孙中山也曾计划在澉浦长山一带至乍浦建设”东方大港”,至今勘界标志犹存。 孙中山的“东方大港”界桩标志, 至今仍立于长山之脊。(周乐训供稿) 宋元时期澉浦港对外贸易如火如茶,海运事业四海通达,成为重要的商贸港口。据记载,杨梓曾从日本运来大量的黄铜,铸成五千四百多斤的大铜钟。<font color="#167efb">有澉浦港出土的宋元龙泉窑瓷器</font>,更有位于凤凰山东麓的宋代摩崖石刻<b>“南国子华营父坟于山南,淳熙六年春”</b>为佐证。 出土的古龙泉窑瓷器(碎片)。 位于凤凰山东麓,系宋代摩崖石刻,长0.4米,宽0.2米,文日“南国子华营父坟于山南,淳熙六年春”,共十五字,淳熙六年为公元1179年,南国子泛指南方福建广东,这一石刻是当时澉浦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客商众多、商船“近通福广,远涉诸番”的一个佐证。 澉浦出土的九方宋代铜军印充分展示了明中上澉浦在浙江乃至全国海防上的重要地位。 <div> 海盐县是中国两大产盐中心之一。盐是国家重要税收来源。因此,国家对盐的管控特别严格。而澉浦的“<b>鲍郎盐场</b>”则名闻遐迩。我小时候还看到南北湖闸南面“西海头”还有盐民引海水进入盐板。晒干后有白色的晶体呈现。这便是天然的食品盐。上世纪50年代中期,澉浦的盐业才告废止。</div> 汉武帝时于重要产盐区和中转站设置盐官,征收盐税。吴王刘濞在当时海盐县城设盐官,因煮海为盐而富可敌国,引发著名的“<b>盐铁之议</b>” <b> 鲍郎盐场</b><br> 澉浦东南临海,沿海涨有沙涂。宋大观二年(1108)前置鲍郎盐场,盐官由监镇之官兼之,场署设通江桥(一称盐司桥)场名鲍郎者,以昔盐场初开,有鲍姓者凿浦煮盐,因名。嘉定十四年(1221)始设专官,监鲍郎盐场。元代场设盐司令、盐司丞,隶两浙都转运盐使司。明洪武(1368~1398)初设盐课大使,复设嘉兴转运分司,而以两浙都转运盐使司领之。后场署迁至澉城秋水天外盐仓桥侧。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改嘉兴分司为嘉松分司,鲍郎盐场为嘉松分司所辖,总属于盐运司,而以盐政受其成。康熙四十九年改盐运司为盐驿道。雍正间(1723~1735)以巡抚兼理盐政。乾隆五十八年(1793)复专设盐政改设盐运使。嘉庆间(1796~1820)仍以巡抚兼理盐政。雍正七年(1729)鲍郎场添设副使一员,乾隆五年,裁副使。道光间(1821~1850)廨废,赁民屋任事。光绪十二年(1886)设嘉湖公廒。民国初年场署设澉城塘湾弄,民国8年(1919)设鲍郎秤放局,16年裁撤。17年复设秤放局于澉城并于长川坝设分局。22年裁撤鲍郎场署,场务由秤放局兼理。24年增设西海分局。26年冬日军入侵,秤放局撤离。34年冬设浙西分局于嘉兴,鲍郎场设场务所。36年改设办事处,址设澉城西大街,总属于浙江盐务管理局。1951年鲍郎盐场废。 这是古代的制盐工具。 吴越王<b>钱镠</b>(Liu)与盐。<br> 钱镠(852-932),杭州临安人,五代吴越国创建者。唐末拥兵两浙,后自称吴越国王。钱镠16岁的时候就弃学贩盐。当时私贩盐料是官府严厉禁止的,但由于利润极高。因此钱镠挺而走险,在杭州、越州(今绍兴)、宣州等地贩卖私盐和粮。传说,钱镠第一次贩盐时没有本钱,于是牵了一头山羊从临安出发,沿着天目山余脉进入海盐,抵达敢浦鲍郎盐场。找到澉浦煮盐的盐户,盐户见其只有一只羊,便说:“你就挑一担盐吧,把羊给我作为交换,“哪知常人挑担至多100斤,钱镠却一下挑了800斤!钱镠于是以販盐起家,为日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经济基础。 这是2019年深圳某个体盐场在盐田里劳作。 明代倭寇骚扰,朝廷实行禁海和筑城。禁海,澉浦港明废。筑城,则于明洪武十九年开始筑澉浦城墙。澉浦城周围九里三十步,有旱门四座,水门一座。在明一代的二百多年间,倭寇先后十余次在杭州湾北岸登陆,攻陷过海盐、平湖、乍浦、金山等地,却始终未能攻破澉浦城,被誉为“浙北最坚固的城堡”,牵制了倭寇不敢进一步深入腹地,为保护杭嘉湖平原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续澉水志》所载澉浦古城图。 <b>谭岭石城</b><br> 谭岭石城位于谭仙岭上,石城形势险要,左右有两山夹峙,南为南木山,北为北木山,西为海宁黄湾诸山,东为一长达三华里的峡谷,仅有一山道可通,从南北湖边远远望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所重视。明嘉靖三十二年,海宁卫指挥徐行健率军出谭仙岭,追歼倭寇,大张国威。清顺台三年,反清志士黄宗羲等奉南明政权之命,驻军岭上,计划复明大业。清道光二十四年,巡抚刘韵珂于此建石城,置炮台两座,官厅五间,营房十间,清末渐废,仅存石城。文革期间,石城被拆。为保护名胜古迹,海盐县人民政府于1989年拨款81余万元重修,历时四载工竣,形制依旧。 从宋代铜军印到敢浦炮台,从海盐古城到谭仙岭,海盐是浙江北部的前哨要塞、海盐自汉代已有驻军,在南宋,澉浦港为确保港口贸易和国家安全,开始组建水师。许浦水师移驻澉浦,理宗朝水师兵卒12000人,度宗朝20000人,几占全国水师总兵力的30%。“邑于海寄大命,亦惟海。“九方军印述说着南宋水军的昔日辉煌,明代沿海烽堠山寨上,“瞭海洋船,火报声息”似乎还能听见抗倭的号角回荡。 嘉靖抗倭简史。 <b> 徐行健、刘大仲 抗倭名将 </b><div> 嘉靖三十二年(1553),徐行健率兵驻守澉浦城。明洪武五年(1372)五月,居民惨遭倭寇杀掠,这是县内最早的倭患记载。洪武十九年(1386),兴筑澉浦城,并驻军设防。徐行健刚到澉浦便制定了严格的军纪,赏罚分明。他指挥训练有法,日夜不懈,令行禁止,士气大振。不久,倭寇入侵澉浦,每攻皆败,不敢接近。徐行健每次临阵,必写姓名于战袍,立下以死杀敌的誓言,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因此他带的军队作战勇敢异常。在横泾河、凤凰山等处屡战屡捷,杀倭寇百余。<div> 嘉靖三十五年(1556)三月,倭寇纠集大批人马围攻乍浦城。徐行健率兵前往解围,倭寇闻讯,放弃乍浦,全力对付徐部。两军在海盐北王桥相遇。双方隔河对阵,徐部先以鸟铳击杀数十贼。这时埋伏的倭寇突然四起,前后夹攻。徐行健毫不畏惧,一马当先,率众英勇拼杀,多次发起冲锋,杀敌百余,重创倭寇。终因寡不敌众,徐行健受伤数十处,血流满衣甲,壮烈牺牲于阵前。这位屡建战功的抗倭将领,终于实现了他“马革裹尸,为国捐躯”的誓言。<br></div><div> 刘大仲,是把总,带了四百人到海盐驻防,与百姓秋毫无犯,作战又最骁勇,为海盐人民所称颂。他的战术很特别,每次打仗,叫手下士兵每人带几十块石头,等到短兵相接的时候,两旁的士兵扔石头击贼。鬼子们正跟眼前的士兵打着呢,哪里防着无数石头朝脸上砸过来啊,不免乱了阵脚,我方每次靠这招取胜。可惜这名好汉后来在孟家堰之战中,中伏而死。<br></div></div> 2021牛年初六,我再次爬上葫芦山顶,在茂密的树林中寻找抗倭时期的这一“烽火台”遗址。 在“烽火台”的西南侧,是一座方形的军营城遗迹。这是其中的一小段城脚。 上图为上世纪五十年代航拍的澉浦镇全景图(右上为澉浦古镇;中下灰白色处为南北湖。不仅南北湖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整个澉浦古镇也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长山、青山、扇子山、凤凰山和葫芦山像卫士一样守护着她。黄道关则为出海关口(周乐训供稿) <div> 本图为上图中澉浦古城的截图(因高空拍摄角度所致有些变形)。</div> 一座历时一千三百多年、东南西北四大城门完整的澉浦古城,没有被风霜雨雪侵蚀掉,却被愚昧和贫穷人为地毁灭。奄奄一息的千年古城仅剩下西城门这样一个城门洞顶。怎不令人唏嘘不已。<div><br></div> 千年古城的护城河北侧一段因开辟南北湖大道被甩在一边,几乎被人遗忘了。去年一个早晨我回老家时,忽然发现河上烟气弥漫。只是宽阔的护城河被分隔成几只鱼塘,难觅千年前的浩荡气势。 我请一位非画家朋友踏勘古澉浦西城门后,画了这张比例不完全准确,但基本形似的澉浦古城西大门图。右上为城内;左下为西门吊桥。从城内出西城门洞迎面是一座瓮城(即现在的石板广场位置)。左拐出南城门洞就看到了财神庙(水运码头)以及郭家的住房。沿着瓮城西南外墙脚走100米左右石板路,就进入西大门的砖雕牌楼和木板吊桥。这是我小学和初中时代每天两次的必经之地。不过当时的砖砌城墙外包已经只剩下基础,只有城墙的墙土还高耸于地面之上。很希望澉浦的画家能画一张包括澉浦四大城门在内的澉浦古城图。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深刻的记忆。<br> 文革前澉浦古城北大门入口处迎面就是澉浦钟楼。楼顶悬挂扬梓用倭国5480斤响铜铸就的大钟。和尚留守神钟。手捻佛珠,“阿弥陀佛”。钟声响彻云霄,声震十里之外。小时候,我家里没有时钟,母亲教我听钟声掌握时辰,烧好中饭和晚饭。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的高亢声中,数代澉浦人引以为傲的这座“钟楼” 被以“破除迷信”为由而拆除。虽然挂在澉浦人口头的3600斤铜,实际称重为5480斤。但其滚滚而来的宏亮音质,澉浦人再也听不到了。<div><br></div> 感谢周陆训先生提供宝图。让我们回到了半个多世纪前的少年时代。 著名的城隍庙位于南小街东侧,荷花池和局前河的南面。当年我还进去看过越剧。庙前的一对石狮子双眼炯炯有神,威武雄壮。可惜至今遗迹无存。 澉浦不仅是一座1300多年的历史古城,既是南宋时期我国著名的对外商贸口岸,又是历朝历代的军事重镇,海防前线。更有近2000年深厚凝重的辉煌文化积淀。<div> 澉浦人历来注重文化的栽培和礼仪的教养。也十分重视生意的经营。敢于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文革后全县的代课教师,澉浦人占一半以上。海盐的在外华侨,澉浦也占大半,成为名副其实的“侨乡”。澉浦人被嘘为海盐的“犹太人”。<div> 据《南北湖志》记载,澉浦的历代名人竟有79位之多。在此仅立数位存篇。</div></div> <b>干宝</b>。永嘉元年(307年),干宝任盐官州(今浙江省海宁市盐官村)别驾(刺史的从吏官)。 <br> 永嘉四年(310年),干宝父亲去世,葬于澉浦青山之阳。 <br> 永嘉五年(311年)正月,杜弢据长沙造反; 同年,干宝举家迁至海宁盐官灵泉乡(今浙江海宁黄湾五丰村与海盐澉浦六忠村的交界处),并开始为父守孝。 干宝的《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搜神记》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中《干将莫邪》、《李寄》、《韩凭夫妇》、《吴王小女》、《董永》等,暴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歌颂了反抗者的斗争,常为后人称引。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div><br><div> 干宝的《搜神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六朝以来的《搜神后记》《神异记》《拾遗记》等,显然都是步后尘之作。唐宋时期的志怪及传奇,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 也都继承和发扬了干宝《搜神记》的写作技巧和文采韵味。 近代文学大师鲁迅的《铸剑》故事就取自《搜神记》中的《三王墓》,凡此举不胜举。<br> 除此之外,《搜神记》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学的其他领域,在戏剧方面,家喻户晓的《天仙配》《相思树》,就与《搜神记》中的《董永》《韩凭妻》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而元杂剧《窦娥冤》,其脉络可直接上溯到《搜神记》里的《东海孝妇》。 在诗歌方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写及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日夜思念,让道士施展法力求见贵妃魂魄,其情节就取自《搜神记》中的《李少翁》。<br></div></div> 清代版本搜神记内页(文字较模糊)。 <b> 杨梓</b>(1260~1327) 元代戏曲作家。海盐澉浦人。 元代,南戏北曲,风格炯异。杨梓集南北之所长,潜心研究,创立了“南北歌调”,其委婉的曲调深受士大夫欢迎,一时名声大噪。成为我国南戏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之首,逐步取代了北曲杂剧在南方戏曲舞台上的统治地位。对后来中国昆山腔等各种戏曲声腔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杨梓也因被称为“戏祖”。<br> 左图:<b>海盐腔</b>,是一门古老的戏曲唱腔,因形成于浙江海盐而得名。上承”传奇旧腔”,下启“昆山水磨腔”。由元代杨梓初创,据陆容《技园杂记》记载,成化年间,嘉兴府之海盐县已有习力倡优者,名日“戏文子弟’,海盐腔已在当地兴起,至嘉清雕庆年间,流布地区已扩展到嘉兴、湖州、温州、南京、台州、苏州、松江,远及江西宜黄、北京等地。明万历年以后日趋衰落,清康熙以后销声匿迹。现代江苏昆山腔、江西于河戏、采茶戏、宜黄腔、赣剧、浙江温州永嘉昆腔、湖南湘剧、福建甫仙戏、嘉兴昆腔(兴工)、苏州昆腔、金华昆腔、海宁皮影、海盐骚子等等诸多的剧种和曲艺中均能找到海盐腔的遗音。<div> 右图:<b>《金瓶梅词话》节录</b><br>……叫了一起“海盐子弟”搬演戏文……安席上座,下边戏子打动锣鼓,搬演《书皋玉箫女两世姻缘玉环记》……不一时吊场,生扮书来,唱了一回下去。贴旦萧,又唱了一回下去……下边鼓乐响动,关目上来,生扮书皋,净扮包知水,到了勾玉箫家来。那妈儿出来迎接,包知水道:“你去叫那姐儿出来!”妈曰:“包官人,不着人,俺女儿等闲不便出来,说不的一个请字儿,你如何叫他出来?”西门庆令书促子弟,快吊关目上来,分付拣着热闹处唱罢!须史,打动鼓板,扮末的上来向西问:“小的<寄真容>那一折唱罢?”西门庆道:“我不管你,只要热闹。”贴旦扮玉;了一回,西门庆看唱到“今生难会,因此上寄青”一句,忽想起李瓶儿病时模样,心中感触起来,止不住眼中落泪。<br></div> <b>海盐腔元明部分戏文名单:</b><div> ★元·白兔记(刘知远);元赵贞女;元张协状元;元·琵琶记(赵五效);元杀狗记;★元还带记(装晋公);元赵氏孤儿。 <div> 明·青琐记;明·南西厢;(崔莺莺);明·红叶记;明·磨忠记;明·金印记;明·祥麟记;明·拜月记;明·红情言(王瑞芝);明·中山狼;明·金钗记(刘孝女);明·玉环记;明·双珠记;明·蕉帕记;明·分鞋记;明·紫霄记;明·鲛绡记;明·还魂记;明·冬青记(牡丹亭);明·南柯记;明·孝娥记;明·邯郸记;明·锦笺记;明·长城记;明·精忠记(孟姜女)(岳飞);明·樱桃梦;明·连环记;明·玉合记;明·四喜记;★明·香露记;明·干金记;明·纯孝记;明·双忠记(梁红玉、韩世忠);明·茜帕记;明·灵宝刀;明·后千金;明·麟灵刻;明·婴鹉记;明·绣襦记;明·四节记;明金丸记;明软墓桥;明·锦香亭(孟月梅);明·休妻记;明惜不断(朱关巨);明·留鞋记;明·气磨记(王月英);明·鸣凤记(产世萎);明·遍地锦;明·荆钗记(王十朋);明·上林春;明·榴巾怨;明·白玉堂;明·破窑记(吕求正)。<br> 注:有女者为海益腔代表剧目。<br> 明·蓝桥玉杵记。<br> 从历代有关典籍中已查实有19部,其中一部为海盐腔剧目本,部分为宋元尚戏本以海盐腔演出。<br></div></div> 海盐腔明清流传地域图。 海盐腔是我国戏曲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艺术明珠。在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可谓红遍大江南北,名满神州大地,没有一种戏曲能望其项背。海盐腔腔调清柔、婉折,为当时官僚、士大夫所爱好。缙绅富家宴请宾客时,往往招海盐子弟演唱。若系清唱则不用锣鼓,只用拍板或以手拍板来代替。<div> 海盐腔与弋阳腔盛行以后,逐步取代了北曲杂剧在戏曲舞台上的地位,对戏曲声腔剧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关于海盐腔的起源,戏曲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元代海盐流行南北歌调,经过澉浦人杨梓等加工发展,形成南戏海盐腔。因此,杨梓称得上是海盐腔的奠基人。<br> 杨梓先世居福建浦城,其父杨发是南宋降将,入元后任浙东西市舶总司事,举家迁居当时的通商口岸澉浦。杨梓从小在澉浦长大。</div> 自杨亿、杨春、杨发到扬梓为四代。娶陆氏、訾氏、徐氏。<div> 从海盐腔在我国戏曲史上所处的地位,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的戏曲之源。发展到今天的国剧——京剧。完全是一脉相承。澉浦完全可以发掘、复制、修复杨梓戏曲公园。当务之急,现在尚存的”胭脂河“遗址,1963年,我上高小的时候还是碧水清波。是花不了多少钱就可以复原的。从现在的西大街(原澉浦中心小学)、南小街、道观弄之内,或适当向南延伸,开辟杨梓戏曲公园。内置杨梓纪念馆(中国戏曲史料馆)、剧场、公园等。再现当年的海盐腔盛况。争取把澉浦设立为中国戏曲奖永久颁奖地。让澉浦成为全国的戏曲发祥地。 </div> <b>毕宏述</b>,澉浦人,清康熙年间(1662—1722)书法家,字既明,号念园。能诗文,工书,印章、棋、画,尤精篆隶书法,有《韩侯碑》、《轮公禅师塔铭》及所书各家墓志铭拓本行世。<div> 《六书通》初稿写成于清顺治十八年,作者闵齐及。闵齐及去世后,书稿流失于民间,辗转六十余年无人问津,淹没几于泯灭。到毕宏述见到此书时,已残缺不全,毕宏述因精于书法、篆刻,故能慧眼识宝,便自动承担起了编印的责任。此后,他到处收集散失于民间的书稿,并不分寒暑,终日伏案:考据、修改、增补。历经4年,终于完成了10卷《六书通》的编印。而后又出资刻印,传之后世,成为一段文坛佳话。</div><div> 《六书通》是中国书法篆刻一部重要的工具书,旧时篆刻文字多以此书为依据,至今一再重版不绝。在我国书法、篆刻史上据有重要地位。<br></div> 毕宏述 增订刊印明代闵齐伋撰《六书通》手稿,使之传世,此书依《洪武正韵》部次编排,首列《说文》篆文,下列古文、籀文、金文及印章文字,旧时篆刻家多以此书为依据。诗风朴实,不事雕饰,有《念园诗草》。<br> 《篆字彚》是201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毕宏述。清代篆书名著;收录篆体字形最丰富、辨析最详尽 ,读者篆刻治印检字、研习篆体书法时最实用的古典工具书。<div> 《篆字汇》又名《六书通》,是明末清初浙江文人闵齐伋编纂的一部收录以汉字小篆字形为主的古文字字形工具书,因其收录篆字及籀文、金石玺印等古代文字字形丰富,也是最为著名的古代篆刻工具书之一。<br> 闵齐伋(一五七五——?),字寓五,浙江人,以善治篆印名于世,也是当时重要的印刷技术创新者,其事迹略见于近人闵尔昌所撰《碑传集补》卷三十六,从《篆字汇》书前所收闵齐伋自撰“序”及毕弘述、程炜等人的题序文字也可得到一些信息。闵氏初撰此书已在其晚年,因全稿尚未完成,故在其生前并未刊印。</div><div> 清代康熙年间,浙江海盐文人毕宏述得到此书稿本,在苕溪程炜的帮助下用四年时间进行补充增订,仍名为《六书通》,于康熙五十九年(一七二零),由基文堂刊刻行世。</div><div> 因此书所收古文字形以小篆为主,为后世治篆印者所熟知,间亦有以“篆字汇”命名该书者。民国元年上海扫叶山房对《六书通》进行了改排,并修正了一些讹误,以《重订篆字汇》为名石印出版该书,也广为读者所接受,其正文内容则和基文堂刊本的《六书通》基本一致。<br></div> 地处澉浦古镇北小街金王庙弄的毕宏述故居尚有未完全坍塌的部分房屋。有关部门应该予以修复。在此建立"毕宏述故居纪念馆“和”中国篆体学会会馆“。收藏古今篆体书法作品、学术论文等。成为全国篆体学者经验交流、学术研究、颁奖典礼的文化圣地。 <b>常棠</b>,澉浦人,出身仕宦之家,但常棠却隐居澉浦终生不仕。<br> 中国向有府志、县志。但未曾编修镇志。常棠认为府志、县志涉及范围广,记载所属乡镇只有寥寥几笔,澉浦是一个历史重镇,应该有一部叙述详备的镇志。<br> 他多方搜集资料,反复核实修订,历时27年之久,终于在宋绍定三年编著出版了《澉水志》。<br> 我国现存志书八千多种,其中最早的镇志就是《澉水志》。此书在中国方志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收入《四库全书》,评价颇高。<br> 《澉水志》的问世,开了全国编修镇志之先河。常棠自然也就成为我国镇志编撰的开山祖师。 常棠的《澉水志》。<br> 绍定三年(1230),澉浦镇尹罗叔韶延编镇志。常棠寓居澉浦镇多年,对地方掌故留意已久,撰修地方志书正遂其愿。认为“郡有《嘉禾志》,邑有《武原志》,其载澉水(即澉浦镇)之事,则甚略焉”,深感有必要撰修镇志,遂欣然应允。对志书编纂,主张广辑资料,“订正尤详”,关要与有识之士“讨论闻见”,然后方可“缀辑成编”,“示一镇之指掌”,常棠独力搜录成稿,纂成《澉水志》八卷。<div> 它不仅是海盐县现存最早的志书,而且是全国现存最早的镇志,对我国方志发展有重大影响。书凡十五门,首冠镇图,分类记载,井然有法,历来被称为地方志书佳作。</div><div> 《四库存全书总目提要》称赞此书“叙述简核,纲目该备。八卷之书,为页止四十有四。明韩邦靖撰《朝邑县志》,言约事尽,世以为特约之作,今观是编,乃知其源出于此。可谓体例精严,藻不妄抒者矣。”</div> 《澉水志》卷上。常棠开我国《镇志》之先河。为我国地方志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常棠与《澉水志》。 常棠后人又著有《续澉水志》。到民国时期再续。 至今,《澉水志》已有四种版本。雄踞中国镇志之林。近期又有《澉浦镇志》、《南北湖志》闻世。澉浦的文明进化历史有了纵横清晰的内涵,成为澉浦后代子孙寻根望祖的溯源之基。<div> 有鉴于此,澉浦应该适当投入财力,兴建我国首部《镇志》纪念馆。以常棠为首引,收集全国所有《镇(乡)志》集大成。在澉浦建立《镇志》博物馆。定期交流《镇志》的发展经验。每年召开全国性的《镇志》研讨会议。使常棠的开山之作成为一方圣土的朝觐之地。</div> <b>吴仪洛</b>,澉浦人。(1704-1766)。字号:遵程。<br> 清早期著名中医学家。他立志以良医济世,博览诸家医书,医术精湛,声名鹊起,成为一代名医。著有医书10种,今所知有《本草从新》18卷、《成方切用》14卷、《伤寒分经》10卷,以及《一源必彻》、《四证须详》、《杂症条律》、《女科宜今》等。其中前三种书,对中医有独特创见,且切合实用,为世人注目,广泛流传,二百多年来一再重版不绝,至今仍被用作中医教材。 <b>吴良材</b>(1736—1820),名元栋,良材是他的字。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名原栋,以字行。澉浦人。少时家贫,父远游不归,遂四出寻访,背负木版上刻父容,沿途印刷张贴,历经数年,才知父已去世。其千里寻父之事,当地传为美谈。<div> 良材后供职于上海澄名斋商号,主营珠宝,兼营眼镜。清嘉庆十一年(1806),商号始由良材经营,时眼镜业蒸蒸日上,遂专营眼镜,更名为吴良材眼镜店。眼镜制作工艺精良,为保信誉,每副眼镜架上刻“吴良材制”四字,并做到明码标价,划一不二,包退包换,用旧可作价收换,深受顾客信任称赞。<div> 民国24年(1935)其后裔吴国城在今南京东路开设总店,继续以“选用良材”为宗旨,并首创按目验光。解放后进一步发扬高质量验光配镜传统,成为上海著名的专业眼镜店。<br> 解放后,国家对吴良材眼镜公司注入了大量的财力进行改造,众多的人才,精湛的技艺,可靠的质量和周到的服务使吴良材眼镜始终在我国眼镜业中保持龙头老大的地位。他们曾为我国空军成功地试制了第一副航空防风镜,也为我国成功地研磨了第一架国产照相机镜头。</div></div> <b>吴东发</b>(1747-1803),初名旦,字侃叔,一字耘庐,号芸父,澉浦人。乾隆时诸生,潜心经学,精通古文字学。并工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代篆刻家,有“大篆吴东发,小篆邓如石”之称,著有《群经字考》、《读书笔记》、《书序镜》、《尚书后案质疑》、《经韵》、《六书述》、《石鼓文读》、《商周文拾遗》、《鼎钟款识释文》、《尊道堂诗文集》等近二十种。在全国颇负盛名。 <b>朱福诜</b>(1841—1919),字桂卿,海盐澉浦镇人。幼时聪慧好学,记忆力强,苦读10余载,通经书、医学和佛经。清光绪进士,官至荣禄大夫,二品顶戴,光绪帝称赞他“学问很好”。辛亥革命后以年高退稳归里。<br> 二十世纪初,海盐先后出了一文一武两个著名人物:商务印书馆元老张元济和民国时浙江首任都督朱瑞。这两人有一位共同的先生,那就是朱福诜。朱福诜卸职归隐后,以教书为生。他对医学也研究颇深,著有《论学述问》、《复安室诗文集》、《医方汇编》、《医学论述》等医学专著。据说慈禧太后病重期间,他曾应诏赴京为慈禧治病。 <b>朱馨谷</b>(1875-1935),澉浦凤凰山孙湾村人,一生热心公益事业,勇于同为富不仁行为作斗争。宣统三年(1911),澉浦大旱,朱发起向上告荒,提出把原来“石四起租”,改为“平石起租”,遭乡绅大户反对。次年联名诬告他勾结江洋大盗煽动民反,被捕入狱,激起民愤。<br> 民国21年(1932),澉地绅士在南北湖(古名永安湖)养鱼,限制放水灌田。朱馨谷为了众多农田利益,亲自掮一牌子,上写“永安湖不准养鱼”,率众人奔至南北湖边,开闸放水。绅士慑于众怒,不敢声张。此后朱到上海向澉浦同乡募捐,用以工代赈之法,发动农民疏浚南北湖。计挖深西小闸至湖闸,西小闸至东小闸两段引湖,共长二百丈左右。民国21至24年,朱还以募捐所得,铺设六里堰到南北湖、从徐湾到永安村、从孙湾到磊桥三条石路,共长11市里。途中建造凉亭两座,因捐款<br>不足,把家中照墙也拆掉充入。朱终年布衣布袜,不嗜烟酒,经手的款项,笔笔帐目清楚,张榜公布。民国24年5月,在上海募捐时,不幸被外国人汽车撞死。无嗣。后当地群众把朱生前募捐建造的蔡家山凉亭,命名为“馨谷亭”,后圮。1983年,当地人民政府拨款在南北湖中湖塘西首重建馨谷亭。 <b>毕云程。</b>(1891~1971),浙江海盐澉浦镇人。当代革命志士,邹蹈奋挚友。与宋庆龄、胡愈之、沈钩儒、鲁迅等都有交往。他一生探索救国真理,宣传民主主义思想,宜传全民族抗日主张。<div> 1935年,在自色恐怖中,他冒着绝大的危险,机智勇敢地把从江西辗转送来的方志敏手稿《可爱的中国》转送党中央,被国民党以“共产党嫌疑”逮捕。</div><div> 抗战胜利后,毕云程回到澉浦,拒不与国民党合作,闭门不出,隐居家中。1950年夏,他接受宋庆龄邀请,任中国福利会秘书主任、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上海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理事。1957年起担任“韬奋纪念馆”馆长,直至1971年去世。</div> 毕云程自学成才,少读私塾,14岁去沪当布店学徒,工余刻苦自学。早年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当纸版管理员,因无钱买书,如饥似渴读凹形纸版,致使高度近视。期间团结进步青年,创办惜阴公会,提倡爱惜光阴,组织学习活动,探索救国道理,传布民主主义思想。长期从事棉纱业。1916年任上海纱业公所秘书。1918年与邹韬奋相识,与邹韬奋关系密切,资助邹读大学,从此结为挚友。1919年任上海厚生纱厂秘书兼纺织部主任。1924—1932年,先后任郑州豫丰纱厂协理、厂驻沪办事处主任。期间始用“新生”笔名为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写稿,热情撰写《苏俄五年计划》、《中国经济上的出路》等文章,为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最早的赞助人和撰稿人。 <b>卢宗澄</b>(1906—1995)。澉浦人。我国著名的无线电通信专家和学者。早在30年代初我国短波无线电通信初创时期,开创了我国收发讯机公开设置、中央集中控制的短波全双工通信,建立了国内快速频率变换和振荡器恒温控制的标准,编译了大量的国际无线电标准和规则,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国际通信的垄断。<div> 1947年,他代表中国出席了第一届国际电信联盟会议,以其在无线电通讯领域的威望当选为国际电联常任委员,他敦促国际频率委员承认中国文字和语言作为电联会议正式文字和语言之一,奠定了中国在国际无线电领域中的地位。</div><div> 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担任国家技术和行政领导工作,提出了科研、生产、教育三结合的提案,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电讯科研人材,是我国现代通讯的奠基和领军人物。</div> <b>陈宗懋</b>(1933——),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茶学家。原籍浙江省海盐县澉浦。1954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植保系。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和国际茶叶协会副主席。<div> 主要著作<br></div><div> 陈宗懋研究员是我国茶学学科带头人,国内外著名茶学专家,已从事科学研究50年。他是我国茶园农药残留研究的创始者,并为此作出突出的贡献。曾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6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和参加编写《中国茶经》、《中国茶叶大辞典》等专著6本,其中“中国茶经“”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茶叶大辞典”获第四届国家辞书一等奖和第五届国家图书提名奖。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上导帅,1991年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先后培养了4名博士生和5名硕士生,他们中有的已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成为科研骨干。1997年中国科协授予陈宗懋研究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8年又获中华农业科教奖。1997年和2001年两次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农业科技先进个人称号。<br> 论文在《J.Chem.Ecol.》,《J.Agricul.Food.Chem.》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培养多名博士生和管理人才,对我国茶业起到推动作用。<br></div> <b> 杨玉良</b>(1952年11月-),生于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毕业于复旦大学,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复旦大学校长。<br> 其主要从事高分子凝聚态物理研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奖项,代表作品有《高分子科学中的Monte Carlo方法》等。 所获荣誉:<br> 1990年获国家教委霍英东研究类二等奖,1991年被评为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1993年被评为国家教委首批跨世纪人才。1994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首届“牡丹奖”,1995年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同时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人才基金”,并被国家科委聘为“S-863计划”材料领域规划组副组长,1997年被选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攀登计划”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基本问题专家组首席专家,1998年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99年被聘为国家“973”项目一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的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被再次聘为国家“973”项目——聚烯烃的结构与高性能化的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2010获“中国最具魅力校长“称号。 <b>蔡群慧 </b>——浙派琴家、国家一级演奏员、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浙派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传承人姚公白先生亲传弟子、浙派姚门古琴第三代传人、浙江省G20峰会先进个人、全国艺术特长生优秀教育家、杭州慧庐学社创立者。<br> 出生于海盐澉浦,17岁离家求学杭城,成为一名在中西方音乐之路上并行并进数十年的音乐艺术家。<br> 她比德与琴,将琴化为诠释她生命的密码,弘扬和传承古琴文化成了她的使命,她慧己而达人,办学施教,让以古琴文化为载体的传统文化化做一股清泉流向寻常百姓的生活。<br> 2016年9月,她以一场个人的古琴演奏会揭开了中国杭州G20峰会欢迎演出的序幕,向二十国元首和夫人行最高的文化之礼。用最古老、最民族的声音,向世界展示中国作为礼乐之邦的魅力与风采。<br> 她创立慧庐传统文化学社,积极组织社员进行各类传统文化交流活动,让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根植于每位社员、每个家庭与生活。<br> 三十年来,她曾携琴出访世界各国,她奔赴浙江、江苏、上海等地,举办公益性讲座达数百余场,从文化、实操、聆听等不同角度多层次诠释古琴。她严格要求旗下的师资团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走一条专注而纯正的坚守之路,以琴修心,以德育人,将传统文化上升到更高的树人之道,助力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国梦的国家战略。 在获得G20峰会先进个人后在省人民大会堂前留影。<div> 为保护和弘扬古琴文化艺术,进一步丰富澉浦及南北湖景区文化内涵和人文积淀,2020年6月13日,蔡群慧老师古琴艺术工作室「澉湖琴洲」揭牌仪式在南北湖景区举行。成为浙派古琴传习基地,为南北湖这处灵秀之地植入传统文化元素,也为古镇增添一声绕梁之音。</div> <b> 朱龙训</b>——浙江省首届最美退役军人。<div> 朱龙训,男,1947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1966年3月入伍,1969年3月退役,海盐县澉浦镇五龙羊毛衫厂退休职工。 </div><div> 他关心关爱驻训部队,曾连续7年接待前来澉浦海训的官兵;他积极帮助困难退役军人及军属,倡议联合民营企业推动当地双拥工作,全县30余户困难军属全部与澉浦镇民营企业主建立帮扶联系。2008年,他在澉浦镇设立了嘉兴市第一个个人“双拥”基金,用于奖励入伍并在部队立功受奖的士兵。退休后,他建立全国首个家庭式“老兵军史馆”,亲自当讲解员,热心接待每一位参观者。曾获嘉兴市“拥军模范”、嘉兴市“十佳”情系国防好家庭等20多项荣誉称号。</div> 2019年,朱龙训被评为“<b>浙江省爱国拥军模范</b>”。 多年来他为新四军北撤澉浦之战英雄牺牲的223名官兵,为澉浦人民冒着生命危险为新四军领路,抬伤员,烧饭送水,掩埋先烈,那一幕血染山岗壮怀千秋的英雄史诗四处奔波。为建立“新四军北撤澉浦之战展示馆“,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竭尽全力。 <b> 周瑞文</b>(1945—)浙江海盐澉浦镇六里平丰村人。先后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附中和油画系。现任中国《美术报》副总编辑。作品曾数十次参加全国、省及国外美展。主要作品有《水巷深深》、《江南雪霁》、《山水江南系列》、《农家清品·丝瓜系列》等。多次参加中国艺博会和上海、广州、杭州艺博会。1995年获文化部艺博会《拉舍尔》奖。2001年为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特邀嘉宾。曾在我国杭州、澳门及日本东京、富土宫市等地举办个人油画展。作品在国内外50余家报刊发表,收录进20余册专业画集,入编《中国美术年鉴》等大型辞书。著有《中国当代画家·周瑞文》、《周瑞文油画选》等画册。中国美协会员、浙江省美协理事、杭州市美协副主席、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常务副主席、浙江省油画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美院成教学院客座教授、浙江工程学院客座教授、浙江开明画院副院长。 周瑞文的油画作品——《<b>远去的风帆</b>——元朝澉浦航海世家杨氏三代》。 周瑞文的油画作品——《<b>长河悠悠</b>》。 周瑞文的油画作品——《<b>童年时光</b>》。 <b>吴侠虎</b>。20世纪30年代初,活跃于上海文人圈的澉浦文士吴侠虎(1902—2006)商请上海明星公司创办人周剑云拍一部反映盐民生活的影片。得其同意后,吴侠虎将煮盐的种种辛劳、盐民之生活、官商之压榨等情形与夏衍、阿英、徐欣夫等人逐一座谈,其将其父澉浦吴元亮所著《鲍郎盐业史》摘录部分资料给阿英,片名定为《盐潮》。女影星胡蝶和男演员王征信领衔主演。<div> 1933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出资在南北湖中湖塘东侧建造了“明星亭”,以作纪念。正面亭柱上刻着早年吴元亮撰的一副楹联“看此湖美不胜收,也好比得昔西子;忆先人诗曾有话,本来说是小杭州”。<br></div> 我国早期电影《盐潮》中的女主角,“民国第一美人”——<b>蝴蝶</b>。 (本文待续)<div> </div><div> ——澉水(赵慧忠)2021-3-17</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