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肖沛

<p class="ql-block">小的时候我盼过年、望过年,接近年关时,村里有了过年气氛。那时候村子里多数是茅草屋,墙是泥砖加篱笆,外面糊一层牛屎,屋顶是厚厚的稻草,灰扑扑的门上贴着年画。不少人家用木棍、石臼打糍粑,偶尔也有一两家杀年猪。杀猪那天,一挂鞭炮就把左右邻舍引过来,看的看热闹,帮的帮忙,条件稍好的还要买一两斤肉回去。村里有专门玩龙和地花鼓的,玩龙的半天时间就可以扎个草龙竖在家里,只等正月出去走村串户。玩地花鼓的组织一些人在空地排练,一天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p> <p class="ql-block">过年时小朋友最高兴,除了有平时难见的荤菜、零食、点心,还可以放鞭炮。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着堂屋里的火堆“守岁”,到了十二点,满村鞭炮响起。鞭炮刚停,小朋友们就冲上去捡没有炸响的"漏网之鱼",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去玩了。我家因爸爸妈妈都有工作,条件算是好的,过年时一般还有花炮放,尽管品种极少,也吸引了好多小伙伴的追随。</p> <p class="ql-block">正月初二,村里敲锣打鼓的声音多了起来,玩龙的、玩地花鼓的开始出动,目标是离村不远的镇上。队伍越走越长,越走越热闹,跟在后面的人群,喝彩鼓掌声压过了锣鼓声,这样玩到十五,就算是过完年了。</p> <p class="ql-block">一晃几年,我们搬到了镇上,住进了楼房,家里也买了电视,条件是越来越好了,反倒是过年没有原来的意味了。</p><p class="ql-block">在镇上,看不到热气腾腾打糍粑的场面,也听不到杀年猪时喧嚣的声音。尽管阳台上晒了鱼肉,我们三姊妹都穿了新衣,但失去了小伙伴的围观,也没有了先前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镇上耍龙的、玩地花鼓也还有,而且越来越精致。只是好多门店、单位都贴上“谢绝龙灯花鼓”的字样,还有的干脆关门谢客。看热闹的人也少了,大多在家里打牌。</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农村人千方百计想进城,被灯红酒绿迷翻了眼,呆在城市不回了。有发展得好的,把父母也接了去。大多数是过年回家一趟,但一票难求,假期短,花费大,所以不少人几年不回家,农村过年越来越冷清,很多地方就剩一些爷爷奶奶、小朋友在家。</p> <p class="ql-block">近些年,好多人回乡建房子,农村的洋房的像春笋一样冒出来,没看到茅草屋了,好多家里买了车,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年前,每家每户都会杀鸡杀鸭,去集市买肉、买各种过年物质,想要什么都可在街上买到,但感觉现在吃什么都没有小时候吃嘛嘛香了。</p> <p class="ql-block">现在回老家过年是时尚。年前,县城、集镇到处堵车,一个路口堵上好几分钟是常态,也难找个停车位。反倒是大城市变成了空城。</p><p class="ql-block">老百姓几乎家家有车,什么时候动身都可以,去车站等通宵买票的现象不会再有,但高速靠得住堵成长龙。</p><p class="ql-block">过年的佳肴毫无吸引力了,不过在推杯换盏之间,也会吃得干净。吃完饭打牌、看电视,不到凌晨一两点不会睡,天天如此,累得够呛。</p> <p class="ql-block">一年的辛苦,为的就是过年几天的相聚,快不快乐,高不高兴,只是每个人的不同感受而已。</p><p class="ql-block">不过,我还是怀念儿时的浓浓年味,怀念儿时简单、纯粹的生活。新的一年又到来了,年,就这样隆重而来,又悄然而去。</p> <p class="ql-block">所有照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