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一、《山鬼》翻译</b></div><div><br></div>原文: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br></b><br>译文:仿佛有人经过深山谷坳,身披薜荔啊腰束女萝。含情流盼啊嫣然一笑,温柔可爱啊形貌娇好。驾着赤豹啊紧跟文狸,辛夷为车啊桂花饰旗。披着石兰啊结着杜衡,折枝鲜花啊聊寄相思。<br><br>原文:<font color="#167efb"><b>表独立兮山之上, 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澹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br></b></font><br>译文:竹林深处啊暗无天日,道路险峻啊独自来迟。孤身一人啊伫立山巅,云海茫茫啊浮游卷舒。山色幽暗啊白昼如夜,东风狂舞啊神灵降雨。我痴情等你啊忘却归去,红颜凋谢啊怎能永葆花季?<br><br>原文:<font color="#167efb"><b>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 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爰啾啾兮穴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b></font><br><br>译文:我在山间采撷益寿的灵芝,岩石磊磊啊葛藤四处缠绕。抱怨公子啊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啊却没空到来。山中人儿就像杜若般芳洁,口饮石泉啊头顶松柏。(心念公子啊暗自沉吟,)你想我啊是真是假。雷声滚滚啊细雨蒙蒙,猿鸣啾啾啊夜色沉沉。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啊独自悲伤。<br><br><b>注释:</b> ①以此诗"采三秀兮于(於)山间","于"不该与"兮"相重,而断定"于山"为"巫山",山鬼为"巫山神女"。其实,这种句式在本诗即有,如"云容容兮而在下","兮"与"而"亦不妨相重。则"于"不必读作"於(巫)",此山鬼自是民间传说的女山神,而无证据必为"巫山神女"。 ②《史记·封禅书》记齐人少翁语日:"上(指武帝)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即环境、装扮)非象神,神物不至。"荆楚民间迎"紫姑"神,亦须"作其形(紫姑形貌)迎之"(《荆楚岁时记》)。都证明了巫风迎神、降神的这一特点。 <br><br>【山鬼的形象】<br> 《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全诗有着简单的情节: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约定某天在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风雨来了,她痴心地等待着情人,忘记了回家,但情人终于没有来;天色晚了,她回到住所,在风雨交加、猿狖齐鸣中,倍感伤心、哀怨。<br><br> 全诗将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br><br> 作者以人神结合的方法塑造了美丽的山鬼形象:<br><br> 她披戴着薜荔、女萝、石兰和杜蘅,乘着赤豹拉的辛夷车<br><br> 车上插着桂枝编织的旗,身边跟着长有花纹的花猫……<br><br> 其衣食住行无不带有强烈的神性和野性色彩,又与山鬼的身份地位相适应<br><br> 然而山鬼的容貌体态和情感变化又都是正常人的表现<br><br> 她感叹青春不能永驻,期盼爱人早些到来,不来则忧伤孤独……<br><br> 这种人神合一的形象创造,正是屈原诗歌中的一贯方法 <br><br>【赏析概述】<br> 《山鬼》出自《九歌》的第九首。《九歌》是一组祀神的乐歌,据说是[屈原]在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修改而成的。《九歌》中有不少篇章描述了鬼神的爱情生活,如《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等,本文也是如此。[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为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br><br> 《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全诗有着简单的情节: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约定某天在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风雨来了,她痴心地等待着情人,忘记了回家,但情人终于没有来;天色晚了,她回到住所,在风雨交加、猿狖齐鸣中,倍感伤心、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