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欲求教好书,先做读书人”。教师不仅要做真正的阅读者,更要做阅读的先行者。寒假,是老师们放松身心、充实自己的好时候。在冬日的暖阳中,手捧一本书,徜徉在文字的世界里,去感受、去对话、去思考,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三学年的老师一直走在悦读的路上,假前都纷纷从学校的图书室借阅有关书籍,校长特别推荐三本书,囊括了教育理论类、教育心理类、教师专业成长类、人文类等多种类型。</p> <p class="ql-block"> 每位教师每天坚持读书半小时以上。她们手捧书卷,默默地读,细细地品,静静地思,让带着温度和力量的文字从容地在心间流淌,让自由和宁静的心在文字的时空中穿梭游走。读书时光,惬意又美好,快乐又幸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再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b></p><p class="ql-block"> 虽然期末工作繁忙,但我还是抽空读完了李希贵校长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李老师用朴实的语言为广大老师和学生创造了一种可能,自由学习的可能。也让我明白了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p><p class="ql-block"> 读罢此书,会让人在很多方面有自己的思考,思考之余也让了想起了曾读过的另一本书《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两本书虽然题目、内容皆不相同,但都是从本质上在阐述教育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本书,首先书的题目就很让我认同,教育不是机械流水,生产车间,需要统一尺度,教育本身是以为对象,而人又具有鲜明的个性,所以急不得。特别喜欢书中的一段描述,来体现为师者慢的状态,一位语文老师身体动作慢,说话语速慢,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慢,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也慢,所以学生学会了,学懂了,反而有效果了。书中张文质先生大胆的指出了现代教育中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的盼望成效追求结果,希望立竿见影,缺乏等待与从容,我们教育现状,一天被超负荷的日常教学工作弄得焦头烂额,思考的时间太少。这些看法,让我们觉得平时的工作一无事处,但又字字真言。回想平时教学我们常以环节紧凑,做为评课的一个标准,想要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而快速行进的课堂中,必然会有一部分孩子是吃力的,我想大班额中差生的出现,除他自身智力因素以外,与我们课堂中的这种快节奏定是有关的,张老师的总结是“手术本身很成功,但病人却死了”多么凄惨的结局,很是让人心寒。</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慢的艺术。这让我思考了许多。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像为人父母一样,去体会,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在教学中,我们常会被一种现象困扰,讲完新课,一部分学生真的是不会,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之会阶段性的巩固,他们又会了,这真的只能归功于复习吗?我觉得有时间的功劳,教育与教学有着相通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将目光放得更远些,静下心来,慢慢感悟。</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有的学生不爱学习,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为老师为了能将作业全员收齐,我更多的做法是急和追,可这样的方法让我累孩子也累,现在想想如果我再细致的做一下思想工作,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孩子还会有进步的,可能会从根源上有所改变,但是要有时间,要给孩子时间,想得到,可未必做得到,因为我也需要时间。慢不是怠惰而是等待,是一种期盼并为之而努力的期盼。</p><p class="ql-block"> 毕淑敏老师在《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中讲到古印第安人有一个习惯,当他们的身体移动的太快的时候,会停下脚步,安营扎寨,耐心等待自己的灵魂前来追赶。有人说是三天一停,有人说是七天一停,总之,人不能一味的走下去,要驻扎在行程的空隙中,和灵魂会合,这种说法是证明在旅行中,我们的身体和灵魂是不同步的,是分离分裂的,我想我们的教育也是触及灵魂的旅行,当我们行色匆匆时,也应慢下脚步等一等我们的灵魂,教育若是能做到这种方式方法与灵魂高度的协调一致,生死相依也定会触及灵魂,成为真正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 你越是留意自己的声音,就越能听到别人的声音。 </p><p class="ql-block"> ——摘自 《非暴力沟通》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b></p><p class="ql-block"> 当校长推荐《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时,我就很好奇。“暴力”?什么是暴力?忘词生畏,动手打人、打打杀杀、大动干戈、有激烈的身体动作和行为?这个词还让我想到了野蛮和粗暴,想到了愤怒和情绪失控、行为失控,想到了被伤害和哭泣,痛楚和失望,想到了沟通的失败,想到了恐惧,想到了校长推荐这本书是要警示我们什么?看来我必须得读一读这本书,才能找到答案,解开疑虑。</p><p class="ql-block"> 大约十天时间读完这本书,我简单谈谈自己的一点理解。</p><p class="ql-block"> 1、什么是“暴力沟通”?举个例子吧,比如家庭暴力,很熟悉吧。家庭暴力让人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丈夫虐待妻子的暴力画面,太令人恐惧了。当全社会都谴责家庭暴力时,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叫“家庭冷暴力”。我说几个情景,看你熟悉吗?你听了会有什么感受?</p><p class="ql-block"> 老公对老婆:“就你事多,磨磨唧唧的,你到底能不能快点!”</p><p class="ql-block"> 老婆对老公:“喝,喝,就知道喝,下次喝完酒别回家,没人管你。”</p><p class="ql-block"> 老师对学生:“你咋这么笨呢,讲几遍了还不会,用点心不行吗?”</p><p class="ql-block"> 妈妈对孩子:“瞅你这屋造的这个乱,多大了还一点自理能力没有?成天就知道要钱,学习你咋不努力呢?” </p><p class="ql-block"> 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但这些内容我们陌生吗?指责、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评价、贴标签、任意打断,这些“冷暴力”无处不在,事实上我们就生存在这样一个痛苦的暴力世界中。</p><p class="ql-block"> 也许这样的谈话方式和内容我们已经习惯和麻木了,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事实是,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只是,有的人痛苦会深一点,有的人会浅一点;有的人反应会强烈一点,有的人会平淡一点。但不管是哪一种影响情况,心里的不舒服和反感是存在的。这,就是暴力沟通。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虽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最终导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称之为“异化的沟通方式”,也就是暴力沟通。</p><p class="ql-block"> 暴力沟通的反面就是非暴力沟通。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这就是“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就是用爱的言语取代像指责、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评价等暴力言语。非暴力沟通倡导全身心聆听和发现对方真正的需求,不在条件反射般粗暴地对待他人和自己的感受和愿望,促成双方理解。非暴力沟通的意义在于重塑我们对冲突的积极思维方式,打开爱和理解,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使得人们乐于互助,共享欢乐的成果。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有过性格急躁的时候,但大部分人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品读这本书,回忆一下现实生活中与学生、与儿子、与老公的说话方式,用心体会一下以前的说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有时候虽觉得是无心,但这就是语言暴力!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时间久了,与亲人之间也会变得冷漠、隔膜、敌视。想到这儿,不禁让我觉得毛骨悚然,暗下决心一定要知错就改,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疫情期间读大学的儿子天天宅在房间内打游戏、玩手机,卧室卫生也不打扫,我多次埋怨、磨叨,孩子很烦,最后都不允许我随便进入他的房间。</p><p class="ql-block"> 读完书中的例子,我试着改变沟通方式:儿子,我发现你的房间灰尘太多了,你天天在这样的环境中上网打游戏多不舒服啊!也不开窗通风,妈妈很担心你的健康,每天能抽出10分钟时间打扫房间吗?没想到,儿子很喜欢我变成温柔妈妈的样子,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p><p class="ql-block"> 对于儿子的作息没规律,我也“扮演”一位温柔的妈妈说:我发现你都胖了,天天宅家,日夜颠倒,饮食不规律,这样的生活方式不健康,你要是身体出现问题,妈妈该有多难过!我希望你能够像上学一样,正常休息、正常吃饭,如果每天能够安排一些时间去公园锻炼身体,那就更好了!这样与儿子沟通,其实是借用了作者给我们列的一个公式:“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你看……我感觉……是因为……我希望……”经常套用公式与家人、学生说话,慢慢就会改变你的说话方式,非暴力沟通也许不能马上改变一个人长期养成的习惯,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吵,我也相信长以此往,一定能促进家庭的和睦,改善人际关系。</p><p class="ql-block">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读完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也基本理解了,可非暴力沟通的践行才刚刚开始。在读这本书的十几天里,我时常会处于一种矛盾纠结、甚至自责的状态。虽然在学习着非暴力沟通,又非常认同作者的理念,可在实际的与儿子沟通中却一再落入老套的模式,既想要尽快达到目的,又不愿花时间去倾听,去感受。有些时候我心平气和地愿意真正去倾听和感受,也真的体会到了这种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带来的和谐和幸福。看来,唯有不断努力练习,才能让这种沟通方式成为生活的常态。</p><p class="ql-block"> 总之,非暴力沟通其实就是学会在生活中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好好说话,让语言像蜂蜜一样令人甜滋滋,让爱的语言柔软自己的心灵,传递给别人温暖,让爱融入生活,致力于更好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让“交响乐团”,奏“优美交响乐”</span></p><p class="ql-block"> 佐藤学先生写的这本《静悄悄的革命》曾在几年前的一次国培学习中听某位专家推荐过。但当时觉得东京大学的名教授,教育学理论方面的权威所写不过是些费半天劲读了也派不上用场的高深理论罢了。今年寒假前夕在朱校长的假期教师好书推荐中我再次听到了这本书的名字。带着好奇的心理走进了这本书,佐藤学先生的平易、深刻、务实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佐藤学先生对教学中形式主义鞭辟入里的批判令我震动。从佐藤学先生对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深入浅出地阐述中让我对如何向创造性学习迈进理清了思路,找到了方法。</p> <p class="ql-block"> 佐藤学先生把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称之为交响乐团式的教学。在教室里,各种各样的意见、想法认识相互激荡回响就好像不同乐器的声音相互协调地鸣响而产生了交响乐那样。在一个个学生的声音相互回响、相互烘托的“交响乐团”中,十分关键的是交往开展的丰富程度、深入程度怎样。一个“交响乐团”里不可能总是和谐的声音,常有不协调的声音伴随。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发言或是行动,都有他自身的“逻辑世界”。</p> <p class="ql-block"> 通过“交响乐团”式的教学,教师能够尊重每个学生微妙的个别差异,能够洞察其差异之间相互学习的可能性,每个学生之间富有内涵的相互学习就能够开展起来。每个学生的想法和头脑中的表象都相互碰撞、呼应起来的“交响乐”本身,乃是教学的最大妙趣之所在。在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年代里,这本书如冷却剂般让我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也许很多情况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很多改变也很艰难,但既然有时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起码可以从自己的课堂开始改变,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开始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吧!</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好书推荐《全新思维》</b></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时光的藤蔓攀爬着光阴的故事,那么假期的读书生活会让其向任意地方蔓延生长。读书成了假期里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每一天都都因为有书的陪伴而拥有了一份愉悦的心情。假期里回读了几本教育类专著,其中一本《全新思维》让我的脑细胞再度被唤醒,对教育教学有了新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思维的碰撞,绚烂的火花,让我的思维更加充实起来,头脑也变得活跃起来。作者丹尼尔·平克在书中提出了六大新思维能力: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共情力、交响力。这些不仅是我们在今后教学中对学生培养的方向,也是我们作为教师要时常自省和自我激励的目标。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性,既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又是学生情感的依托,正因如此,未来的教师们必然也将面临达尔文的“优胜略汰”,唯有适者才能长久立于时代的潮头。试想如果我们拥有了这六感或者六感中的几感,那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无疑都是他们的财富和福音。因为在日常的教学中势必会渗透我们的这些全新思维,课堂增加创新设计,运用故事能力,那么学生的世界也定会随着我们而变得五彩斑斓起来的,那么就一定会有“设计感”带来的愉悦,“故事感”带来的精彩,“交响和共情”带来的善解人意,“娱乐感”带来的快乐,“意义感”带来的满足了。概念时代呼唤全新思维的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能力,需要的是如何去培养和发挥它们,每个人都能掌握概念时代的六感,谁先掌握了它们,谁就会在这个时代占得先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不断加强学习、勤于思考,从专业素质、教学能力、方法技巧和情感投入等多方面汲取能量,为未来赢得致胜的法宝和筹码。</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值得老师们深度阅读,让我们一起做更优秀的教师,一起做更好的教育,一起享受更美好的教育人生!</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读《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有感</b></p> <p class="ql-block"> 佐藤学的《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这本书, 是以“学习”为主题的专著,重点论述了“学习”作为一种对话性实践,不仅引导我们从独白的世界走向对话的世界,而且借助对话性的,合作性的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构筑起“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读完本书后,我从中获得了很多灵感和方法,对学习共同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教学与研究的协同发展。以往我们的课堂研究是要坐下来,抽离课堂的研讨,虽然讨论的是实实在在的课堂实例,但研究大多不是随教而发的。学共体的课堂是让教学变成师生协同研究,也就是教师可以一边帮助学生研究学科,一边在倾听中研究学生。这就是说,教师把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而知识就是师生探究问题的工具,课堂建设是师生协同研究的共同体,这是教学的本质。</p><p class="ql-block"> 润泽课堂,构建彼此倾听的教学关系。我们要把和学生平等、互信、和谐、倾听作为课堂的标准,把问题与情境、协作与探究、倾听与对话、展示与交流作为教学基本要素,带领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努力使每一节课都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都是润泽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学习的快乐在于走向对话,而学习就是一种“意义与关系的重建活动”。教师成长需要构建:志远、认真、合作、学习、研究,与学生建成一个共同体,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话与交流中寻到自己的最高学习权。志存高远是成长的过程,它牵引着行动,使之持之以恒。我希望自己和学生都能追寻到学习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读《书语者》有感</b></p><p class="ql-block"> 《书语者》的作者是唐娜琳.米勒老师。米勒老师在40岁之前是公司的会计,之后才转行做阅读课老师,但是,她的确是一位热爱阅读的老师,也是一位非常接地气、能真抓实干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一线老师,在长期钻研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很多实用、有效的教学技巧,对于我们这些语文老师来说,她总结教学经验的这本书对于我们自己的阅读教学工作是具有很大的益处的。</p><p class="ql-block"> 读完《书语者》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米勒老师和我们许多中国的同行不同的是,她总是会站在真正的读者的角度,也就是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如何引导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很多不爱阅读的孩子,是因为学校或者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读她们认为有意义的书,并没有让孩子有自主选书的权利,而真正的阅读是从自主选书开始的。米勒老师有一段话我特别认同:“每个真正的读者都会告诉你,这份热爱始于与好书的相遇,始于她人由衷的推荐,始于一群乐于分享的同道中人。老师给学生布置一大堆阅读练习,是无法与读者建立起心灵连接的,只有书可以。”</p><p class="ql-block"> 读完《书语者》这本书,米勒老师让我由衷地感到佩服。其实,作为一名每天都与阅读打交道的语文老师,我也经常在做着和米勒老师一样的阅读推广工作,也经常为学生不愿阅读、阅读质量不高而苦恼,甚至有时候也不免因为自己的无能而产生沮丧、抱怨的情绪,并因此开始怀疑自己工作存在的意义。米勒老师的这本书让我获得了新的力量,让我明白,在继续推进阅读的道路上,我还需要做到更专业、更专注。前者需要像米勒老师那样去潜心研究阅读教学策略,后者则需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这份事业多一分热爱、多一分坚持。米勒老师自己亲身摸索、实践检验出来的实用做法,有许多想法甚至与我不谋而合,这让我备受鼓舞,也坚定了我继续努力从事我现在的这份事业的决心。在我这篇文章的结尾处,我想借用米勒老师自己的一段话来自勉,也勉励我的同行们,“我始终坚信,只要我们教学生如何将阅读作为终身习惯来培养,而不仅仅是将其作为一种考试技能来掌握,那么我们就是在践行我们的使命:培养真正的阅读者。”请务必牢记自己的使命,继续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人吧!</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有感</b></p><p class="ql-block"> 假期里,我读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这本书。说实话,这本书专业性很强。因此,我读得很慢。布鲁姆的教育思想在面世四十多年间,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它的盛行有他可贵之处,我沉下心来,仔细地琢磨着书中的文字体现出的内涵。</p><p class="ql-block"> 布鲁姆分类法一书中第五章综合与评价。其中,以下观点很吸引我,1,以综合为课程的终点。2,以评价为课程的终点。3,使用综合与评价进行结构化的评估。4,使用综合和评价让学生创造产出。</p><p class="ql-block"> 就我个人理解而言,我认为以上观点,需要一点一点的落实完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p><p class="ql-block"> 其实对于课的综合和评价,只是凭借着自己的感觉来说,就是令学生在课堂上震撼的地方,产生共鸣的地方都有哪些,教师在课堂上要有一个综合的把握,课程的结尾要突显教师的总结串联知识的能力。另外,课的结尾,是综合,也是评价,是龙头中的豹尾,对人应该有一定的回味无穷的感觉。例如,有时课堂结尾,一边温馨提示,一边配上温馨的音乐,效果立马不一样了,大家都知道,话无尽,音无穷,如何的处理,来一段音乐做结束,较好的处理了这一难题,比较好。把握课的设计是判断教师综合与评价能力标准之一,学习就是一种转化,转化的方式就是将学习内容“活动化”单刀直入,变得有新意和有创造性,这里,好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使用综合与评价让学生创造产出。将学习内容“活动化”中,老师可能有四境界:一种是忍受,一种是接受,高一点的是感受,最高级别的是享受。我认为,好的教学设计就是最高级别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学生在什么时候学的最好?这也是困惑我们课堂教学的世界级难题,布鲁姆分类法做了有力的回答,1、形式多样时,记忆背诵可以是多个版本,这样学生学习的好,效率高。2有效贴近学生时,一些题目就是以本班的学生为题材。3、被关注时,多鼓励多学一点。4、学以致用时,学了就考。概括,即有趣、有用、有关。</p><p class="ql-block"> 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多的学习,有效的利用综合与评价。根据孩子特点,精 心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通过使用综合与评价进行结构化的评估,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高效的乐学爱学情感。</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不跪着教书》再读有感</b></p><p class="ql-block"> 学校建议回读曾经推荐过的专业类书籍,打开推荐目录我第一眼就看到了《不跪着教书》这本书。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从书名就感受到一种教育人的骨气。书中没有那些晦涩难懂、拒人千里的理论,而是对教育现象的反思或教学随想,是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那充满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对人、对教育的热爱,使我看后久久不能平静。再次读这本书,,虽然仍没完全内化,但是也想谈谈自己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跪着”,意为教师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意为趋炎附势,意为为名利而失去教师的责任,意为随波逐流。书中有一段话一直萦绕在我耳畔“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我不由得思索: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p><p class="ql-block"> 书中多次强调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坚持读书,善于思考。“只要读书,什么都好办”,“要让自己的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多读书”,“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超越,我看真不是什么幸事。书中的这些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的心为之一颤,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读的书还太少,思考的深度尚浅。走进实小之后,朱校长经常提醒我们应该博览群书,每年假期都会推荐专业类和人文类书籍让我们阅读,但是,自己却常常以累为借口,没能真正的踏踏实实的去读书。再次读《不跪着教书》,对读书有了新的认识。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你真的准备好一桶水,甚至源源不断的水源了吗?尤其是书中讲到现在的教师普遍缺乏思考,只知“埋头苦干”,不知“及时反思”,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往往视而不见,缺乏深度的思考。想想就像再说自己也一样,有时经常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没有及时去反思,时间过了也就忘了。现在我告诉自己“思考也会成为一种习惯”,长期的缺乏思考教师就会成为教书的机器,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必须激励自己多思考。我要多思考,最实用的方法就是认真地读书,不停地读书,永远地读书,从书籍中汲取教育智慧。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思考、教育活力、教育创新,一句话: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生命。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p><p class="ql-block"> 不跪着教书,不只是教师的傲气,更要有支撑傲气的傲骨。读书是一个教师最初的姿态,也应该是一个教师终生的姿态。</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书语者》读后感</b></p><p class="ql-block"> 人生快事,莫如读书。它能让我们知天地、晓人生。它能让我们陶冶性情,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书是我们精神的巢穴,生命的源泉。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到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阅读中养成爱好读书的习惯,体会读书的乐趣,学习和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这不是人生的第一大快事吗?</p><p class="ql-block"> 我想,任何希望帮助孩子爱上阅读的成年阅读者均可以成为书语者。每个孩子生来就有阅读的天赋,也会有自己的阅读趋向。我们要做的是以书为媒介,促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连接,帮助他们成为热忱的终身阅读者。</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b></p><p class="ql-block"> 每到假期都是我最快乐的时候,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琴棋书画诗酒花。在享受生活的惬意时刻,更多的是徜徉于书海,与经典共舞,与作家共鸣。</p><p class="ql-block"> 这个假期读书的方式有些与众不同,学校给提供了若干本书供老师们阅读,“书非借不能读也。”手捧借来的书,心里盘算着归还的日期,我还是不时敦促自己加班加点。第一本《中国哲学简史》就在我快马加鞭的阅读中悄然略过。刚开始听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便觉得这本书形而上,内心怀着忐忑。我觉得凡事一跟哲学贴上边,云里雾里,是是非非一定搞不清楚,但是当我捧卷阅读时被冯教授大视觉大蓝图的中国文化、精神、智慧所陶醉,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中国的哲学。</p><p class="ql-block"> 哲学并不深奥,它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从哲学开始启蒙的。中国古代的《三字经》《四书》《五经》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是哲学的范畴。以前我在读轴心时代的书籍时,只是觉得他们是文学,是道德丛书。读了这本书,我才懂得了他们都属于哲学范畴,每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语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让人更富有智慧。中国哲学的体系可以分为“出世哲学”和“入世哲学”。如道家和佛家都是“出世哲学”范畴,而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是“入世哲学”的范畴。出世的哲学太理想化,中国人更崇尚的哲学是现实主义,强调在社会生活中注重道德修养,成为“内圣外王”的人。</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就是对中国百家文化的一次大剖析,从中我了解了各家的政治主张和观点,让我的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冯友兰教授从名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佛家、以及新儒家等全方面的阐述了中国古代到现代文化的精髓。读着一句句精炼深邃的话语,我的思想随之穿越,仿佛看到圣人那执着的情怀和孜孜不倦的身影。名家的“名”与“实”的辩论,孔子的仁义,墨家的兼爱,孟子的善,公孙龙的共相论,老子的无名,《易传》的阴阳学,荀子的折中趋势。这些哲学思想都深深地印在的我的脑海里,让我能更智慧地去面对世界、面对生活。</p><p class="ql-block"> 在读的过程中,我与脑海里的书进行了一次次的偶遇。里面有《道德经》、《论语》、《诗经》、《孟子》、《易经》等经典国学精粹是我以前读过的,当时读的时候也只是读懂了皮毛,经过冯教授鞭辟入里的分析,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哲学主张。在读的过程中,偶尔遇到我熟悉的句子或段落,心中便窃喜自己之前的勤奋,庆幸多年来坚持不懈地阅读,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p><p class="ql-block"> 经过《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的大串联,让我对中国国学文化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系统地了解,感谢冯教授精彩的著作,感谢校长衷心地推荐。</p> <p class="ql-block">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一路走来,浸润书香,香满心房。让我们一起聆听花开的声音,品味读书的馨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