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民国春秋)

武松

<p class="ql-block">本相册介绍的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事件、历史史诗和民国人物传。准确来说,1911年为清宣统3年,1912年1月1日开始是中华民国,1912年至1928年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28年至1949年10月1日前是国民党统治时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p> <p class="ql-block">1912年2月12日清朝未代皇帝溥仪宣告退位,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灭亡。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有的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有的说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p> <p class="ql-block">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p><p class="ql-block">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p><p class="ql-block">武昌起义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辛亥革命。武汉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现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清朝灭亡: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于南京宣布立国,孙文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灭亡,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度正式结束。</p> <p class="ql-block">溥仪退位:</p><p class="ql-block">1912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退位。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引诱之下,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溥仪正式退位。溥仪退位以后随即中国成立了民国政府,大清王朝从此彻底灭亡,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结束。</p><p class="ql-block">退位诏书中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p> <p class="ql-block">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曜之,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是苏完瓜尔佳·幼兰。1908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p><p class="ql-block">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又称“康德皇帝”。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7日,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9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签署的特赦令获得特赦,后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最后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与李淑贤结婚。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其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末代皇帝》,曾荣获1987年奥斯卡金像奖等众多奖项。</p><p class="ql-block">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尿毒症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p> <p class="ql-block">中国国民党</p><p class="ql-block">中国国民党(Kuomintang of China,缩写KMT;亦可直译作“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成立于1894年,由孙中山先生创立,其前身是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1912年,同盟会联合4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1919年正式称为中国国民党。1923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发表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在孙中山领导下,于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实现国共合作。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实现合作,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重新挑起内战。1949年7月16日,为挽救败局,国民党顽固派成立“非常委员会”,由蒋介石任主席,1949年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大陆迁往台北,现为中国台湾地区政党。</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中国的国家名称和年号。中华民国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主政中国,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不安,孙中山南下广州。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推动孙中山于1924年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进行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全国性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以重庆为陪都。1949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至1912年4月在任)(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p><p class="ql-block">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原在香港学医,并成为西医医师。鸦片战争后,孙中山目睹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孙中山早期受郑观应的改良思想影响,后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p><p class="ql-block">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p><p class="ql-block">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p> <p class="ql-block">袁世凯(民国总统:1912年3月至1916年6月在任)(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字慰亭(又作慰廷),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汉族,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p><p class="ql-block">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p><p class="ql-block">袁世凯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真正的改革家。总之,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护国运动 </p><p class="ql-block">护国运动:(1915年-1916年,又称护国战役、护国战争、护国之役、洪宪之役),是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p><p class="ql-block">护国运动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p> <p class="ql-block">护国军神蔡锷: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邵阳人,近代伟大的爱国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其遗著被编为《蔡松坡先生遗集》。</p><p class="ql-block">蔡锷在一生中,注意辨别政治风云,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p><p class="ql-block">在作战指导方面,他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克服初战时存在的某些急躁性和片面性,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化,及时修改作战计划,调整兵力部署,力求主动,避免被动,基本体现了他自己所主张的“因时以制宜,审势以求当,未可稍有拘滞”的战争指导思想。</p> <p class="ql-block">北洋政府</p><p class="ql-block">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形成。</p><p class="ql-block">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也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p><p class="ql-block">袁世凯逝世后,北洋各部分崩离析,皖系、直系两大派系先后控制中央政府,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北洋政府又被迅速壮大的奉系控制。1928年国民政府领导的北伐战争取得胜利,北洋政府彻底覆灭,国民政府完成了短暂的形式统一,但不久后又爆发了规模远超北洋历届政府内斗的中原大战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p> <p class="ql-block">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是民国军阀的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北洋军阀主要分为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历史上把长江吴淞口以北的军阀也称北洋军阀。</p> <p class="ql-block">军阀混战:清末民初时期到抗战之间。</p><p class="ql-block">军阀混战指的是清末民初时期到抗战之间的中国境内军阀割据混战的事件。 近代,清政府的腐败落后,使得帝国主义在中国长驱直入,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了一种特殊势力北洋军阀。</p><p class="ql-block">袁世凯死后(1916年6月6日),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的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的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p><p class="ql-block">另外,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张勋的定武军,西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都在外国列强操纵下,尔虞我诈,争斗不已。</p><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p><p class="ql-block">1927年蒋介石集团叛变革命以后,蒋介石建立的仍然是新军阀统治。而且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以后,新军阀混战的战火又重新燃起。宁汉合流的庆宴还未散尽,又发生宁汉对立,接着兵戈相见。</p><p class="ql-block">1928年国民党新军阀各派整整打了一年,最后以蒋、冯、阎、桂四派军阀联合战胜奉系张作霖而暂时告终。但不久,他们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和扩充各自地盘,又于1929年爆发了连续不断的混战。</p><p class="ql-block">1929年1月,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和江浙集团的支持下,在南京召开全国编遣会议,决意实行全国“裁兵”。这实际上是蒋介石以中央名义来削弱其他各派军阀的兵力,扩充自己武力的重大步骤。这个措施一公布,就遭到各派军阀的反对,军阀混战又起。</p><p class="ql-block">1929年3月,为争夺两湖地区的蒋桂战争爆发。到4月蒋军控制两湖,粤军进占广西,桂系败北。</p><p class="ql-block">1929年10月,冯玉祥的西北军又与蒋军开战。到11月西北军又兵败退回陕西。</p><p class="ql-block">1929年12月和1930年1月,蒋介石又接连战胜张发奎和李宗仁的“张桂联军”以及唐生智等组织的“护党救国军”,再次取得军阀战争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外蒙古:原为中国领土,总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人囗300多万人。1911年清朝灭亡后,外蒙古宣布独立,但并没有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1921年宣布脱离中华民国,等到1924年外蒙古宣布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当时的北洋民国政府提出抗议,并没承认,但是当时国内的形式比较复杂,所以没有办法去管理外蒙古那边的事情。但是到了1946年,民国政府被迫承认了蒙古国的独立,后来新中国和国际社会也承认了蒙古国的独立。</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4月民国时期中国的几个政府。</p> <p class="ql-block">1、湖北军政府</p><p class="ql-block">湖北军政府,是1911年10月11日,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取得胜利以后,建立的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即“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是辛亥革命时期建立的第一个省级革命政权。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成立后,议决在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前,以湖北军政府代行中央军政府职权。</p><p class="ql-block">又称武昌军政府、武昌都督府。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11月占领武昌,立即成立湖北军政府。强推原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黎元洪为都督。设参谋、军令、政事、外交四部。不久,扩大为十一个部。</p><p class="ql-block">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前,被各省公认为临时中央军政府。曾颁布“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等一系列进步意义的政策和法令。在组织汉口保卫战中,有力地抵制了清政府的镇压。1912年4月,随着南京临时政府的北迁而撤销。</p><p class="ql-block">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中华民国于1912年1月1日成立后不久由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之临时管治机构,也是中华民国建国以来第一个中央政府机构,又称南京临时政府,简称临政。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改用民国纪年,中华民国正式建国。其存在时间约3个月。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p><p class="ql-block">1912年3月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月11日公布实施,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实施后,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解散,由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继承,权力归入不同机关。</p><p class="ql-block">3、北洋政府</p><p class="ql-block">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正式形成。</p><p class="ql-block">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也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二十一条”签订后,袁世凯逆历史潮流不顾全国人民反对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最终引发护国运动讨伐反对而终止。</p><p class="ql-block">北洋政府首脑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崩离析,皖系、直系两大派系先后控制中央政府,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北洋政府又被迅速壮大的奉系控制,直到北伐战争后才完成了短暂的形式统一,但不久后又爆发了规模远超北洋历届政府内斗的中原大战和十年国共内战。</p><p class="ql-block">4、广州国民政府</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政府于1925年7月1日在广州成立,当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它采用委员制取代大元帅府的一长制,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张静江等16人为委员。汪精卫、胡汉民、谭延闿、许崇智、林森为常务委员。汪精卫任主席。下设财政、军事、外交等部。</p><p class="ql-block">聘鲍罗廷为高等顾问。国民政府宣布它的职责是履行孙中山遗嘱,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消灭帝国主义势力;对内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消灭军阀势力。为此,积极整顿内部,实现了军政、民政和财政的统一。</p><p class="ql-block">随后在广州国民政府的领导下,国民革命军通过第二次东征、南征,先后消灭陈炯明、邓本殷为首地方割据军阀势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北伐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5、武汉国民政府</p><p class="ql-block">武汉国民政府(1926年12月5日——1927年8月25日),是由以汪精卫为核心的中国国民党建立的,是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中由广州迁都的第一个政府。</p><p class="ql-block">民国十五年(1926年)10月,北伐军占领武昌,国民革命重心由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同年12月,一批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到武汉。</p><p class="ql-block">为了不致使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权力中断,到武汉的委员成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行使中央最高职权,后选定南洋大楼。联席会议的成立,标志国民政府由广州迁都武汉。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从此定名为“武汉”。武汉从此成为武昌、汉口、汉阳的统称,武昌、汉口、汉阳又被称为武汉三镇。</p><p class="ql-block">6、南京国民政府</p><p class="ql-block">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4月18日~1948年5月20日),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的最高行政机关,统辖全国各地的中央政府,由以蒋介石为核心的中国国民党建立,宁汉合流后成为中国国民党政权,1928年东北易帜后成为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p><p class="ql-block">统一中国后,南京中央政府展开了一系列恢复国民经济措施,包括建设重工业,发展民生,修筑大量公路、铁路。建造各类金属矿产,国防物资,开展科学技术,重视教育,大力发展国有企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教育、行政、司法趋向统一,达到近代较高水平。</p><p class="ql-block">7、南昌国民政府</p><p class="ql-block">南昌国民政府位于南昌市抚河区,现南昌市西湖区,为中华民国军政中心,从事控制,派遣,指令等重要国家事物和国家首领会议。</p><p class="ql-block">刚从中原大战中收身的蒋介石亲临南昌,指挥“剿匪”事宜。因此,图书馆改为“海陆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是江南五省剿匪总部,被时人称为“第二首都”。</p><p class="ql-block">8、北平国民政府</p><p class="ql-block">在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之后不久,国民党内各军事实力旋又再次爆发武装冲突。1930年中爆发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合反对蒋介石南京政府的中原大战,战争其间汪精卫在北平召开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p><p class="ql-block">阎、冯、桂及汪系出席,议决在北平成立"国民政府",选阎、冯、李、汪等七人为委员,阎锡山为主席,并于9月9日上午9时9分成立。不过张学良随即表示支持蒋介石,并于9月23日进驻北平。北平国民政府一度迁往太原,并在10月提出中华民国约法草案。11月随着阎、冯宣告下野而解散。</p><p class="ql-block">9、重庆国民政府</p><p class="ql-block">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国民政府于1938年迁都重庆,是为重庆国民政府。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从重庆迁回南京。1940年,汪精卫在南京又另组一南京国民政府,并在上海发表和平建国宣言,然美国、法国等国拒绝承认汪精卫政权,直到汪精卫逝世后,代主席陈公博于1945年日本投降后宣布解散南京国民政府。</p><p class="ql-block">1943年8月﹐林森在重庆病逝。同年9月﹐蒋介石被推选为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大元帅﹐并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行政院长。</p><p class="ql-block">10、汪伪国民政府</p><p class="ql-block">汪伪国民政府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内部以汪精卫为首的反共亲日派,屈服於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在日军卵翼下建立的傀儡政权。</p> <p class="ql-block">新文化运动</p><p class="ql-block">新文化运动(the New Culture Movement)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孔教、反文言、抵制儒家学派”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p><p class="ql-block">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p> <p class="ql-block">陈独秀 </p><p class="ql-block">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陈庆同,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p><p class="ql-block">陈独秀1920年初前往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共二大、中共三大)、中央总书记(中共四大、中共五大)等职务,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p><p class="ql-block">陈独秀1927年7月离开中共中央。1929年11月因就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而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开除党籍。1931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重庆(原属四川)江津。1942年5月27日逝世。</p> <p class="ql-block">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一生的奋斗历程,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紧密相连。</p> <p class="ql-block">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p><p class="ql-block">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p><p class="ql-block">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男,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安徽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新诗。</p><p class="ql-block">“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49年创办《自由中国》。1938~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大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在台北病逝。</p> <p class="ql-block">黎元洪(民国总统:1.1911年10月至1911年12月在任。2.1916年6月至1917年8月在任。3.1922年6月至1923年6月在任)(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原名秉经,字宋卿,是湖北黄陂人,故称“黎黄陂”, 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大总统。世居湖北黄陂西乡、县城、东乡与北乡。</p><p class="ql-block">光绪九年(1883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1906年擢升暂编陆二十一军统领。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革命党人强迫推举为湖北都督。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黎元洪被选为副总统兼领鄂督。民国二年(1913年)支持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同年10月,袁世凯、黎元洪分别当上正副大总统。黎元洪又支持袁世凯解散国会,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兼任御用的参政院院长。后袁世凯迫使黎元洪赴京,被安置在瀛台,与之结为儿女姻亲以控制之。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黎元洪坚辞不就。民国五年(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宣布恢复约法,召集国会。但实际权力则为国务总理、皖系军阀段祺瑞所掌握。黎元洪不甘于受段摆布,形成“府院之争”。段祺瑞利用张勋将黎驱走,由副总统冯国璋代行大总统。民国十一年(1922年)6月,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赶走皖系总统徐世昌,请黎元洪复职。黎元洪复任总统后,无实权。</p><p class="ql-block">民国十二年(1923年)6月,黎元洪再度辞职,退出政坛,移居天津投资实业。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脑溢血在天津去世,享年65岁。</p> <p class="ql-block">冯国璋(民国总统:1917年8月至1918年10月在任)(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市西诗经村人,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冯国璋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冯国璋任中央练兵处军令司副使,后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司令。其为人亦首亦尾,但聪明好学、勤奋刻苦。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后曾奉命率军进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又出任江苏都督,坐镇东南。袁世凯称帝后曾任命他为参谋总长,后来又让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总司令,他均未上任。并联合五将军发出逼迫袁世凯取消帝制的通电。</p><p class="ql-block">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经过国会补选冯国璋为副总统,在南京办公。后黎元洪与段祺瑞爆发“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辞职,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民国七年(1918年)8月13日,冯国璋通电辞去副总统,于民国八年(1919年)返回河间故里。民国八年(1919年)10月,冯国璋抵北京,12月28日病逝,终年60岁。</p> <p class="ql-block">徐世昌(民国总统:1918年10月至1922年6月在任)(1855年—1939年6月6日),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东海、涛斋,晚号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直隶(今河北)天津人。其曾祖父、祖父在河南为官居,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府(今卫辉市)府城曹营街寓所。</p><p class="ql-block">徐世昌早年中举人,后中进士。自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就为袁世凯的谋士,并为盟友,互为同道;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曾任军机大臣。徐世昌颇得袁世凯的器重,在袁世凯称帝时以沉默远离之。民国五年(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起用他为国务卿。民国七年(1918年)10月,徐世昌被国会选为民国大总统。他下令对南方停战,次年召开议和会议。民国十一年(1922年)6月通电辞职,退隐天津租界以书画自娱。徐世昌国学功底深厚,不但著书立言,而且研习书法,安阳袁林的墓碑“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九个大字系徐世昌的手笔。工于山水松竹,如《石门山临图帖》等。一生编书、刻书30余种,如《清儒学案》《退耕堂集》《水竹村人集》等。被后人称为“文治总统”。</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月6日,徐世昌病故,年85岁,先寄葬于天津桃园村原英国公墓,后同夫人一起归葬于河南省辉县市百泉镇苏门山下。</p> <p class="ql-block">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p><p class="ql-block">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p><p class="ql-block">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p><p class="ql-block">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鉴于当时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尚不健全,决定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中国共产党成立。</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名(有一名代表姓名不详),代表全国195名党员。这些代表是:中央局委员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上海的杨明斋,北京的罗章龙,山东的王尽美,湖北的许白昊,湖南的蔡和森,广州的谭平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代表李震瀛,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代表施存统。</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项英等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30余人出席大会,他们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陈独秀主持会议并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报告。</p> <p class="ql-block">高凌霨(民国总统:1923年6月至1923年10月在任)(1868年-1940年),直隶天津人(今天津),祖籍山东,举人出身。曾任国务总理,1923年6月至1923年10月一度以内务总长兼代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是直系军阀曹锟的嫡系。抗战期间,投靠日本,沦为汉奸,出任伪天津市长、伪河北省长等职。1940年3月4日,在北平病死。</p> <p class="ql-block">曹锟(民国总统:1923年10月至1924年11月在任)(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出生于天津大沽口(天津市塘沽),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华民国直系军阀的首领。驻军保定,被称为“保定王”。</p><p class="ql-block">1890年,于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毅军哨官;1919年被拥为直系军阀首领。1923年6月,曹锟将黎元洪逐走天津;1923年10月5日,重金收买议员,贿选而被选举为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27年移居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拒绝日本出面组织新政府的要求。</p><p class="ql-block">1938年5月17日,曹锟病逝于天津。1939年12月,曹锟被国民政府追封为陆军一级上将军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p><p class="ql-block">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罢工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影响。</p><p class="ql-block">1923年2月7日在吴佩孚的命令下湖北督军萧耀南借口调解工潮,诱骗工会代表到江岸工会会所“谈判”,工会代表在去工会办事处途中,遭到反动军队的枪击,赤手空拳的工人纠察队当场被打死30多人、打伤200多人,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p> <p class="ql-block">国共第一次合作: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国民党于1924年1月20~30日在广州召开的对党进行全面改组、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会议。由于辛亥革命和以后历次斗争的失败,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认真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决定学习俄国革命的经验和方法,改组国民党,以振兴国民党进而振兴国家。</p> <p class="ql-block">新三民主义</p><p class="ql-block">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生前对其“三民主义”思想作出的最后一个版本的修正,是孙中山晚年联俄联共、扶助和依靠农工的思想体现。但由于其中涉及中国国民党联合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加之孙中山逝世后两党交恶,所以两党对此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说法,并且争议保持至今。图片为旧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p> <p class="ql-block">黄郛(民国总统:1924年11月在任)</p><p class="ql-block">黄郛(1880年—1936年12月6日),字膺白,号昭甫,浙江绍兴府上虞县百官镇(今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人。民国时期著名政治人物,同盟会会员,蒋介石的盟兄弟。</p><p class="ql-block">日本东京振武学校毕业。曾任北伐军兵站总监、上海特别市首任市长、外交总长、教育总长、新中国建设学会理事长、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1924年11月代理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参与过上海光复、“二次革命”和护国之役、北伐战争等事件。</p><p class="ql-block">早年在日本留学从而结识蒋介石、张群等人,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外交部长、教育部长、上海市市长等要职。1928年5月,日军炮轰济南,制造五三惨案,时任外长的黄郛事后被蒋介石免职顶罪。1933年秉承汪精卫授意,在华北推行对日本帝国主义屈辱妥协的外交方针,后遭到全国民意所指而被迫辞职。1935年托病避入莫干山所谓“读书学佛”的“隐居”生活。1936年9月,复任国民政府委员,同年12月6日病逝上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段祺瑞(民国总统:1924年11月至1926年5月在任)(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原名启瑞,字芝泉,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今安徽省合肥市)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p><p class="ql-block">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段祺瑞政府镇压北京学生运动的三·一八惨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严词拒绝。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于上海宏恩医院。</p><p class="ql-block">号称“六不总理”,曾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谭平山、周恩来、彭述之、张太雷、陈潭秋、李维汉、李立三、王荷波、项英、向警予等20人,代表着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p> <p class="ql-block">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孙中山在北京逝世。</p> <p class="ql-block">五·卅运动</p><p class="ql-block">五卅(sà)运动:五卅运动是1925年5月30日在上海的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正如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所说:“五卅运动以后,革命高潮,一泻千里,于是构成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大革命”。</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1924年以后,中国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p><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p><p class="ql-block">1924年国民党建校时期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名扩大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9年改名“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到1946年末改名“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1950年10月台湾当局在台湾高雄凤山区复建“陆军军官学校”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有五位出自于黄埔军校。</p> <p class="ql-block">国民革命军</p><p class="ql-block">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由中国国民党在1925年创设领导,同时效忠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北伐、抗战、国共内战的国民政府军事主力。1947年“行宪”前改为“中华民国国军”,即为国家之军队,但实质上仍属国民党控制领导,1949年国共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地区。现由台湾地区行政当局直接控制,在大陆也称为“台军”。</p><p class="ql-block">国军早期的将领和军官,是由设立在广州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培养和训练的,国军参加过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共内战、中原大战、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内战等战争。</p> <p class="ql-block">颜惠庆(民国总统:1926年5月至1926年6月在任)</p><p class="ql-block">颜惠庆(1877年4月2日-1950年5月24日),字骏人,上海虹口人,北洋军阀政府总理,中华民国政治家,外交家、作家。毕业于上海同文馆,后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留学。</p><p class="ql-block">回国后曾任圣约翰大学英文教授,商务印书馆编辑,清朝驻美使馆参赞。1909年任外交部部长。1910年兼清华大学总办。1912年4月被黎元洪委任为北洋政府外交次长。1913年1月出任驻德国公使,后调任丹麦、瑞典等国公使。1919年任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团顾问。1920年8月,任北京政府外交总长。1922年辞去外交总长职务,改任内务总长等职。1926年春,曾任国务总理并摄行总统职务。1927年移居天津,任天津大陆银行董事长、自来水公司董事长等职。南京政府成立后,先后任驻英大使、驻苏大使,出席国际联盟大会首席代表。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从事慈善和教育事业。1949年2月,为反对蒋介石继续内战,和章士钊、邵力子、江庸等以私人资格到北平、石家庄与中国共产党商谈和平。上海解放后,主持上海临时救济委员会及中苏友好协会筹备等工作。同时,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等职。</p> <p class="ql-block">杜锡珪(民国总统:1926年6月至1926年10月在任)</p><p class="ql-block">杜锡珪(1874年-1933年),字慎丞、慎臣,号石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民国海军将领、政治家、军事家,直系军阀。毕业于江南水师学堂,曾率海军舰队镇压武昌起义,后来率领舰队发动九江起义,投靠革命军。1923年,出任海军总司令,封将军府瀛威将军。1925年,出任海军总长。1926年,曾代理国务总理并摄行大总统职,后又出任福州海军学校校长。北伐开始后,归附南方国民革命军。1931年,授海军上将衔。1933年12月,在上海病逝。</p> <p class="ql-block">顾维钧(民国总统:1926年10月至1927年6月在任)</p><p class="ql-block">顾维钧(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字少川,汉族,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社会活动家和外交家,北洋政府第十三位国家元首。</p><p class="ql-block">1912年回国后,任内阁总统秘书、外务部顾问和宪法起草委员等职。1915年起历任北洋政府驻墨西哥、美国、古巴、英国公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1919年和1921年,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权益作出了贡献;1945年6月,他出席旧金山会议,参加《联合国宪章》起草工作并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其后任国民党政府驻联合国代表,1956~1967年,历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国际法院副院长等职。1985年11月14日逝世,享年98岁。</p><p class="ql-block">20世纪80年代,长达12卷的《顾维钧回忆录》陆续出版后,近代史学界曾掀起一波研究顾维钧的热潮,在涉及重大的外交问题时,往往会引用他的回忆录。</p> <p class="ql-block">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北伐战争打击的对象是占据中国广大地区,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和孙传芳。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军阀张作霖撤往东北途中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p><p class="ql-block">北伐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统治全中国,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代表政权。但实际上,国民政府内外仍有不同势力割据,造成日后发生中原大战等一连串内斗冲突。北伐期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政府决裂,第一次国共内战爆发。</p> <p class="ql-block">四一二反革命政变</p><p class="ql-block">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的摧残,标志着大革命的部分失败,是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同时也宣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经过四一二政变,国民党基层组织基本瘫痪,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迅速扩大,经历了深刻的锻炼和严峻的考验,共产党初步积累了反正两方面的经验,为领导中国人民把斗争推向新的更高的阶段准备了条件。</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民国总统1927年6月至1928年6月在任):(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男,汉族,字雨亭,奉天省海城县北小洼村(今辽宁省盘锦市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人。北洋军奉系首领,北洋政府第十四位元首。</p><p class="ql-block">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其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民国17年)6月3日,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p><p class="ql-block">1928年(民国17年)6月4日,张作霖所乘列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官邸后不久即逝世,享年53岁。</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任弼时、刘少奇、邓中夏、张国焘、张太雷、李立三、李维汉、陈延年、彭湃、方志敏、恽代英、罗亦农、项英、董必武、陈潭秋、苏兆征、向警予、蔡畅、向忠发、罗章龙、贺昌、阮啸仙、王荷波、彭述之等80多人,代表着57900多名党员。</p><p class="ql-block">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维经斯基等出席了大会。</p> <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又称八一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p><p class="ql-block">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p><p class="ql-block">起义由周恩来、贺龙、李立三、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p> <p class="ql-block">秋收起义: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控制下的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宣布“分共”,背叛了革命。中国共产党从此转入地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p><p class="ql-block">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爆发。9月1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中国人民革命史开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p><p class="ql-block">虽然秋收起义结果是失败的,但它却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也开辟了第一个在农村的根据地,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了自己的旗号,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面军旗(带有镰刀、斧头、五角星的工农革命军军旗)的诞生,在全国人民面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谭延闿(民国总统:1928年2月至1928年10月在任)</p><p class="ql-block">谭延闿(1880年1月25日—1930年9月22日),字组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生于浙江杭州,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组庵湘菜创始人。</p><p class="ql-block">谭延闿曾经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1930年9月22日,病逝于南京。去世后,民国政府为其举行国葬。谭延闿有“近代颜书大家”之称,著述有《组庵诗集》等,其精于美食,为组庵湘菜创始人。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谭延闿为介绍人。</p> <p class="ql-block">中国工农红军</p><p class="ql-block">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简称“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p><p class="ql-block">1927年黄安县(今红安)农民政府大门两旁写对联出现的“红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红军”一词称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1928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1930年后,又逐渐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在国共内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先后组成了第一方面军(曾经称中央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红军部队,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连续粉碎了国民革命军多次“围剿”和“清剿”。</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代表为84人。</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民国总统:1.1928年10月至1930年12月在任。2.1943年9月至1947年12月在任。3.1948年1月至1948年12月在任。4.1950年3月至1975年4月)</p><p class="ql-block">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后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p><p class="ql-block">蒋中正受孙中山赏识而崛起于民国政坛,在孙中山去世后长期领导中国国民党达半世纪;其于国民政府时代一直居于军政核心,领导中国渡过对日抗战与二次大战,但其政治手腕与独裁统治亦遭受批评。其从政生涯横跨北伐、训政、国共内战、对日抗战、行宪、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及东西方冷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1975年4月5日,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p><p class="ql-block">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阎锡山(民国总统:1930年9月在任):(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号龙池,山西五台人,民国时期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晋系军阀首领。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中国同盟会会员。</p><p class="ql-block">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举为山西都督。北洋政府期间支持袁世凯称帝。民国六年(1917年),兼任山西省长,先后设立公私合办的山西省银行、太原兵工厂等诸多金融机构和军工企业。民国十六年(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北方总司令,次年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民国十九年(1930年)与冯玉祥、李宗仁等倒蒋,中原大战失败后逃往大连。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重新掌握山西军政大权。“九一八事变”后支持蒋的不抵抗政策。抗日战争时期采取两面政策。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8月1日,他正式创办了对山西现代工业发展影响深远的西北实业公司,并出任总理,以实现其亲自制定的《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p><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逃离山西,后赴台湾,1960年病逝于台北,终年77岁,葬于七星区阳明山。</p> <p class="ql-block">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县(今安徽巢湖市),生于直隶青县(今属河北沧州市),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有“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之称。</p><p class="ql-block">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滦州起义。1921年7月后任陕西督军。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也称首都革命),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并将所部改称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1926年在直奉联军进攻下通电辞职。1926年3月赴苏联考察,同年5月加入中国国民党。9月17日在绥远五原誓师,率领西北军出潼关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3月与阎锡山组成讨蒋联军,中原大战失败后隐居山西汾阳峪,后隐居泰山。1933年5月,在察哈尔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1935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p><p class="ql-block">1948年1月1日被选为民革常务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主席。1948年7月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9月1日因轮船失火遇难。冯玉祥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系国民政府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银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三大抗战勋章获得者。</p> <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p><p class="ql-block">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p><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九·一八事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日本关东军:是旧日本帝国时代存在的陆军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因侵驻现属于大连的金县、大连(当时名称)的“关东州”而得名。关东军是日本的殖民部队,部队成员均为移民。成立于1919年4月12日,解散于1945年8月15日。</p><p class="ql-block">在旧日本陆军中,关东军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有“皇军之花”之称。关东军是日本陆军驻扎在东北(满洲)的军队,编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共约一百二十万人。</p><p class="ql-block">从1943年下半年起,为挽回太平洋战场的颓势,日本大本营开始陆续从关东军抽调兵力和大批作战物资增援南方岛屿,这些“精锐之师”大部分沦为对美作战的炮灰。二战末期,关东军规模缩减至约七十万人(其中至少二十五万人都是当地临时征召的日本侨民),所属各师团均为1943年以后新成立的师团,武器更是严重缺乏,十几万人无枪可持。1945年8月,一百五十万苏联红军开始向中国东北进军,关东军被击毙八万三千人,被俘五十九万四千人。战后,余下的关东军官兵作为俘虏被苏军押送到西伯利亚从事强制劳动,一共有六万多人死在那里。另有数百名被中共军队俘虏的关东军战俘加入解放军,参加了解放战争。</p> <p class="ql-block">林森(民国总统:1931年1月至1943年9月在任):(1868年2月11日—1943年8月1日),原名林天波,字长仁,号子超,晚年自号青芝老人,别署百洞山人、啸余庐主人、凤港渔翁、虎洞老樵,福建闽县(今福建闽侯)人,近代政治家。</p><p class="ql-block">林森幼居福州,入英华学堂,因反清被开除,后参加反割让台湾斗争,并加入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成立时率会加盟。辛亥革命中,领导九江起义,并促海军反正,派兵援鄂、皖,稳定革命大局,被举为民国开国参议院议长。1914年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此后又担任过大元帅府外交部部长,参议院院长兼宪法会议议长等职。</p><p class="ql-block">1928年2月,林森被选为国民政府委员,10月当选为立法院副院长,接着又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31年12月23日,接替因九一八事变下野的蒋介石而任国民政府主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林森于11月20日宣布迁都重庆,并率员于11月底抵达重庆。1941年12月9日,林森代表国民政府对日宣战。1943年8月1日因车祸在重庆逝世,葬于重庆歌乐山林园。</p> <p class="ql-block">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主席的著名论句。说明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喻意中国革命从小到大(燎:燃烧)。</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1930年1月5日给林彪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一九四八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批评林彪的地方作了删改。</p> <p class="ql-block">五次反围剿战争背景</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红军经过三年艰苦曲折的游击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进剿”与“会剿”,至1930年夏,中国工农红军已发展到约10万人,在十余个省先后开辟了大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的迅速发展和革命根据地的日益扩大,特别是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军事行动,震动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蒋冯阎军阀混战刚刚结束,蒋介石就调集军队,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反革命“围剿”。中央根据地是敌人“围剿”的重点。</p><p class="ql-block">五次反“围剿”</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反“围剿”</p><p class="ql-block">1930年10月,蒋介石纠集10万兵力,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红一方面军4万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共歼敌1.5万多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反“围剿”</p><p class="ql-block">1931年2月,国民党当局又调集20万军队,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红军3万人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仍坚持“诱敌深入”的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在5月中下旬,连续取得五场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p><p class="ql-block">第三次反“围剿”</p><p class="ql-block">1931年7月,蒋介石亲自任总司令,随带英、日、德军事顾问,率兵30万人,依仗重兵,采用“长驱直入”战术,分三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依然使用“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前后3个月,歼敌3万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此时,鄂豫皖、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也取得了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使红军和根据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932年7月,蒋介石调集30万军队,发动了对鄂豫皖根据地的进攻。由于张国焘的错误领导,红四方面军数战不利,被迫撤离根据地。与此同时,国民党10万军队还向湘鄂西根据地发动进攻。红三军团在夏曦等人的错误指挥下,伤亡惨重,被迫转移到黔东。</p><p class="ql-block">第四次反“围剿”</p><p class="ql-block">1932年底,国民党调集30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军在周恩来和朱德的指挥下,根据毛泽东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采取声东击西,大兵团伏击,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围歼的作战方针,消灭敌人3个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p><p class="ql-block">第五次反“围剿”</p><p class="ql-block">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对中央根据地,蒋介石动用50万兵力,分路“围剿”中央红军。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李德等人先推行“军事冒险主义”策略,后在敌人的猖狂进攻面前采取“拼命主义”,最后发展成“逃跑主义”,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p> <p class="ql-block">二万五千里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p><p class="ql-block">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p><p class="ql-block">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p> <p class="ql-block">1.大渡河:1935年5月24日-25日。</p><p class="ql-block">意义:强渡大渡河是红军的一次生死之战,能否渡过河去,是中国革命的关键。渡过大渡河,使作战部队增强了信心,鼓足了勇气,为作战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2.四渡赤水: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3月22日。</p><p class="ql-block">意义:四渡赤水河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四渡赤水河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p><p class="ql-block">3.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3日至5月9日。</p><p class="ql-block">意义: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摆脱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欲将红军围歼于川、黔、滇地区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红军会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三军"胜利会师的地点在甘肃会宁。伟大的历史意义是: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p><p class="ql-block">1、红军长征途中一共有五次会师,分别是:懋功会师、永坪会师、吴起镇会师、甘孜会师、会宁会师。</p><p class="ql-block">2、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p><p class="ql-block">3、”三军“一词出自毛泽东的诗词《七律·长征》,“三军过后尽开颜(释义: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指的是红军在长征中爬过雪山草地之后的胜利的喜悦。三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胜利会师的地点是甘肃会宁。</p> <p class="ql-block">中国五大革命圣地</p><p class="ql-block">中国五大革命圣地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分别是江西省的井冈山、江西省南部的瑞金、贵州省的遵义、陕西省北部的延安、河北省平山县中部的西柏坡。</p> <p class="ql-block">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p><p class="ql-block">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p><p class="ql-block">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称“少帅”。他和赵四小姐的爱情也成为一段佳话。</p> <p class="ql-block">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民国陕军将领。刀客出身。24岁自赋诗:“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自护国起义以来,百战不屈,历经二虎守长安,雪夜奇袭唐生智,在潼关截断西北军后路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终至17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陕西省主席,势力遍布于陕甘两省绝大部分地区。后因与中央的矛盾,暗中联络红军,联合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抓捕蒋介石而被囚十二年。1949年9月6日,因武装兵变主谋而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被杀,终年五十六岁。</p> <p class="ql-block">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p><p class="ql-block">“芦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抗日战争全面爆发。</p> <p class="ql-block">汪精卫</p><p class="ql-block">汪精卫(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又名汪兆铭,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p><p class="ql-block">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p><p class="ql-block">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蜕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p> <p class="ql-block">日本侵华派遣军</p><p class="ql-block">日本侵华派遣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驻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的日本陆军重兵集团。日本称“支那派遣军”。</p><p class="ql-block">别名</p><p class="ql-block">中国派遣军,支那派遣军</p><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驻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的日本陆军重兵集团。日本称“支那派遣军”。</p><p class="ql-block">1938年10月日军侵占广州、武汉后,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被迫停止战略进攻。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39年,日军为加强对华北、华中、华南战场的统一指挥,于9月4日组建“支那派遣军”,由西尾寿造上将任总司令,板垣征四郎中将任总参谋长,下辖华北方面军(第1、第12集团军和驻蒙集团军)以及第11、第13、第21集团军。11月,第21集团军对南宁地区发动进攻,企图切断中国经印度支那同英、美的交通线。1940年2月,侵华派遣军组建华南方面军,该方面军由第22集团军(即原第21集团军)和若干师组成,负责广东、广西地区的作战行动。6月,侵华派遣军总兵力增加到73.4万人,其中华北25.3万人、华中33.2万人、华南14.9万人。5~7月,为迫使中国政府投降,驻华中地区日军集中兵力实施宜昌战役。1941年3月,畑俊六上将接任总司令。7月,华南方面军改称印度支那派遣军,入侵印度支那北部地区,脱离侵华派遣军序列;另组建第23集团军,接替原华南方面军在两广的作战任务。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侵华派遣军下辖华北方面军(第1、第12集团军和驻蒙集团军)以及第11、第13、第23集团军,共21个师、20个旅。</p><p class="ql-block">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少量兵力被调往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至1942年4月,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连连得手,陆军总兵力猛增到223万人,但侵华派遣军仍保持63万人的兵力。同年5月,为摧毁美军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空军基地,驻华中地区日军发动浙赣战役。1944年春,日军大本营给侵华派遣军增调兵力,试图打通平汉、粤汉、湘桂铁路,沟通日本本土经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的陆上交通。4~5月,华北方面军调集兵力实施平汉战役,得手后第11集团军发起湘桂战役,6月占领长沙,8月占领衡阳。同年7月,为加强武汉地区对中国军队的防御,组建第34集团军。8月,第6方面军在武汉成立,统一指挥湖南和广西方向的军事行动,原属关东军的第20集团军划归第6方面军指挥。11月,该方面军占领桂林、柳州、南宁,至年底打通通往印度支那的大陆交通线。同月,冈村宁次上将接任侵华派遣军总司令。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侵华派遣军下辖华北方面军(第1、第12、第43集团军和驻蒙集团军)、第6方面军(第11、第20集团军)以及第13、第6、第23集团军,共27个师、34个旅,计100余万人。9月9日,冈村宁次在南京代表侵华派遣军以及驻台湾和越南北部地区的日军,向中国政府代表何应钦上将递交投降书。至此,日本侵华派遣军彻底覆灭。</p> <p class="ql-block">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Nanjing Massacre)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p><p class="ql-block">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南京大屠杀期间,《纽约时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外媒体,均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大量的揭露。</p><p class="ql-block">战后,中国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15万余人,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展开了全面性抗战,中日之间已完全处于战争状态,但国民政府仅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并未正式对日宣战。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p><p class="ql-block">时间</p><p class="ql-block">1941年12月9日</p><p class="ql-block">签发人</p><p class="ql-block">国民政府主席林森</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战役:又称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台儿庄战役的起止时间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日军自报伤亡11984人)。</p><p class="ql-block">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p><p class="ql-block">战役由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抗日将领指挥。战役期间,蒋介石曾三次赴徐州视察、督导、调配兵力,其中第一次,蒋介石在台儿庄战斗最激烈的时刻亲赴台儿庄南站观战,并亲自勉励池峰城,前线将士因而士气大振,大大增强了前线将士的战斗力。</p> <p class="ql-block">国民政府迁都重庆</p><p class="ql-block">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是重要的全民族抗战事件。</p><p class="ql-block">国民政府在南京失守后,迁都的决策,是在1937年10月中下旬作出的。抗战爆发后,经过三个多月的作战,国民党军在北方相继丢失河北、察哈尔、绥远和山西、河南北部地区,退向黄河沿岸。在上海,经过“持久消耗”也渐渐不支,开始全线撤退。尽管国民政府对“国际干预”抱有很大希望,却很难得到西方国家的实际支持。在战事不能很快结束的情况下,国民政府被迫接受准备长期抗战的事实,对战时策略进行重新调整。1937年10月下旬,蒋介石在国防最高会议上提出将国民政府迁移重庆,并将此举与坚持长期抗战结合起来,开始作迁都准备。</p><p class="ql-block">事件经过</p><p class="ql-block">重庆是一座山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南,正当嘉陵江与长江汇合之处,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为西南地区的重镇。国民政府作出迁都重庆的决策,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其一,北方战事发展,使迁都洛阳已不可能;其二,迁都西安距陕甘宁边区过近,并且缺少拱卫之屏障;其三,四川四面环山,一条大江直抵中原,若挟地势之利,便可抵御日军入侵;其四,四川号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可以支持长期抗战。</p><p class="ql-block">1937年10月29日,蒋介石在国防最高会议上作《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讲话,明确提出迁都重庆,以四川为抗日大后方,继续抗战。30日国民政府决议迁都重庆。11月17日,国防最高会议也决议: “为长期抵抗日军侵略,中央党部、国民政府迁至重庆办公。”同一天,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文官、主计、参军三处部份人员离京西上,揭开了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序幕。20日国民政府郑重发表《迁都宣言》,称“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更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本必死之决心,以其热血与土地凝结为一,任何暴力不能使之分离,外得国际之同情,内有民众之团结,继续抵抗,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独立之目的,特此宣言,惟共勉之。”26日林森一行抵达重庆。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在重庆新址正式办公,国民党中央也同时迁渝办公。但此时国民政府所属军事、经济、外交等职能部门均暂时集中在武汉,武汉成了中华民国的实际临时“首都”。1938年7月,军事委员会令驻武汉各党政军五日内撤离武汉,向重庆迁移;到8月4日,驻武汉各机关全部迁到重庆; 12月8日,蒋介石率其侍从及幕僚人员从桂林飞抵重庆,从而完成了国民政府迁驻重庆的历史过程。1940年8月15日,国防最高委员会通过决议,确定重庆为永久陪都。</p><p class="ql-block">事件结果</p><p class="ql-block">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打破了日本侵略者通过攻破中国首都南京速战速决使中国屈服的企图。之后陪都重庆作为抗战大后方,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6年),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p><p class="ql-block">其前身是“西北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初改为此名。1940年11月4日抗大总校进驻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浆水一带,校部就设在前南峪村。1943年起,校长徐向前,兼任中央处理委员会主任、抗大总学习委员会书记。</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他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p> <p class="ql-block">论持久战:《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1938年7月首次出版。</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p><p class="ql-block">《论持久战》论证了抗战的发展规律,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批判了对抗战的各种错误认识。该著作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简称,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p><p class="ql-block">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同意设立总指挥部。</p><p class="ql-block">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红军总政治部改为八路军政治部,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下辖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和总部特务团。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p><p class="ql-block">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把各“路军”改编为“集团军”),并下达命令:将八路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但八路军的称呼,仍被广大指战员和人民群众习惯地沿用下来。</p> <p class="ql-block">新四军: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是“新四军”,隶属于国民党军队战斗序列,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的队伍,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p> <p class="ql-block">皖南事变: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11月9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复电何应钦、白崇禧,据理驳斥了国民党的无理要求,但为顾全大局,仍答应将皖南新四军部队开赴长江以北。而蒋介石对此不予理睬,仍按原定计划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相将江南新四军立即“解决”。</p><p class="ql-block">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p> <p class="ql-block">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p><p class="ql-block">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p><p class="ql-block">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p> <p class="ql-block">地道战:地道战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冀中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p><p class="ql-block">地道战战法从晋察冀边区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p><p class="ql-block">地道战使原本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中国军民打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作战区域。</p> <p class="ql-block">地雷战: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据历史遗物显示,地雷战战术形成并汇集成册是在1942年12月28日,作者署名刘丁,书名叫《地雷课本》,全书共分十课,第一课《总说地雷》概述了太南地区的地雷战概况,由此书可知,地雷战最初是在太南地区诞生。至1941年,已经形成战术,汇编成册后流通至其他地区。</p><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地雷大显神威,不仅在山东海阳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海阳民兵共作战2000余次,毙伤俘敌1500余名,缴获各种武器600余件,涌现出县以上英雄模范500多名。</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49次大规模反扫荡战役简介:</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本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事,了解中国国民政府军抗战和了解中国共产党军抗战并不矛盾,纪念国民政府军抗日英雄和推崇中共军队抗战烈士也不矛盾,为什么总有人把这两点水火不相容地对立起来呢?</p><p class="ql-block">  在下发现,凡承认中共抗战的朋友,大多同时承认国民政府正面抗战的功勋,而宣扬国民政府军抗战的朋友,往往对中共军队的浴血奋战视而不见,甚至强词夺理地加以否认,这又何必呢?</p><p class="ql-block">  自1937年全面抗战起,国民政府军在正面战场上进行了顽强的防御性抗战,但是作战机械,往往要求三倍于日军才能打防御战,往往把大量部队投入对日寇有利的战场上进行决战,杀敌一千自损三千,虽然给日军造成重大伤亡,但代价却不成比例。同时,极少主动发起攻势,基本处于丢失国土的状态,直到1945年还在战略上处于守势,甚至还在大面积丢失国土,这是事实。但不能就此否认广大国民政府军将士对侵略者进行的顽强抵抗,不能否认国民政府军抗敌的功勋。只能套用美国军事观察家的话,大意是:腐败无能的政府及军事统帅浪费了中国军人强悍的战斗力。</p><p class="ql-block">  和政府军不同是,中共军队是深入敌后主动寻找战机,打击日寇及汉奸势力,在沦陷区建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抗日根据地。即壮大了自己,又打击了敌人。</p><p class="ql-block">  对于日寇来说,看到他们苦心经营的地盘一步一步被中共军队蚕食,小部队一支支一去不回,当然不能容忍。从中共军队挺进敌后起,日寇就没有停止过扫荡,同时,中共军队也没有停止过反荡扫的战役。其基本公式是中共军队进攻(开辟根据地)——日寇扫荡(进攻根据地)——中共军队反扫荡;这又分为两三种情况:反扫荡胜利,中共军队往往乘胜扩大根据地。反扫荡虽然胜利,但代价大,则休整,保持现有根据地;反扫荡失利,则将根据地化为游击区,重新开展斗争,相机重新恢复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每一次大规模的扫荡与反扫荡战役,都可以视为中共军队与日寇的一次大会战。这期间的反复争夺是相当惨烈的。仅以关内算,中共军队就付出了近70多万官兵的代价,按1937年8月的关内中共军队的总数计算,中共军队在战争中已换了十多茬的人员。</p><p class="ql-block">  不同的是中国共军队在战争中收复了失地,锻炼,同时壮大自己,1945年8月,出现了90余万与日寇多次搏杀的将士,逐步成为了战场的主导,为打败日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p><p class="ql-block">  中共军队声称搏杀日寇50多万,有理由使我们相信,因为1945年8月中共军队有60万人枪的日式装备。那是侵略者给我们造的,是中共军队要了那些小鬼子的命以后得到的。不要告诉我那是从伪军手里夺的,因为绝大多数伪军的装备是中式的。</p><p class="ql-block">  话说至此,在下将手头资料粗粗统计了一下,居然发现,抗战8年来,日寇投入对关内中共抗日根据地万人以上的大扫荡居然有49次,其中多次投入兵力大于当地(此根据地)的中共军队,这更与国民政府军以优势兵力败于敌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恨的是,在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中,往往还有一定规模的汉奸、伪军助纣为虐,而且许多成建制的伪军原本就是国民政府军。这更是一个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以下列举的是:在下所能知道的,日寇投入万人以上的军队,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同时也八路军新四军投入兵力万人以上进行大规模反扫荡的战役。</p><p class="ql-block">  这仅仅只是在下在业余时间的粗统,扫荡与反扫荡战役,很不完全。但是当中有多次战役日军进攻的规模已不亚于台儿庄了。低于这些规模的战役又有多少呢?中共军队有多少次主动进攻的大战役呢?(在下统计有50多次),有待有心的朋友们去进一步完善。</p><p class="ql-block">  注:挂*号的表示是日军兵力占有优势的战役。</p><p class="ql-block">  *1、1937年11月至12月,晋察冀军区反八路围攻战役:日寇及伪军共20000余人,战后,边区所辖乘胜发展到30余个县,晋察冀军区部队发展到2万人。</p><p class="ql-block">  2、1938年2月22日至4月2日,晋西北反围攻战役:日寇及伪蒙军一部共15000余人,战后参战八路军乘胜收复了7座县城。</p><p class="ql-block">  *3、1938年4月4日——1938年4月27日,晋东南反“9路围攻”。日寇30000余人,战后: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晋东南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4、1938年9月至11月,晋察冀1938年秋季反围攻,日寇共5万余人,激战后:日军撤出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5、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9月20日至11月17日,反二十五路围攻战役;日寇共50000余人,八路军放弃县城三座,歼敌5300多人。</p><p class="ql-block">  6、1938年11月12日—39年4月1日,冀中反”5次围攻“:日寇部队:日军15000余人,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冀中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7、1939年1月至3月,冀南1939年春季反扫荡作战;日寇共30000余人,八路军歼敌3000余人。</p><p class="ql-block">  *8、1939年1—39年3月,晋南反“11路围攻”:日寇共50000余人,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晋南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9、1939年6月1日—7月14日,鲁中夏反围攻:日寇40000余人,日军114师团师团长沼田德重中将被击毙(重伤死于医院),狼狈撤出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10、1939年7月3日至8月,太行区1939年夏季反扫荡作战:日寇部队共50000余人,日军战败,八路军乘胜收复了榆社、武乡、沁源、高平等城。</p><p class="ql-block">  *11、1939年10月至12月,冀中区1939年冬季反扫荡战役:日寇部队共20000余人,坦克30余辆,飞机28架,八路军胜利保卫了冀中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12、1939年10月至12月,北岳区冬季反扫荡战役,日寇部队18000余人,八路军击毙日寇阿部规秀中将击退敌人扫荡。</p><p class="ql-block">  13、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2月至4月,晋西北1940年春季反扫荡战役:日寇部队20000余人,战后八路军乘胜收复日军占领的岚县、方山、临县3座县城及11个市镇。</p><p class="ql-block">  *14、1940年4月14日—5月5日,鲁南春反围攻,日寇部队20000余人。鲁南军区八路军将敌人击退,保卫了鲁南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15、1940年4月至5月,冀中区1940年夏季反扫荡战役;日寇部队共30000余人,伪军6000余人,八路军将敌人击退,保卫了冀中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16、1940年4月23日-5月3日,南繁战役,日寇部队共10000余人,新四军杀敌1000余人。</p><p class="ql-block">  17、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6月至7月,晋西北1940年夏季反扫荡战役:日寇部队30000余人,战后八路军乘胜收复兴县、临县、方山、保德、河曲五城。  </p><p class="ql-block">  *18、1940年9。5——9。17日,皖东秋反围攻:日军共15000余人,皖东军区新4军将敌人击退,保卫皖东根据地胜利。</p><p class="ql-block">  19、1940年10月6日-11月5日,太行区秋季反扫荡作战日寇部队共15000余人,八路军歼敌千余人,将敌人击退。</p><p class="ql-block">  20、1940年11月至1941年1月,北岳区反扫荡战役:日寇部队共15000余人,八路军将敌人击退,保卫了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21、1940年12月至1941年1月,晋西北1940年冬季反扫荡战役:日寇部队及伪军共30000余人,八路军歼灭日伪军2500余人,保卫了根据地。  </p><p class="ql-block">  *22、1941年1月11日—2月10日,鲁西春反围攻,日军共20000余人,鲁西军区八路军击败日军保卫了鲁西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23、1941年2月至6月,冀中区1941年春季反扫荡战役:日寇部队共15000余人,伪军5000余人八路军歼日伪军3000余人,保卫了冀中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24、1941年5月至7月,冀东区1941年夏季反扫荡战役:日寇部队20000余人,伪军20000余人,共4万余人,冀东区受损严重</p><p class="ql-block">  25、1941年7月20日至8月,苏北苏中1941年夏季反扫荡战役:日寇部队及伪军共17000余人,新四军取得反扫荡胜利。</p><p class="ql-block">  *26、1941年7月至1942年10月,苏南反清乡作战:日寇部队日伪军共15000余人;取得反清乡胜利,但参战新四军损失惨重,阵亡正旅级干部2名。</p><p class="ql-block">  *27、1941年8月至10月,晋察冀1941年秋季反扫荡战役:日寇部队及伪军共70000余人,晋察冀军区击退日军,保卫了抗日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28、1941年9月至10月,太岳区1941年秋季反扫荡作战:日寇部队20000余人,八路军与国民政府武士敏部协同作战,取得胜利。</p><p class="ql-block">  29、1941年10月31日至11月20日,太行区冬季反扫荡作战:日寇部队10000余人,参战八路军取得反扫荡胜利,保卫水腰兵工厂成功转移。</p><p class="ql-block">  *30、1941年11月2日至12月28日,沂蒙山反扫荡战役:日寇部队共50000万兵力,参战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军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才将敌人赶出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31、1942年1月至3月,晋西北1942年春季反扫荡战役:日寇部队10000余人,参战八路军取得反扫荡胜利。</p><p class="ql-block">  32、1942年2月3日至3月3日,太行区春季反扫荡作战:日寇部队共12000余人;参战八路军取得反扫荡胜利。</p><p class="ql-block">  *33、1942年5月1日至6月底,冀中区“五一”反扫荡战役:日寇部队及伪军共近80000人。冀中根据地遭到严重摧残,根据地绝大部分变为日占区和游击区。</p><p class="ql-block">  *34、1942年5月15日至6月20日,太行太岳夏季反扫荡作战:日寇部队共50000余人;参战八路军突围,冀中根据地遭到严重摧残,部分变为游击区。</p><p class="ql-block">  35、1942年7月至8月,平北区1942年夏季反扫荡战役:日寇军队及伪军共10000余人,参战八路军取得反扫荡胜利。</p><p class="ql-block">  36、1942年8月,冀东区1942年夏季反扫荡战役:日寇部队及伪军20000余人,参战八路军乘胜开辟滦河以东、北宁铁路以南400余个村庄,使冀东抗日根据地人口增至270万。</p><p class="ql-block">  37、1942年9月至10月,冀鲁豫区秋季反扫荡作战:日寇部队及伪军30000余人,配属坦克10余辆,汽车250辆,参战八路军以两倍伤亡击退日寇。  </p><p class="ql-block">  *38、1942年9月至12月,冀东区1942年秋季反扫荡战役:日寇部队及伪军46000余人,参战八路军被迫撤出根据地,冀东抗日根据地遭到严重摧残。</p><p class="ql-block">  39、1942年10月20日至11月18日,太行太岳区秋季反扫荡作战:日寇部队及伪军共16000万余人;参战八路军取得反扫荡胜利。</p><p class="ql-block">  40、1943年2月17日至4月10日,苏北1943年反扫荡战役:日寇部队:及伪军共20000余人,参战新四军取得反扫荡胜利。</p><p class="ql-block">  41、1943年4月至5月,北岳区1943年春季反辗转扫荡战役:日寇部队及伪军共12000余人;参战八路军歼敌1700余人,取得胜利。  </p><p class="ql-block">  42、1943年5月3日-22日,太行1943年夏季反扫荡作战:日寇部队及伪军,共15000余人,参战八路军取得胜利。 </p><p class="ql-block">  *43、1943年9月至11月,冀鲁豫边区1943年秋季反扫荡作战:日寇部队35000余人,参战八路军苦战获胜。  </p><p class="ql-block">  44、1943年9月至10月,晋西北1943年秋季反扫荡战役:日寇部队15000万余人,参战八路军取得胜利。</p><p class="ql-block">  45、1943年9月至12月,北岳区1943年秋冬季反扫荡战役:日寇部队及伪军共40000余人,参战八路军以2400余人牺牲的代价,歼敌9000余人,大获全胜。  </p><p class="ql-block">  46、1943年9月至12月,冀东区1943年秋季反扫荡作战:日寇部队及伪军一部,共10000余人,参战八路军乘胜攻入马兰峪金矿。  </p><p class="ql-block">  47、1943年10月至11月,太岳区1943年秋季反扫荡作战:日寇部队及伪军共20000余人,参战八路军重创来犯之敌,大获全胜。  </p><p class="ql-block">  48、1944年8月,滨海区1944年反扫荡作战:日寇部队及伪军共10000余人,参战八路军击溃来犯之敌。</p><p class="ql-block">  49、1944年12月,苏北区1944年反扫荡战役:日寇部队及伪军共12000余人,参战新四军击溃来犯之敌。  </p><p class="ql-block">  1943年后,敌后战场格局已对中共军队有利,中共军队已逐步开始战役性反攻,1944年12月后,日寇在与中共军队作战中,已处于劣势,无力发动大规模扫荡。中共军队向日寇发起各种攻势,直到胜利。</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出席七大的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全党121万党员,分为中直(包括军直系统)、西北、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大后方8个代表团。在七大代表中,年龄最大的近70岁,最小的才20岁左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华战争(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9月2日结束,共14年抗战。</p><p class="ql-block">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当局的不抵抗,致使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中日军队第一次全面对抗和较量。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p><p class="ql-block">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十大战役</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中十大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长沙会战、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伤亡人数各是多少?以及中方国共双方伤亡各是多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本方面</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p><p class="ql-block">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及苏军在东北消灭的日军。);另一说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p><p class="ql-block">国军方面</p><p class="ql-block">据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民政府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军令部统计自七七事变以来陆军阵亡131万9958人、负伤176万1135人、失踪13万0126人,空军阵亡4321人、负伤347人。</p><p class="ql-block">行政院发布的《关于抗战损失和日本赔偿问题报告》中公布全国军民人口伤亡统计数字如下:军人作战伤亡3227926人(其中死亡1328501人,负伤1769299人,失踪130126人),军人因病死亡422479人,此数字不包括台湾省、东北地区和解放区军民的伤亡数字。</p><p class="ql-block">中共方面</p><p class="ql-block">《中共抗日部队发展史略》记载:中共抗日部队人员损失共计58万4267人,其中伤29万0467人、亡16万0603人、被俘4万5989人、失踪8万7208人。《抗日战争8年敌我兵力损失统计》载:“中共军队负伤29万人,阵亡16万人,被俘4.6万人,失踪8.7万人,合计58.3万人。”</p><p class="ql-block">平民伤亡</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而据蒋梦麟的回忆录称有1400万壮丁被拉夫后死于饥饿疾病。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p><p class="ql-block">同时,还有估计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可能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p> <p class="ql-block">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p><p class="ql-block">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在1946年6月底全面撕毁《双十协定》,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p> <p class="ql-block">上党战役:上党战役是1945年9月10日,我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山西省上党地区(今晋东南),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其主战场位于今长治境内,发生于重庆谈判期间,以作为配合谈判的重要军事动作。</p><p class="ql-block">上党战役,是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共两党发生的首次军事冲突,是1945年国共冲突的一部分,成为第二次国共内战的序曲。</p><p class="ql-block">这次战役歼灭了阎锡山所属的11个师的部队,使得阎锡山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未能对中共发动攻势,并且不得不借助中央军守卫山西。上党战役国共双方主要指挥官为:刘伯承,邓小平,陈庚,阎锡山。</p> <p class="ql-block">重庆渣滓洞集中营 </p><p class="ql-block">重庆渣滓洞集中营位于重庆市歌乐山麓,距白公馆2.5公里。渣滓洞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较隐蔽。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一楼一底16间房间为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p><p class="ql-block">关押在此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进报”案、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的革命者,如江竹筠、许建业、何雪松等,最多时达三百余人,此地还曾居住过“小萝卜头”和他们一家人。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溃逃前夕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仅15人脱险。有文艺作品《烈火中永生》《红岩》《江姐》等以此为原型。</p> <p class="ql-block">李宗仁(右图)(民国代总统:1949年1月至1950年)(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邻,广西桂林市临桂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桂系”首领,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他是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北伐前致力两广统一,奠定北伐的基础,促成北伐。</p><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48年国民党行宪,当选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未果。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偕夫人郭德洁于1965年7月经瑞士、中东回到北京,受到毛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欢迎,于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简称:人民解放军、解放军,英文:People'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英文缩写:PL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主要的武装力量。</p><p class="ql-block">第一次使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称谓:出现在1946年。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作出《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团以上各部队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解放前国内革命战争:共3次。</p><p class="ql-block">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国民革命,亦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大革命”,是指1924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p><p class="ql-block">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指1927年8月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进行的革命战争。又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p><p class="ql-block">3、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指1945年8月至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争夺领导权的解放战争,而在中国大陆及海南岛进行的内战,战争以共产党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而告终。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国民党败退台湾。</p> <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决战。</p><p class="ql-block">1947年7月,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基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1949年10月1日,在解放军向全国进军途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到1950年6月,残存在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被全部歼灭,仅有少量逃往台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解放军完成了解放全国大陆和近海岛屿的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第二次国共内战胜利,统一了中国大陆。</p> <p class="ql-block">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场战略性战役。</p><p class="ql-block">1948年,解放军攻克拥有10万重兵、工事坚固的山东省会城市济南。毙伤国民党军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石家庄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攻克敌人重点设防的大城市的开始,而济南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进驻北平: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从河北省西柏坡进驻北平(北平后改名为:北京市)。</p> <p class="ql-block">进驻北平: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从河北省西柏坡进驻北平。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基本被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中共中央决定进驻北平。经过考察,正式确定香山为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暂驻地,对外称“劳动大学”,并指定周恩来、任弼时、杨尚昆主管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进驻北平的工作。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离开当时的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建屏县(今平山县)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形象地将这次进驻北平称为“进京赶考”,并表示“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周恩来也说道:“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25日晨6时,毛泽东等到达北平清华园火车站。下午5时,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在西苑机场阅兵。随后,毛泽东入住香山双清别墅,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住在来青轩。中央办公厅和中央政治研究室、新华总社编辑部、中央军委作战部第一局等分别在香山慈幼院和教保院处办公。从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指挥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渡江战役的胜利,解放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与民主人士共同筹备新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并讨论制定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方针,绘制了新中国的蓝图。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全国胜利,并着手进行国家经济恢复和建设作了重要准备。</p> <p class="ql-block">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时间是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p><p class="ql-block">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p><p class="ql-block">当夜,解放军遵照毛泽东和朱德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的要求,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p><p class="ql-block">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等统一指挥的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的百万大军,即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并于四月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22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由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新闻:</p><p class="ql-block">《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p><p class="ql-block">(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p><p class="ql-block">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p><p class="ql-block">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p><p class="ql-block">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第一次会议,会上一致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从速组成各级政府机关,执行各项政府工作。同时决议:向世界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升起了庄严的国旗。朱德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接着,举行了阅兵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反动统治的彻底结束。中国人民从此成为中国社会的真正主人。中国从此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