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没有最美的花,但世界上却没有不美的花。苔花就是比金子还自信的花,芸芸众生中恰如其分的开放,开得那么自信,那么美丽!</p><p class="ql-block"> 花开认本命,终就器自成。</p> 曹家洼的嫩芽 <p class="ql-block"> 孙卓是我的校友。我俩同级不同班,她是直接从户县电厂子校到西安21中的,没有小学同学相伴,在校认识的人不过百,如一朵不显眼的苔花,静静在菊花园一角生长。我是从小学同桌何李民那里知道孙卓的。</p><p class="ql-block"> 孙卓和何李民同在6810班。1968年底上山下乡时,他们班有20个人分到大荔县高明公社,孙卓和何李民等4男5女被安排在曹家洼大队插队落户。</p><p class="ql-block"> 曹家洼坐落在渭北塬上,与合阳县、澄城县相邻。这里常年缺水,村里有三条街道,中间最宽的街道上有一口深36丈的井,打一桶水需三个人,两个人摇辘轳,一个人拽绳子。村头有一涝池,平时洗衣、浇灌都用涝池的水,挑水是基本技能。生产队要检验五位女知青的劳动能力,评工分就是从涝池中取水担水。</p> <p class="ql-block"> (上图是送何李民当兵时合影。前排由左至右分别是张镐德、王西英、孙卓,后排由左至右是冯建军、何李民、胡丕英。)</p><p class="ql-block"> 那天下午,队长在涝池边放了一根扁担,两个木桶。胡丕英抓起空桶,反转入水,一弯腰一弓背,再一挺身,一担沉甸甸的水就挑起来了,大辫子和大围巾随风摆动,十分潇洒。接下来张镐德、王西英表现也不俗,很娴熟地挑起了一担水。</p><p class="ql-block"> 孙卓和何李民在家就没摸过木桶,对担水是弯扁担吹火一一 一窍不通。胡丕英挑水时,何李民对着孙卓又伸舌头,又眨眼睛,从前头一直躲在后头,最后没辙了,一口吃下个扁担一一横了心,硬着头皮上。</p><p class="ql-block"> 何李民挑着好不容易打上来的水,两只手死死抓住扁担的前半部,一走一晃荡,桶里的水很快就撒出一大半。孙卓上场后,两只手不知该放在哪里,一会前,一会后,心中一慌,整桶水全打翻了。不容置疑,队长宣布,胡丕英、张镐德、王西英7.5分,何李民、孙卓6.5分。</p> <p class="ql-block"> (孙卓,1953年生人,下乡时刚十五岁,但照片中透出更多的是成熟。)</p><p class="ql-block"> 2018年3月,孙卓曾写过一篇《我的知青生活》的文章,从头至尾对她那位好朋友,都尊称为“老红军的女儿”,但没透露名和姓。我们八角楼下同窗中,老红军老八路的儿女有几十位,但真正爬过雪山,走过草地的父辈屈指可数。我在西一路小学上学时,老同学何李民的父亲就是走完二万五干里长征的老革命。上中学后,她正好在6810班,她三哥何华民在675班,下乡和我同在苇子坪大队,这是巧合吗!</p><p class="ql-block"> 通过6810班原班长任俊明一打听,“老红军的女儿”就是何李民,参军后改名何焱。俊明说,“相比去彬县、凤县插队的同学,我班去曹家洼的人比较集中,相互熟悉,能始终不渝分工合作,知青家庭和睦相处,实在让人羡慕。”</p><p class="ql-block"> 俊明的话是有根据的,下乡后,曹家洼9名知青自成一家,选出肖志刚,胡丕英为男女户长。集体户自有规矩,男生负责挑水,打扫院子,女生负责烧水做饭。但风平浪静不等于没有风波,年轻人的世界里,从来就没有“平静”二字。过了没多久,一顿油泼面就点燃了男女知青之间的战火。</p> 油泼面的风波 <p class="ql-block"> 刚下乡时,肖志刚就喊大家开会研究做饭问题。姬连生首先发言,声称男生不会做饭,拜托女生承担起做饭的任务。胡丕英看着寿天坚说:“不一定所有的男生都不会做饭吧?”肖志刚悄悄踢了寿一脚,寿志坚赶紧说:“不会不会,肯定不会。”其他男生跟着异口同声地说:“不会!”</p><p class="ql-block"> 从此,女生做饭,男生挑水就成了规矩。磨面用的小麦,吃的油,每月由队上按定量发放,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p><p class="ql-block"> 又到了赶集的日子了,大伙到十几里外寺前镇发了信,买上灯油、酱油等就打道回府了。返回的路上,女知青一路说笑,路边沟里有一簇簇野花,黄的、红的、紫的,迎风招展,阵阵清香扑鼻而来。王西英提议,“我们采些花回去吧!”</p><p class="ql-block"> 孙卓后来说,在她们采花时,男知青像兔子一样早窜的无影无踪了。胡丕英还说,“让他们先走,反正他们还要等我们回去才做饭。”</p> <p class="ql-block"> 待到家门囗时,空气中油香还未散尽,推开厨房门只见案板上,锅台上一片狼籍,油瓶子见底了。下半个月没油吃了。显然是几位男生饱餐了一顿油泼面,操作速度赶上大荔县合作食堂的大厨了。</p><p class="ql-block"> 姬连生从男生宿舍伸出脑袋嘿嘿一笑,立马又缩了回去。这一笑如导火索点燃了女生的怒火,立刻引起一片指责声,尤其是铁嘴铜牙的何李民句句话像机关枪子弹连珠响,压得男生没了声响。</p><p class="ql-block"> 后来,肖志刚多次与队长“促膝长谈”,赢得同情,预支了粮食,食油,此事才作罢。</p><p class="ql-block"> 五十多年过去了,往事己为成故事。每次6810班老同学聚会,油泼面的故事总会被提起。同班同学魏占的岳父是西安著名油泼面大王陈子俊,魏占说当年"学生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肚子里没油水,变着法吃碗油泼面,实在是很无奈的事。现在年轻人讲究减肥,给他一碗油泼面,他还嫌油水大。</p><p class="ql-block"> 所以记忆就像是一坛永远在发酵的酒一样,过去的一件事经过一段时间的陈酿也后知后觉地醇厚起来,往事难忘同学情更难忘。孙卓2020年在《知青文坛》上回忆在曹家洼插队的二三事,己完全原谅了男生,大家都承认那只是走上社会的第一课。</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2020年12月1日,21中6810班老同学在西安楠林国际饭店聚会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 孙卓(二排右一)和户县热电厂的发小闺蜜们在一起。</p> 电研院的繁叶 <p class="ql-block"> 叶黄叶绿两载多,嫩芽成了有脉络的叶片。何李民当兵走后,曹家洼其他8位知青先后被招到铁路局、电信局工作,孙卓本就是户县电厂子弟,被招进了秦岭电厂建设指挥部。</p><p class="ql-block">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不同的工作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个一个体验焊接起来的一根钢筋。1991年,孙卓己调入西北电研院化学室煤组工作了,当时接到了一项研发工作。那项目是由廖总牵头与核工业部西安262工厂,骊山微电子厂合作研制煤质检测仪。</p><p class="ql-block"> 当时发电厂和供煤商经常因煤炭质量闹矛盾,煤组负责仲裁检验,孙卓他们经常被牵扯到无休无止的纠纷中,还要经常下到各电厂。煤商如果将石头、瓦块,劣质煤混入煤车,传统的方法是将大块煤粉碎成小颗粒,放进高温炉燃烧,48小时才可能出结果。换句话讲,也就是掺假劣质煤两天后才可能被发现。</p> <p class="ql-block"> 用放射线测煤质,听说5分钟就可以出结果,但这样的快速监测装置当时中国还没有。全球也只有澳大利亚有,全封闭体相当一栋楼的装置,采用的放射源与项目组的设想不同。</p><p class="ql-block"> 项目组要攻关,首先要用放射线测煤质,尤其是针对中国混杂煤质,用多大粒度的煤炭,才适合放射元素的测试?这项测试工作就落在孙卓所在的化学室煤组。</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项既枯燥又繁琐的工作,煤组只有孙卓和师傅两人。女师傅年过半百,是煤质检测这一行翘楚,当时正在编写全国火电煤检人员培训教材,破碎的工作只有孙卓来做了。</p><p class="ql-block"> 孙卓上学时,正是“学英雄精神,走英雄道路”火红的年代,她和老红军的女儿只恨自己没有生在战争年代,与江姐、刘胡兰那样的英雄无缘。直到他们研制的测试仪获国家专利,荣膺日內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孙卓回过头才明白,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大贡献。苔花只有米粒小,开出也如牡丹艳!</p> 美女变身“亚非拉” <p class="ql-block"> 化学室煤组有监督电厂煤化验室的权利,孙卓他们从户县电厂调来了两卡车煤炭,每车50桶,每桶25公斤。</p><p class="ql-block"> 只有10平方的制样室摆放着三台破碎机,破碎机开始工作时,噪音震耳欲聋,粉尘弥漫,几乎看不清检验单。摘掉双层口罩后,鼻子周围和眼圈还是黑的,演包公都不用化妆。</p><p class="ql-block"> 在破碎过程中,孙卓没功夫洗脸,因为洗一次要耽误不少时间。煤粉粘在脸上特别是眼睛周围非常难洗,洗过多遍,仍像是画了眼线。煤灰呛得噪子干疼,还不敢喝水,怕把煤尘喝进肚子里。</p><p class="ql-block"> 当年西安市民对几大公司女店员有谑称:“百货公司一枝花,餐饮公司双下巴,五金公司铁疙瘩,煤炭公司亚非拉。”煤厂砸蜂窝煤是在室外,孙卓粉碎煤是在室内,鼻孔是黑的,吐出痰也是黑的,比亚非拉更亚非拉!</p> <p class="ql-block"> (煤制样室内景)</p><p class="ql-block"> 一天中午有人敲门,反反复复敲个不停,孙卓只好打开门。“你谁呀?”油组的小赵瞪大眼睛看着头脸都遮住的人,想认又不敢认,待孙卓摘下帽子、口罩,“哈哈,孙卓你怎么成了黑煤球了!”小赵笑着伸头朝里面看,“哦,做试验呢,不吃饭了。”孙卓把她推出门说:“以后中午别找我了。”</p><p class="ql-block"> 在做煤质试验的一年多时间里,孙卓不敢吃午饭。因为洗手洗脸,清理口腔太浪费时间了。室主任十分了解这种情况,允许孙卓下午3点便可以下班,但有时试验脱不开身,需要连轴转,推迟下班也是家常便饭。</p><p class="ql-block"> 别人搞试验穿的都是白大褂,煤组的标配是蓝大褂。白大褂是做发热量等试验时才穿的。</p><p class="ql-block"> 孙卓说,现在抗击冠状肺炎中,她最羡慕医护人员那密封的防护服。她当时穿的蓝大褂,领口袖口是用橡皮筋扎起来的,可煤灰照样能钻进去。后来,她把在渭河电厂当车工时那套棉布工作服穿在里面,脖子上围条毛巾,才好了一些。</p> <p class="ql-block"> (化验室内景)</p> 自己与自己较量 <p class="ql-block"> 发明还没眉目,单破碎就耗去了一年多时光。由于项目处于早期保密阶段,不能请人帮忙,孙卓只能自己干。</p><p class="ql-block"> 按规定孙卓必须将煤炭从50毫米粒度破碎到25毫米然后依次破碎到13毫米、6毫米、3毫米,每个粒级的煤样都要分别测得灰份、发热量等多种数据,然后将煤样拉到262厂进行放射性检测,取得数据后进行比对。</p><p class="ql-block"> 一桶煤25公斤,近百桶,分多次用架子车拉到3公里外的262厂检测。检测完拉回来进行下一轮破碎检测,后来破碎最小的是0..2毫米,堪比面粉,用于一系列的灰分、发热量等试验。制样室密不透风,室内的浮尘很快便没过了脚面。</p><p class="ql-block"> 孙卓特别喜欢一句话:“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场自己与自己较量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选择苦干,不是为了超越谁,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人的升华总是在自己与自己的较量中出现。”</p> 嫩芽成枝条 <p class="ql-block"> 破碎煤的劳动强度比在曹家洼插队时还大,好在经过上山下乡两年多艰苦磨炼,打下了体力劳动的底子,学会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室内破碎无人替代,孙卓咬牙坚持了一年多,室外送煤样先是自己拉架子车,后来雇了三轮车,才感觉轻松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步入四十了,树干又抽出新枝。孙卓越来越习惯一个人做试验,同时还采用几种操作方式。诺大的试验室,摆了七八台不同的仪器,她关上大门,将全部仪器启动,穿插着操作。一会儿称天平,一会儿充氧气,一会开烘箱,一会儿关高温炉,小跑着忙得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工作着是美丽的,经过平淡枯燥的对比试验,孙卓将2吨多煤炭破碎了好几遍,就好比把西红师切成圣女果大小,再磨成番茄酱,每一步都要留数据,一共测得好几干个数据,终于得到较好的结果,写出了可行性研究报告。</p> <p class="ql-block"> 孙卓(中排右三)和户县电厂子弟们在一起。</p> 汗水变琼浆 <p class="ql-block"> 取得了可行性报告后,核物理、计算机、机械加工人员便进入艰苦的研剌阶段。262厂白发苍苍的武总天天盯在研发现场,骊山微电子厂的翟书记骑车从城西到城东,协调各部门的进度和关系。</p><p class="ql-block"> 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和全身心的投入。年轻的工程师小张、小史、小董等人在2000多个日子里,调试、检测,再调试、再检测,反反复复,成功和失误考验着每个人的意志和神经。</p><p class="ql-block"> 由于来自不同单位,不同专业,沟通是很大的问题,搞不好就从争论变成了争吵。年轻人之间,老专家之间,有时吵得不可开交。年轻人吵架还好说,孙卓凭着自己是老大姐,可以很快平息战火。老专家之间的一些小矛盾最难解决,这里面加杂着地位、面子、性格多种因素。孙卓不好劝说,只好去武总家上门求教。</p> <p class="ql-block"> 武总毕业于清华大学,与朱鎔基总理同届。当他得知孙卓的父亲曾就读燕京大学,于是平添了几分亲近感。主动要给孙卓传授核物理知识和编程,工作好做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孙卓这时调到了西北电管局燃料总公习,担任煤质专工。日常工作都被纠缠在电厂、煤矿、第三方检验煤质中。铜川矿务局,韩城矿务局,还有一些地方小煤矿的矿井都下去过。研发检测仪这个项目,由于和各方面人都熟悉,廖总继续派孙卓掌管资金,协调关系。</p><p class="ql-block"> 回顾自己负责协调关系这段经历,孙卓说,一群有着各色样本文凭,别人眼中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怎么爱吵架呢?后来她发现,在紧张的工作中,争吵就是一种宣泄,是压力下的一种自我调节。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总比重复一个别人的真理更有意义,舌枪唇战中研发速度并未受到影响,道理是越辩越明了。</p><p class="ql-block"> 八年的时间像奔跑的兔子,不敢停步,检测仪终于研制成功了!第一代产品只有一张写字台大小,劣质煤难逃它的火眼金睛。很快便通过了专家鉴定,并于1998年3月10日获得了国家专利。</p> 日内瓦获金奖 <p class="ql-block">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创办于上世纪的1973年,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瑞士联邦政府等共同举办。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发明展之一,也是全球发明者重要的展示舞台,是高新技术“产学研”转化的重要国际化平台。一年一届,每年有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新产品在此参展。</p><p class="ql-block"> 第一代检测仪正在推广应用阶段,廖总做出了去日内瓦参加国际发明展的决定。孙卓迅速联系国家发明协会,申请护照,整理资料……办好了所有手续,与廖总一行于1999年4月中旬到瑞士,开始了为期近一个月的参展历程。</p><p class="ql-block"> 展览会期间,孙卓他们天天盯在展厅里,中午自己带饭吃。展览会官方语言是法语,领队找来了中国留学生做翻译。由于检测仪实物有一张写字台那么大,展台上只摆放了资料和图片,参观的人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中国代表团的三位姑娘)</p><p class="ql-block"> 展览会进入后期,领导们忙起来了,廖总夹个包包跟着领导跑来跑去,据说是与评审团沟通。展会国际评审团由几十名著名专家组成,不仅要评选初选项目,还要分出金奖、银奖、铜奖。</p><p class="ql-block"> 由于评审团的资质和名望,获奖后容易被世界各国认可,将有力的提升产品的价值。领导不辞辛劳的跑,就是想拿个奖牌为国争光。评审结果终于出炉了,煤质检测仪荣膺第2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中国代表团的其它三个项目也荣获银奖和优秀奖。</p><p class="ql-block"> 消息公布的那一刻,大家都在使劲鼓掌,噼里啪啦掌声很响,但每个人心里想的却不一样。八年磨一剑,汗水变琼浆。孙卓暗暗在心中对自己说,生命中该你的始终就是你的。</p> 每个人都了不起 <p class="ql-block"> 22年过去了。2021年元旦,听到习近平在新年贺词说中国人:“每个人都了不起”时,孙卓脑海里浮现出试验团队武总、廖总和瞿书记的形象,想起了她的师傅,想起了那些年轻的工程师,连送煤样的三轮车工人都在脑海中一闪而过。</p><p class="ql-block">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孙卓觉得习总书记这话好像是对她说的,她原本想收获一缕春风,却收获了整个春天。一个人能在日常平凡的工作中取得成就,就比别人幸福。</p> 校友的话 <p class="ql-block"> 杨雪玲(665班):</p><p class="ql-block"> 文章写的真好!八年的坚持,呈现出孙卓骨子里的坚强和韧,令人感动、敬佩!我也特别喜欢那句话:“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场自己与自己较量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选择苦干!不是为了超越谁,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八年,孙卓成为了最好的自己,实干酿琼浆。</p><p class="ql-block"> 刘永明(672班):</p><p class="ql-block"> 八年磨一剑,八角楼下俊杰现。</p><p class="ql-block"> 铁民(682班):</p><p class="ql-block"> 当年科技攻关,辛勤的汗水没有白流,换来丰硕的成果。八年经历,值得分享。</p><p class="ql-block"> 刘博(684班):</p><p class="ql-block"> 我们校友中有孙卓,还有686班闫友联等优秀人才。闫友联同学是我国公路桥梁专家,既懂机械冷加工,又谙熟材料热处理,是一位综合性人才,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在这里向孙卓、闫友联等同学致敬!</p><p class="ql-block"> 冯建军(684班):</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同在大荔下乡的插友,再读孙卓的事迹,很受感动,是时代造就了走上各行各业的有志知青。刘博说的对,工作阶段的经历,是值得骄傲的奋斗历程。孙卓,闫友联等同学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此向他们致敬!孙卓好样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