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编者按语] :</p><p class="ql-block">今天与大家见面的《科普新动向》,意在拓宽我们党员的视野,把握科学普及发展的新常识、新动向。为了确保科普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权威性、前沿性和实用性,本栏目摘编内容全部来源于《学习强国》。</p> <p class="ql-block">一问 : 为何新冠病毒变种多?</p> <p class="ql-block">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1月30日刊载题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新冠病毒变种?为什么是现在?》的文章,解释分析了为何会出现这么多新冠病毒变种,并说明了影响。</p> <p class="ql-block">1、自新冠病毒大流行开始以来,有关新冠病毒变异为更具侵略性形式的担忧不绝于耳。在许多人心中,这种病毒具有决定是否与我们共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现实情况是,病毒无法决定任何事情。</p><p class="ql-block">简单来说,当它们几乎自动感染细胞时,它们便开始繁殖,其中包括复制遗传信息。在复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尽管错误通常不起作用,但有时会导致构成病毒蛋白质的某些氨基酸发生变化。</p><p class="ql-block">结果是可以改变这些大分子的三维结构,并随之改变病毒的特性。</p> <p class="ql-block">2、如果病毒不断变异,为什么新冠病毒的变体看上去似乎更多?因为我们正在阻碍其传播。</p><p class="ql-block">新冠病毒大流行初期的情况大不相同。当时我们所有人都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且预防感染的防护设备非常短缺。此外,我们还没有认识到那些预防感染的最佳措施。</p><p class="ql-block">结果是,该病毒实际上具有自由感染我们的途径,而那些具有更强传染性的变体与其他毒株相比几乎没有优势。</p> <p class="ql-block">3、大流行一年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许多人已经摆脱了感染,并具有抗病毒的抗体。</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口罩储备很足,并且已经了解到病毒是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因此,在良好通风的情况下可以避免传染。</p><p class="ql-block">新冠疫苗接种过程已经开始,一些国家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人口接种了疫苗。</p><p class="ql-block">简而言之,我们使这种病毒的生存越来越困难。直接的结果是,在压力下,那些更易传播的变体比其他变体具有优势,能够成为大多数。</p> <p class="ql-block">4、病毒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强自身的传播能力。其中之一是增加其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的能力。另一种是隐藏在已经克服感染的大量个体中,避免被抗体识别。</p><p class="ql-block">好消息是,病毒传染能力的增强通常并不意味着致死率增加。</p><p class="ql-block">病毒对致死率没有兴趣,因为如果被感染的个体过早死亡或出现非常严重的症状,那么他们传播该病毒的可能性就会降低</p> <p class="ql-block">5、由于传播速度极快,目前引起全世界广泛关注的新冠病毒突变株分别是英国B.1.1.7突变株、南非B.1.351突变株和巴西P.1突变株。我们仍然对这些突变了解不多,但是开始有了一些线索。必须记住的是,病毒变体的可能优势通常不是由于单个突变,而是由于多个突变的组合。</p><p class="ql-block">近日来,有怀疑认为英国突变株对老年人的致命性更高。现实情况是,任何更易传播的变异都会增加死亡人数,这不仅是因为感染数量增加,而且还因为医治病人的难度更大。</p><p class="ql-block">此外,这些突变株的扩散是否会影响疫苗的效力或再感染的频率也引起了极大关注。的确,多数关于抗体对这些病毒作用的研究都是在体外试验中进行的,没有考虑到在生物体中产生的复杂免疫反应。</p><p class="ql-block">如果证实针对这些变体疫苗的效力变低,那也不会是一场灾难。这仅表示必须根据当时流通的毒株定期更新疫苗,这在流感病毒防治中很常见。我们再次见证了科学研究是我们生存的最佳盟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二问;为什么接种新冠疫苗后不能带走按压棉签?</span></p> <p class="ql-block">近期,接种疫苗的人群越来越多,注射后的棉签如何处理引发关注。</p><p class="ql-block">日前,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新冠疫苗接种场所预防核酸环境污染工作指引。根据指引,注射完成后,应有专人负责监督受种者将按压接种部位的棉签统一废弃在指定的回收容器内,不得带离现场。指引还要求,接种点医疗废物应集中收集,未设在医疗机构的临时接种点应将所有医疗废物带回集中处理。疫苗外包装盒和疫苗说明书要留存在接种单位,按医疗垃圾处理。</p> <p class="ql-block">一是接种点环境,公众无需过度担心。</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强调,在接种疫苗的区域一定要规范地进行相应的操作,避免疫苗污染周围的环境,导致(他人感染)核酸检测阳性。这里面涉及医务人员的培训、整个操作流程的规范、整个医疗处理等等,我们相关部门对此都有严格防范措施。</p> <p class="ql-block">二是接种点应强化医疗废物处理。</p><p class="ql-block">棉签本身上面沾着疫苗的成分,也有可能造成一些所谓的污染的问题,需要在接种疫苗区域指定的地方丢弃,不能带走。</p> <p class="ql-block">三是、棉签上是灭活病毒 ,不具有传染性。</p><p class="ql-block">我们还强调,疫苗接种区域所谓的环境污染,大家不用恐慌。它本身是没有传染性的,这些疫苗本身都是灭活的病毒,就是核酸检测是可以阳性的,但是并不具有传染性。</p> <p class="ql-block">四是注射点没必要也无需进行核酸环境监测。</p><p class="ql-block">疫苗并没有传染性的问题,对医院疫苗监测点这样的地方,没必要做环境监测。</p> <p class="ql-block">五是注射疫苗公众不用担心残留到衣物上。</p><p class="ql-block">棉签沾到衣服上问题也不大,也不会造成传播的问题,疫苗本身沾到哪都没事。</p> <p class="ql-block">六是免疫状态因人而异 ,注射疫苗后仍要做好防护。</p><p class="ql-block">现在正在大规模接种疫苗。在接种过程中,大家一定要继续做好个人的防护,打了疫苗后,也仍然要做好防护。</p> <p class="ql-block">三问:低风险地区的人可以不打新冠疫苗吗?</p> <p class="ql-block">不是。</p><p class="ql-block">目前判断是否有接种必要?主要根据是日常工作生活的条件,而非地域。比如,一名进出口检验检疫人员,接触病毒的风险比较大,无论在哪个地区工作,都推荐打疫苗。</p> <p class="ql-block">入冬以来,一些地方出现了零星的本土病例和这些本土病例造成的衍生病例。因此很难预测哪些地方将来肯定没风险或风险很大。所以在有接种机会,又符合条件时,建议大家都打疫苗。</p> <p class="ql-block">四问:暂时无法接种新冠疫苗,怎样保护自己?</p> <p class="ql-block">目前,疫苗的接种年龄限制在18至59岁。这是由于我国疫情严格控制,新冠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均在境外进行,尚缺乏18岁以下及59岁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种数据。目前相关临床研究正在逐步开展,仍需等待充足的临床试验数据再决定他们的注射时间。</p> <p class="ql-block">在此之前,如果不符合接种标准,免疫力脆弱的人群需要有严格的自我防护意识,比如出行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接触密集人群和出入高风险地区。</p><p class="ql-block">此外,也需要预防其他疾病,比如流感等。</p> <p class="ql-block">另外,疫情防控下,还需要保持充足规律的睡眠、适度的运动、均衡营养以及健康的心理状态。</p> <p class="ql-block">对于有基础性疾病无法注射新冠疫苗,但免疫力又低的人群,需要严格防控新冠病毒,做到提高自身的防控意识,注意防控细节,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p> <p class="ql-block">同时,需要特别注意对基础疾病控制,如积极配合基础疾病治疗,进行康复锻炼,防止疾病加重或复发。</p> <p class="ql-block">本篇图片来源网络</p><p class="ql-block">截稿于2021年2月1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