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游(7):燕子矶和阅江楼

吴定远

燕子矶和阅江楼都在南京城的西北部,都在长江边,不过彼此间也有八、九公里距离。<div>  矶,指水边突出的岩石或江河当中的石滩。燕子矶,“长江三大名矶(燕子矶、采石矶和城陵矶)”之首,位于幕府山东北角观音门外的直渎山上,因石峰突兀江上,三面临空,势如燕子展翅欲飞而得名。康熙、乾隆二帝下江南时,均在此停留。乾隆在此题有“燕子矶”碑。<br></div><div> 阅江楼位于南京市狮子山巅,屹立在扬子江畔,号称“江南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阅江楼)之一,实际上是2001年才造好的。当然其它三座名楼也是毁了重建的,但历史上都确实有过,而阅江楼不同,它从来没有建造成过。原来,明洪武七年(1374)朱元璋确实下诏在狮子山建一楼阁,并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又命朝廷众文臣职事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楼还没造,“记”倒先出来了),其中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接着,在建楼工程所用地基平砥完工后,朱元璋突然决定停建了。停建的理由是上天托梦给他,告诫他不要急于建阅江楼;他也觉得应该抓紧做迫切需做的大事,建阅江楼可以缓一缓。其实是资金紧张。这样,阅江楼就成了“有记无楼”的尴尬存在。</div><div> 上世纪末,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造阅江楼,2001年9月阅江楼正式竣工建成。</div> <p class="ql-block">  先去燕子矶。虽然以前从没来过,但不知什么时候早就知道了南京有个燕子矶,就像知道大连有个老虎滩一样,没去过但是听说过。所以这次来南京一定要去见一见。</p><p class="ql-block"> 燕子矶山上可看的东西并不多,这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领略燕子矶的险要,须得下山坐船从长江上观望才能体会,当然这已经超出我的预期了。</p> 进大门就爬山,这条山路叫“南行蹬道”,据说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从这蹬道上到矶顶。 直渎山高40余米,近山顶处有一座御碑亭,亭内御碑乃乾隆皇帝所题“燕子矶”三字。亭柱上有后人所撰楹联一副:“白云悠悠矶头月涌千骢过;往事渺渺江上风清一燕来”。 此亭建于公元1762年,原为双层六角重檐结构,乾隆皇帝五上燕子矶,第三次题了字,江宁知府在皇帝走后即命石匠将“燕子矾”三个醒目大字刻成石碑,立于亭中。<div>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1842年英军一万余人沿长江而上,攻破焦山炮台,至燕子矶抢滩登陆,兵进南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战火中御碑亭被毁,后于同治年间修复,但已失去原貌。</div><div> 日军侵华战争时期,南京遭到浩劫,30万同胞被杀,御碑亭也再次被毁。</div><div> 1950年代在原处修了个四角亭保护御碑,1998年燕子矶公园管理处重新翻建御碑亭,恢复了原有的双层六角重檐结构,六根朱红圆柱支撑着六角重檐。亭内铺以白色火烧板,庄重肃穆,亭外四周砌成花岗岩花坛,四季常青。新建的御碑亭古朴典雅,气宇轩昂,成为燕子矶的标志。</div> 御碑亭旁即矶顶悬崖处,为安全起见管理处设置了栏杆,同时也挡住了视线。 燕子矶三面环水,峭壁陡立,旧时常有想不开的人在此轻生。大教育家陶行知在晓庄师范任教时,得知常有年轻人在此跳崖,非常痛心,特地在矶顶立了一块木牌,上书“想一想死不得”六个字,不少人见牌翻然醒悟,挽救了许多人。<div>  现在木牌换成了石碑,六个字刻在石碑上,唤作《劝戒碑》。</div> 再走几步,看到一块形似酒杯的“酒樽石”,上面刻有文字,说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游燕子矶时以此石为杯,把盏问天,对江酹月,并书写了“吞江醉石”四个大字。这个到底是真是假,也只能“信不信由你”了。 山下长江边有渡船码头,自古以来燕子矶是长江边为数不多的优良港口之一,除它以外,上游最近的码头是安徽的采石矶,下游最近的就是瓜洲渡和西津渡。<div>  远处隐约可见长江二桥。</div> 江对岸是八卦洲,即传说中韩世忠大败金兀术的黄天荡。 山上还有一座三角亭,内有一块“遇难同胞纪念碑”,纪念抗日战争中死于燕子矶下被日军屠杀的同胞。由南京市人民政府立于1985年8月。 下山从南巡蹬道东面的山路下。 燕子矶山体以石灰岩为主,周围有不少岩洞,相邻幕府山沿江有岩山十二洞,内有钟乳石。不过我兴趣不大,也没时间去了。 来到江边,这里一片草地。从前这里应该登陆的好地方,也是登船离去的好码头。<div>  83年前的1937年12月,等待渡船逃往江北的数万军民聚集在这片江滩上,可是北岸没有船敢过来,鬼子的骑兵营却尾随追了上来,他们在山上高处架起了机枪,对着手无寸铁的我国同胞无论男女老少开始了无差别扫射,一时间血肉横飞,江水染红,江滩成了人间地狱。我无法描述那场惨剧,死于那场屠杀的同胞有5万 !也就是说南京死难的30万同胞中有5万是死在这里的。据幸存的目睹者言:“鬼子机枪扫射了一天一夜!”</div><div> 据史料记载:“燕子矶惨案后,所有的尸体,或漂浮江面,水为之赤;或堆积沙滩,雨淋日晒。直到次年春夏之交,此处积尸,还无人过问,臭恶气味,远闻数里之外。” </div><div> 南京保卫战,一开始就注定是败局,老蒋知道南京守不住,但放弃首都在国际上名声不好,所以只想打一打再撤。12月7日他飞离南京前把城防司令的头衔给了唐生智,唐生智是自告奋勇守城的,他带领守城部队十几万人与敌展开了激战。日军12月10日对南京发动总攻击,11日晚蒋介石电谕唐生智可以撤退了,这时候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唐生智下达撤退令竟然没有完全下达到前线,很多将官知道了竟然只顾自己逃命而没有通知部下。应该说国军士兵打得非常顽强非常英勇,但在撤退这件事上,当官的如此不负责任,没人指挥的士兵再英勇,溃败起来也是兵败如山倒。南京北面是长江,日本人把东南西一围,逃生路就只有北渡长江一条。于是当官的私藏逃生船,渡过江去的怕日本人追来竟烧了船,完全不顾兄弟部队和老百姓的死活。没有船的士兵只好冒险泅渡,溺死无数。打散了的士兵穿上老百姓衣服混在逃难的百姓队伍里,这正好给了日军屠杀老百姓的借口。老百姓呢,蒋委员长“誓与南京共存亡”的口号给了他们错误的信息,使他们根本没有思想准备,政府也没有组织他们撤退的措施。12月13日,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开始,六个星期的大屠杀不仅杀死了30万我国军民,还烧了三分之一个南京城,掠夺了无数的财物,日军和德军一样用行动阐述了什么叫西方文明。</div> 江水还是那样在流,现在已经看不出那场惨案的痕迹,只有山上的纪念碑提醒人们那场真实的屠杀。人们常说时间会冲淡一切,这个会冲淡么? 离开燕子矶去阅江楼,阅江楼坐落在仪凤门北的狮子山上。仪凤门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取“有凤来仪”之意而命名为仪凤门,与钟阜门相对而建,有龙凤呈祥之形胜。1931年,国民政府改仪凤门为兴中门,取振兴中华之意。1958年至1959年,席卷全国的拆城运动波及南京,仪凤门被拆除,但两侧城墙保存完好。2006年,仪凤门复建,两侧城墙重新连接。 仪凤门旁就是阅江楼风景区的南门,一座“閱江揽胜”石牌坊矗立在前。 南门。<div>  游览阅江楼不必费事去分辨哪是古迹哪是新造的,明说了全是新造的,除了地基。</div> 仪凤门也是新造的,城楼开辟做展厅,展示有关民俗的展品。 阅江楼还在更高处。<div>  狮子山古称卢龙山,元末朱元璋大战陈友谅时曾亲自在这里督军,以八万胜四十万。登基后的朱元璋故地重游,想必也有不少感慨吧,难怪会萌生造个楼的夙愿。现在有人替他还愿了。</div> 爬山。 “江南第一楼”牌坊,坊联:千古江声留夕照;九天楼影俯朝飞。第一楼第二楼到底真不真就不用去较真了,江南四大名楼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历史,以前只听说过“江南三大名楼”。 前面照壁上有吴为山创作的青铜浮雕《狮岭閱江》,高2米,宽8米。洪武六年(1373),天下大定,以应天(今南京)为中心,“西南有疆七千余里,东北亦然;西北五千之上,南亦如之;北际沙漠,与南相符。”是年秋日,朱元璋率大臣徐达、刘伯温、宋濂等登临卢龙山(今狮子山)感大江东去,爽气西来,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气象,拟建阅江楼于山顶,是以察奸料敌,威震四方。(引号里之字句,源于朱元璋《阅江楼记》一文)。 继续上行,前面大殿上的匾为“政通人和”。图左即阅江楼。 “政通人和”系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句子,颂扬政绩之意。<div>  “政通人和”殿中间是过道台阶,上去就是山顶平台。</div> “政通人和”殿前回望“江南第一楼”牌坊。 往山下望去,这是东面的景色。 西南面可以看到静海寺,静海寺是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航海的功德下令敕建的皇家寺院,是明朝十大律寺之一。图左上角有一座“静海沧桑”牌坊。<div>  静海寺又是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议约地,就是谈判拟定条约的地方,最后签约是在英国军舰上。《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以后中国被人一次次吊打,一次次割地赔款。静海寺从宣扬国威的纪念地变成了记录屈辱的见证地,侵略者的羞辱之意显而易见。</div><div> 香港就是在这时被“租借”给了英国。1997年7月1日零时,香港回归祖国。回归之夜,人们欢聚静海寺,撞响警世钟,雪洗百年耻辱。警世钟被敲响155下,代表香港离开祖国155年。</div> 现在登上山顶平台,阅江楼就耸立在平台西北部,建成于2001年7月。主楼外观四层,内里七层,明四暗七,高52米,建筑特色为典型的明清皇家建筑风格。 主楼平面呈“十”字形。 其东面有副楼相连。 副楼东侧。 平台东侧有一小亭,亭柱上一副楹联“东迎紫峰千年瑞气,北望金龙万里雄风”。 狮子山海拔78.4米,四望南京风光尽收眼底。东北面的南京长江大桥雄姿50年不减。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有“争气桥”之称。当时参与设计建造的我国各研究所、大专院校、工厂、施工公司有近三十家,集中了国内顶尖的建设力量,虽然建设过程充满各种困难,还遭到文革的冲击,但还是在1968年底全线通车。1969年9月26日,南京军区为检验大桥质量和部队战备情况,组织80辆坦克及60多辆轮式车辆编队隆隆驶过大桥,大桥经受了最为严峻的考验,仍然屹立。虽然我们那时造的桥不一定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但至少说明了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力更生造大桥。现在我国已经是“基建狂魔”,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这魔力从南京长江大桥就开始发挥了。 江面上浓雾弥漫,看不清对岸。 南望,图左是南京电视塔,图右是南医第二附属医院,流过的河是秦淮河,图中部较近的城楼是挹江门城楼。 <div>  对仿造的古迹总有些议论的,我过去也颇不以为然,现在想想,也不能一概而论,除了弄来骗人骗钱的以外,我觉得有比没有好。中国的古迹,真的是秦砖汉瓦留到现在的所存无几,因为古建大多为砖瓦木结构,其最大的弱点就是怕火,被毁大多是毁于火,被战争毁掉的也大多是点把火烧掉完事。几乎所有真正的古建都是毁了建、建了毁的。所以现在看到的古建大多是明清时代复建的。那么明清之间复建时是不是也会被当时的人嘲笑呢?记得听到过某县干部回答建仿古建筑的质疑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过一百年它不就成了古董了吗?”笑过之后想想也不无道理,我们现在不是也认可一百年前的东西为古董了吗?如果复建的都不被承认,那么中华大地上恐怕沒什么古建筑了。</div><div> 阅江楼虽然是新建的仿古建筑,但它不是无中生有,还是有历史依据的。即便没有依据,在狮子山顶这样能感大江东去,爽气西来,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气象的地方也应该有座楼。唯一缺憾的是,新楼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木结构相比缺少了些古韵,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安全第一。</div> 进入阅江楼,上台阶后要绕到后面入口。 进楼首先看到的是“治隆唐宋”匾,这是明孝陵碑亭中康熙所题的。康熙十分推崇朱元璋,认为他的功绩高于唐宗宋主。 与此匾相对的是“得水载舟”匾,显然出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喻朱元璋得民心。 “四大名楼”双面绣地屏,以阅江楼为前景,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为辅,构成一幅壮观秀丽的图画,画面长2.7米,高1.4米,由12位绣工用1.5公斤真丝绣成,真丝总长超过10万米,针法精细、层次丰富,堪称苏绣工艺的佳作。 最令人赞叹的是《郑和下西洋》瓷画,这是中国最大的瓷画,高12.8米,宽8米,从楼内三层一直延伸到六层。画面反映了1405年到1433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的这段历史。画面由十二个部分组成,描写了航海家郑和按照永乐皇帝的旨意建造宝船,到西洋各国宣传中华文明的盛况。画面还反映了永乐皇帝敕建静海寺、天妃宫并亲赐“天妃宫碑”,撞响静海寺钟声,以祭奠这位保护航海平安的海神天妃娘娘。 顶层,富丽堂皇的装饰。 抬头可见蟠龙藻井(藻井即建筑内呈穹窿状的天花板),藻井上盘踞的金龙用整根香樟木雕刻而成,形象生动、威武,尽显皇家气派,龙身由24K金装裱。整座楼内外共用去11公斤的24K纯金,所以显得特别金碧辉煌。 楼外空中走廊,极目四眺,颇有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之感。 向东望去近处是《阅江楼记》碑亭,一块汉白玉石碑两面分刻了朱元璋和宋濂的《阅江楼记》,稍远处是孙中山观江亭,当年孙中山在南京期间由黄兴陪同,冒着严寒风霜,多次登临狮子山,视察狮子山炮台,深入狮子山炮台地道,查看长江防御情况。 南面近处是仪凤门,仪凤门南面是绣球山,与这边的狮子山合称“狮子盘绣球”。仪凤门就拦在两山之间。 北望长江。 视线再聚南京长江大桥。想起前些年有人主张把桥炸了重新造,理由是现在桥太矮,不能通万吨巨轮。殊不知桥抬高了也没用,还有一个制约万吨轮通过的因素是长江太浅,长江下游自然水深6米,最高时不超过10米,南京以上,武汉水深4.5米,南京武汉之间的九江有浅滩,水深只有3米。而万吨轮最低要求水深7米,所以长江注定不能通万吨轮。<div>  从2014年起,南京长江大桥已经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等等,这样谁也别想动南京长江大桥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