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二郎山隧道</p> <p class="ql-block">二郎山隧道,全长13459米,穿越二郎山,是全国在建及通车第四长公路隧道,也是我国高海拔地区长度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连接雅安市天全县和甘孜州泸定县,是成都平原进入甘孜藏区第一座高速公路特长隧道,被誉为“川藏第一隧”。二郎山隧道穿越多条区域性断裂带,存在断层破碎带、岩爆、瓦斯、大变形、高压突泥突水等不良地质灾害。</p> <p class="ql-block">泸定桥(Luding Chain Bridge),又名大渡桥,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p><p class="ql-block">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于1961年3月4日被纳入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3年纳入景区管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该桥因“飞夺泸定桥”战斗而闻名中外。</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大桥,建设超级工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康定情歌》又叫《跑马溜溜的上山》,是原西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歌,经吴文季、江定仙编曲,由喻宜萱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演唱。此后《康定情歌》在全国流传,而且声名远扬海外,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span></p> <p class="ql-block">康定市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是甘孜州州府。康定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川藏咽喉、茶马古道重镇、藏汉交汇中心。自古以来就是康巴藏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全市幅员面积1.16万平方公里,是以藏族为主,汉、回、彝、羌等多民族聚居的城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到此,深情的赞叹,称这里是:“海外仙山,蓬莱圣地”。</p> <p class="ql-block">康定系汉语名,因丹达山以东为“康”,取康地安定之意,故名。藏语称康定为“打折多”,意为打曲(雅拉河)、折曲(折多河)两河交汇处。旧史曾译作“打煎炉”,后通译“打箭炉”,简称炉城。</p> <p class="ql-block">岳钟琪(1686年11月8日—1754年),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原籍凉州庄浪(今兰州永登)。岳飞二十一世孙,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授游击。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以准噶尔部入扰西藏,奉命率兵入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夺桥渡江,直抵拉萨。</p><p class="ql-block">雍正元年(1723年),以参赞大臣随年羹尧征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出归德堡(今青海贵德),断敌退路。次年正月,授奋威将军。二月,袭破罗卜藏丹津大营,青海平。雍正三年(1725年),授川陕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次年,奉命将云贵两地"改土归流"。雍正七年(1729年),受命为宁远大将军率师出西路,会北路靖远大将军傅尔丹备攻准噶尔部游牧地伊犁。雍正十年(1732年)十月,以"误国负恩"等罪被夺官拘禁。乾隆十三年(1748年),初以总兵启用,复授四川提督。参与大小金川之战,献南北夹击、直捣中坚之策,被经略傅恒采纳,并以13骑入勒乌围(今四川金川东)大营,劝导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父子归降。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叛乱,时年64岁的岳钟琪奉命出兵康定,会同总督策楞,结果成功讨平叛乱。</p><p class="ql-block">乾隆十九年(1754年),岳钟琪抱重病出征镇压陈琨时,病卒于四川资州,时年六十八岁,乾隆帝赐谥襄勤,乾隆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著作《姜园集》、《蛩吟集》等。</p> <p class="ql-block">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海拔4298米,是康巴第一关。折多山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大渡河流域在民族、文化形态等方面处于过渡地带,主要分布着有“嘉绒”之称的藏族支系。其地域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坝州的大小金川一带,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又是“折多”二字。</p><p class="ql-block">川藏公路上的折多山路段,在大雪期间(9-10月到次年初夏)道路结冰,要绕行。</p> <p class="ql-block">远眺折多山</p> <p class="ql-block">前往塔公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塔公草原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塔公镇境内,距康定市区113公里,海拔3730米的高原地带,川藏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方便,是甘孜州最著名的草原。</p><p class="ql-block">自康定沿川藏线西行,翻越折多山,过新都桥后北行37.3公里到达塔公寺。沿线的河流、草原、森林、山体、寺庙、藏房建筑和浓郁的藏乡风情构成该景区。</p> <p class="ql-block">塔公镇</p> <p class="ql-block">塔公寺</p> <p class="ql-block">塔公寺是甘孜州著名的萨迦派(花教)寺庙。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康巴地区藏民朝拜的一个重要圣地。</p><p class="ql-block">在甘孜州,塔公寺与亚青寺、喇荣寺(色达佛学院)是著名的大寺庙。</p> <p class="ql-block">墨石公园</p> <p class="ql-block">前往丹巴县的途中</p> <p class="ql-block">受自然灾害的民房</p> <p class="ql-block">丹巴县前往小金</p> <p class="ql-block">小金前往四姑娘山</p> <p class="ql-block">途经官寨土司</p> <p class="ql-block">途经红军一、四方面军会师地维达。</p> <p class="ql-block">红一、四方面军会师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会师遗址包括达维会师桥和原懋功县城天主教堂干部同乐会遗址两部分。达维会师桥位于小金县达维镇东一公里的沃日河上。天主教堂位于中共小金县委大院内。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第二师第四团自宝兴硗碛出发,翻越长征中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在达维桥上与前来迎接的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二十师七十四团胜利会师。次日,中央机关翻越夹金山抵达维时,在达维桥上受到红四方面军接应部队的夹道欢迎。6月14日,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从达维开赴懋功县城。21日,总政治部在天主教堂召开了两军驻懋功团以上干部同乐会。毛泽东在驻地接见红四方面军在懋功的高级干部,详细分析了形势,提出了会师后的方针和任务。两大主力的胜利会师,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四姑娘山镇境内,属青藏高原邛崃山脉,距成都220公里。四姑娘山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连,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02°42′30″-102°58′40″,北纬30°54′16″-31°16′21″之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点为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幺姑娘山(幺妹峰)、三姑娘山、二姑娘山、大姑娘山。四姑娘山山势陡峭,现代冰川发育。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雪峰52座,终年积雪,发育有现代山岳冰川。主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是邛崃山脉的最高峰,四川第二高峰,横断山脉第三高峰。</p><p class="ql-block">四姑娘山风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遗产,全国十大登山名山。</p> <p class="ql-block">翻越巴郎山</p> <p class="ql-block">巴朗山位于小金县东,小金,汶川,宝兴3县交界处,距成都200余公里。巴朗山海拔5040米,藏语称巴朗拉,意为圣柳山。景区内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是寒冻风化高山,山体峭嶙峋,岩石裸露,险象环生,随处可见山石岩屑坠落崖下而形成的碎屑坡和石堆,蜿蜒其间的公路是阿坝州东行最险一条路。</p> <p class="ql-block">远眺四姑娘山</p> <p class="ql-block">卧龙大熊猫野化训练基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