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陵川丈河“悬空寺”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 贾满红</p><p class="ql-block"> 嘉庆二年(1803),丈河村社首李国臣带领全体村民,通过各种渠道集资,将二百年(1621)前创建的号称丈河“悬空寺”的南崖宫维修一新。维修工程竣工后,他却受到了歹人的诽谤,为证清白,他在佛前焚香发誓后,毅然从南崖宫前二十多丈深的悬崖跳了下去……从此,一段英雄传奇演变成了历史传说,在陵川的太行山中世代流传。二百多年(2007)后,李国臣的后代子孙,却循着历史传说,来到丈河村寻根问祖……</p><p class="ql-block"> 二千多年前,丈河区域所属之陵川,战国时期为赵国领地。公元前262—260年,强大的秦帝国统一利剑直指赵国,并非菜鸟的赵国却不甘心乖乖臣服,于是便在今山西高平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前后耗时三年,秦军前后坑杀赵军四十万人。战乱祸起,人心惶惶。当时,因丈河离“长平”较近,又靠近中原,更重要的是它藏身山麓,便于遮挡。于是,就有许多赵国贵族乡绅富豪,携带妻儿老小和金钱细软跑到丈河躲避战祸,做起了难民。自此始,历代王公贵胄,官宦人家生于乱世为求一个太平,也陆续迁徙到丈河这个风景优美,安宁祥和的地方。难民当中不乏文人墨客,三教信徒,渐渐地就有了村落,有了丈河,有了现在“儒释道”三教并存的独特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 在迁徙的大潮中,有赵国的贵族乡绅富豪,也有文人墨客、三教信土,还有流寇的逃亡士兵,随着人员的增多,丈河容纳不下似潮水涌来的人流。因此,人流开始选择不同的居住地方,向丈河村的各条深沟延伸。向东有了里进掌、仙泉、南河村:向西有了东西掌、东西瑶泉、台南台北;向北有了牛腰坡、柏崖、桑家坪等等不同的大小村庄。各个村庄的人口定居,农业的发展,生活的需求,精神的向往,村村建起庙宇、祠堂,以求安定的生活环境。</p><p class="ql-block"> 安居乐业的生活,人们有了更高的精神向往,庙宇祠堂也不满足心中的欲望。流落难民中的“儒释道”信徒、高僧和道士,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到深山老林、奇峰绝壁,寻求清净的居所。正如金朝赵安时撰写的《大金泽州陵川县古贤谷禅林院重修弥勒殿记》中的一段文字:“太行之间,山灵而水秀,地幽而势阻,峰峦缭绕,岩谷深邃,中有平原,传记称为古贤谷,盖古贤圣之所居也。傍有九仙台、齐云峰、参园洞、清凉泉,真灵圣之福地也。”因此,丈河村开始创建祖师顶、南崖宫。</p><p class="ql-block"> 天启初年(1621)祖师顶动工,这里流传着一个故事:在丈河村的庙宇里,有一位道长修炼成仙,对祖师顶的孤峰险峻,对南崖宫的悬崖绝壁有一种向往,成仙后,带着徒弟要在这两座大山上建庙宇。建庙工程非常艰难,既没有资金,也没有道路,道长先带着徒弟,在祖师顶搭起草棚住下了。后来又请来匠人开工。匠工从最险孤峰开始挖掘地基,地基基本平好,中间剩余一平米见方的地方石头非常硬,根基无法找到平面。道长要求,不论误多少工,费多大力,一定要做好地基平面。匠工想尽各种办法,一锤一钻一点一点掘进。地面还有一寸高度的时候,“呯呯”的锤钻声变成“咚咚”声音,地下像有一个空洞,改用大锤一砸,喷出一丈多高的土灰。待土灰落尽,把口子砸大,漏出三尺见方的一个坑,坑里放着一只石箱,石箱上雕刻有精美图案,灿烂耀眼,喷射出精美绝伦的万道光华。把箱子上面的石渣清理净,箱子却抬不动。打开箱子,满满都是宝物。道长和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宝物闪着金光,所有的人连眼睛都睁不开,眯着眼转了几圈。道长立刻清醒,马上进行焚香祭奠,并对所有人发下毒誓,严守机密,不得泄露。</p><p class="ql-block"> 箱子上的精美图案,师徒二人反复研究,所绘图案,与此孤峰的地理景观非常融洽。师徒二人决定,就按此图施工。图案正是今天祖师顶上的正面图,其中还有三个篆字“正中天。”</p><p class="ql-block"> 明天启二年(1622),南崖宫开始动工。南崖宫的施工,虽然有了资金,但施工难度极大。正北对着丈河村的一面是刀削斧劈般、高约百米的悬崖峭壁,距离崖顶五分之四处崖面突然凹进去一块地方。梁柱插石缝支撑,背靠石壁,下临深谷。初探场地,靠大绳从山顶把人吊下去,后经人工开掘道路,山羊仅可爬行。工程所用砖瓦,全靠山羊驮运,木料靠人工绳吊才完成。南崖宫分上下两层,下层有十八个罗汉塑像成排站立;上层为送子奶奶庙,供奉着观音菩萨,塑像栩栩如生,长眉妙目,数百年来静静地俯瞰着丈河两岸,庇佑着一方百姓安居乐业。庙后墙角有个天然的溶洞,人称“龙王洞”,传说曾有探险者进洞探险,走到5华里处便匆匆返回,未敢继续深入,究竟溶洞有多大有多深至今仍然是个谜。庙宇占地面积九间,砖木结构,建在半山中,周围是悬崖峭壁,又称太行山小“悬空寺”。</p><p class="ql-block"> 天启三年(1623)祖师顶、南崖宫庙宇竣工,成为与古贤寺、九仙台闻名的朝拜圣地。 </p><p class="ql-block"> 大约二百年后,嘉庆八年(1803),南崖宫庙宇风雨侵蚀,寒暑往来,梁柱虫蛀,塑像剥落,庙宇不再辉煌。丈河村社首李国臣,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村长,带领全体村民,通过多渠道集资,对南崖宫进行全面维修。工程结束,他却想不到遭到了歹人的诽谤,说他贪污了公众的捐款。李国臣为人耿直,脾气倔强,立刻将全村人召集起来,把村民带到南崖宫,在神像前焚香后,当众发下毒誓:愿与诽谤者一起从庙前的悬崖上跳下去,谁说假话就摔死谁!诽谤者心虚了,当众昏倒在观音菩萨的脚下,而李国臣当众跳下悬崖……</p><p class="ql-block"> 可公道自在人心,好人自有神助,以性命换清白的李社首跳下那么高的悬崖绝壁,居然保全了性命,仅仅摔伤了一条腿而已,当然也证明了自身的清白。清嘉庆九年(1804),养好腿伤的李国臣做出决定,告别父母和兄弟姐妹,带着妻儿,举家南迁。几经转折,最后在河南省焦作市九里山定居 ,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令他伤心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李国臣离乡之后,他的故事,从传奇变成了传说。</p><p class="ql-block"> 转眼又过了二百多年, 2007年11月初,已经进入深秋,有三位河南的徒步客,年龄都在40岁左右,其中一位就是李国臣的后人,名叫李相宜,是《焦作日报》的记者。他们每人拄着一根拐杖,循着悠久的历史传说,经过两天一宿的奔波,行程二百多里,进入丈河村。</p><p class="ql-block"> 他们进村一问,传说果然是真的。村里人都知道“社头”李国臣在崖壁上整修南宫庙的故事,还指给他们看是从庙前的哪个地方跳下去的。村中的李姓大多已不是李国臣的族人,只找到一位相貌酷似老家爷爷的七旬老人,叫李海金。他说,“小时候听我的父亲讲过先人李国臣举家迁往河南的故事,而父亲在我八岁时就去世了。南迁的大概路线就是从夺火、路工、方庄向南走了,其它我就不清楚了。我年轻时打过乌灵脂,(乌灵脂是一种药材,是寄宿在崖壁上的飞鼠靠吃松柏的树皮和籽粒屙的粪便)用一条大绳捆住一个人的身体,两至三个人配合,从崖顶开始,人在悬崖峭壁上,收捡乌灵脂的过程中,一直把人放到崖底。在这个时候,我利用绳子做下记号,测量过您的祖先跳南崖宫的高度,一共67米,也就是20多丈高吧。”</p><p class="ql-block"> 四年后(2011),李相宜携家带口,跋山涉水,再一次北上丈河寻根问祖。我从他的文章中摘下几段,来体现他们作为李国臣后人对故乡的一片真情:</p><p class="ql-block">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儿时在老家上学,爷爷教我背诵这首唐诗时,总是指着北边云台山的方向念叨:“我们的故乡在山西陵川附城镇一个叫丈河村的地方。”而我则摇头否认,因为远在南阳工作的父亲告诉我,焦作是咱的故乡,九里山隤城寨是咱的老家。</p><p class="ql-block"> 后来父母调回焦作工作,我也转学到市里读书。每逢过年回老家,总免不了在祖先的牌位前磕头。头磕多了,便记住了始祖的名字——李国臣,同时还有一段摄人心魄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陵川附城镇丈河村,会社的头人李国臣带领乡亲们修庙。工程竣工后,他受到了歹人的诽谤,说他贪污了公众的捐款。李国臣在神像前焚香后,当众发下毒誓:与诽谤者一起从庙前的悬崖上跳下去,谁说假话就摔死谁!诽谤者心虚退却了,而李国臣纵身一跃,跳下了数十丈深的悬崖。奇迹发生了:他居然没有被摔死,只跌断了一条腿。谣言不攻自破,清名不胫而走。养好伤后,李国臣告别了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兄弟,带着妻子儿女,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p><p class="ql-block"> 如今,李国臣在九里山下的坟茔已经变成耕地,但他嫉恶如仇的血性遗传给了后人。随着父亲和祖父的先后去世,我重新仰望祖先牌位时,突然悟出了隐藏在上面的那根文化脉线:十几代先人的那种来自大山深处硬如岩石的不屈不挠的硬汉精神仍然流淌在我的血管里,我应该代他们走一走回故乡的路、寻一寻太行山之魂。</p><p class="ql-block"> 四年前(2007),正是这个满山红叶的季节,无法排遣的思绪逼迫着我,身不由己地向大山走去。在保营、光嵩两位挚友的陪伴下,我竟然徒步一百公里山路,回到了那个我从未回过的、并且由我向上已有十代先人没有回去过的老家——山西陵川丈河村!</p><p class="ql-block"> 周末,已答应陪家人郊游的我,在车子启动的瞬间,突然望见远方的一带青山,一阵心悸,失声道:“妈,咱回老家吧,回、回陵川……”话音未落,热泪潸然。</p><p class="ql-block"> 自打父亲和爷爷去世后,我的心像断线的风筝,一直在随风飘摇,不停地寻找着归宿。潜意识里,总感觉那些逝去的亲人,他们的灵魂都好似洄游的鱼群,沿着太行山间的一条条河谷,像大山深处游去——因为我们的祖先来自那里,我们的老家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清朝嘉庆九年即1804年,祖先李国臣养好腿伤后举家南迁到焦作九里山,从此再也没有回过他的出生地。</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把2007年寻访的经历写进了文章《回故乡之路》,发表在《焦作日报》上。焦作著名编剧杨林告诉我:相宜,看过你的那篇文章后我真的落泪了,你在二百多年后还能追寻祖先的故地,寻访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无愧于列祖列宗啊。和你相比,我们连祖先在哪里都搞不清楚,想光宗耀祖都找不到庙门,大不孝啊!</p><p class="ql-block"> 妹妹也曾评价我,只有你们这些男孩子,才这么重视自己的出身和家族的来历。 当车子缓缓驶进丈河村新建的村大门时,一 缕温情悄然划过我的心海——丈河的先人们,您的子孙看您来了!</p><p class="ql-block"> 我和妈妈、妻子、妹妹、弟妹、侄子、外甥、外甥女一行八人,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一口气爬上了镶嵌在二十三丈高悬崖上的“丈河悬空寺”——南崖宫。</p><p class="ql-block"> 在丈河,我见到了祖先李国臣留在丈河的兄弟的后人,凭吊了成就李国臣硬汉性格和不死神话的“陵川悬空寺”,还有承载这方热土上淳朴乡民文化信仰的“丈河小灵山”。 在丈河,李氏的族人虽然遗失了家谱,但全村上下妇孺皆知,二百多年前,丈河社首李国臣两袖清风维修寺庙、为证明清白跳悬崖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丈河,是祖先李国臣的无字碑;丈河,也是祖先李国臣的伤心地。因为,最伟大的人也最脆弱,最无私的人也最伤不起啊!</p><p class="ql-block"> 一家老小站在南崖宫上,双手抚摸宫体护栏,感慨万千,望着南崖宫下对岸不曾熟悉的故乡和满眼的蓝天白云,清山绿水,200多年的心结一下子释放得无影无踪、、、、、、</p><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14日星期日</p> <p class="ql-block">2007年初来丈河的远视图。</p> <p class="ql-block">2007年初探南崖宫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2007年李家后人酷似爷爷的人物李海金。</p> <p class="ql-block">2011年李国臣的后人《焦作日报》记者李相宜带领全家八口人重访南崖宫维修过的庙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