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精卫填海的故事源于《山海经》中国古代神话文集,讲述的是炎帝(传说中教人种植五谷的神农氏)的小女儿在东海溺亡化为精卫鸟,常衔西山的树枝、石头填东海。</p><p class="ql-block"> 精卫填海和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女娲补天、燧木钻火等古代神话故一样,描写的都是常人无法做到或很难实现的目标,反映了古代人与自然的生存矛盾和改变荒蛮生存环境的渴望,期待人类战胜自然,征服自然,展示不服输的决心,具有鲜明的东方文化尚德精神的基本特征。</p><p class="ql-block"> 尚德精神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特质之一,也是儒文化的精髓。“尚”是尊崇、崇向;“德”是遵循人性善的本心,顺乎天道。既敬畏天地又期盼改变现状是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精神,即所谓“厚德载物,养性励行”。尚与德的内涵也是道与德的关系,在传统观念与思想之间追求交汇,融合。</p><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杰出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顾炎武(1613-1682),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36岁时写下一首杂言诗《精卫》:</p><p class="ql-block">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p><p class="ql-block">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p><p class="ql-block">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p><p class="ql-block">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p><p class="ql-block"> 呜呼!</p><p class="ql-block"> 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p><p class="ql-block"> 作者借助先秦神话故事,自喻精卫,以诗明志,采用对话的诗歌形式,表达了自己不畏险阻,舍身报国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顾炎武:汉族,苏州昆山千灯镇人(现居所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原名顾绛,字宁人,号亭林先生,因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改名顾炎武,。</p><p class="ql-block"> 《精卫》假设有人对“精卫”发出诘问与规劝:世界上不平的事太多了,何须用自己弱小的身躯去做衔树枝填海徒劳无功的事呢?</p><p class="ql-block"> “精卫”回答,我要填平东海,哪怕身体力竭沉没,决心也不改变,大海没填平,我的心跳不会停止。哎哟!你看在西山衔木的鸟儿真多,可它们是在营建自家的小窝啊。</p><p class="ql-block"> 明末,日趋衰败的明王朝内忧外患,年青的顾炎武早年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生母何氏被砍断右臂,两个弟弟被戮杀,嗣(婶)母王氏悲痛欲绝,她不愿做异族顺民,绝食殉国,弥留之际她对顾炎武说:“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人,与国恩,无忘祖遗训,勿更出仕”告诫儿子坚持民族气节,不做清朝的官。国破、家亡的惨像在顾炎武心里留下的伤痛难以平复。</p><p class="ql-block"> 明未将领吴三桂、尚可喜之流为一己私利开门揖盗,成为清兵侵入山海关的“带路党”。顾炎武悲愤难抑写下《精卫》,表达抗清复明意志,嘲讽投靠异族入侵者的叛将只顾利益的失道失德无耻行为。</p><p class="ql-block"> “保国者,其君其臣内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意思是:保国家不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老百姓无关,而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害,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将其简言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p><p class="ql-block"> 礼赞并崇尚“精卫”的献身精神是顾炎武尚德精神在《精卫》这首杂言诗的重要体现。为实现理想矢志不移,百折不回,甚至牺牲肉体。</p><p class="ql-block"> 同时,篾视、嘲讽吴三桂之流只顾个人私利丧失民族大义,德不配位的行径。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仁义礼这些基本行为都做不到,这个社会能好得了吗?</p><p class="ql-block">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终时”,大海一日不填平,他一曰不会停止,这是一个亡国庶民悲怆的呼号,也流露出诗人身单力簿的哀叹。</p><p class="ql-block"> 央视大型文艺节目《经典咏流传第四季》,主持嘉宾康震解读顾炎武的《精卫》:“精卫”表达了仁人志士的心声:中国从古至今,开天辟地的伟大创造精神,坚持不懈,一定要达到梦想的执着的信念和信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