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来“破五”

火星人

<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送穷还有许多别称,诸如“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衣”。民俗认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然而,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又有了讲究,叫“送穷”。</p>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五,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据说,这样可免除谗言之祸。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另外,饺子的形状酷似金锭,所以吃饺子也是一种庆祝财神诞辰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按讲究,这一天的饺子馅儿一定要自己剁,把不顺的东西都剁掉,预示着来年一切都顺利。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p> <p class="ql-block">  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五四班的同学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包饺子,体会劳动的快乐,享受生活的美好,感恩祖国的强大,人人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p> <p class="ql-block">  张知然同学是一个聪明又懂事的孩子,家务劳动非常积极,妥帖的一枚“小暖男”。</p> <p class="ql-block">  刘子萌,一个瘦小的小姑娘,可做起家务活并不比大人差,这个寒假收获可不少!</p> <p class="ql-block">  谈嘉晨,从擀皮到包饺子,每个动作都非常熟练,爸爸妈妈的心里多么温暖啊!</p> <p class="ql-block">  高羽涵,从一开始调馅,到擀皮包饺子直到饺子出锅全程参与,你看她包饺子时多么认真啊!</p> <p class="ql-block">  郭雨萱同学,是爸爸妈妈家里的小帮手,揉面搓面做剂子包饺子样样精通,非常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  刘可莹,喜欢做家务劳动,包的饺子不但好看排列的还非常有序,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开心的笑了!</p> <p class="ql-block">  王若萱,做起家务劳动来妈妈一直称赞,看似简单的包饺子却锻炼了孩子的毅力,自己动手包的饺子吃起来才香呢!</p> <p class="ql-block">  任亚轩,不要看我是个男孩子,做起家务活来我可不比女生差,不服咱们可以比试比试!</p> <p class="ql-block">  鲍辰萱,文文静静的女孩子,做家务可从来没有难倒过,包饺子更是得心应手了。</p> <p class="ql-block"> 别看是娃娃 </p><p class="ql-block"> 人小本领大</p><p class="ql-block"> 干起家务活</p><p class="ql-block"> 个个顶呱呱</p> <p class="ql-block">  老师也来应个景,发现自己的动作还没有学生们娴熟呢!包的饺子也没有孩子们包的好看!看来家务活还是干的少啊!</p> <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五,寓意着春节即将结束,一切要恢复到年前的工作和学习状态,希望新的一年疫情早日得到彻底控制,一切回归正常,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牛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