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城二小】“寻访党员先锋,重温峥嵘岁月”——四(4)班寒假研学活动

大拇指中队

<p class="ql-block">  新年伊始,我们有幸拜访了一位已96岁高龄的老爷爷,今天,跟随孩子们的脚步一起聆听这位爷爷的抗日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一来到曹海云爷爷家,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拿出了他亲自撰写的书籍《戎马生涯——一个抗日老兵的回忆》,分发给每个小朋友,这本传记内容真实朴素,记下了曹爷爷人生的痕迹和经历,所写的史料是历史框架中有血有肉的部分。这本传记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有关历史的可贵细节,也证实了“老干部是一部活的历史、活的档案”。</p> <p class="ql-block">  曹海云,1926年出生,江苏如东县人,1943年3月参加新四军,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高级炮校培训后,留校任教6年,1957年改任练习营长、军务科长、副大队长等职。1963年到任县人武部长、军分区后勤部部长等职。离休后,上老年大学学习书法。1987年任金华市离休干部书法协会常务理事。1990年后任浙江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终身会员。</p> <p class="ql-block">  曹爷爷讲起当年抗日的事迹,真是滔滔不绝,孩子们听得好起劲。</p><p class="ql-block"> 话说当时日本鬼子的武器先进弹药充足,新四军武器落后,如果要发生正面冲突,我方肯定输呀。所以只能智取,和鬼子打游击战埋伏战。有一次,早上八九点的光景,敌人真的进入埋伏圈。前头是鬼子,后面是伪军。迎着太阳在公路上向东走。当鬼子全部进入伏击圈后,就开始机关枪扫射,引爆地雷。一阵猛打,鬼子与伪军倒下几十个。最后在缴枪的时候,一个较矮的鬼子不肯投降,端着刺刀和当时才17岁的曹海云拼命。当刺刀向曹胸前刺来时,被一个防左发刺,把鬼子刺刀挑开,顺势一个侧击,将枪托打在鬼子脑袋上,鬼子摇晃了一下就倒地了,曹马上再补一刺刀,结束了鬼子的性命。这次战斗收获不小,消灭鬼子一个小队,打死十几个伪军,俘虏伪军九个,缴获轻机枪一挺,步枪二十余支,我军无伤亡,打了一个很漂亮的胜仗。</p> <p class="ql-block">  自从曹爷爷17岁参加革命,亲眼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看到美丽的家乡遭到日本鬼子的烧杀抢掠,亲眼看到身边的战友,平时他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打战时冲锋在前,勇敢顽强,不怕牺牲,争取战斗胜利。时间一久,才知道他们都是共产党。因此,当时年仅17岁的曹爷爷对共产党从内心深处充满了敬意。1943年3月参加新四军,他常说,一旦参军就没想着活着回家。由于曹爷爷作战英勇,不怕牺牲,在当年10月初就举行了入党宣誓。入党以后,工作更加积极努力。</p> <p class="ql-block">  曹爷爷讲道“有一次去烧敌人的碉堡,想搞开一个口子冲进去,用柴草、油箍塞进碉堡里,烧死那些猖狂的狗日的。没想到被发现,齐涮涮一下子扔下来十多颗手榴弹,在身边爆炸。有一颗还在曹爷爷腿裆下面爆炸。瞬间感到两条腿一阵剧痛,硝烟呛得透不过气来,头脑一阵昏眩。心想,这一下完蛋了,恐怕活不成了。过了几秒钟,缓过神来眨巴眨巴眼睛,觉得还活着。伸手摸摸腿裆还是干的没有流血,棉裤被炸破了。从棉絮里摸出来的弹片还是热乎乎的,幸亏敌人的手榴弹都是些土造货,要不然真的要壮烈牺牲了。</p><p class="ql-block"> 曹爷爷讲到精彩处,同学们不禁为爷爷鼓起掌,爷爷当年抗日英勇无畏的精神值得学习。</p> <p class="ql-block">  欣赏一下曹爷爷的书法,孩子们不禁发出感叹“爷爷的书法真是绝了”</p> <p class="ql-block">  曹爷爷,战争年代,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从一名农家子弟成长为优秀指挥员。新中国成立初期,刻苦学习成为我军第一代自己培养出的高等军事院校教官。离休后,修身养性潜心书法,调节生活情趣之余不忘为社会公益出力……</p><p class="ql-block"> 最后在新年之际祝曹爷爷身体健康,福寿绵长,万事如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