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姜怀顺与全人教育》有感

周小爱Frank

<p class="ql-block">身为初入教育工作的工作者,为增加自己的教育底蕴,利用假期读了姜怀顺先生的《姜怀顺与全人教育》,读完全文让我体会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更高的格局,深受感动,也勾起了我对于最初决定做教育工作的初心。有理想的教育可以为祖国培育更有民族担当的接班人,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授,也不仅仅是怀着一颗为学生们好,助学生们考上理想的大学回馈社会和父母的教师,我们也是孩子们灵魂的摆渡人,培养他们成为独立思考,有针砭时弊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有世界格局的中国未来新主人。理想固然实现起来会历经坎坷,但愚公移山终会有所成。这就要求我们青年教师多读书,多请教,多在真实的学生世界里体会脚踏实地的教育方法。</p> <p class="ql-block">记得文中有一句话,“没有天生的教育家”。姜怀顺先生作为我所任教的学校的校长,真真实实的给予了我们青年教师莫大的宽容与提高空间,在高一做教学的这半年来,比我以往在学校里数年收获的都多,不仅是在教学经验上,还有与学生相处方式等等方面。是的,没有天生的教育家,但我们要努力进步,拿出研究的精神和态度,用心培养学生,用爱与责任铸师魂。</p> <p class="ql-block">曾经看教育学史时记得有讲古罗马的教育,把孩子收归国有,国家缺什么样的职业者就培训他们,这样机械的培训对于国家也许是好的,但是是没有灵魂的画师。姜校长文中有一个标题是“人类进步需要每个人的担当”,那我在想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理想是不是培养出这样有理想有担当的每个人。新中国成立前的教育听爷爷说有一个东西叫戒尺,是他的字写的极好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工作有了更纵深的发展,现代教育慢慢更加成熟,老师的鼓励和耐心让学生的成长不仅仅只体现在练字上。我们也许正在一步步探索实现像姜校长他们那一代教育家们的理想。</p> <p class="ql-block">姜校在文章中倡导在研究的状态下学习,作为一名初入教育工作岗位的教师刚刚能体会其中一点点的含义,研究的态度是做好总结,从学生角度,总结学生的进步情况,真实问询近一阶段的学习状态,做好学生个人档案;从教法的角度,多听课,学习别人的经验的同时,研究为什么别人能做到这么好,自己的差距怎么弥补上。我想我的些许体会并不完全,研究仍要继续,这些得在我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慢慢寻找和体会。</p> <p class="ql-block">读完本书,甘之若饴,很幸运教育工作之初遇到这样有着教育理想的工作团队,我们支撑了教育的一片小小蓝天,往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做好教育研究,像习主席说的,年轻人要有理想、爱祖国、担责任、勇奋斗、练本领、修品德。希望努力培养出练就过硬本领,有担当有品德的双语学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