玺如的日记,第92篇 我只有90岁,我有的是时间!

钱玺如

<p class="ql-block">有人不到30已经死了,有人年过90依旧精彩绝伦。</p><p class="ql-block">我为什么要开这个美篇?</p><p class="ql-block">因为我发现中国也有很多老人,优秀,有想法,有能力,虽然他们可能已经年过50,他们依旧想过有意义的生活,为社会创造价值甚至为人生创造奇迹。</p><p class="ql-block">我支持他们,我也呼吁社会有资产的投资人支持他们,支持每一个愿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会有福报的!</p> <br></br></h3></br>▼<h3><strong>“我只有90岁,老子有的是时间。”</strong></h3></br><h3>说这话的是今年诺比尔化学课新晋得主,97岁的“Good Enough”老爷爷,约翰·古迪纳夫(John Goodenough)。</h3></br><h3><strong> </strong></h3></br><h3>每个人都有很多遗憾,因为年龄大,因为家人不支持,因为外部条件不允许等等,如果你认为这些是阻碍你发展的因素,不妨看看老爷爷的励志故事。</h3></br><h3>从小患有阅读障碍症,成长家庭并不和睦,大学历经二战,30岁才拿下博士学位,年过半百才正式研究电池材料。54岁失业,58岁发明钴酸锂电池改变世界,64岁不想退休选择跳槽,75岁以磷酸铁锂电池再度改变世界,90岁以后开始研究全固态电池。97岁高龄,依旧每周上班5天,仍旧有新研究成果问世。</h3></br><h3>相比老爷爷的硬核人生,十几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以下的我们,有什么理由轻言放弃?</h3></br> <strong>01</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br></br>▼<strong>“Good Enough”特别好爷爷</strong><br></br><strong>不太好的前半生</strong>约翰·古迪纳夫(John Goodenough),用中文直译过来就是“特别好”,但<strong>名叫“特别好”的他,</strong><strong>却经历了一个并不怎么好的前半生</strong>。<strong></strong> 1922年古迪纳夫出生在美国一个富裕家庭,但从小他父母的关系就极其不好,父亲还对他非常严厉, 导致他整个童年唯一的玩伴是一条叫做Mac的狗。18岁高考前夕,父母离婚,他争气考上了耶鲁大学,<br></br>但父亲只愿意给他35美元的学费,<br></br>当时耶鲁的学费是900美元。 ▲古迪纳夫老爷爷曾经也是一枚小鲜肉啊在耶鲁大学靠给有钱人家的小孩做家教付了学费,<br></br>古迪纳夫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本来读的是古典文学系,<strong>读了一年后发现自己患上了阅读障碍症,</strong><br></br><strong>不得已转到数学系</strong>。 1943年,大学毕业的他正发愁毕业后应该做什么,二战爆发了。于是他报名参加了美国空军,但是<strong>他并没有成为一名飞行员,</strong><br></br><strong>而是被派到太平洋</strong><strong>一个小岛上去搜集气象数据。</strong> ▲服役时期的古迪纳夫两年后,二战结束了,古迪纳夫的黄金年龄也被耽误了。他带着科研梦想到芝加哥大学进修物理,教授有点瞧不上这个半路出家的大龄青年:<br></br><strong>“在你这个年纪,</strong><strong>那些物理学巨匠们早就荣誉等身了。</strong><strong>“</strong>意思是,你这么大年纪了,还是别折腾了。<br></br> 的确如此,<br></br>爱因斯坦26岁提出了相对论,<br></br>爱迪生32岁发明了白炽灯,<br></br>居里夫人36岁已经拿到了诺贝尔奖,连中国作家张爱玲都说过“出名要趁早”。<strong>在生活中</strong><strong>当你想要跳出舒适圈挑战自己的时候,</strong><strong>总有一些外界的声音告诉你</strong><strong>放弃吧,前路迢迢充满艰辛。</strong> 但古迪纳夫没有退缩,他的导师,大名鼎鼎的稳级二极管发明者齐纳对他说:<br></br><strong>“</strong><strong>人的一生只有两个问题,</strong><strong></strong><strong>第一问题,是找到一个问题,</strong><strong></strong><strong>第二个问题,是把他解决掉。</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古迪纳夫的博士导师、物理学家齐纳30岁,古迪纳夫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的学位。博士毕业后,他扎扎实实在实验室待了20年,<br></br>虽也小有成就,但研究的方向和后来获诺奖的方向<br></br>并没有什么关系。已经年近半百,<br></br>本来以为一生就可以这么平淡地过下去,但下一个挑战还在等着他。 <strong></strong><strong>02</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br></br>▼<strong>54岁失业再出发</strong><br></br><h3><strong>人生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strong></h3></br><strong>1976年,古迪纳夫54岁</strong><br></br>本来研究得好好的,突然得知项目经费被砍了,<br></br>年过半百面临失业危险的他不得不赶紧找下家,好在凭借之前优秀的工作经历,<br></br><strong>他来到了牛津大学。</strong><strong>就这样,一个物理学博士</strong><strong>成为牛津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室的主任,</strong>他才正式开始研究之后让他获得诺贝尔奖的锂电池方向。 ▲牛津大学时期的古迪纳夫<br></br><strong>人生就是这样,</strong><strong></strong><strong><br></br></strong><strong>命运有时候给你一个陡坡,</strong><strong></strong><strong>殊不知翻过去了就是山顶,</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就看你能不能坚持到最后。</strong><strong></strong>上世纪70年代末,电子产品刚刚开始流行,电子表、随身听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br></br>但当时的锂电池有一个致命的缺点:<strong>特别容易爆炸!</strong>因为锂电池中的金属锂在空气中非常不稳定,很容易自燃;<br></br>并且在充放电的过程中,锂会快速产生一种叫枝晶的东西,很容易造成电池短路。 古迪纳夫的研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57岁,他和其他两名科学家一起发现了钴酸锂这种物质,让锂电池的性质变得稳定多了,使锂电池的扩大使用变成了可能。但牛津大学当时甚至都不愿意帮他申请专利。 ▲与牛津同事合影后来这个专利被索尼买走,并成功实现了商业化,而古迪纳夫直到现在都没有从价值350亿的锂电池市场中赚到一分钱,后来接受采访时,他只是淡定地说:<strong>“</strong><strong>反正我做这个的时候也不知道它会这么值钱,</strong><strong></strong><strong>我只知道这就是我应该去做的事。</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strong>57岁发明新材料可以说已经打了当时嘲笑他的那个教授的脸了,在中国对很多来说可能正是退休养老含饴弄孙的年龄,<br></br>但古迪纳夫没有停步。<strong>“</strong><strong>我不想退休等死,</strong><strong></strong><strong>我想努力奋斗,</strong><strong></strong><strong>我相信我们正在做的事情</strong><strong></strong><strong>是非常重要的。</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因为牛津大学有65岁强制退休的传统,<br></br>64岁那年,不服输的古迪纳夫老爷子打擦边球跳槽到得克萨斯州继续进行研究,1997年,75岁,古迪纳夫发现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这种材料比之前的钴酸锂更便宜也更安全,这项发明催生了“可携带便携电子设备”的诞生。可以说,我们现在能用上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其中都有老爷子的功劳。 ▲2013年,古迪纳夫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br></br>2012年,90岁,<br></br>古迪纳夫开始把研究方向转向全固态电池,2017年,95岁,<br></br>有人问他没有拿到诺奖会不会遗憾,他说:“<strong>无所谓,</strong><strong>我已经goodenough(足够好了)。</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strong>03</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br></br>▼<strong>97岁获奖</strong><br></br><strong>人生没有白走的路</strong><strong>每一步都算数</strong>97岁的某一天,<br></br>他接到一个电话:<br></br><strong>“恭喜你,</strong><strong></strong><strong>你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但获诺奖对老爷子来说不是终点,97岁的他还是每天去实验室,因为他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是希望能研制出一种能储存太阳能和风能的超级电池,这样就能让电动汽车和内燃机汽车真正匹敌。<strong>“</strong><strong>我想让汽车尾气</strong><strong></strong><strong>从全世界的高速公路上消失。</strong><strong></strong><strong>我希望死前能看到这一天,</strong><strong></strong><strong>我今年96岁,还有时间。</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去年接受采访时,<br></br>古迪纳夫这样说。<strong> </strong>在古迪纳夫办公室门口贴着一首诗歌,写着“<strong>Do good anyway</strong>”。回首古迪纳夫老爷爷的硬核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br></br>原生家庭不好,考上大学后有先天性阅读障碍,大学毕业时赶上社会动荡,还面临过中年危机。但一步步古迪纳夫都走过来了。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这种<br></br>“令人扼腕叹息,但又无可奈何”的遗憾,年纪太大、时间太少,家人不支持,很多人因此放弃了继续学习和成长的念头。当古迪纳夫30岁重新开始读书,当54岁他面临失业,他可能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得诺奖。<strong>是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追求,</strong><strong>让他拓展了自己生命的长度和深度,</strong><strong>直到现在97岁,</strong><strong>他还在继续学习和探索的路上。</strong><strong> <p class="ql-block"><b>“我们有些人就像是乌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走得慢,一路挣扎,到了而立之年还找不到出路,但乌龟知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他必须走下去。”</b>做一只爬的最久的乌龟,保持学习保持好奇,即使慢一点,遇到一点困难,只要最后能到达终点,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人生没有白走的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一步都算数。</p><p class="ql-block"><b>如果你不对生活失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生活也不会让你失望。</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