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师生传统文化修养和文明水平,推进文化兴县战略实施,结合即将到来的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好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学习传承,推进“全民学国学”活动深入持续开展。时村营中心校在春节期间开展“过春节、探年俗、永传承”师生年俗征文活动活动 我们家乡的春节习俗<br> 时村营乡中学教师 徐新文<br> 春节,是中华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信仰、祭祀与家庭伦理,是春节历久弥新的精神核心,在历史发展中,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br> 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有舞狮、飘色、耍龙、游神、押舟、年例、逛庙会、逛花街、烧烟花,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祭祀神灵、拜祭祖先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承袭了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盛大的祭祝祈年活动,年味浓郁。春节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凝聚着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br> 在我们家乡,一提到春节的习俗,作为一个吃货的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吃饺子。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中国传统食物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利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饺子和“交子”正好是谐音。而交子代表新旧年之间交替的时候,所以,吃饺子代表新的一年吉祥如意。<br> 放鞭炮,也是我们家乡年俗文化中富有代表性的一种传统形式,它寄托了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人们常在过年的时候燃爆竹,而爆竹又有驱魔、辟邪、消灾的寓意,所以,在后来的传说里,“年”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恶魔,而家家户户的爆竹声,就是为了驱赶“年”这种怪物。当然,我们过年放鞭炮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存放鞭炮,也应该远离明火。<br> 贴春联,也是我们春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春节时,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br> 守岁,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者守岁,是为延长父母的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守岁的守,既有对即将逝去旧岁的留恋之情,又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望之意。所以,每年三十的晚上,我都会满怀热情地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守岁。<br> 除了这几种习俗,过年前的大扫除,年中不能碰剪刀,利刃,不能说“病”、“死"、<br> 喜气洋洋的春节,虽然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但是,中国的五十六个朵争奇斗艳的鲜花,心连心,开心度过一个又一个的春节。因为春节正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br> <br><br> 2021年2月5日 <br> 馒头文化<br> 时村营乡中学 王树叶<br>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这些民谣离我们远去,零零后的孩子都没听说过。很多的传统文化孩子们知道的越来越少了。有关过年蒸馒头的文化,你知道多少呢?<br>一、过年蒸馒头的寓意<br> 中国北方有“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的传统民俗。人们会在过年前发面、蒸馒头,寓意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发财发家。按照老理儿,从正月初一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所以人们习惯在腊月廿八、廿九这两天做主食。由于春节期间忌做蒸、炒、烙等炊事,而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不吉利,所以以前人们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br>二、蒸馒头样式多的寓意<br> 北方过年蒸的馒头,多姿多彩形象丰富。因馒头的样式不同,含义自然也不同:鱼形为吉祥,桃形为长寿,苹果形为平安如意,鲶鱼馒头寓意“年年有余”,元宝馒头寓意招财进宝,馒头上点缀五个大红枣寓意来年五谷丰登。而这些做成刺猬、龙等形状的馒头,传说是“圣虫”的一种,取“剩”、“升”之音,寓意来年粮食有剩余,日子步步高升。馒头上还有点红,意味着红红火火,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一种祝愿和愿望。<br>三、馒头的由来与历史典故:<br> 第一个说法:馒头是三国的诸葛亮发明的。馒头的起源要追溯到三国时代。据《诚斋杂记》载“孔明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则出兵利。孔明杂以羊豕之内,以面包之,以像人头。此为馒头之始。”又据明朝郎瑛所撰《七修类移》说:“馒头本名蛮头。” <br> 当年诸葛亮亲自率兵征伐割据于云、贵一带称霸的孟获,七擒七纵。叛乱既平,凯旋回师至泸水时,忽然间狂风急浪,兵难以渡。当地人告诉诸葛亮,说是“猖神”兴风作浪,要用七七四十九个人头及白羊、黑牛祭祀,才能平息风浪。 <br> 诸葛亮不忍用人头来祭泸水,便“偷换内容”而“迁就形式”,有了这桩机巧的发明创造以祭“鬼神”。诸葛亮始创的馒头,毕竟须夹入牛、羊肉馅,工序复杂且花费较多,后人将做馅的工序省去,就成了仿天人们俗称的“馒头”。而有馅的则被称为“包子”。 <br> 第二个说法:馒头原来是因为做了是顶替用来祭祀的俘虏蛮夷的头,所以是称为蛮头,后改用曼头用以避讳,再后加了食旁成为现在的馒头。相传三国时候,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来袭击骚扰,诸葛亮亲自带兵去讨伐他。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很重而且有毒。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河神。诸葛亮当然不能答应杀“南蛮”俘虏。为了鼓舞士气,他想出了另一个办法:用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河神。 <br> 从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因为称“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br>四、 馒头文化的特点<br> 馒头文化根植于中国大地,是中国文化在饮食生活方面的具体表现,具有广泛的吸纳性、宽厚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同化力。<br>(1)广泛吸纳,收而有序<br> 馒头文化广泛的吸纳性是中国人“道法自然”世界观的现实反映,表现是“顺乎自然、应势而为”。中国人主食演进的过程,纵向看是小麦替代了北方的小米。主要原因是小麦的产量超过了谷子,能够满足人口不断增加的需要。但小麦不适应南方的气候,不象稻谷那样可以多季种,产量没有稻谷高。所以,小麦没有替代南方的大米。这个事实说明,中国人接纳小麦,是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是有选择的,不是盲目的,是“应势而为、收而有序”的。<br>(2)宽厚包容,受而有度<br> 馒头文化宽厚的包容性是中国人“中庸守己”人生观的现实反映,表现是“兼收并蓄、和而不同”。中国人主食演进的过程,横向看是粉食替代了北方的粒食。主要原因是经过本土化的改造和创新,粉食的口感优于小米食物,花样也远远多于小米食物。值得强调的是,中国北方接受了粉食,但没有照搬照抄它的食用方法,而是在烤饼的基础上,发明了蒸饼(馒头)。保留了自己蒸的饮食传统,遵循着“和而不同、受而有度”的生活态度。<br>(3)强力同化,守而有衡<br> 馒头文化强大的同化力是中国人“厚德载物”价值观的现实反映,表现是“固本培元、吐故纳新”。中国人主食演进的过程,全面看是坚守了食物的蒸法。无论南方北方,无论大米小米,无论谷子麦子,无论粒食粉食,都是如此。这种坚守,是源于蒸制食物更适合人体健康的基本事实,也是源于“固本培元、守而有衡”的文化自信。<br>当然,馒头文化所提倡的同化并不是独大化和单一化,而是在“吐故纳新”基础上的多元化。经过不断的探索,中国人用面粉蒸出了多种多样的面食,甚至远远超过了面食发源地西方烤出来的面食品种。<br> 今天介绍有关馒头的文化,你了解了吗?<br> 过小年<br> 时村营乡中学 王玉芬<br>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小年,但是关于小年的一些风俗,大家都知道吗?<br>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br> 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br>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br> 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br>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br> 农历腊月二十三,也是俗称的“小年”或“祭灶节”............<br> 哈哈,这就是小年的风俗,是不是很有趣啊?<br> 2021年2月4日<br> 家 乡 的 春 节<br> 时村营乡中学 九一班 陈晓姿<br> 指导教师:徐新文 <br> 家乡的春节令我神往,放鞭炮、贴春联、蒸年糕、吃饺子、看花灯等等,这些传统的习俗,是一个也少不了的,每到春节,也是我最快乐的时候,我最关心的事儿,那就是贴对联啦,春节贴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从其内容和形式上,还包含了一定的寓意,比如,"福”字的倒贴,它意味着:“富到家了",再比如,贴门神,意思是保佑家人平平安安,不仅如此,贴对联还代表着喜庆、祥和。每当看到一幅帽对联,我会情不自禁地读起来,读着对联,也是一种享受哦!<br> 这不仅让我想起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写的就是过年时人们贴对联的情景。<br> 据历史记载,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就有过年悬挂桃符在左右门、驱鬼避邪的习俗。到了五代,人们开始将对联写在桃木上。宋代以后,过年挂对联的做法相当普遍。到了明代,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符。而后,文人学士把题对联当成雅事。清代以后,贴对联的做法十分盛行,也出现了许多名联佳对。<br> 古老的贴对联习俗,在琼海乡下依然盛行。过年时,琼海家家户户都贴对联。今年春节,我自告奋勇,帮爷爷挑选了三副对联。在大门口,我选的对联是:迎新春万事如意,贺佳节百福临门。横批是:春满人间。在爷爷奶奶的屋门口,我选的对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横批是:吉星高照。在叔叔门口,我选的对联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茂达三江。横批是:年年有余。<br> 当然,贴对联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但也是要讲究艺术的哟,不然的话,有时候真的会闹出笑话来的,我把对联分出上下联(按照上下联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区分——仄声为上联,平声为下联),涂上浆糊。爷爷搬来一把梯子,我把对联递给他。他爬上梯子,把对联贴到门框上。我站在一边,当好爷爷的小助手,为爷爷扶梯,还帮他看贴得正不正。等我们把对联全部贴好,已经花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了。忙活了半天,但功夫没有白费,贴了对联后,整个院子变得特别喜庆,处处洋溢着新年的欢乐气氛。<br> 怪不得春节贴对联的习俗从古代流传到现在呢!<br> <br> 年俗文化<br> 时村营乡中学 八一班 韩其峰<div> 指导老师:王美芳<br> 随着科技的发展,春节也跟着改变了不少,但其完美始终得以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春节人文内涵的年味,像座固化的山,不为沧桑之改而移;作为春节装点的年俗,像条飞奔的河,随斗转星移吐故纳新,它们的内心在关系则是,河绕山流。年俗会伴着年味传承下去,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意义也会再传承下去。<br>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除夕晚上,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和家人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饮酒,辞旧迎新。除夕这天我们要忙的事情还真不少。在这一天中,要做年夜饭、贴春联、贴福字、祭祖、守岁等。<br>贴福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檐上贴上“福”字。春节贴“福”字,寄予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甚至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已到”。除此之外,“福”字还可以做成各种图案,比如寿星、寿桃、鲤鱼跃龙门等。<br> 除夕之后便是拜年,拜年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的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而长辈也会将一早就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正月初一的另一件事情便是在这一天人们都是要吃饺子的,有的时候还会在饺子里包一枚硬币,谁吃到谁幸运。迎接新年。 <br><br></div> 贴对联<br> 时村营乡中学8年级2班 苏紫钰<div> 指导老师 苗凯<br> 在今年这个春节,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贴春联,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关于春联的知识。<br>春联俗称“门对子”,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都贴上大红色的春联,更添加了过年的喜庆氛围。春联源于古代,以前的春联不叫春联,而叫桃符,每逢春节人们总要用新桃符替换掉旧桃符,就是我们每年都把去年的春联撕下来,换上新的春联。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就是我国的第一幅春联。直到宋代春联才改名叫春贴纸,后来到明代才改叫春联。而且贴春联还是有讲究的,春联是分上下联的,现在很多人都分不清楚。应该是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千万不能贴错了,一定要按规矩贴。 <br> 每一幅春联都表达了人们在新一年里的美好愿望,就像“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节节高”就表达了人们想来年一切顺利的愿望;“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表达了人们希望家人健康长寿的愿望;“红梅含苞傲冬雪,绿柳吐絮迎新春”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期望...... <br> 今年我就和爸爸第一次贴春联。大年30吃过中午饭,奶奶就去给我们做了面汤,又拿出好多幅春联,说让我和爸爸去贴春联,我们给不同的房间门挑了合适的对联,然后我们就一个门一个门的贴。爸爸负责用刷子把面汤均匀的刷到墙上,然后我和爸爸一人拿春联的上面,一人拿下面往墙上贴,还要关上门看两边的高度是不是一样。贴完对联,我却觉得意犹未尽。爸爸就让我把“福”字帖贴到院子里,于是我就用刷子在墙上刷了个菱形,正好和福字的大小一样大,然后我就把福字倒贴上去,寓意“福”到了,不偏不倚,正好合适。然后我又在大门口贴了一个“出门见喜”,希望大年初一开门都有好运气。 我看到所有的门和院子的墙上都贴上了大红的对联和福字,觉得特别高兴,最后妈妈还拿着手机给我们拍照留念。<br> 春联这个民俗从形式上给人们增加了喜庆的氛围,从内容上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br><br></div> 剪纸<br> 时村营乡中学 七年级 王子谦<br> 指导老师 王玉芬<br> 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流传已久。尤其是碰到节日的时候,人们就喜欢剪一点小东西,比如花鸟鱼虫,福禄寿喜,贴在门上或者贴在窗子上,这样一来,过节的气氛就更浓。<br> 老师给我们欣赏了几幅剪纸作品,这些剪纸实在有趣:公鸡打鸣、老鼠偷油、飞龙在天、大头娃娃、年年有余……一幅幅都是栩栩如生!<br> 尤其是“老鼠偷油”最为引人注目。那只老鼠非常机灵,眼睛滴溜溜地转,尾巴特别夸张,像甩着鞭子一样。老鼠偷了一杯油,可是油壶是漏的,油一滴一滴掉下来,眼看就要没了。老鼠急得直跺脚,连忙用嘴去舔……<br> 欣赏完作品,老师说:“我给你们剪一只蝴蝶,如何?”<br>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好啊好啊!”<br> 只见老师拿起剪刀,“咔嚓!咔嚓!”三下两下就剪出了一只美丽的蝴蝶,那金色的蝴蝶扇动着翅膀,似乎正要展翅飞去。<br>告诉你,其实我也会剪纸,我会剪小鸟、蝴蝶、鱼……你也可以试一试哦!<br> 剪纸,确实是一项神奇的艺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