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年早逝的鬼才——埃贡.席勒

江湖中人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埃贡·席勒</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Egon Schiele</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890年6月12日-1918年10月31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奥地利绘画巨子,师承古斯塔夫·克里姆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也纳分离派重要代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20世纪初期一位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div> 1918年秋天,西班牙感冒席捲歐洲,也傳染到維也納。懷有六個月身孕的愛迪絲在10月28日因流感而過世;僅僅三天后,1918年10月31日,席勒也因流感而病逝,年僅28歲。在這最後的三天之中,席勒畫了許多愛迪絲的素描,這些也是他最後的作品。 席勒是我最喜欢的画家之一。还在读中学的时候就看过他的画,喜欢他简练流畅的线条和与众不同的风格。后来进大学知道了更多关于席勒的内容,无论是画册上他的作品,还是《世界美术史》里关于他的评述。<div>好像很多有才华的画家都是有些近乎疯狂的东西在血液里流淌。席勒亦是如此。他在生命中最后8年创作的很多作品都带有这样一种神经质的、扭曲的烙印。有的人很不喜欢,但有的人却很喜欢。这种疯狂与神经质更让他彰显一种艺术家的魅力。其实席勒的功底很好,他的很多素描作品所展现出的那种宁静、流畅是所有画者应该学习的。他的这些素描作品里虽然还是隐含着神<br><br>经质的感觉,但癫狂却是消失了。那是一个画家的另一面。<br><br>——陈丹青<br></div> <p class="ql-block">从东方相学的角度来看,埃贡·席勒——这位奥地利表现主义绘画大师的相貌真是糟糕透顶。他天庭塌陷,下巴窄小,双颊似夹,两耳如鼠,嘴巴小且薄,眼珠淡又浊。果然他一生坎坷而短暂,只活了28个春秋。</p> <p class="ql-block">单说这寿命,就是一个悲剧了。</p><p class="ql-block">在他的履历表上,一切都好像匆匆而过。既无常驻,也无停留。生命中每个阶段,厄运都从不同角度打击他,不叫他喘息,也不叫他躲避。他父亲死于精神病,保护人叔叔反对他学习艺术。他17岁(1907年)时违抗家庭考入维也纳美术学院,结识了分离派首领,45岁的克里姆特和另一位新艺术运动的中坚柯柯席卡,接受了表现主义艺术思想。两三年内,画风急速成熟,并进入最佳创作时期,参加在奥地利与德国的国际性画展,显露逼人才气。但好景不长,1915年应征入伍,穿上奥地利陆军的军服。在军旅生涯的紧张奔波中设法作画。三年后(1918年),维也纳分离派第49届画展为他专设展室,展出作品19幅,获得极大成功。命运在他生命的天平一边放上光彩夺目的成功,在另一边便放上死亡。同年,他染上西班牙感冒,不治身亡。</p> 席勒是克里姆特的学生,他早年学习老师的风格,近乎神似。但他走向成熟后,与克里姆特非但不同,甚至相反。克里姆特精致含蓄,他粗糙暴露;克里姆特恬静隽永,他焦躁不安;克里姆特柔软光滑,他坚硬生涩;克里姆特整体完美,他支离破碎;克里姆特优美感人,他丑恶不堪。从象征上区分,克里姆特仿佛用女神来象征,他则用自己的血肉和被撕碎的灵魂来象征。 席勒向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寻求指导。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购买席勒的画作,或是用自己的作品和席勒交换,还帮席勒安排模特,为席勒引介买主。甚至还带席勒加入维也纳工坊(Wiener Werkstätte)-一个与维也纳分离派有关的艺术家团体。 1890年6月12日,生于奥地利图伦,他的父亲,阿道夫·席勒是任职于奥地利国家铁路局的火车站站长。他的母亲,玛莉·席勒,则是来自波希米亚的捷克克鲁姆洛夫。父亲为这个家庭提供着优越的中产阶级生活,同样沉溺于当时中产阶级普遍的糜烂状态。他的父亲在婚前就患有梅毒,婚后的三个男孩相继夭折,席勒是家中的第四子,唯一的姐姐也在席勒3岁时去世。小时候,席勒曾去由克洛斯特新堡修道院所开设的学校,当时他的美术老师K。L。 史特劳区就已发现他的艺术天份,并支持他朝艺术界继续发展。<br>席勒15岁时,父亲死于梅毒,他的舅舅奥尔成为他的监护人;奥尔对席勒不愿接受高等教育感到难过,但他也认同席勒对艺术的热情的天赋。<br>死亡对于席勒来说从来都不陌生,但父亲的死对他打击很大,席勒很长时间都幻想父亲还在身边,常常与之交谈。他与母亲的关系也渐渐淡漠,因为他认为母亲对死去的父亲缺乏应有的思念和缅怀。死亡成为他后来画作中常常表达的意味。席勒从小性格冷僻、不合群,他在中学时的手稿中写道:“我那些差劲的老师都是我的敌人,他们和其他人都不了解我。” 席勒读小学时,美术老师发现了他的艺术天份,并支持他朝艺术界发展。1906年,16岁的席勒就读维也纳艺术工商学校,不到一年,就被多位老师推荐到维也纳当代艺术学院就读。<br> <p class="ql-block">1902年考入克洛斯特新堡的州联邦高级中等文科学校,从那时起他就酷爱美术,利用业余时间勤奋作画,在他早期作品中还可以看到克洛斯特新堡的教堂和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席勒的画作线条富于表现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纤细又敏感、孤独而强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羞涩而又自负的神经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他的人像作品大都瘦骨嶙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旨在表现人物内在的信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时席勒也是极为自恋的画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幅自画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埃贡席勒的艺术风格在表现派中是独一无二的。他毫不掩饰地表现了那个时代人的心理和情感,他的画面都像处在惊恐不安的状态,生的欲望和死的威胁交织成可怕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主要表现了人企图在精神中寻求对存在的支持、寻求灵魂的归宿和人性的最终的达成。但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所面临和经历的不过是对性欲的无法承受和对爱的无法企及,继而是对终极的恐惧,对希望的幻灭,欲罢不能中痉挛,挣扎着沉沦下去。</p> 克林姆于1909年在维也纳举办的“Kunstschau”展览中曾邀请席勒参展。席勒在那里看到了爱德华·蒙克、让·图洛普与文生·梵高等人的作品。从保守的学院解放出来后,同时,许多人注意到席勒的作品中那种不安定的情绪。席勒逐渐摆脱了老师克林姆象征主义的套路,开始从表现主义画派中汲取养分。他惊异于爱德华•蒙克作品中那扭曲的恐惧和惊悚,后期的作品更加注重自身情绪的表达。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席勒的各种画作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夸张的造型、大胆放纵的线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极富个性的色彩成为他显著的绘画特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席勒用富有激情的线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破碎生冷的色块和生涩的笔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物象进行夸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魅力。</div> 他曾回忆自己童年时说:“有时我感到仿佛能闻到和听到富有魅力的花朵、寂静的花园和活泼的乌类的生命的跳动,在他们闪烁光辉的眼睛中看到自己粉红色脸蛋的映像。经常在秋天来到时深感悲叹,春天来临时,梦幻着充满音乐的世界……<br> 短短一生,他如此迅速成熟,并闪耀出超凡绝世的才华,如同彗星,在灭绝前放射出夺目的光辉。这就使他充满神秘的色彩了。他的才华突出地表现在对人类苦难心灵的彻底揭示。他的画,一看便触目惊心!所有形体都在挣扎般地扭动,色块破碎,笔触生涩,颜色阴冷;人物大多耸肩抽背,瑟缩着头,好像病痛折磨,似在抽搐;身体瘦骨嶙峋,面上从无笑容,目光浑浊困惑,表情或愤怒、或惊恐、或狰狞、或呆滞、或严峻、或麻木、或哀思。常常只画一部分肢体,宛如死树老根,狰狞万状。女性的裸体毫不优美,相反有种厌恶感。所画风景更是凄寒寥落,毫无生气,破败不堪。全然不是风景,处处都是他心灵痛苦泼洒般地宣泄,使我想起了中国的朱耷。 他从小就有优秀的艺术天赋,具有艺术大师般的敏感性及丰富的情感。<br><br>1906 年进入维也纳艺术学院,后加入“维也纳工作房”,成为维也纳分离派的一员。<br> 在百乐宫皇家画廊的席勒作品陈列室中,面对着一幅幅两米左右的油画原作。那博大悲凉的气息,那紧缩到痉挛般的物体所显示的强大的张力,那种对人类苦难浓重而逼真的表现,令我震栗!我感到他每一幅画都在憋闷与呼号,都要打雷!特别是画布上那些结实又紧张的短线。加上急促有力的皴擦,构成一种生动的岩石感,他总共才活了28岁!竟然达到这样的境界,简直难以置信!还有什么语言能够表述出这位天才画家令我震惊不已的感受? 他使我想起萨尔斯堡的诗人格奥尔格·特拉格。我参观过这位死后才渐为人知的诗人故居。特拉格与席勒是同时代人,他只活了27岁,比席勒的寿命还少一年。他与席勒同样的终生不幸。恋人是自己的妹妹,孤寂中染上毒品,以自杀了结终生。他那充溢忧郁美的诗句极至地表达了灵魂的孤苦,这同席勒何等相像。他们表现自我,实则具体地表现了人类。上帝把再现人生苦难的使命交给他们,先要让他们尝尽人间的苦果。这使命未免残酷,但他们无愧于这天大的、庄严的责任。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装饰性趣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17年创作的一幅风景画《干洗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用棱角的线条去突出和表现自己的意图</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画面中质感柔软的衣物和天空柔软的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流畅弯曲的线条勾勒出随风飘荡的衣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排列有序的房屋以及远山白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具有明显的装饰意味</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笔触富有韵律的起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保持动感韵律又不失去画面和谐</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色彩装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席勒作品中色彩丰富多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充满了对比强烈的节奏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但色调却极为统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品中很多色彩都是非自然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由画家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干洗房》画面中装饰意味很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带着儿童画那种无拘无束的色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而这种场景只出现在童话世界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物象以红灰、橙灰和绿灰色组成</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灰的瓦片又穿插着绿灰和橙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灰的墙上呈现出蓝灰和橙灰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画家根据自己主观印象再加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体现了画家高超的艺术创造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整幅画作单纯而又富有变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线条和色彩的微妙处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营造出和谐舒适的氛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透露出浓重装饰性趣味</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景画《克鲁默景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绿、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色彩平涂的薄与厚</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色块面积的大小对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丰富多变的笔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反映出画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内心澎湃的艺术创作激情</div> 当德国哲学家尼采宣布上帝死亡的时候,人们对自由的追求不仅已经成为时尚,而且,已经泛滥成为无政府主义,但人的灵魂却早已经流离失所,头脑遭到各种思潮的劫持,肉体成了孤家寡人,沦落为欲望的奴隶。普遍的痛苦和迷惘成了多数人的精神特征,人在思想上反映出普遍的混乱和沮丧,人的灵魂和肉体也无可奈何的随之挣扎,这一特征在席勒的绘画作品中演绎出了最惊心动魄的场面:痉挛的身体,扭曲的肢干,神经质的表情,空洞的眼光。肉体的欲望和冲动如炼狱的烈火煅烧出了一幅幅绘画史上前所未有的灵与肉的挣扎场面。在席勒的画面上,欲罢不能的情欲一再被导演、被串演、被演绎、被排练、但最终的企及永远没有能够达成。 笔下的人物形体瘦长,那冷峻刚直的线条令人震颤。他强调形象清晰的外轮廓,喜欢用红、黄和黑色来表现强烈的情绪。他除对人物表情动作的夸张刻画外,着意描绘人物神经质的情绪。为了创作他处于紧张不安的人物情态,他还深入到疯人院去研究精神病人的神态和动作,表现出一种类似哑语的动作表情,令人感动不已。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席勒的画使人的眼睛和精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状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他笔下的男人、女人甚至孩子</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多呈现一种不舒服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别扭的姿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神经质里混杂着无以言说的欲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颓废中又藏着一些对世人的反抗。</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色彩运用方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席勒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他的色彩以深色和暖色为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运用小面积的补色对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而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给人以不安与苦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而且席勒常常使用强烈的红、黄、黑等色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进行大面积的平涂,</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最大限度地发挥色彩内在的张力和精神。</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短暂的生命中处处显示出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桀骜不逊和对绘画成规的反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他用自己敏锐的直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真实地揭露人性本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像一个艺术“殉道者”一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饱尝苦难和嘲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以独特的艺术光辉照亮欧洲艺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成为杰出的现代表现主义画家</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放纵肆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席勒的画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夸张的造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胆放纵的线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极富个性的色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成为他显著的绘画特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席勒用富有激情的线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破碎生冷的色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涩的笔触对物象进行夸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魅力</div> 在席勒的肖像作品中人物多是痛苦、无助、不解的受害者,神经质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营造出的诡异而激烈的画面令人震撼,体现出一战前人们在意识末日降至时对自身的不惑与痛苦的挣扎情感。 席勒一生画了100多幅自画像<br> 在造型上,席勒独具特色。例如在席勒笔下所塑造的人物,大多都是用直线型简洁的造型,塑造成修长、夸张、收缩的和起伏感强烈的形体;或者将人物服饰进行变形处理,夸张刻画服饰的图案和色彩,使作品获得强烈的对比效果。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主观有意的构成促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席勒艺术独特面貌的形成</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10年席勒的《自画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物的造型夸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身体脱臼和弯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手指强直地伸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肢剧烈绞拧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身体上没有多余血肉和曲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只留下神经质的线条和筋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肌肉及带有棱角的几何结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仿佛诉说内心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郁闷彷徨和对现实诸多不满</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虽然席勒在短暂的生命中处处显示出个性的桀骜不逊和对绘画成规的反抗。他用自己敏锐的直觉,真实地揭露人性的本质。席勒虽然像一个艺术“殉道者”一样饱尝苦难和嘲讽,但却以这种独特的艺术光辉照亮了欧洲艺坛,成为杰出的现代表现主义画家。<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世纪初期维也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奥匈帝国濒临衰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浓郁的末世氛围环绕</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艺术上出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死亡和“美丽尸体”的病态追求</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正是席勒生活的时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表现了那个时代人的心理和情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描绘的人物和景物都处在惊恐不安状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的欲望和死的威胁交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始终笼罩着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笔下的人物形体瘦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冷峻刚直的线条令人震颤</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人物表情动作的夸张刻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着意描绘人物神经质的情绪</div> 20世纪初的维也纳到处是无家可归的游童,他们因家庭贫困而流浪,或者陷入末世帝国发达的色情行业。这些大小不一的女孩,都是席勒从公园或大街上捡来的。女孩们终日混迹于席勒工作室,或美或丑,在这里无所事事。席勒豢养她们,借以了解她们的世界,描绘她们的身体。席勒画中的少女,不同于一般画家笔下那般懵懂羞涩,而是大胆展露了躁动不安的意识。 由于席勒的离经叛道和惹事生非,很多朋友选择远离他,只有维拉妮每天都去看望被关押的席勒,不允许探视时,她就隔着栏杆给席勒投掷水果和信件。 万物都是活着的行尸走肉。他的自画像双眼凹陷,表情痛苦,四肢瘦弱,病态毕露。要么是黑色和青绿色,要么是红色或绿色星星点点地分布。早期的席勒曾在一位医生朋友的允许下,到医院观察垂死的病人,这些不健康的肤色即来自那些病入膏肓的人。这些自画像可能不像席勒,但又是真正的席勒。 席勒迄今为止仍是奥地利最富争议的艺术家之一。<br>他的画以裸体画为主,也是给他带来无数争议的主要原因。<br><br>他的第一位模特是他的妹妹,少女曼妙的身材是席勒早期作品的主要灵感来源。但无论席勒与妹妹之间的关系多纯洁,亲哥哥拿妹妹做裸体模特在上世纪初依然是个耸人听闻的故事。 很快,他在剧院里结识了他的第二任模特——一位部落酋长的女儿。她并不懂绘画艺术,但为了出名,接受了席勒的邀请。 席勒结识了第三位模特瓦莉。可以说这是席勒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位模特。席勒对她一见钟情,而瓦莉也爱上了这位年轻的艺术家。<br>瓦莉在结识席勒前,一直是席勒导师的情人兼模特当时的时代背景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勒应征入伍。瓦莉为了再见席勒,自愿成为一名战地护士,也因此染上猩红热,死在了军营里。<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线条方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席勒的素描人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主观地用线条强调形体骨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表现人体上起伏的结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用极近立体解构主义形式捕捉形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17年的《拥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线条的运用达到了极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对恋人紧密拥抱着躺在那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物线条流畅,构图动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集中突显了人物起伏的几何形体</div> 这幅油画描绘的是席勒和他的女友瓦莉(Wally)的情感纠葛。当时席勒背弃了瓦莉,和另一个女人结婚。此时席勒正打算与瓦莉分手。这幅作品便表达了席勒内心的失落与忧伤。<br><br>面如死灰的席勒无力地支撑着他的恋人。少女紧紧地拥抱他,把他作为唯一的救赎与安慰。画中的人物和静物似乎都处于一种惊恐不安的状态,生的欲望和死的威胁交织成可怕的阴影。画中少女与死神紧紧相拥,暗示着两人间绝望与悲惨结局的来临。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色彩运用方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色彩以深色和暖色为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运用小面积的补色对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给人以不安与苦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用强烈的红、黄、黑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色彩进行大面积的平涂</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发挥色彩内在的张力和精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死神和少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画面中心少女紧紧地搂抱住死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少女红黄相间的连衣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死神黑褐色的衣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呈现热烈与宁静的对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凹凸不平的笔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赭、红、黄等色调的突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使暖色调画面感觉不到温暖安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只有一丝丝淡漠的伤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预示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少女即将被死神带走的情景</div> 1918 年,28岁的他死在西班牙流行感冒的袭击中。在席勒的画中,灰暗、苍白、扭曲、憔悴、让人感受到席勤的生命始终笼罩着死亡的阴影。席勒生前遭受了太多的非议和批评,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和反叛的艺术不被当时的世俗所接受,人们用臭名昭著来形容这位画者,但其死后,却被艺术界捧为直逼人心灵的伟大艺术家。<br>如今,维也纳的利奥波德博物馆是世界上收藏席勒作品最多的地方。这家曾经历债务危机的私人博物馆在2011年将一幅席勒风景画作品送到了伦敦苏富比拍卖行进行拍卖筹款,成交价高达4000万美元,创造了席勒作品拍卖价格的新纪录。这也是迄今为止,席勒作品的最高成交价。<br>席勒的练习作也被大量出版,那些黑白的素描作品看似简单随意,却在构图和绘画技巧上被大批的后来者奉为经典。画纸上那些裸露的模特肆无忌惮的姿势,今天看来依然会让人觉得不雅,却被加冕为伟大的艺术,珍藏在各大图书馆和私人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