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流光夜色(下)

周世平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喧闹的小岛逐渐恢复了平静,海边只有柔和的风声和美妙的涛声,老街夜巷行人稀少,静谧的空间显得非常和谐。《影集》将呈现两组夜幕下鼓浪屿图片,让大家感受不一样的鼓浪屿!</p> <p class="ql-block">海坛路</p> <p class="ql-block">中华路</p> <p class="ql-block">安海路</p> <p class="ql-block">英国领事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鼓新路</p> <p class="ql-block">内厝澳码头</p> <p class="ql-block">协和礼拜堂(1863年)</p><p class="ql-block">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教堂建于1863年,时称"国际礼拜堂",是鼓浪屿岛第一座专用的礼拜堂,提供给来鼓浪屿工作的外籍基督教徒作英语礼拜,后来也吸纳了懂英语的华人教徒。 1911年,教堂进行翻建,改称为"协和礼拜堂"(UNION CHURCH)。</p> <p class="ql-block">旗尾山石栈道</p> <p class="ql-block">公平路</p> <p class="ql-block">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旧址</p><p class="ql-block">大北电报公司是丹麦国际电报公司在中国开设电信公司使用的名称。1871年初,大北公司在鼓浪屿田尾路开办,是中国最早收发电报的场所之一。除此之外,这里也曾代行丹麦领事馆职能。现存建筑为单层砖木结构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建筑面积420平方米。建筑矩形平面,长向两侧为连续的圆拱外廊,墙面为白色抹灰。</p> <p class="ql-block">西仔路头</p> <p class="ql-block">山海夜色(鸡母山)</p> <p class="ql-block">美华</p> <p class="ql-block">菽荘花园四十四桥</p> <p class="ql-block">虎巷路</p> <p class="ql-block">永春路</p> <p class="ql-block">《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摩崖石刻(1813年)</p><p class="ql-block">位于笔架山脚的“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刻于清嘉庆癸酉年(1813年),字幅高约11.5米、宽约6.4米,约六七十平方米。是由清朝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撰文,记载了王得禄在三和宫前整修战船、募款兴修三和宫并率师进剿蔡牵起义军的事迹,是厦门至今发现的最大的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轮渡广场</p> <p class="ql-block">民国碉堡</p> <p class="ql-block">对海弹琴</p> <p class="ql-block">康泰垵</p> <p class="ql-block">黄家渡码头</p> <p class="ql-block">鹿礁路</p> <p class="ql-block">古厝旧货店</p> <p class="ql-block">小酒馆</p> <p class="ql-block">英国伦敦差会女传教士宅旧址</p><p class="ql-block">1844 年7月,英国基督教传教士施约翰在厦门建立了英国伦敦差会(又称自由教会),后来在鸡母山建设住宅(今天的鸡山路1号)。该建筑为单层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建筑为矩形平面,建筑四周环绕宽阔的外廊空间。基座部分是半层高、带券廊的防潮层,上面建筑环绕着新文艺复兴风格的连续半圆拱券廊。它曾是原伦敦差会女牧师、女教士居住的房子,被当地人俗称“姑娘楼”。</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鹿礁路34号)</p><p class="ql-block">天主教17世纪初就传入福建,17世纪中叶传入厦门,并建立了“厦门教区”。1890年,罗马教廷将福建划为西班牙多明我会的传教区。1912年,西班牙多明我会神父马守仁(Manuel Prat)任厦门主教后,将教堂搬至鹿礁路西班牙领事馆内,1917年于领事馆西侧新建教堂作为主教座堂,管理着福建教区的天主教堂。鼓浪屿天主堂建筑由西班牙建筑师设计,哥特建筑风格,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值此辛丑年春节之际,祝各位岁月静好,幸福安康,万事如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