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正月初四,天气格外晴朗,和煦的春风拂面而来,感觉暖洋洋的,十分惬意。上个世纪80年代在建材学校工作过4年的老同事张进良老师在这一天来了。见面后,我们一起来到了曾经一起工作过的地方,看了原单位旧址现状及周边情况,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我和他同为50后,前后相差半年时间就读于同一所大学,又都来自农村,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人生经历,见面后就自然打开了回忆的话匣子。不管是高兴的事儿还是不如意的事儿,在我们这里都变成了有趣的追忆。</p> <p class="ql-block"> 张进良是河北定州人,1953年出生。1978年考入武汉理工大学(现名)力学师资班,是他们村里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大学生。1982年7月大学毕业后,入职天津建材学校力学教研室。从此,我们由校友变为了同事(我比他早入职半年)。1986年9月,张进良老师调离了工作单位,之后我们之间的来往陆陆续续没有间断过。在我眼中,张进良老师不拘小节,为人诚恳,实话直说,憨厚朴实,做事做人都没得说,是一位可信赖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 张进良老师在学校时,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国家实行的基本上是低工资低物价政策,大学毕业生转正后的工资是56元,1985年5月工资调到了76元。粮食定量供应,一个月的标准是30斤,其他副食品也是凭本定量供给。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周边没有居民区,相邻企事业单位也是廖廖无几,并被大小湖泊和养鱼池包围着,像个孤岛。离学校最近的商业服务点在几里地以外的李七庄,所以<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出去采购日用品都不是很方便。一到周日(当时实行的是单休日),像张进良老师这样家在外地的单身职工,一般除了通过睡个懒觉、洗洗衣服、下下象棋、侃大山等活动来打发时间外,还要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完成一定量的备课、判作业等教学工作任务,想看个电视都不具备条件(当时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张进良老师只有在寒暑假才能与家人团聚,说张进良老师那几年是以校为家,一点都不夸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那个时候,教学工作没有繁琐的各种考核指标,没有课时费、更没有年终奖,工作全凭自觉性。老师们的那个工作认真程度是相当高的。</span></p> <p class="ql-block"> 1985年,张进良老师参加了西北工业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并顺利通过了初试和复试,由于诸多原因研究生入学成了他的一场梦,否则,张进良老师的人生轨迹将再一次重新改写。尽管如此,张进良老师并没有因此闹情绪,继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尽职尽责。</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在彩虹天桥留影处是建材校宿舍(职工住宅,简称老60户)旧址。建材校宿舍老60户住宅项目,张进良老师调走那年刚刚启动,此住宅楼已于2004年修建快速路时被拆除。安居才能乐业,解决教职工住房这一重大民生问题,是稳定教职工队伍、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建材校宿舍老60户住宅项目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span>郑弼灵为首的领导班子的点睛之笔,此项目的实施,解决或改善了学校职工住房困难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全校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中等专业学校推向了国家级重点及天津市中专学校排名第二的历史高度,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主要领导培育了正能量的权势场,使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p> <p class="ql-block"> 张进良老师站的身后是金地里小区,此小区为 1997年实施的 天津建材学校金地里职工住宅项目。它是学校历史上首个职工集资合作建房项目,当然也是最后一个。此项目集住宅商品化、住房分配货币化、个人消费信贷(公积金贷款)于一体,紧扣国家住房体制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是由单位牵头改善职工住房的一趟末班车。</p><p class="ql-block"> 金地里小区有60套住房,简称新60户,建筑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1998年,职工按积分多少排队选房,参加积分排队的职工家庭规定为100户,其中,前60户有资格选房,后40户同步领取住房补贴。当然,不愿要房的可退出60户加入到40户行列,空出来的选房名额由原40户中积分靠前者依次递补。对于60户来说,每户享受到的住房补贴及房价优惠占到购房款的比例平均约为25%左右,也就是说,学校给予每户约25%的住房货币,撬动了职工75%的购房资金,使60户职工家庭各自拥有了具有私人产权的首套商品房。参加此次住房货币化分配的职工家庭一共有100户,涉及职工人数约为120人左右,占在职职工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五以上。</p> <p class="ql-block">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段很熟悉的路,又是一段变得十分陌生的路,它就是由建材学校通往李七庄的被称为红旗南路的一段道路。今天,张进良老师亲眼所见红旗南路及两侧的街景变化之大,着实吃惊不小。</p> <p class="ql-block"> 昔日的水上公园东路对张进良老师来说是不陌生的,仍然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水上公园东路是天津建材学校通往市区的唯一一条道路,至今,包括张进良老师在内常走过这条路的人对它的原貌应该还是有记忆的。水上公园东路南北走向,路西紧邻水上公园围墙,路东是宁家房子村及属地,路长约2公里,宽度不足10米,铺有沥青路面,路边多见尘土并长有季节性的野草,道路两侧没有绿化,夜色下的水上公园东路黑灯瞎火,在人们心里,它的安全性也比较低。由于水上公园围墙透视性比较好,走在这条路上,能看到公园里随季节性变化的景色和景象。春天公园里赏花踏青的比较多;夏季公园湖里游泳的比较多;秋天公园里观景的比较多;冬季公园里湖面上滑冰的比较多。每到冬季数九寒天时,某公营事业单位的撬冰工作就会在水上公园湖面上展开,其景象犹如查干湖里捕鱼。水上公园多湖,湖水清澈透明,所结之冰,晶莹剔透,杂质含量低,是当时一些食品公司或水产企业产品保鲜的重要材料。撬冰时,会在公园围墙临时开几道门,将在湖里撬到的冰块,用铁钩推或拉,接续木板搭起的滑板,穿过围墙和水上公园东路,运到宁家房子一侧码摞起来,形成一个个冰窖。一个冬季下来,会有多个临时冰窖伫立在水上公园东路的宁家房子一侧。到了夏季,将这些冰块再销售给一些食品公司或水产企业。随着制冷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采用天然冰块保鲜的空间被大大压缩,没过几年,在水上公园东路见到的撬冰景观就成为了历史。随着水上公园附近体育中心地位的确定,周边区域迅速崛起,水上公园东路也早已旧貌换新颜了。现在的水上公园东路,沿宽度方向设置了双向6车道的机动车道、双向2车道的非机动车道、双向2排行的停车泊位、双向对称的人行便道(镶嵌有乔木植物)以及中间绿化隔离带等。因水上公园免费对公众开放,仅仅起界线作用的围墙矮了许多,也美观了许多,这里,园路完美结合,浑然一体,行走在水上公园东路上,俨然就像漫步在公园的花海里、湖边上。夜色里的水上公园东路,灯光照耀,亮如白昼。总之,水上公园东路算得上是一条景观路了。</p><p class="ql-block"> 当时,八里台公交车站与南开大学隔路(卫津路)相望,也是8路公交车的终点站之一,另一终点站就是天津火车站,故8路车是天津建材学校的师生乘坐频率最多的一条公交线路。从八里台车站下车后,走卫津路接津盐公路(现卫津南路)过聂公桥后见一小路右转到水上公园东门后就踏上了水上公园东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