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傣族原始制陶——穿越千年的人间烟火

庄郁葱

<h5>题记:这组反映德宏少数民族民间技艺的摄影作品,已入选中国民族博物馆“2020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并馆藏(本人同时有三组作品入选,这是其一);并荣获“第八届云南省摄影艺术展”二等奖并在云南省文学艺术馆展出。摄影,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我们身边的民间传统文化和守艺人。</h5><h5> </h5><h5> </h5><h5> </h5><h5> 。庄郁葱作品</h5><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摄于芒市轩岗</span></p> <p>德宏傣族原始土陶制作,傣语称“沫端”,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是指慢轮制坯,露天堆烧的原始制陶技艺,据德宏龙江流域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土陶残片来看,德宏一带古民族很早就已经掌握了原始土陶制作技术。</p><p> 德宏芒市过去能制作土陶的村寨很多,土陶是重要的生活器具,但现在因时代的变迁,仅剩轩岗乡芒项村的叶板和岳梦团两位老人还在坚守着这门技艺,作为普通农民的她们,制陶曾经是农闲之余的副业,傣族土陶传女不传男,需两人搭档,两位老人已搭档多年,彼此极为默契,都是已经年近七十,做祖母的老人了(过去傣族女子成家较早),健康状况已不如前,但因为对土陶的热爱,事事亲力亲为,跟拍两年多来,每每看到她们艰难弓腰取土、挑着沉重的箩筐前行,心里总是五味杂陈,从黑不溜秋的胶泥变身为美丽的陶器,只因傣族匠人的心血倾注,才有了泥土的凤凰涅槃。</p> 取土;芒项村的土陶制作选料优质黑胶泥,而胶泥埋藏较深,两位老人需要先请挖机把上层泥土挖开,然后下到坑内用泥铲一点点挖上来,岳梦团老人正在检视胶泥质量。摄于2018年9月3日 捶打;胶泥挖上来后,需要两人配合,反复捶打,然后撒上粗砂拌和,这是一个极耗时间的过程。摄于2018年9月5日 制坯;拌和好的胶泥分成若干块后开始制坯,除了可以转动的小小木制台板,一根粗布条,这个过程再无别的工具。摄于2018年9月5日 沾了水的粗布条滑过的地方,变得光洁圆润,这个过程需要全神贯注。 拉坯完全靠手感,轻重缓急都会影响最终的成品。摄于2018年9月12日 拍花;拉坯结束后,两位老人用模具拍子在其表面拍上花纹 摄于2019年9月9日 聚精会神的两位老人 摄于2019年9月25日 垒坯;做好的生坯静置数日干燥后准备烧制,在户外选适当地方开始垒坯,先铺上稻草、锯末、玉米棒等可燃物,然后开始由中心垒坯。户外堆烧,是原始土陶制作的主要特征。 摄于2018年11月9日 垒坯是个细心活,轻拿轻放还要注意摆放顺序、重心角度等,一不留神,生坯垮塌摔碎,功亏一篑。 摄于2019年1月16日 全神贯注的岳梦团老人。 叶板老人垒完后舒了一口气。 不放心再查看一遍。 叶板的重孙女相琳抱着心爱的小陶罐,小相琳7岁,从小跟着祖母玩泥巴学做陶罐。 摄于2019年1月24日 垒坯后,一层层盖上稻草、糠皮、锯末等,最后撒上一层厚厚的草木灰。摄于2019年1月24日 撒灰就是个吃灰的活 傍晚开始点火烧制,刚开始会冒较多烟,阴燃稳定后,就几乎看不见烟了。摄于2019年1月16日 检视引燃情况,相琳也在一旁帮忙。摄于2018年11月9日 累了一天,两位老人终于可以坐在一旁休息一会了,看着阴燃稳定的堆烧,是两位老人最放松的时候。摄于2019年1月16日 底部暴露在外的引火草如果燃尽还不能把火引进去,就需要在下面补上新的稻草继续引燃。 摄于2018年12月23日 今天引燃不太顺利,天黑了,又发现没有引燃的地方,继续补上引火稻草,直至堆烧内的可燃物被引燃,顺利阴燃才能安心回家休息。正常的阴燃,一般可以持续两天两夜不熄灭,堆烧内温度极高,器形大堆烧大的,甚至可以阴燃近一周。 摄于2018年12月23日 收获成品;两天后,阴燃的堆烧自动熄灭,待温度降下来就可以取出成品了,高温烧制的土陶呈赭红色,如果温度不够烧出来的就是黑褐色。摄于2018年12月25日晨 叶板老人小心翼翼的除去陶罐上附着的草木灰。 在青黑的草木灰堆中,新生的土陶在阳光下散发着古朴稚拙的美,这是泥土的凤凰涅槃。 两位老人禁不住收获的喜悦。 装筐挑回家去。 给人无限感慨的背影。 <p><br></p><p>~~~~~~~~~~~~~~~~</p><p><br></p><p>以下是一些未投稿的镜头</p> <p>后记:现在,当地政府对两位老人更加关心和重视,不仅申报认定为省级非遗传承人,还以此为契机,正致力打造芒项非遗文化传统村落,建盖了新的工作室、场馆,同时美化了村寨,做了许多传承、促进工作,并有学员及年轻人给予协助,两位老人的工作环境和状况已得到很大改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