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一颗被历史湮没的高原明珠(一)

大美广河

<p class="ql-block">图文作者:马宝明 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玉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p><p class="ql-block">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李零教授有一段被史学界认可的论述,他认为考证历史可以分为三段:夏商周三代以前是一段,为考古学的天下;三代以后是一段,为历史文献学的天下;三代本身是一段,为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的拉锯地带,文献、考古、古文字齐上阵。对于严谨的考证历史,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也认为无外乎这三种方法。《庄子.齐物论》曰:“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就是要求我们放眼四海,不要局限于一隅,客观公正的对待历史,努力寻找实据,多方考证,还原历史本来的真相。</p><p class="ql-block"> 大夏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大夏,广河县之古称。历史上曾有大夏、顺夏、太子寺、阿诺(诃诺)木藏城、定羌、宁定、广通等别名,其中以大夏、太子寺最为有名。其址位于甘肃省中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东以洮河为界与定西市临洮县隔河相望,南接康乐县,西接和政县,北靠东乡县,总面积538平方公里。地理特征概括为“一川两山、一路两河”,即中部广通河川(古大夏川),南部、北部为昆仑山中支东延部与北秦岭交汇的太子山,藏语称阿尼念卿山。兰郎公路贯穿全境,广通河(古大夏河)、洮河流经辖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成倾斜之势。</p><p class="ql-block"> 《史记.秦本纪》载,“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近年,在考证秦长城时证实,与广河县隔洮河相望的临洮县(古陇西郡郡治)新添镇三十里墩的杀王坡发现秦长城,向西延伸过洮河即是古大夏。虽然秦长城在大夏县已经不见遗迹,但至今十里墩、三十里堡、夏古城等地名犹存。</p><p class="ql-block"> 《汉书.地理志》有明确记载,“陇西郡,秦制......县十一:......大夏”;“陇西郡有大夏县”,“陇西郡,郡治狄道(今临洮县)”。可见,秦时,广河县已在其版图之内。</p><p class="ql-block"> 《续修导河县志》记载,“诃诺木藏城(嵻琅城),在定羌驿堡内南山上,即秦将军蒙恬屯兵处”,相传蒙恬筑长城在大夏屯兵,太子扶苏监军大夏。太子死后,人们为纪念太子,在哭龙台下建造了太子寺(历史久远,何时所建已无考),笔者由此推断,诃诺木藏城有可能早在秦汉朝时期就已经存在。</p><p class="ql-block"> 《续修导河县志》卷二“寺观”中载:“太子寺,县 ,(州)东南120里...相传秦太子扶苏监蒙恬军驻此,故以太子寺名”, 寺址在今广河县城(诃诺木藏城)东侧的哭龙台下,寺内祀奉的神主为秦始皇太子扶苏,因此,此寺又名“扶苏祠”。明人李苏写有七律《太子寺》,载于《甘肃新通志》卷十六;清朝临洮诗人吴镇曾写过《扶苏祠》五律一首,诗载《吴松崖集》卷七。太子寺原址殿堂毁修多次,后又毁于同治年战火。据民国20年(1931年)《宁定县坛庙祠宇寺观调查表》载:同治12年(1873年)重修,民国17年,毁于国民军之乱,后又重修,至解放时尚存。解放后曾被改为“宁定县女子小学”,又叫南街女校,后来女校并入双泉小学。公社化后,该址被城关公社占为办公之地,文革中城关公社搬迁到直街寺内,原太子寺旧址被拆毁,未再恢复修建,广河县历史上因此也被称为太子寺。著名学者黄文弼经过大量考证研究后,在《中国古代大夏位置考》、《重论古代大夏位置与移徙》中提出三种有影响的观点,1.我国先秦时代的大夏人,约分布在河州、兰州、凉州一带,河州为其中心活动区,大夏县及大夏水之名,是因古代大夏国而得。2.大夏即吐火罗,两者是同一民族的并称。3.大夏属于羌族系统,属诸羌之一。</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79年,秦昭王设陇西郡和枹罕郡。《汉书.地理志》载:过洮河,灭西羌枹罕侯,置枹罕县,析置大夏县,属陇西郡,郡制狄道(今临洮县)。</p><p class="ql-block"> 史书记载,公元前174年—前161年,位于大月氏西部的塞族部落遭受大月氏第一次西迁的攻击,在向南逃亡迁徙的过程中,途经大夏,与大夏人发生冲突,大夏人战败,一小部分傍南山(今广河县南山)向东逃亡,过洮河进入陇西(今临洮);其余大部分大夏人向西迁徙,翻跃葱岭与同样受到大月氏冲击从伊塞克湖以西迁徙至此的塞族部落融合,公元前145年,他们联合起来,过阿姆河,将盘踞200余年的中亚希腊人逐赶至兴都库什山以南的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占领了巴特克里亚,历史记载的这一地理位置与今天的地理方位完全吻合,西亚的“大夏”是西迁大夏人的一支。《汉书.张骞李广列传》载,“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妫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大夏民多,可百馀万,其都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骞曰: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的;从蜀,宜径,又无寇”。 </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28年,张骞出使大月氏至阿姆河,才知大夏人已定居巴特克里亚,遂以“大夏”之名称呼之,后来的西方史学家和阿拉伯人则称之为“吐火罗斯坦”,其后,居住在巴特克里亚的大夏人被第二次西迁的大月氏征服。</p><p class="ql-block"> 西汉末年,王莽夺位,改大夏为顺夏,东汉光武年间恢复为大夏。</p><p class="ql-block"> 汉和帝永元9年,西羌迷唐攻扰陇西,胁迫塞内诸羌与汉为敌,“合部骑3万,击破陇西兵,杀大夏长”。东晋太宁3年(325年),前凉在和政县境设金剑县,隶属河州大夏郡。345年,张骏派宋宴为大夏郡太守。347年,后赵麻秋率众8万途径大夏、金钮攻枹罕,被前凉所灭。367年,前凉张天锡攻占大夏,后苻坚灭前凉。后秦弘治十年(408),乞伏炽磐在大夏古城对面东南修筑嵻琅城(图一),驻守成国,曾一度设嵻琅城为其都城,有历史记载西秦太子在此地驻守建国,又传大夏因此也叫太子寺。</p><p class="ql-block"> 北魏太平真君6年(445年),置河州,领金城、武始、洪和、临洮4郡,大夏县属金城郡。469年改大夏县为大夏郡。后又恢复为县,属金城郡。北周时,河州领枹罕、武始、金城3郡,大夏县归枹罕郡,《十三州志》载,“大夏县西有金纽城(今和政县三合乡石扈家),去县40里”。</p><p class="ql-block"> 隋文帝开皇3年(583年)大夏县归河州。唐因隋制,高祖武德2年(619年),设河州,领枹罕县、大夏县;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废除大夏县;贞观5年,恢复大夏县。《元和郡县志》载,唐开元年间,大夏县治“西北至州70里,县西20里为金剑山,大夏水经县南,距城十步”。其址在今广河县阿力麻土乡古城村,遗迹尚存(图二)。《甘肃通志稿.舆地》记载:“古论山,在县西北20里,位置在大夏古城之北,棺木山之后,是大夏古城的天然保护屏障,今名又叫毛路山”,山后有一座名叫奴尔寨子的古老的村落,西临古丝绸之路南道的红壑岘,毛路山东侧有一条通往山里的河沟,叫寺沟,相传沟内原有寺庙,在唐朝时因地震造成寺庙后面的山体滑坡被整体摧埋于地下,至今遗迹可见。《待行记》王菉友说:“考昆仑者当衡川理,勿求诸语,上古地名多用方言。昆仑乃胡人语,译声者无定字”,古论山有可能就是史书记载的“昆仑”山的一个支系。</p><p class="ql-block"> 《新唐书.地理志》载,“玄宗天宝年间,河州3县户数为5782户,人口为36087人”。《甘肃大辞典》考证,唐时,大夏向国家进贡的贡物为麝香和麸金,赋税为布和麻。唐宝应元年(762年),安史之乱,吐蕃乘势攻占河州,占大夏、金剑,全境为吐蕃所占,设立东道元帅府,节制河湟、河西,大夏成为吐蕃统治时期吐蕃政权最东部的一个军事重地,在大夏古城东南大夏水下游的南山重新修建阿诺木藏城,作为东部军事战略要地。</p><p class="ql-block"> 唐长庆元年(821年),唐派使者请定疆界,唐使刘元鼎赴吐蕃与伦纳罗会盟,返回途中经过吐蕃治下的大夏县,《新唐书.吐蕃传下》载,“元鼎还,掳元帅尚塔藏馆客大夏川,集东方节度使诸将百余,置盟册台上,遍晓之,且戒多保境,毋相暴犯”。这是唐蕃会盟的一项重大活动安排,吐蕃在与唐接壤的邻睦之地大夏川,再筑馆台,召集东方各部节度使和双方统兵将领,与当地百姓一同学习盟册,要求大家严守盟约,互不侵犯,并在盟册上签署“彝泰7年”。“元鼎东过洮河(此处多误以为是湟水),到龙泉谷,西北望杀胡川,哥舒翰的旧照壁(在今临洮县城内)多半还在。”《资治通鉴》卷247胡三省注,“大夏川在河州大夏县西,有大夏水,汉古县也”,史书记载的地理方位非常清晰明确,且与广河县、临洮县周边地理位置一致。 《读史方舆纪要》载,“吐蕃境内的大夏川即大夏县故地”,唐会昌3年(843年)7月,吐蕃落门川讨击使尚恐热起兵,驻军大夏川,9月,尚婢婢派将率军4万至河州南大夏川,夹击尚恐热,尚恐热溃败。唐大中5年(851年),张议潮发动反抗吐蕃统治的起义,攻占河西、陇右,占领河州,大夏复归于唐。</p><p class="ql-block"> 宋神宗熙宁5年(1072年),“命王韶发动熙州之役”,收复吐蕃所占河湟之地;熙宁6年(1073年),宋军攻陷诃诺木藏城,占领大夏。宋改诃诺木藏城为定羌城,《读史方舆纪要》载,“在河州治南90里处”,方位与今广河县城完全吻合(图三)。</p><p class="ql-block"> 金天会9年(1131年),金军攻占三解州全境,设河州2县3寨1镇,定羌城为三寨之一;1253年,蒙哥汗在河州建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元至元6年(1269年),从陕西行中书省巩昌总帅府下分出河州,划归吐蕃宣慰司,设置河州路,路辖定羌、宁河、安乡3县,定羌为3县之首,路制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明洪武3年(1370年)元月,元朝吐蕃宣慰司使何锁南普投降明朝,河州全境归明。次年正月,明设河州卫指挥使司。洪武12年,废定羌县,设定羌巡检司,直属河州卫,又设定羌驿、定羌递运所。清因明制,未恢复定羌县建制,改称原定羌城为太子寺城,乾隆年间,移州判于太子寺城。</p><p class="ql-block"> 民国6年,北洋政府同意,甘肃督军张广建呈请,改太子寺城为宁定县,隶属兰山道,其后道废,直属于省。</p><p class="ql-block"> 民国18年,宁定县属临夏行政视察专员公署管辖。</p><p class="ql-block"> 民国25年,属甘肃省第5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p><p class="ql-block"> 1949年8月21日,宁定县解放,9月5日,宁定县人民政府成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