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奶奶

闲人不闲

<p class="ql-block">  父母还在贵州盘县工作时,我就回故乡与奶奶在一起生活了。</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50年代在自家老屋前的奶奶</p> <p class="ql-block">  奶奶在解放前除了在家带孩子做家务外,还做当地人喜欢喝的糯米酒卖,据父亲说奶奶做的米酒香味醇正,很受故乡人的喜爱。</p><p class="ql-block"> 奶奶对原材料把关很严,糯米产于当地海拔较低的田坝地方农田(故乡的海拔最高处1800多米,而低凹处才400来米,呈立体地貌),水用的是家里菜园地里的自用井(这口井记得儿时还在用,雨季水会到井口,枯水季节会只有最里面一个小水坑,人可下到井里去,整个井是用方块石一层层修起来的,上面是凸型的顶,建得很好,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弃用了)。 </p><p class="ql-block"> 奶奶由于卖酒,所以解放后定的成份是小贩,爷爷解放前是打铁为生定的成份是小手工业者。我们在填表格上家庭成份一栏时(解放后很多年个人档案上的各种表格里都是必填项),图方便都是填写小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奶奶就没有再煮酒卖了,后来与其他在解放前做小生意的居民一起,组成了一个松散的合作社性质的联合体,做点糕点类型的东西,好像有饼干、糖条、米糕等,记得读小学时,每逢赶场天都要和奶奶去场坝上摆摊卖糕点,称完糕点的重量收了钱后,奶奶会把糕点用一大张纸包上,再放上一张类拟招牌性质的印有字的红纸放在面上,然后用一根麻线两两一梱在打个圈让顾客方便提走。</p><p class="ql-block"> 奶奶们做的糕点说不上好吃,但却是赶乡场时很多乡民买回家哄孩子或走亲访友必备的。用前几天和我在微信上聊天的一位一起长大的朋友的话来说还“硬得可以打狗“,但绝对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添加剂,算得上是很绿色的食品。</p><p class="ql-block"> 父母1963年从盘县调回来后就和奶奶、二叔一起住在解放前就有的老屋里,老屋是茅草盖的顶,全部是用木柱支撑,三面是石墙,有一个后门,后面外是一大片菜地,中间的隔断和前面全部是木板,地面就是压实的土,不可以拖地,只能扫干净。楼上没有完全铺满楼板,所以不算两层,上面只能垫一下放一些杂物。</p> <p class="ql-block">  草屋的保暖效果还是不错的,而且下大雨时不像瓦房有好大的声响,但就是怕火。</p><p class="ql-block"> 老屋前有一个小庭院,院里有石榴等树子,门前的上方还钉有一块支撑起的小木板,方便燕子安家。</p><p class="ql-block"> 草屋的屋檐前经常会出现一些小洞,可看到麻雀进进出出,那就是麻雀窝了。</p> <p class="ql-block">奶奶、父母亲和我们五兄妹在老屋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后来父亲的单位修了宿舍,我们一家就搬到宿舍去了,奶奶和二叔继续住在老屋,二叔成家后也一直住在老屋。</p><p class="ql-block"> 后来老屋经过改造变成了瓦房,奶奶也被在省城贵阳工作的幺叔接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