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青过年❤️情暖岛城

董志刚

<p>过去的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岛城人们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共同守护了岛城的安全,并为岛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21年临近春节,国内疫情出现多点散发现象,全国各地也纷纷倡导减少出行、非必要不返乡,鼓励就地过年,并且各地均推出一系列暖心政策。青岛也不例外,&nbsp;为了个人、家人、亲戚朋友和岛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青岛也发出倡议,鼓励大家尽量在青过节。在青岛生活工作的外地人,纷纷响应国家的号召,坚守岗位,留青过年。这是后疫情时代非常特殊的事件,我用影像记之。</p> <p>春节期间,青岛地铁推出“硬核留人”政策,5000余名工人坚持留青建设。</p><p>2021年春节期间,青岛地铁在建5条线路不停工(1号线、2号线、4号线、6号线、8号线),共计38个工区80个工点、60余家单位的五千名人员节日坚守工作岗位。1号线南段将于年底进行空载试运行,工期压力紧张,此次留青人员近两千名,主要进行1号线中南段附属结构以及铺轨施工。2号线西延段主要进行基坑开挖和附属开挖施工。4号线主要进行TBM及盾构区间、主体及附属开挖和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施工。6号线主要进行盾构区间、主体开挖及结构施作、注浆堵漏施工。8号线南段主要进行TBM区间及站内主体结构施工。</p> <p>2021年1月20日,大寒节气,又逢腊八节,青岛崂山王哥庄街道何家村大馒头又到忙年飘香季,走进何家社区馒头一条街,喷香的馒头味道随风扑面而来,每家馒头店里都有不少顾客在选购馒头。王哥庄大馒头约有500年历史,制作王哥庄大馒头是崂山民间传承工艺。现在进入腊月,每家馒头店都在“忙年”,已经接到很多顾客的订单,工人们忙的不亦乐乎。</p><p>&nbsp; &nbsp; 青岛人一直以来就有过年蒸馒头的习俗。每年过完腊八节,家家户户陆续都会开始发面蒸馒头,今天蒸锅带福字的大馒头,明天蒸锅弯弯的面鱼,后天蒸锅枣饽饽,每当揭开锅盖,热腾腾的蒸气扑面而来,麦香四溢,一锅锅香甜的馒头呈现在眼前时,喜悦和欣喜在每个人的脸上荡开。来年的生活五谷丰登、年年有余、幸福香甜,在做馒头蒸馒头的忙碌中,体会着喜庆美满过大年的味道。</p> <p>2021年1月25日新春腊月,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镇王家台后村一家手工馒头店正弥漫着节前生产的忙碌气息,当地花馍传承人外地巧媳妇王娟和请来的村民们正在日夜加班加点为新春佳节赶制花馍年货。她们将沿海渔家文化和地方民俗特色的面塑做到花馍上,然后进行蒸制……当打开蒸箱时,琳琅满目的福袋、面鱼、金牛等造型的花馍就会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各种迎新春元素造型的花馍让人爱不释手,垂涎欲滴,深受附近村民和各地顾客喜爱。</p><p>花馍是中国民间面塑品,也称“面花”,因花式各样而命名为花馍。据了解,花馍盛行于明清,有1000多年历史,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花馍同样以美味著名,令人垂涎。 花馍有“花糕”、“花馍”、“吉祥物”、“盘顶”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乡间逢年节都要蒸制花馍。如春节蒸大馒、枣花 、元宝人 、元宝篮;正月十五做面盏、做送小孩的面羊、面狗、面鸡、面猪等 ;清明节捏面为燕;七巧做巧花( 巧饽饽 ) , 形如石榴、桃、虎 狮 、鱼 等;四月,出嫁女儿给娘家送“面鱼”,象征丰收 ;也有女儿出嫁作陪嫁用的“老虎头馄饨 ;寒食节上坟时用“蛇盘盘”以示消灾;做春燕表示春回大地;婴儿满月做“囫囵”谓之“龙凤呈祥”、“猛虎驱邪”;老人祝寿用“大寿桃”等等。花馍在民间依不同岁时和用途有各种形式。</p><p>今年是牛年,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春,王娟特意制作了以金牛为主题的“福满报春”花馍。和面、揉面团、捏造型……,王娟又借助木梳、剪刀、筷子等简单的工具,通过搓、揉、压、折、卷、拼、剪、贴、扎、捏等手法,一会儿的工夫,这些面团在她手中变成了灵气十足的红鱼、福袋、金牛……,最后放在蒸箱蒸几十分钟,出笼以后,经过组装,鲜灵灵、活生生、香喷喷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的花馍就做成了。所有面塑虽然造型各异,但内容都象征着吉祥如意,寄寓着人们深厚而美好的感情。在制作花馍时,村里不少乡亲们登门跟她学花馍制作手艺,王娟也倾心相传;对于家庭生活困难的,更是悉心传帮带,直至她们学会制作花馍,掌握创收的一技之长。</p><p>王娟和村民们蒸制的花馍,蒸出的是满满喜庆,更是吉祥如意、牛转乾坤和那份对新春的希望。</p> <p>春节期间,海天中心项目建设现场仍是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海天中心作为青岛市重点项目,一直得到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尤其是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和项目推进方面。2021年海天中心项目建设工期紧,项目今年春节不放假,大约有600名工人留在工地正常施工,一是项目建设需要,二是响应省市防控要求,尽量留在原地过春节。在新春到来之际,市南区政府相关部门又送来了防疫物资和食品,让施工工人倍感温暖,能够安心工作,安心过节。</p> <p>在春节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归乡与亲人团聚辞旧迎新,是中国人不变的情怀。然而为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海滨风景区近四百名一线外来务工人员春节期间全部留青。为了让这些城市美容师安心留青过年,海滨风景区管理服务中心在做好疫情防控及安全工作的同时,开展系列关爱活动。</p><p>为减少疫情期间的聚集,2月2日起,中心分别在栈桥景区、五四广场、小鱼山举办三场爱心义剪活动,党员志愿者们在工作间隙为40余名就地过年的职工送上了剪发专属服务。</p><p>参与剪发的职工表示:“快过年了,去理发店剪发又贵人又多,单位想的很周到,很感谢单位给予我们的关爱。”</p><p>海滨风景区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辛勤付出,是保障我们景区管理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动力,为让这些默默付出的景区美容师就地过好年,中心组织了一系列关爱活动,让他们留在青岛也能感受到如家乡般的温暖。”</p><p>“爱心剪”活动结束后,留青过年的务工人员在栈桥景区留影迎春节。</p> <p>&nbsp;2月1日下午13点半,城运控股公交集团隧道巴士第六分公司6路线的1699号车厢内好不热闹,一会儿又响起了吉他声,一会儿又响起了嘹亮的歌声,现场的掌声是一次比一次热烈,第六分公司的驾驶员师傅们那黝黑的脸庞上也漾满了笑意,时不时地就响起一阵欢歌笑语。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原来,这是青岛市第47中学七年级一班“思齐·新春抗疫走基层”小记者团和青岛市敦化路小学的“”红领巾”寻访团的学生们在公交车厢表演节目呢。听说公交驾驶员师傅们,一年到头都不能好好休息,越是节假日越是工作繁忙,有的驾驶员叔叔阿姨更是连大年夜的饺子都不能和家人一起吃。去年春节,因为坚守岗位抗击疫情,很多外地来青的公交驾驶员师傅们都没能与家人好好团聚,今年春节,他们又不能回家过年。为了向这些守护岛城,守护春运的留青就地过年的公交驾驶员们致敬,两所学校的学生们,带着他们辛苦排练了一个月的文艺节目,来到隧道巴士第六分公司,慰问这些辛苦工作的公交驾驶员叔叔阿姨们。</p> <p>佳节将至,为全力做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和环境卫生保障,市、区两级城市管理部门联动,积极动员、情暖一线,鼓励家在外地的一线作业人员响应“就地过年”号召。市南区1260名家在外地的一线人员,全部响应号召“留青过年”。2月3日,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周科,副局长王镝一行来到市南区,看望慰问春节坚守岗位的一线作业人员,市南区政府副区长孙晋华,区城市管理局局长许群陪同参加慰问活动。</p><p>爱在严冬,情暖一线,“城市美容师”舍小家为大家,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坚守在岛城环境卫生的第一线。市、区两级心系坚守岗位的“家人们”,送上节日的祝福,感谢他们为创造优美、舒适、洁净的市容环境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汗水,亲手为室外作业的环卫工人送去帽子、围巾,为公厕保洁员送去防寒棉背心等防寒物品,叮嘱他们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注意防寒保暖和人身安全。</p> <p>新春到来之际,青岛市妇联在东营银行青岛分行妇女微家启动了“微家有爱,陪您过年”关爱留青过年群体新春志愿服务特别活动,青岛市妇联、市南区相关负责人以及留青的女企业家、女创业者、女职工等巾帼奋斗者代表欢聚一堂,为她们送上了新年祝福和暖心“礼包”,让在青过年的广大女性感受到“娘家人”的关爱和温暖。</p> <p>春节饱含着每一个中国人,对家的真挚情感,千里迢迢都只为亲人团聚那一刻的暖意和温情。2021年春节前夕,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就地过年”成为了全国上下的号召与倡议。为了让就地过年人员不因思乡而感到孤独,为了让他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热情与温暖。1月25日,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联合青岛市总工会发起“一座城·一个家”新春福袋行动,携手岛城广大企事业单位一起,为留青人员备好“年货”,送上这个冬天最美的礼物。15天,2万余份福袋,24小时不间断派送……公交公司、长途汽车站、市立医院、批发市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快递小哥、交警、核酸检测员、供水管道工……新春福袋送给各行各业的留青人员,将福袋与祝福传递全城。</p><p>更重要的是,这项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注:日照银行、晓阳春、涵岛、可恩口腔、垦荒人、必胜客、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青岛维乐口腔医院、老尹家海参、苏宁、保利广场、青岛世嘉都市乐园、青岛移动、五菱汽车、李沧巴士第四分公司318路工人先锋号志愿队、岛城知名书法家……诸多爱心企业和单位第一时间响应为福袋持续“加礼”:啤酒花茶、玉米糊、豆浆、口罩、记事本、游乐体验券、牙具套装、牙线、福字春联……新春福袋内容丰富,基本囊括了吃、穿、用各类爱心物品。</p> <p>青岛李沧区兴城路街道地处环湾工业带,近年来随着李沧区经济提质升级,许多新兴制造业落户于此,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和外来务工人员。临近春节,在李沧区云茂电器公司的车间里,工人们依然在忙碌着,加紧生产高铁配电箱、电气柜和智能体检柜等。在目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企业外地员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选择留青过年。为了让留青工人们暖心过年,企业将订单进行相应调整,确保员工留青能有活干,生产线热闹的轰鸣声也给大家心里添一份保障。同时,企业为留青员工发放3倍工资并每人准备800-1000不等的红包,安排专门的食堂和宿舍让大家安心放心暖心过节。</p><p>春节期间,兴城路街道也通过不间断走访,在加强对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措施的检查和指导的同时了解业面临的困难和需求,进行收集和整理,尽可能帮助协调解决,通过工会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缓解员工思乡之情,并充分利用各级各部门出台的财政扶持政策和惠企纾困政策,帮助企业平稳发展。</p> <p>&nbsp;2月5日,为了向快递外卖小哥表达留青过年的新春祝福和暖冬慰问,共青团市南区委、金湖路街道办事处在中国邮政延安三路投递部开展了“防疫情·促发展·保稳定”快递外卖小哥集中关爱行动。中国邮政青岛分公司团委、交警支队市南大队、市南区人民医院团委、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亢家庄社区、市南区青年志愿服务联合会等爱心单位和青年志愿者加入关爱行动,提供了爱心捐助、健康义诊、交通安全公益课、法律咨询等“八个一”服务,30余名快递外卖小哥参与,在关爱行动中感受到了留青过年的浓浓暖意。</p><p>市南团区委书记王佩佩,金湖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党建办主任、团工委书记范琳琳,中国邮政青岛分公司团委书记王雪等为快递外卖小哥发放了暖冬礼包和春节慰问品,感谢他们坚守岗位、守护千家万户的辛劳付出,通过集中关爱行动向快递外卖小哥等一线人员传递浓浓年味和暖暖温情。市南区青年志愿服务联合会会员单位和爱心企业捐赠了护膝、手套、春节福字、防疫物资等慰问品,快递外卖小哥收到礼包后纷纷表示感谢。</p><p>交警支队市南大队巡逻中队指导员李林向快递外卖小哥宣讲交通安全规则,强调了寄送和派单路上遵守交通秩序、确保驾驶安全。市南区人民医院邱训栋医生就如何做好疫情防护和常见疾病预防、中医健康养生与大家分享交流。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王明杰律师讲解了《劳动法》常识及相关法律知识,海艺馨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邢继红解答了大家的心理咨询问题。中国邮政延安三路投递部经理李鹏代表快递从业青年发言。市南区人民医院的医护服务队为大家现场提供健康义诊服务,中医大夫向大家传授了保健小常识,细心叮嘱大家保重身体。现场氛围热烈有序,通过多方集中关爱行动,快递外卖小哥们在春节到来之际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温暖。</p> <p>2021年2月7日,近日新春佳节将近,为了让就地过年的大家感受浓浓的新春氛围,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推出了极具观赏性、感染力和震撼力的自贡彩灯。彩灯主要展出于金沙滩啤酒城星光大道区域,展出面积约17000平方米。共有大、中、小9组彩灯灯组50余个造型,生肖牛年造型“牛气冲天”、祥狮与灯笼造型“祥狮贺岁”、十二生肖造型、宫灯华柱造型、“鼓舞青岛”、“侏罗纪”等形态各异、时尚靓丽、震撼唯美的彩灯组合。“各种造型的彩灯栩栩如生,流光溢彩,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灯拍照。灯展的举办也为就地过年的人们增添了一处休闲游玩的好去处。</p> <p>留在工作地过春节,成为了今年大多数人的新选择。人们会发现,这个春节少了些春运的匆忙,多了点细细品味城市的闲暇。为了能让留在岛城过年的群众,将自己发现的青岛之美传递给家人和更多网友,青岛市海滨风景区管理服务中心联合网易山东、青岛海昌极地海洋世界,在栈桥景区开展“在青岛过年,送祝福回家”系列活动,人们可以通过网易新闻直播间,向家人和网友介绍青岛春节期间的景色与温情。</p><p>留青过年,既是所有市民对政府号召的响应,也是对这座城市的爱与承诺,本次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正是对市民们理解支持的一份回应。特殊时期,原地过年,也能送爱回家。在青岛的地标栈桥,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活动主播,通过网络直播间,家乡的亲人和网友们都可以看到自己工作、生活、奋斗的地方,感受青岛的美景和这座城市的关怀。</p><p>特殊时期,你工作的城市也是家。参与活动的留青过年的人们表示,考虑到今年的特殊情况,就决定留在青岛过年了,小家虽不能团圆,但早已把青岛作为自己的家了。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过年时亲人虽然不能团聚到一起,但是可以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团圆,今天还体验了以主播的身份向家人和网友介绍青岛的感觉,特别开心,相信今年这个“原地过年”会别有一番风味。</p> <p>幸福是什么?或是一顿饱餐,或是一个拥抱,或是一次成功的体验。但对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幸福就是阖家团圆。为让留青过年的职工家庭在第二故乡同样感受到家乡的温馨,消解“乡愁”,海滨风景区管理服务中心开展系列关爱活动,免费为留青外来务工家庭拍摄全家福照片,尽己所能为留守的人们送上暖心的服务。</p><p>趁着工作间隙,来自海滨不同景区的近十个外来务工者家庭前来拍摄。“大爷大爷,站直一点,放轻松,手不要动,对着镜头微笑,放松…”在栈桥回澜阁前,喜笑颜开的一家人热烈讨论着各自的位置,摆出最佳姿势,一起喊出“茄子!”,“咔嚓”一声,一张全家福合影定格成2021年新春第一印记。</p><p>看着相机屏幕中一张张开心的面容,大家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还是人家拍的照片好,你看我多精神。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拍过全家福了,感谢单位组织的暖心拍摄,让我们家又有了一张很有纪念意义的全家福。”</p><p>免费拍摄活动结束后,中心统一冲洗精心装裱好照片,赶在春节前送到了职工手中,让他们这些远离家乡的人能够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p> <p>2021年新春来临,青岛市南区人民医院医生、护士仍然坚守在各自岗位,为病人忙前忙后。由于今年情况比较特殊,作为医护人员的她们都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今年国家也提倡就地过年,青岛作为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今年会有更多的人留在青岛过年,相应的疫情防控和就诊压力也会比往年更大一些,因此院里许多医生护士今年春节都不回家了。从疫情防控、常见病、疑难危重疾病的诊疗和护理规范,到抢救技能操作,再到正常诊疗工作,情绪管理等方面大家都做好了准备。为护佑生命,坚守岗位,牺牲团圆,留在青岛过年,每个人都了不起。</p> <p>2021年的大年三十清晨,青岛冬泳爱好者们相聚在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沙滩,通过冬泳的方式庆祝新一年的到来。冬泳爱好者们身穿泳衣,节日欢乐的笑容洋溢在他们的脸上。他们在沙滩上手举福字,春联拍照留影。通过冬泳来互相拜年,和留青过年的冬泳爱好者们一起欢庆新年的到来。</p> <p>为给辖区居民和留青过年人员营造喜庆欢乐、祥和平安的节日氛围,青岛崂山沙子口街道精心打造新年灯会。每一组彩灯都色彩缤纷、生动形象,唯美梦幻的“灯光秀”和极富新年气息的“闹新春”,为青岛崂山沙子口增添了浓浓的“年味”,让居民和留青过年的人们感受到新春的喜庆氛围。此次青岛崂山沙子口彩灯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利用沙子口广场特有背景设置的特色浓郁的灯饰亮化作品,形成灯光璀璨的节日景观,营造了喜庆欢乐的氛围,成为市民迎春祈福、休闲娱乐、网红打卡的新去处。灯光扮靓的沙子口夜更加璀璨,灯会将持续至元宵节。</p> <p>2月11日除夕日,市南区前海一线各个景区热闹非凡,按照市南区城市管理局党组要求,为让留守青岛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海滨风景区管理服务中心组织留青人员欢聚一堂,以包饺子的方式喜迎新年。</p><p>市南区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许群同志来到八大关景区活动现场,把浓浓的年味和新春的祝福送到每位留青人员手中心中,感谢大家积极响应号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就地过年”,为保障景区平稳运行做出了很大贡献。随后也加入到包饺子的行列,与大家分工合作,边做边交流,天南地北,温情绵绵。</p><p>虽然没有回家过年,但来自五湖四海、操着不同的口音的外来务工人员在除夕这天聚在一起,相互交流,互赠祝福,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家纷纷表示以这样的方式过新年很特别。组织活动的负责人表示,活动让大家体会到节日的气氛,在寒冷的冬季怀揣一份温暖、拥抱一份美好,感受到海滨大家庭带来的家人般关爱。</p><p>“虽然不能回家陪伴家人,但单位为我们考虑得很周到,还有这么多同事一起过年,大家心里很温暖,也很激动。”来自山东莒县的老刘一边吃着饺子,一边通过手机视频向家人分享温馨时刻。</p> <p>春天来啦!青岛迎春花初绽放!</p><p>正当人们在喜庆春节的时候,青岛宁德三路路边一处迎春花密密麻麻的枝条已经渐渐返绿,枝丫间几许的鹅黄色的小花悄悄绽放。春天,已经被这样明亮的色彩来拉开帷幕。2021年,岛城的春天如约而至。我深信正常生活的春天在人们的奋发下也会很快如约而至。</p> <p>图文:董志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