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学期我十分幸运的加入了音乐组,在每一次的小组研讨中,我受益良多。这个学期我着重帮助幼儿发展感受音乐的能力,希望幼儿喜欢参与打击乐演奏活动,体验并享受与他人合作演奏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以下就是我在音乐区投放、修改材料的总结。</p><p class="ql-block"> 本学期,我们班投放了响板、铃鼓、沙锤、碰铃等打击乐器,并把音乐演奏区设定在走廊储物柜上面的区域。一开始,我只投放了单一的乐器,直接让孩子们自己摸索,敲一敲、玩一玩,三天之后孩子们就没什么兴趣了,于是针对于音乐区的问题,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方法。</p><p class="ql-block">1.经验介绍,制定规则。</p><p class="ql-block"> 晨谈时,向孩子们介绍班级的新区域,介绍音乐区的乐器名称、基本使用方法等,形成初步的对打击乐器的印象。</p><p class="ql-block">请一些幼儿合作演奏,把大致的玩法演示给其他幼儿看,大家一起制定音乐区域游戏规则。</p><p class="ql-block">2.定点观察,找出问题。</p><p class="ql-block"> 虽然幼儿知道了乐器的名称和玩法,但在游戏时,也不能很好的进行配合,对乐器的兴趣渐渐的变淡了,注意力会很快被旁边的娃娃家分散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发现了一些问题之后,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修改材料:</p><p class="ql-block">1.设立“小小指挥家”这一角色,指挥家的胸前有个小徽章,他可以分配组员乐器、指挥组员演奏方式、一起合作完成音乐作品。</p><p class="ql-block">2.投放音频材料,放一些童谣、或者当下学的儿歌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演奏。</p><p class="ql-block">3.投放相关歌曲的节奏、节拍谱和不同颜色的笔。</p><p class="ql-block">1⃣️幼儿可以看着节拍谱、跟着音乐更容易演奏。</p><p class="ql-block">2⃣️不同颜色的笔代表不同的乐器,如:红色—碰铃、棕色—响板、绿色—铃鼓。幼儿可以自己在谱子上标注,一起合作。</p><p class="ql-block">4.晨谈和餐前分享时留一点时间给两个时间段在音乐区演奏的孩子,让他们集体展示一下自己排练的作品,进行汇报表演。</p><p class="ql-block">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投放和改变之后,我们班的孩子对于音乐区的兴趣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平时学习儿歌时,能很快的记住歌词,节奏感、韵律感也比开学时进步了很多。</p><p class="ql-block">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体验,很多幼儿喜欢.上了音乐,而且在音乐的熏陶下,孩子们的自制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不同音乐的熏陶使幼儿的思维得到了锻炼,音乐的感受能力得到了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得到了巩固,幼儿的思维开拓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在其他活动中也同样学会了从各个不同的方法去考虑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开始,尤其是音乐对幼儿的能力、情感、行动、习惯的熏陶更应从小开始。我们教师在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善于发现、善于为幼儿提供表现和锻炼的机会,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能力得到不同的提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