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范仲淹,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任职期间四处察访民间疾苦,了解百姓之忧。他主要做两件大事:一件是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另一件是重视教育,立校办学,兴学育才。范仲淹用他的文章教育天下人,送给世人千古警示,后人自然不会忘记他。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很美的散文,其中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说,在天下所有的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所有的人快乐之后才快乐。范仲淹写完《岳阳楼记》六年后离开人世,享年63岁。</p> <p class="ql-block">范仲淹的祖籍是苏州,后来全家迁到江南,在吴县安下了家,范仲淹自小就很有志气,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改嫁了一个姓朱的人,他也跟着继父姓朱,等到成人以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就告别了母亲到应天府读书。他读书异常刻苦,读到夜里时人疲劳极了,双眼不由自主地一起闭合,就用冷水浇头,清醒了又接着读下去。</p> <p class="ql-block">每天清晨,他很早就起床淘米生火,煮一锅稀粥,等它凝结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再切几根腌菜,加一些盐拌在一起就当作一天的伙食,这样的生活足足持续三年。苦读三年之后,为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范仲淹继续求学,佩上琴剑,风餐露食,千里迢迢来到南都,进了当时著名的南都学舍,在南都学舍期间,他仍然像以前一样划粥而食,刻苦攻读。有个同学见范仲淹如此艰苦,就回去告诉父亲,其父听了很感动,吩咐儿子带些肉饭给范仲淹吃,可是范仲淹没有吃,这个同学不满地说:“家父听说你清贫,特意叫我送一些食物,可你即不吃,是不是怕玷污了你的品德?”范仲淹回答说:“我很感激你们的厚意,但我吃粥已经吃惯了,今天吃这样好的食物,以后还能吃粥吗?”在南都学舍,范仲淹不分昼夜地苦读,困倦了就用冷水洗脸浇头,实在要睡就和衣躺下,醒来继续攻读。</p> <p class="ql-block">有时,他每天连两顿粥都吃不上,往往只到黄昏时吃一顿,既是早餐,又是晚餐,就这样经过五年的勤学苦读,范仲淹考中了进士,开始走上了仕途,以后把自己的姓改回来,依旧姓范。范仲淹一生当过大大小小的官,为人正直,经常向皇帝提意见。他博览群书,特别喜欢纵论天下大事,每每坚持自己的意见,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宋仁宗,对范仲淹的忠直很了解,所以范仲淹提出的一些意见也能乐意接受。</p> <p class="ql-block">范仲淹提倡:“廉洁节省,反对浪费贪污”,在官场得罪不少人,因此,范仲淹一生多次遭到贬黜,但他的正直高尚的品质却从来没有改变,每天他都很忙,到了夜晚躺在床上准备睡觉的时候,他总是回想一下白天所做的事情,看看是不是对得起自己所领的工资。如果他觉得对得起的话,他就安心地睡觉了;如果他觉得自己对不起所领的工资,就会十分不安,整夜睡不着。第二天就要尽量多做事,争取称职。</p> <p class="ql-block">他为人善良,在家里孝敬自己的母亲,生活简单朴素;在外面,他家乡的族人和他做官呆过的地方的人,很多都得到过他的帮助。不管是识字的人,还是不识字的老百姓,都知道他的名字。《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彰显了范仲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风范,他用实际行动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了最好的诠释。范仲淹行善积德,换来八百年子孙福报。 </p> <p class="ql-block">范仲淹出身非常清寒,寄住在一座寺庙里读书,“断齑画粥”的故事就是那时候来的。偶然的机会,范仲淹在寺院的老鼠洞中发现了一堆金子,当时无旁人在场,家中又穷困至极,范仲淹一分一厘也没有动,把石板盖好,重新埋上,直到他日后功成名就,这个秘密依然藏在他的心里。 几十年后,当年范仲淹读书的醴泉寺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寺院长老派人前来求助,范仲淹才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荆东一窑金,荆西一窑银,一半修寺院,一半赠僧人。”就这样,寺院终于恢复旧观,深藏在范仲淹心里几十年的这件事情,彻底放下了。 </p> <p class="ql-block">范家在苏州有一块著名的风水宝地,当时的风水先生对范仲淹说“后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地风水能使后代显贵,那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的百姓子弟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较之自己一家显贵岂不更为有益?于是立刻兴建学堂,千年以来,这里培养了将近四百个进士、八十几个状元,现在是一所高中的校址,真正做到了让百姓的子弟后代都能贤达显贵。</p> <p class="ql-block">历史传下来的记载,范仲淹的一生,用自己的俸禄供养了三百多口人家。哪怕范仲淹是宰相,一人俸禄供养三百家人,也只能堪堪糊口,范仲淹一生出将入相数十载,到年老时,连丧葬费用都不够,是因为他的钱财都布施给了他人。范家一直到民国初年,历久不衰,而历代子孙,都能够遵循范仲淹留下的祖训,仁厚知善,常修布施,八百年家风不堕。</p> <p class="ql-block">“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何等的广大愿力,真正的想为自己乃至子孙积阴德,就要学习范仲淹,首先要发愿,发愿越大,力量才会越大,然后在这种广大愿力下,努力帮助有缘人,不求回报,不计较对方是否知道,没有任何目的与功利心。如此下来,这个阴德就会积累的绵厚深长,不但可以让自身远离灾祸,寿命延长,增加财富,而且会惠及子孙,福泽无尽。正是范仲淹广大愿力和心量下积累下的厚重阴德,才能八百年来福德护佑,让范家绵延不绝。司马光讲过一句话“积金于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当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p> <p class="ql-block">范仲淹一生共有四子,长子范纯祐,次子范纯仁,三子范纯礼,四子范纯粹。在历史上,很多声名赫赫、功成名就的大人物,在子孙后代一事上,往往不太光彩,后辈里很容易出现纨绔(形容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的富家弟子。)子弟,范仲淹绝对不与他们同类人物。范仲淹身居高位,依照《孝经》奉行:“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致使他的四个儿子极有出息。</p><p class="ql-block">长子范纯祐,以聪慧和孝道著称,曾经因为想要侍奉父母,而拒绝去参加科举。后来在范仲淹的强烈要求下,才去科举出仕,曾历任监主簿、司竹监等职。次子范纯仁,曾在宋哲宗时期,担任过宰相,为官清廉贤明,继承了范仲淹的遗志,时人都称之为布衣宰相。更为难得的是,范纯仁能做到宰相的位置,完全是靠的自己。因为范纯仁是在范仲淹死后,才出来做官,所以基本上也没有什么老爹帮忙关照开路的事情。三子范纯礼,历知遂州、京西转运副使、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等职,到了宋徽宗时期,更是一度做到了礼部尚书的位置。为官几十年,同样官声极好。四子范纯粹,以祖荫出仕,在宋哲宗元祐年间,最高做到过户部侍郎一职。范家四子凭借祖荫出仕。</p> <p class="ql-block">北宋一朝,如果家里出过一些高官,子孙后辈是可以不通过科举,直接凭借祖荫出来做官的。但是,出仕之后,能够做到哪一步,那就要凭自己的本事了。而范仲淹的四个儿子,基本上都是在范仲淹从宰相位置上卸任,甚至是死后,才出来做官的。所以,他们的成就,完全可以说是他们自己的成就。更为难得的是,范家四子,全都是官声极好。四兄弟不管担任什么职位,从来没有贪赃枉法的事情出现。之所以会这样,恐怕也离不开范仲淹成功的家教。范仲淹本人为官,就极其清廉,也是给后代做了一个好的榜样。《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 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都能够成为社会中的模范。</p> <p class="ql-block">“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短短八个字,庄重典雅,寓意深刻。它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学是指每个人应具有的学问、知识和技能,学为人师,就是要使“学”能成为大众的表率。行是指每个人应具有的品行,行为世范就是要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光明正大。</p> <p class="ql-block">在现代人当中发现有一位家长,十五年前重温《岳阳楼记》,学习中深受潜移默化,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深知范仲淹在中国历史上不但“知名度”相当高,而且家喻户晓,为世人所仰慕。从范仲淹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模仿范仲淹的做法。他认为,古代人能做到的事,现代人也能做得到。他就下定决心,低下头虚心要向古人学习,以范仲淹的精神为榜样。虽然时代不相同,环境不一样,做法各自发挥智慧而已,但是,最终目标一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两者殊途同归,万变不离其宗。前者是古人发的大愿,后者是现代人发的大愿,两者所发之愿都有很大的力量,前者与后者皆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命运共同体,同心同德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p> <p class="ql-block">这位家长废寝忘食,他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教育子孙后代,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他从2005年开始,保持天天读书,未曾间断任何一天,截至2020年,连续读了十五年,已成为了历史。新的十五年又从2021年开始了,从来没有停止学习,十五年为一个读书周期,周而复始,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学之道,贵以专。他专门攻读中国传统文化,以哲学、历史为主。每个周未在他自己的家里组织一场读书学习会,由他亲自免费授课,主讲国学经典。参加学员有大、中、小学生,研究生和社会各类人群。经专家评审,他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百姓学习之星”。</p> <p class="ql-block">古人说:“三日不读圣贤书,言语无味,智商不如猪、面目可憎。”这位家长认为,要做聪明健康长寿人,离不开勤读好学。读好书、好好读,因为天资再高,也要学习;地位再高,也要尊师;饱读诗书且善求师者,才能具德具才。所以,这位家长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学生”看待,大概惟有“学”才能“生”,才能成为才智之人。</p> <p class="ql-block">饱读史书,汲取智慧。史书伴随了这位家长的一生。三十前读史书,这位家长当作故事来看,纯属爱好,即使学习过了,也不知道小故事蕴含大道理;三十年后重温史书, 感悟很深,他的境界完全不一样了。他认为,从国家层面来讲,当作治国理政;从个人层面来讲,当作修身养性;从总体层面来讲,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现代人因学科繁多,很少研究史书,懂古史人不多。有许多历史故事流传至今,上下五千年了,具有教育意义。总书记讲话常常引经据典,运用自如,我们看《平语近人》就知道了。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言传身教,引领孩子。他深知,父母读书学习,主要是做孩子勤读好学的好榜样,言传身教是榜样的力量。孩子看见父母亲闲暇之余读书学习,也自觉跟随读书学习,学科成绩自然提高。言传身教是培养孩子自觉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好方法,作为父亲,他一直沿用至今,通过自身的“好学”,引领了孩子爱上学习,他的大儿子能够攻读博士生、次子也能攻读硕士生。毕业后,分别在厅级单位受业,他也是孝廉的榜样,严格要求孩子廉洁奉公。站在雨中多时的邻居孩子,在这位家长的楼下耐心静候,听候这位家长答应首次面授,他善根深厚,勤读好学,刚上小学二年级,就读了不少的历史书画,他那种求学精神令人感动。还有前来参加面授的学员,都乐意与这位家长合照留念,作为印证人生成长难忘的阶段历程。</p> <p class="ql-block">读书明理,教育自己,帮助别人。十五年来,这位家长通过自身努力读书,刻苦学习,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学会了做人与做事,戒除了贪心,不吝啬、放下了名利,使自己少走弯路,过好人生。由于他读书学习能够做到持之以恒,加上涉及面广又以范仲淹为榜样,为人处世的道理懂得不少。尽管他工资较低,尚且供送孩子读书,经济处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仍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几十年如一日,就像一天一样,他勤俭节约素食为主,在经济方面开源节流,做到一如既往,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工资,按每月定期供给自己父母和岳父岳母的生活费用,照顾亲属、亲戚都未曾间断,同时资助许多不知姓名的贫困人,心态好的他身体健康,所以,周末有许多家庭男女老少都发自内心去当他的学生。他在自己家里免费办学,讲授人生哲理。有不少的人因为听了他的课后,自觉遵纪守法,听党的话,跟着共产党走。他们学会了孝养父母,尊敬师长。在他的学员当中,有较多的人考上研究生、大学生、高中生。听课后的小学生、初中生进步也很大,自然得到家长们的好评和信奉。教学相长,致使他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以德为先,以理服人,在实际工作中,他与服务对象比较容易沟通,几乎没有任何障碍,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的好评和点赞!</p> <p class="ql-block">总而言之,上面两个故事:一个是古代,已成为历史;另一个是现代,将来也会成为历史。现代人以史为鉴,重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并将范仲淹的精神,发扬光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两个故事,它们都是跟读书育人有关。我们善于将古代与现代融为一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具有历史杂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相信,这两个故事将会为现代读书求学问和做人与做事,提供宝贵参考的资料。若是有缘分读到本文的学生家长,认为有参考价值,可以收藏起来,为日后教育子孙后代都会有帮助。学习名人故事的精神,主要是引导学生家长对照自己,勉励学生家长学习榜样,经常进行自我监督。学以致用,对于今后的教育工作,培养人才,让各家各户人才辈出,也起到了致关重要的示范作用。不要吝啬,要懂得大方地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亲朋好友读到,得到真实的利益,叫做法布施。所谓法布施,就是传授最好方法给别人,这种布施功德无量,非以算计譬喻之所能知。分享者及其子孙后代,必然会得到幸福安康、聪明伶俐的回报。</p> <p class="ql-block">阅示斧正,欢迎分享到各大微信群和朋友圈,功德无量!</p> <p class="ql-block">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为了取信于民,尊重历史事实,源于贯穿古今,仅代表本文作者的观点。</p> <p class="ql-block">作者:黄勇哲</p> <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