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 卓 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家地处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发源地,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沿海地区所没有的民俗习惯,比如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春联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据说,过春节贴春联的风俗始于宋朝。那时的人们先是在过年时把一种用来“驱鬼辟邪”的桃符贴在家门上,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了春联。童年时特别盼望过春节,等门上贴上了春联,春节就正式来临了。所以,对贴春联也就特别地感兴趣,也格外地兴奋,活蹦乱跳地大唱特唱“年三十儿,贴花门儿”的儿歌,从“廿三儿,祭灶官儿”“廿四儿,扫房子儿”,每天一句歌谣,一天天地唱过去,一直唱到“年三十儿,贴花门儿”,在歌声中迎来大年夜。</p><p class="ql-block"> 贴春联都是在除夕傍晚完成的。初一早上一出门,满眼都是家家户户门框门板上红花花的春联。或红纸黑字,或红纸金字,在满天飞雪的衬托下特别漂亮醒目,大街小巷充斥着温馨、喜庆的年节气息。</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只是觉得春联特别好看、喜庆,长大了一些才懂得它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民俗文化”。在书中有许多古人巧妙应对上下联的趣事、在书法中有专写楹联的书家,但这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春联”。真正的春联,除了上下联,还应包括“横批”,称为一幅。而且还必须是在过年这个特定时段张贴的才叫“春联”。</p><p class="ql-block"> 家乡贴春联有许多讲究,比如正常的人家必须要贴上红色的,新有丧事的人家必须是贴白色的,如果门上什么也不贴,那就说明这户人家的亲人去世不满三周年。所以,一看春联便大体知道了各家的喜乐与静哀。贴春联时,一定要把去年已经陈旧的褪色的春联仔细揭干净,一是寓意“除旧迎新”,二是便于贴牢新的春联。从春联的内容上看,有歌颂党和祖国的、有喜庆佳节团圆的、有歌唱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还有不少人从自家的实际出发,根据家人的职业特点写几联专业对联,一看就知道这家是“教师之家”,那家是“军人家属”等等。</p><p class="ql-block"> 有趣的是从门上的春联还派生出许多“小春联”,这种小春联不是对仗式的上下楹联句,基本上都是独立的单联单句。比如裁一块菱形和一条长条形的大红纸,菱形纸上写一“福”字,条形纸上“岁在某某年农历正月初一开门见喜大吉大利”,然后贴在院子大门口的墙壁上;裁几条尺把长的红纸条,在树干上贴个“树木生长”、在衣橱上贴个“衣服满箱”、在院子墙上贴个“满院春光”、在灶头上贴个“小心灯火”、在牛羊棚上贴个“六畜兴旺”、在盛粮食的瓦罐上贴个“麵”等等字样。诸如此类,无不表达了百姓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平安祥和的向往之情。 </p><p class="ql-block"> 说来也怪,即使在那十分贫穷的年代,人们也始终保持着张贴春联的习俗。也许正是那如火如荼的红色,慷慨地给人们送来了一片无尽的欢乐和一丝新年岁的希望。正是这些春联,使我小时生长的那个穷乡僻壤充满了文化气息,那是我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从未强烈感受到的一股浓郁的“书卷之气”、“书香之气”。</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大年初一,村里就会有一群七八十岁的老头儿,三五成群,背着手,捋着白胡须,挨家挨户地走,对各家的春联指指点点,品头论足:这家的联句对得巧妙、那家的联句“狗屁不通”、这家的字写得炉火纯青,那家的字写得不咋着⋯⋯瞧老头们那副神态,真不相信他们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老汉。</p><p class="ql-block"> 江南地区也有贴春联的,但不属当地普遍习俗,故不如中原老家壮观。偶尔有农村老乡求春联,我也挥笔书写几幅,那也是大异其趣了。其实,贴春联的确不失为一桩文化雅事,可渲染节日氛围、可教化人心、可作文学品味、可作书法欣赏,何乐而不为呢? 每逢春节,我就怀念家乡贴春联的风俗、怀念那飞雪映衬的红彤彤的人间暖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春节于洛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