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罗巴碰瓷

茂连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欧洲,除了参观博物馆,人们还可以在皇家贵族的宫殿里甚至古董店、跳蚤市场见到中国古董瓷器,回溯17世纪晚期及18世纪,中国外销瓷是欧美流行的高端奢侈品,专门陈列中国瓷器的瓷器室的设置,成为上流社会家庭的风尚。殷实人家也都有专门摆放中国瓷盘的柜子,配有壁炉的家庭在壁炉上摆两只中国瓷瓶成为当时的标配,这一讲究流传至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天,人们还可以在欧洲传世的油画作品中,看到中国瓷器融入当时各阶层生活的场景,欧罗巴碰瓷成为那个年代的时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世人都知道,瓷器是中国原创,但鲜为人知的是,中国瓷器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产品,并不只是中国瓷器的优良品质和中国文化的魅力造就了她在世界范围的霸气流通。事实上,中国瓷器改变了世界,引发世界上争相模仿的同时,世界的需求,也改变了中国瓷器的模样。从7世纪到17世纪,中国外销瓷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被喜爱、最被歆羡的名牌。</span></p> <p class="ql-block">康熙外销五彩“满池娇”茶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只制作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大碗,是当时出口到欧洲的定制产品,有一个正式的名称叫做潘趣碗(Punchbowl)。可以想象一下,200多年前欧洲的大户人家,在过年过节的时候,用这样一只中国风的大碗调制潘趣酒招待来宾,是何等体面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块青花盘子,得之于德国藏家,不知道多久以前,曾经被摔成两半,主人舍不得扔掉,请工匠打了锔钉,如今看盘上的锔钉也有了浓重的包浆,这样的修补工艺,小时候经常看到,现在在世界范围内差不多已经消失。修补之后,藏家仍然把盘子挂在墙上,我收藏后,也挂在墙上,我特别喜欢,心生感激曾经的藏家没有随手把破碎的盘子扔掉,才让我有一天拥有了它,并从中读取了许多知识。这块盘子制作完成的时候,大概就是康熙后期或者雍正早期,距今已经有300多年,图案绘制之精美,青花烧制之纯正,绝对不会逊色于同时期的官窑瓷器。而其漂洋过海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也许比官窑瓷器更加厚重,它无言的告诉世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融会贯通,在那个久远的年代里曾经影响过欧洲人的审美情趣。世人现在认识的荷兰代尔夫特青花和著名的德国梅森洋葱青花都是它的山寨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清雍正年间的老茶壶,画工精美,图案设计亦中亦西,是300年前中国瓷器工业辉煌时期的出口代表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段尘封的历史佳话,被这块传世百年的广彩描金粉彩人物外销盘揭开,画面彷佛微型版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晚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年科考的一段轰动佳话,何姓家族一门同时高中四位进士,朝野都为之荣耀,遂有用心之工匠绘在外销的器物上,弘扬中华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康熙五彩描金吉字套杯,鱼虾蟹图案,可以想像400多年前古人的富足生活,康熙年间研制成功蓝彩并且第一次用蓝彩替代了青花钴料,蓝宝石般晶莹的彩料是后世一直在仿制但从未被超越的一项硬核科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500年前,晚明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青花小杯,曾经是欧洲上流社会争相拥有的奢侈品,在其漂洋过海的途中,遇险折戟,沉睡于大洋之下几百年,然后与同样漂洋过海的我,相遇在欧陆,这是怎样的缘分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