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城子山

农夫山泉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2021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三。是日阳光和煦,春风骀荡,二人顿生闲情雅致,相伴探访城子山。凭借一部手机,留得照片数张。</b></p> <p class="ql-block">▲ 【碑铭】鄂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城子山遗址/鄂州市人民政府/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公布/华容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七月二十八日立</p> <p class="ql-block">▲【碑铭】简介/城子山遗址位于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孙彭村孙彭湾西南,1975年文物调查发现,1983年、2002年文物普查复查,历次调查中采集文物有陶器,遗址呈不规则圆形台地,高出四周约5米,面积约20000平方米,从遗址东西两面断层来看,文化层厚达1—2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探访归来,请教度娘,得《城子山居民,纺织业中的佼佼者》一篇,抄录如下以便共享。</b></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砍伐、狩猎由男人承担的话,那么,女人干什么呢?也许,段店镇城子山古文化遗址的发掘成果,能回答您的问题。</p><p class="ql-block">2012年夏天,一条公路从段店镇的城子山山脚穿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正在这里进行考古发掘。</p><p class="ql-block">城子山古树丛生,风景秀丽,地形如鼓,加上南面下端的2座石桥,被人称为双桥击鼓,清末成为著名的永乡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经过几个月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斧、石镞、红陶鬲、灰陶罐等,这些读起来既拗口又稀奇古怪的器物,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呢?其实,我们只要围绕着一个问题思考就行了,这便是人的生存问题。</p><p class="ql-block">民以食为天,在所有的原始遗址中,饮食器占的比例最大。不仅仅是城子山,任何一个遗址中都会见到鼎、鬲、盆、钵之类。鼎是带有三足下面架火烹饪食物的器具,后来,由它发展出受火面积更大的鬲,接着,由鬲又发展成为鬲的上面加一个罐形器的东西,这便是“甗”,它的用途是上半部分可以蒸,下半部分可以煮。</p><p class="ql-block">遗址中出土的甗告诉我们,这里的居民已懂得一定的烹饪技巧了。</p><p class="ql-block">除了吃,便是穿的问题。城子山遗址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发现了大量的红色、灰色的陶纺轮。纺轮是做什么用的呢?它是古人纺线的工具,在捻线子时起转动和配重的作用。很明显的道理是,只有到了穿衣遮羞的时代,才会出现纺轮。女子在室内从事纺织、炊事活动,似乎成为古人一种默契的自然分工。</p><p class="ql-block">从大量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纺轮看,城子山的居民,应该是当时纺织技术的代表,也是鄂州新石器时代晚期纺织业中的佼佼者。纺织物的“线”则是用植物中的纤维,如野生麻、葛藤等织成。宋代的《太平寰宇记》、清代的《武昌县志》中均有鄂州产火麻,可以纺绳;山谷中产葛藤长数丈,可绩为布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翌日再访,绕山一周,又得照片若干,择其部分附于后。</b></p> <p class="ql-block">图片拍照 农夫</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 山泉</p><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14日初稿</p><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16日更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