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朱秀媛,于2021年2月12日20时2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朱秀媛1928年7月3日出生于河南开封,1954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药学系。她毕生致力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生化药理学和抗炎免疫药理学研究,与宋振玉教授在国内共同开创同位素在实验医学中的应用研究,率先开展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P450分子水平药物代谢研究。率领团队成功完成人工麝香一类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她是学科带头人,曾经担任中国药理学会生化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p><p class="ql-block"> 朱秀媛的一生,端庄秀美,友好善良,刻苦努力,事业有成。在家里是一位好妻子、好妈妈,在事业上是严谨的科学家和诲人不倦的导师。 </p><p class="ql-block">科技耕耘人工麝香广益社会</p><p class="ql-block">贤妻良母为人师表福满人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韩济生率儿女媳婿及孙辈敬挽</p><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14日</p> <p class="ql-block">借此机会,我们把朱秀媛一生中有代表性的瞬间呈现给亲朋好友,作为她一生历程的回放和对她的缅怀。</p> <p class="ql-block">1928年7月3日朱秀媛出生在河南开封,父亲朱华南是教会医院培训的医生,开办了“好生西医所”。妈妈怀抱里的就是排行第七、出生不久的秀媛。</p> <p class="ql-block">1948年 高中二年级。中学时期的朱秀媛学习拔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担任班长和童子军的大队长。</p> <p class="ql-block">1953年上海医学院三年级的时候,在教会团契认识了韩济生。</p> <p class="ql-block">1955年在哈尔滨与韩济生结婚</p> <h3>1957年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工作</h3> <p class="ql-block">师从宋振玉教授研究药物代谢(1962年)</p> <p class="ql-block">育有一子(韩松平)、一女(韩一虹)</p> <h3>1966年的四口之家</h3>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在北京天坛公园</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在天安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1981年 在瑞典法玛西亚公司工作</p> <p class="ql-block">1982年 卡罗琳斯卡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室全体人员野餐送朱秀媛回国</p> <p class="ql-block">1982年 在东京日本药理学会上介绍天然麝香药理研究成果</p> <p class="ql-block">1988年 参加日本神户的药物代谢会议</p> <p class="ql-block">1988年 在神户会议上与岳天立、宋振玉、楼雅卿(从左至右)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1988年 全家在华盛顿国会山团聚</p> <p class="ql-block">1988年 亲手带大的孙女和奶奶有着深深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1990年主持生化药理学会在北京召开“架起生化药理学与传统药理间桥梁国际会议”</p> <p class="ql-block">1990年 朱秀媛与韩济生以科学家伉俪身份访问台湾,这是中国大陆与台湾科学家学术交流的破冰之旅。台大医学院药理学系李振远教授亲自接机。</p> <p class="ql-block">1992年 编写《新药临床前药理毒理学研究指导原则》工作会议。</p> <p class="ql-block">1992年 第二次访台 阳明医学院,荣民总医院,中正楼前</p> <p class="ql-block">药物研究所药理室的部分老同事</p> <p class="ql-block">2000年 郭颖博士论文答辩会</p> <p class="ql-block">2000年 第七届生化药理学会开幕式致辞</p> <p class="ql-block">2002年 在CCTV10台客串,韩济生朱秀媛夫妇二重唱《雪绒花》(Edelweiss)。</p> <p class="ql-block">2004年 上海医学院药学系毕业50周年庆祝活动(前排左三)</p> <p class="ql-block">2005年 在新泽西韩松平家与留美学生和同事相聚。</p> <p class="ql-block">2005年 金婚纪念(1955 — 2005)</p> <p class="ql-block">2005年 合唱《雪绒花》</p> <p class="ql-block">2005年 你若待我如初,我必此生不负(新泽西殖民公园)。</p> <p class="ql-block">2005年 爱美的天性 (新泽西雕塑公园)</p> <p class="ql-block">2006年 新泽西韩松平家</p> <p class="ql-block">2007年 《长乐无极》:韩启德副委员长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2008年 为了庆祝朱秀媛80华诞,亲朋好友们出了一本纪念册《秀丽人生,和美人生》,里面讲述了很多动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2008年 永遇乐 • 词贺朱老师八秩华诞</p><p class="ql-block">清贵高洁,秀外慧中,慈眉善目。廿年期颐,古稀十稔,何见八旬妪?岁寒柏翠,春暖兰馨,金桂萱草常绿。果枝垂,百丈竿头,宽宽虚怀若谷。</p><p class="ql-block">东隅有失,满收桑榆,携手以沐相濡。学富五车,弟逾三千,甘为育英土。钟情医药,惠施多方,伟业青史得注。垂师范,德厚流光,炳映万物。</p><p class="ql-block">王昌恩 (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p> <p class="ql-block">2008年 80岁,在西雅图韩一虹家</p> <p class="ql-block">2011 在杭州萧山参加活动</p> <p class="ql-block">2012年6月30日 药物研究所同事为她庆生</p> <p class="ql-block">2014年 朱秀媛在北京的亲戚们逢年过节总要跟老寿星欢聚一堂。</p> <h3>北京大学教授合唱团</h3> <p class="ql-block">2015年 连理六十载,喜庆钻石婚。在上海相识,在哈尔滨成家,在北京立业,六十年弹指一挥间!</p> <h3>荣获医科院药物研究所成立60周年终身成就奖</h3> <p class="ql-block">2015年 人工麝香研发和产业化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在人民大会堂发奖仪式上。</p> <p class="ql-block">《国家科技进步奖》证书</p> <p class="ql-block">2016年 韩一虹回国探忘父母。</p> <p class="ql-block">2018年7月 朱秀媛、韩济生90华诞,共同捐赠北京大学神经科学发展基金100万元。</p> <p class="ql-block">2018年 在丰泽园庆祝朱秀媛九十华诞(徐瑞明摄)</p> <p class="ql-block">2018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p> <p class="ql-block">贤妻良母,事业导师。</p> <p class="ql-block">2019年 圣诞节期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沛沛专程回国看望</span>患病的奶奶。</p> <p class="ql-block">2020年 老同事老朋友谢明智教授来访</p> <p class="ql-block">2019年 夫妻双双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特别致谢</p><p class="ql-block">朱秀媛患病期间得到各方专家的积极治疗和关爱,特别感谢乔杰院士组织北医三院各相关科室协同医疗救治,北医三院老年科、神经内科、呼吸科、康复科和疼痛科的医护人员以及医学部医院领导的临终关怀。也特别感谢天津中医药大学石学敏院士专程来京亲施醒脑开窍针术,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各位专家老师的各种针术治疗。在多方的努力下,朱秀媛无遗憾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程,以93岁高龄圆满谢幕。</p> <p class="ql-block">一虹开通了一个专门缅怀妈妈的网站,亲朋好友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阅读和上传照片、寄语以及缅怀文章。</p><p class="ql-block">网页链接:</p><p class="ql-block">https://www.forevermissed.com/zhuxiuyuan/about</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 韩济生手书挽联</p> <p class="ql-block"><b>哀思永续 - 韩济生</b></p><p class="ql-block"> 秀媛离去已经两个星期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二七。明天恰逢元宵节,大家要来看我,我一向是不愿意浪费大家宝贵时间的,但是今天我不反对,因为这对我心灵将是一个极大的安慰。</p><p class="ql-block"> 我的早期研究生王晓民得知噩耗后,首先来家里吊唁:“我来定个调子,朱老师走了,是喜丧!她老人家一辈子做好事,修来的天大福份,才能没有痛苦地安然离去,真正是无疾而终!” 我内心里也同意他这个喜丧的说法。何况我和秀媛曾多次交心说:我们两人谁先走,谁更幸福。最后她得到了这份幸福,我替她高兴。但是毕竟共同生活了六十多年,现在她不在身边了,心里的这份空虚无法弥补。</p><p class="ql-block"> 我和秀媛相识是在上海医学院上学时,那是1952年春季。我是医学系第五年,她是药学系第三年。当年秋天,我被分配到大连医学院,上“生理高级师资进修班”。1953年从进修班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工作,离上海更远了。秀媛195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沈阳东北制药厂,在1955年奉调到哈医大药理系。我们终于得以在一个9平方米的小房间结婚成家。1956年有了第一个孩子松平。同年我们被调到北京,她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一直工作到退休。</p><p class="ql-block"> 在九十二年的人生中,有八十多年她的身体基本健康,在最后9年健康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翻看着一本本手写的健康记录和一张张手绘的生命体征图表,我脑海里重现最后几年我们与疾病共同拼搏的过程:她2012年开始出现房颤,来势汹汹,试了各种办法,只有胺碘酮可以制服房颤。但由于胺碘酮有影响胃纳的副作用,两年内体重持续下降。停服胺碘酮后房颤又发,只能不断调整剂量,减量服用。2016年安装心脏起搏器,合并应用贝塔阻断剂,使房颤有所好转。2017年4月出现带状疱疹,在发病第一天就得到及时治疗,未造成严重后果。由于长期服用胺碘酮引起甲状腺功能下降,2018年发现有粘液性水肿,及时服用甲状腺素解除了粘液性水肿。同时,因长期高血压和心脏二尖瓣闭锁不全,引发了心衰,幸好及时用利尿剂加以控制。最后,在2019年4月发生左侧脑梗,导致右侧肢体中度偏瘫。住院半年后病情有很大好转,可以在助步器帮助下独立行走。在她的强烈要求下,我们接她出院。在家精心调养400余天,病情未出现重大波折。2021年新年后整体情况迅速下降,寡食多觉,终于在2月12日(农历大年初一)在安睡中平静离去。</p><p class="ql-block"> 在此九年中,在北医三院和校医院医生的帮助下,我运用了所学的全部医学知识,与秀媛遇到的多种健康难题斗智斗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这期间受到亲人、同事、友人和各级领导的诸多关怀帮助,使秀媛未受重大痛苦,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最后阶段。</p><p class="ql-block"> 追忆漫漫人生路,回想在上医附近的普希金铜像下向秀媛求婚时的情景和许诺,不禁百感交集,热泪盈眶,内心充满恩爱和感激。感谢秀媛给我机会照顾她。如果没有这九年照顾秀媛的体验,我的人生就不是完整的。当然,我的经历并不是人间最艰辛的。大家都说,秀媛得到善终是她一生充满爱心、助人为乐得来的善报!</p><p class="ql-block"> 过去的两周里有这么多人表达对秀媛的悼念和对我的关爱,我内心万分感激。爱人已逝,哀思永续。为了能做一个配得上秀媛的丈夫,我会不断注意健康,追求完善自己,也让秀媛放心。</p> <p class="ql-block"><b>对妈妈说的话 - 韩松平</b></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妈妈,</p><p class="ql-block">2021年春节,外面的世界欢声笑语,而咱们家却沉浸在哀恸中。大年三十晚上,像往年一样,我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你却陷入昏迷,没有吃上一口。你顽强地陪伴着我们度过了除夕夜,迎来了大年初一的红日,却随着夕阳驾鹤西去,从此阴阳两界。我替你擦拭干净眼角,梳理整齐头发,静静地坐在床边,握着你因为脑梗而瘫痪、正在渐渐变凉的手默默致哀。我想告诉你:谢谢你给了我生命,把我带到这个世界;谢谢你把我抚养成人、教育成才。此时此刻,几十年的生活场景一幕一幕在我脑海中重现。我有很多话要对你说,可是你却再也听不到了。</p><p class="ql-block">你出生在河南开封,大宋朝时代的世界经济文化中心。你天生丽质,心地善良,像所有河南人一样,争强好胜、努力刻苦,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也许是基因遗传,也许是言传身教,我幸运地继承了你的某些特征,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一生。</p><p class="ql-block">你去南方读书的时候,为了提高英文听写成绩,熄灯以后还躲在厕所夜读。我上北医的时候,每周休息一天还要提前回校自习半天。每年暑假时间也全部用在读文献和在实验室做研究,为日后的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你的事业心很强,工作异常刻苦努力,早年跟随宋振玉教授从事药物代谢方面的研究,用124锑、86铷、14碳、和3氢等同位素标记的方法,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过程,开创了同位素在国内实验医学应用之先河。</p><p class="ql-block">回想起你痴迷科研近乎疯狂的事情,有的时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你上班的时间肯定是雷打不动的,即使是下班后也必须拿出一定的时间贡献给科学研究。晚上你要看文献,统计数据,我和妹妹不敢打扰你,只能安静地自己玩,即使打架也只能动手不能动口。</p><p class="ql-block">你下班回来会顺便买菜,但谁知道你脑子里在想什么,经常是付了钱,却忘记拿菜,害得我经常去菜市场取菜,连卖菜的营业员都知道你的毛病,经常调侃我。</p><p class="ql-block">出国四年后我第一次回家,你说花了一整天时间给我烧菜,吃饭的时候其实只端出一只白煮鸡,切开一看,鸡肚子里纸袋包着的内脏都没有取出来!你总是骂我写作业的时候走神,你做饭的时候也走神了吧?</p><p class="ql-block">别人家隔夜菜都不爱吃,咱们家周末做菜时,总有一道红烧肉或者雪里蕻炒肉丝这样的“长远菜”,要吃好几天!你还羡慕你的同事毓文,他家周末做一次菜,分装成六个盒子,按照周一到周六标记好,每天拿出一盒。幸亏我们家没有实行,否则你可能活不到九十多岁。</p><p class="ql-block">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方面,你不喜欢花时间做饭,我只好从小跟隔壁李奶奶和乔姥姥学做饭,后来煎炸蒸炒样样都行,米饭包子烙饼面条都会做,连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Ottoson 来咱们家吃饭都是我掌勺,没给你丢脸吧?</p><p class="ql-block">你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提到,为了专心做科研,在我一岁多的时候把我送到卫生部幼儿园全托,一周后见到我的时候,突如其来的巨大环境改变已经把我从一个活泼乐观的孩子变的沉默寡言,还长了一头脓包疮。几十年以后,你还为此深深自责。老实说,我对此完全没有记忆,现在也完全能理解你当时的决定,科学研究是你生命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不能专心做研究,你的生命就失去意义了。事实上,在我赴美学习的时候,同样忍痛与出生不久的女儿分离,将她托付给你和父亲照顾。幸运的是你们给她提供了最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让她在爱和更多爱的家庭中,像公主一样成长。</p><p class="ql-block">你爱憎分明,嫉恶如仇,见到不合理的事情总会提出批评意见。在早年抗肿瘤新药研发过程中,你对当时大肆宣扬的“N-甲基溶肉瘤素”项目持有异议,你认为在苏联成药结构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氮位甲基并没有提高疗效,衍生物的药代动力学还不如原药,因此得罪单位领导,在文革中惨遭抄家、关押,批斗的迫害。这种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你日后领导团队成功研发一类新药“人工麝香”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研究成果解决了四大名贵中药之一麝香药源匮乏的难题,现在人工麝香的年产量15吨,年产值15亿元,为中医药发扬光大做出了重大贡献。<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工麝香</span>工作在2015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p><p class="ql-block">我在新药研发资源分配过程中,也曾坚持原则,拒绝顶头上司的要求,引起领导不快。但是我主持临床前药理研究的两个新药项目最终成功获得FDA批准,这两个抗糖尿病新药已经在全球上市。</p><p class="ql-block">你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抗日战争,从小离家逃难,读书时走南闯北,单打独斗,在恶劣环境中长大。对我的教育也是以严格要求和讲大道理为主,似乎总也达不到你的要求。我在青春期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不理解妈妈的大慈大爱,但是有一件事情让我体会到强烈的母爱:在我十来岁的时候,你拿着工会发的票带我去天桥电影院看电影,开演前你从兜里掏出一颗糖给我吃,当时把我感动的不要不要的,平时总是板着脸教训我的学术权威妈妈也有温情的一面,感觉就像母鸡捉了一个虫子,咕咕叫着递给小鸡吃。虽然这只是一颗水果糖,却让我体会到了“隔壁家妈妈”给“隔壁家儿子”的母爱,让我记了一辈子。</p><p class="ql-block">咱们家的教育跟别人家不一样,是以鼓励为主。我小时候是有名的淘气包,基本上是泛善可陈,但是你总能找出一些优点加以表扬。你说我干活不惜力,衣服洗的干净,让我觉得自己真的很能干,十几岁就把洗全家衣服的事情包了,衣服和床单要横着-竖着-横着搓洗三遍,再用清水漂洗三遍,有一点泡沫都不罢休,最后还用洗衣服的水把地擦得干干净净。北京的冬天滴水成冰,我把衣服晾出去马上冻得硬邦邦的,这时候每人分管的家务事也都做完了,全家高高兴兴地去逛公园。</p><p class="ql-block">我们家的传统之一是平等互爱。我上初中的时候我的班主任徐惠老师对我很好,一次闲聊的时候她突然对我发火,说我不懂礼貌,跟老师说话也不会用“您”的尊称:“你跟你妈妈说话也是你我相称吗”?她不知道,咱们家真的是平等相处,小孩跟大人说话从来不用尊称。周末分糖果的时候,分为四等份,无论大小一人一份。家里重要事情的决策,如果有争论,也采用投票方式,无论大小一人一票。徐老师听得目瞪口呆。你们舍弃长辈尊严,是以这种方式培养我们的平权精神和责任感。在这篇纪念文章中,我还保持咱家的传统,以你我相称,你不介意吧?</p><p class="ql-block">你出生在基督徒家庭,在浓烈的宗教气氛中成长,心里被播下了博爱的种子。你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把家里给的一个应急救命用的金戒指悄悄捐给了教会做善事,而且没有告诉任何人。除了各种各样的捐款,2018年你九十寿辰的时候,又和父亲联名捐献100万元给北京大学,回馈社会,支持科学研究。善有善报,家里照顾你的阿姨是虔诚的基督徒,在你生病的时候天天为你祈祷,愿你减轻病痛。在你去世前后还联合教友一起为你祈祷,祝福你顺利进入天国。你在那里一切都好吧?</p><p class="ql-block">《慈母人生路》</p><p class="ql-block">好生诊所闻药香,(1)</p><p class="ql-block">济世博爱心中酿。</p><p class="ql-block">南下宁沪结药缘,(2)</p><p class="ql-block">宋师药代九州强。(3)</p><p class="ql-block">层析柱上筛分子,</p><p class="ql-block">生化药理坐中帐。(4)</p><p class="ql-block">点石成金变麝香,</p><p class="ql-block">科技创新国家奖。(5)</p><p class="ql-block">生儿育女孟母肠,(6)</p><p class="ql-block">相夫教子家务忙。</p><p class="ql-block">鲐背之年蓦回首,(7)</p><p class="ql-block">汴梁足迹通天堂。(8)</p><p class="ql-block">注:(1)《好生西医所》是外祖父在开封的西医诊所的名字。(2)就读于南京金陵女子学院医预科并毕业于上海医学院药学系。(3)师从宋振玉教授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4)曾经担任中国生化药理学会主任委员十余年。(5)主持研发人工麝香和产业化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6)给松平迁户口至同事家以便能在更好的小学学习。(7)享年93岁。(8)籍贯河南开封。</p><p class="ql-block">我们母子一场是缘分,感谢你把我带到这个精彩的世界。以前我的种种不敬,希望得到你的宽恕和原谅,谨以此文表达我对你的思念之情。愿你在天之灵得到安息,永远庇护我们。</p> <p class="ql-block"><b>妈妈的光环 - 韩一虹</b></p><p class="ql-block"> 妈妈离开了我们。由于疫情因素不能回去为妈妈送终告别是女儿的莫大遗憾。这几天,悲痛之余我不时问自己,六十多年来妈妈对这个家庭的成长发展起了哪些关键作用?她真的离开我们了吗?</p><p class="ql-block"> 爸爸和妈妈的家庭和教育背景很相似,三观大体一致,然而却各自戴有光环笼罩着全家。爸爸的光环偏重理性色彩,妈妈的光环感性色彩较多。爸爸用自律、严谨、求索等行动影响家人,凡事要摆事实,讲道理。有理就能得到认可和尊重,有错就承认、纠正。妈妈对家人的影响多出自她的贤良美德,例如责己、奉公、待人平等、助人为乐、谦虚谨慎,以及仪表端庄和不忘他人恩惠,等等。用现在的话说,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p><p class="ql-block"> 六十多年来,虽然经历了各种坎坷,我们全家有爸爸的光环的驱动和妈妈的光环的护航,多得成功美满。感恩的同时我也在想,妈妈离开时会有不放心吗?而我最担心的是,没有妈妈在身边,爸爸会不会失去生活激情,不注意锻炼身体,不讲究穿戴帅气,不再自我完善和积极进取?正被心里这些问题缠绕时,接到爸爸的电话,他说,“我刚去运动了”。听到这句话,我的心先放下了一半。他接着说,“我边走边想,今后没有妈妈的日子里我应该怎样生活”。我原来预期爸爸会用几周时间思考这个问题,没想到他已经开始有初步想法了。我期待,也替妈妈和全家以及所有关心他的人期待着他的答案。爸爸说,“我准备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在各方面做得更好,配得上妈妈”。爸爸的表白令我喜出望外。我怕听错了,请他重复了一遍,他说得字字认真、句句恳切。虽然爸爸没有提及具体计划,我的理解是他要用行动感恩妈妈毕生的陪伴、鼓励和支持,让她的在天之灵放心。我想,此时妈妈一定会无限欣慰,无比自豪! </p><p class="ql-block"> 几天来,感谢有这么多亲人、朋友、老同事和学生们表达对妈妈的追思赞誉和对爸爸的关怀和期望,所有这些都起到了巨大的安慰和激励作用。同时,我们都相信妈妈的在天之灵正无时不刻地注视着我们。她的光环不仅没有随她而去,反而变得更加清晰明亮。她的精神和我们同在,永不分离。 </p> <p class="ql-block"><b>辉煌的一生 奉献的一生</b></p><p class="ql-block"><b>转自药物研究所官网纪念专栏</b></p><p class="ql-block"> 朱秀媛研究员生于1928年7月,河南开封人,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p><p class="ql-block"> 朱秀媛研究员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化系,同年分配至东北制药厂教育组工作,1955年调至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室任助教,1956年调入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学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前身)工作。在药物研究所药理学研究室工作期间,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1981至1982年赴瑞典乌普萨拉Pharmacia 生化研究室及斯德哥尔摩Karolinska医学院临床药理室进修。曾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理事,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常务委员,生化和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87~2003年)及名誉主任委员(2003~2020年),河南医科大学顾问,赣南医学院客座教授,曾被聘任为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国际外来物代谢及转化(ISSX)通讯编委。</p><p class="ql-block"> 朱秀媛研究员一生致力于生化药理学、药物代谢和抗炎免疫药物药理学研究,她献身科学,勇于创新,成绩卓著,对推动国内相关学科研究及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20世纪50年代中期朱秀媛研究员跟随我国著名的药理学家宋振玉教授,在我国最早开展药物代谢研究。在实验医学尚未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技术时,她率先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24锑标记的三价葡萄糖酸锑胺(124锑胺)研究新药二巯基丁二酸钠对124锑胺毒性和代谢的影响,阐明了新药对锑胺的解毒机制,1958年于《生理学报》上发表了我国第一篇放射性同位素在实验医学中应用的论文,缩小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继之又利用14碳、氚等长半衰期同位素进行抗肿瘤药物、防治冠心病药物等代谢的实验研究。创建了86铷测定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方法,实验操作简便易行,在丙级示踪实验室即可定量测定清醒动物冠脉血流量,1975年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了《用86铷测定小鼠营养性血流量的方法》一文,被广泛应用于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研究,该项科研成果获1987年卫生部科技进步奖。</p><p class="ql-block"> 朱秀媛研究员先后开展了小动物、大动物和临床的抗肿瘤及防治心血管病药物等的代谢研究,对葛根有效成分研究发现其代谢特征具有明显的种属差异。建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三波长法、活化比色法和HPLC-荧光测定法,分别进行了我所研制成功的抗肿瘤药物N-甲酰溶肉瘤素、甘磷酰芥等药物的代谢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具指导意义的实验依据。70年代后期,药物代谢动力学,一门药物代谢与数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在国外起步,朱秀媛研究员敏锐地意识到该学科对指导新药设计、优选给药方案等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在这门学问中充满着全新的基本概念,复杂的动力学模型计算公式,她敢于向知识高峰挑战,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将国外的药代动力学理论与计算方法引进国内,1979年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上作了《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的报告,并在《药学学报》上首先发表了《葛根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论文,成为我国最早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者之一,奠定了我国药代动力学研究基础,对全国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发挥了普及与推广作用。1983年朱秀媛研究员发表了麝香酮对大鼠肝微粒体P450含量及活性的影响。1992年指导研究生和博士后建立了中国成人和胎儿肝库,经过分离纯化,获得数种P450同工酶,首先观察到CYP1A、2A1、2A3、2A3/4、3A5、3A7和2E1 在中国汉族成人肝微粒体内的表达,该项研究工作居国内领先水平。</p><p class="ql-block"> 60年代初期,朱秀媛研究员开展抗炎免疫药物药理学研究。她领导研究组科技人员建立了十多种体内外炎症模型和方法,筛选了数百种中草药及其成分,发现了数种有较强抗炎活性的物质,为后期人工麝香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80年代有文献报道,花生四烯酸的5-脂氧酶代谢产物白三烯是一组具广泛生物活性的脂类介质,与炎症、变态反应性疾病等密切有关,是研究抗炎免疫药物的新靶点。朱秀媛研究员在缺少白三烯标准品的条件下,指导研究生在国内率先建成了白三烯高效液相测定法及放射受体结合分析法,开展了以白三烯及其代谢酶为靶点的新型抗炎免疫药物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发现了一类化学结构不同于国外白三烯拮抗剂的先导物,可望开发成具白三烯受体拮抗和生成抑制活性的新型抗哮喘药。小叶买麻藤化学和药理研究为寻找新型抗哮喘药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2000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3年举办了全国性的白三烯研究进展和测定方法学习班,得到来自全国三十多个兄弟研究单位的好评。</p><p class="ql-block"> 人工麝香的研制成功是朱秀媛研究员对国家新药事业的重大贡献。天然麝香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珍贵药材,含麝香的中成药处方占全国中成药处方的11% 之多,足见其需求量之大。而长期以来麝香靠猎麝取香,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仍供不应求。为保护麝资源,1976年卫生部对我所下达人工制备麝香任务,由我所牵头,组织全国有关单位合力攻关。其时,关于天然麝香的化学与药理作用的报道寥寥无几,缺少明确的药效学指标,难度之大可以想见。朱秀媛和于德泉研究员服从国家研究任务的需要,共同作为人工麝香研制负责人,密切合作,毅然承担起制备中药一类新药人工麝香的重任。朱秀媛研究员作为药理学和毒理学负责人,带领全组科技人员,全程参与实验研究,以仿生学观点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开展人工麝香的创新研究,成功设计了反映麝香功能与主治的神经内分泌、心脑血管、抗炎免疫、药酶诱导等16种药理学动物模型。从麝香抗炎作用入手,发现天然麝香内的一种成分具有很强的抗炎活性,其抗炎强度为氢化考的松的500倍,为人工麝香成功研制打开了突破口。首次用现代药理学理论和方法诠释了天然麝香的功效,为人工麝香的药效学评价奠定了关键的技术支撑;发现并制备出与天然麝香理化性质与药效等同的替代品,配制出独特的人工麝香处方,经十多种动物模型验证,以及千余例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证实,研制的人工麝香与天然麝香二者具有相似的功能主治与使用范围,安全性良好,可代替天然麝香入药。制订了首个人工麝香国家标准,成功实现人工麝香规模化生产,现已全面取代药用天然麝香,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人工麝香研制是我国中药新药和珍稀濒危动物药材代用品研究的重大突破和成功范例,不仅解决了天然麝香长期供应不足的历史性难题,也为其它珍稀濒危药材代用品的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1997年“人工麝香的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p><p class="ql-block"> 朱秀媛研究员先后发表研究论文、综述及专著百余篇,培养研究生及进修生10多名,指导博士后1名,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0余项。</p><p class="ql-block"> 朱秀媛研究员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热心学会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她担任中国药理学会生化和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每年定期召开学术讨论会,无论是学术会议内容,或是规模、影响力均具具有很高水平,是中国药理学会中最活跃的委员会之一。</p><p class="ql-block"> 朱秀媛研究员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为之倾注一生心血的新药事业。她始终坚持严谨的科学作风、严肃的科学态度,始终坚持团结协作、集智攻关,始终坚持以德为先、甘为人梯的精神,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创新,为我国的生命科学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朱秀媛研究员是青年人的良师益友,她对祖国的忠诚、对真理的坚持、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热情,深得后辈人的崇敬和景仰。药物所在2018年建所60周年之际,授予她“终身成就奖”最高荣誉。</p><p class="ql-block">朱秀媛研究员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朱秀媛研究员的科学家精神永远存留在我们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朱秀媛——贤妻良母和药理学家,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