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浙南多山,通往福建一带交通极为不便,通福门是平阳县城南侧一交通咽喉。过了此门,一条古街逶迤而下,便是一马平川,通往北港、福建。通福门南侧坡南街,自古文兴人旺,商铺林立,历来就是千年平阳的符号!</h3> <h3>(本图片及文字摘自网络)通福门大有来头。“通福门”三个大字系百岁书法家张鹏翼所书。明代名人董香光(其昌)撰书浙江省平阳县通福门培风阁联: 麝墨轻磨声韵玉; 免毫初点色翻鸦。 据传南朝宋景平年间,时任永嘉郡太守的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来过平阳岭门山游览吟诗,曾留下诗曰:“海岸常寥寥,空馆盈清思”,“千坼邈不同,万岭状皆异” 。公元1158年(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冬,著名诗人陆游赴福建宁德任职,由浙入闽,途经平阳此处也题下了《平阳驿舍梅花》诗:“江路轻阴未成雨,梅花欲过半沾泥。远来不负东皇意,一绝清诗手自题。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实地看看。<br></h3> <h3>通福门北侧已在近两年悉数拆除。此处原都是民国时期木建筑为主,除了商铺、民居外还有水利局、环保局、残联、建设局、越剧团,科技局等间杂其中。历年来,许多房屋坍塌的坍塌,烧毁的烧毁,如今悉数拆,却也使千年县府敞亮了起来。</h3> <h3>大气凸显,原来的局促已然不见。</h3> <h3>南门或成为一个超大公园,憧憬这条穿越童话的大道,山前的视野豁然开朗!</h3> <h3>过了通福门,原是一条被岁月磨得起伏光亮的青石板路,缓缓而下……远处关帝庙已修复一新,石板已在前些年换成了花岗岩。老茶花已是开谢了几回,这花岗岩石板却让乡愁淡了许多!</h3> <h3>墨香隐约</h3> <h3>惬意悠悠</h3> <h3>关帝庙跨街而建,倒是颇有点武圣的胸怀,过往行人可遮风挡雨,也能祈福消灾。</h3> <h3>这棵老柿子树,是老婆童年的记忆!秋天,每次放学回来,总要馋看柿红……</h3> <h3>过了这棵老树,坡南街陡然南折,也平坦了起来。</h3> <h3>原来县小的前门、老墙,现在绿意斑驳。或许更值得回忆的是…这所古城一隅的学校涌现了被称为温州最早的“洋博士”、获哈佛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的数学家姜立夫,他1920年就创办了南开大学数学系,1947年担任了“中央”研究院的数学研究所所长,为中国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数学家;著名数学家、复旦大学前校长,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苏步青,1931年在日本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在国际数学界居有无可争辩的地位;原国民党“中央日报社”社长马星野;1947年获英国利浦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曾主编《汉英大词典》的英语专家吴景荣,一直在外交学院外语教研室任主任,是外交学院的终身教授,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外交外语人才;还有担任过同济大学党委书记的阮世炯,我国著名的方言学家、把温州方言载入史册的颜逸明,享誉东南亚的旅澳著名武学家吴国忠等,都是这所学校培养的学生。正如吴景荣教授给母校的题词那样,“滋兰九畹”,百年芬芳。(文摘自网络)</h3> <h3>路边小溪,也曾是孩子们雨后最愿意去的地方。丢了书包、卷了裤腿去抓小鱼小虾。我家老婆表兄妹众多,也都是骨干分子。</h3> <h3>红衣绿袄聚而喳喳</h3> <h3>古稀耄耋其乐融融</h3> <h3>繁华落尽云天清清</h3> <p class="ql-block">台内天地我心悠悠</p> <h3>碧水云天,屋舍俨然。平阳原是个大县,多大?全国第二!而称“平阳人”的,特指通福门两边老县城的居民。古称平阳人恬淡清贫,鳌江人精明富有,或许和生活环境大有关系。在这里生活,已然不需要挣扎奋斗,悠悠岁月,流淌的是情怀。</h3> <p class="ql-block"> “师儒侍养”牌坊 “师儒侍养”牌坊位于平阳县坡南街,面南而立。 郑思恭(1566-1646),字允之,号太和,明平阳坡南人,万历十四年岁贡,选授永康训导,捐俸添置教具,赈济贫困生员。后升蓝山教谕,因父应祥年迈,辞职回家侍父终身。浙江右布政使姚永济、温处兵备道米万钟特为建坊。在家二十余年,著有《易学金针》、《东昆先哲录》等忧世之作26种。清兵进入温州,思恭拒绝剃发,留书明志,不食而死,远近士大夫皆哭以诗,永嘉王志彪诗云:“谁为朝廷存冠履,广文先生一冷官!”,“孝子之门忠骨劲,肯教剃发乞余年!”“昆阳山里盛薇蕨,歌罢吞声洒碧血!”(文摘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坡南街,必看的定是郑思恭牌坊。每次到此,我必驻足!文人殉国,其情亦悲,其志亦壮,其心亦烈!</p> <h3>此处水缓天空,风清气正。坡南人,用这最高礼仪缅怀先贤,默默的告慰,默默的继承!</h3> <h3>坡南街寻古,留下来的是几处老门台,和几条古石板桥。</h3> <h3>门台后面,却是太老了,大多坍塌衰败,不忍直视!</h3> <p class="ql-block">这条古桥,却是有来头的?老人告诉我,两侧桥板上刻字为证!乾隆丁亥建,民国六年重建!老人家又告诉我“你是第三个拍这桥的人”。</p> <h3>就是这位老人。我告诉他,我娘子外婆以前就住在这里,我以前来过几十回了!因为我原来单位也就在附近。</h3> <h3>这里看“乾隆丁亥”</h3> <h3>这里看“民国陆年”</h3> <h3>现在舅舅家院子。</h3> <h3>围墙和墙边石槽,据说以前是喂马的。</h3> <h3>这灶头,要比我老家的好看。</h3> <h3>家里的各种酒,是好客表哥的。</h3> <h3>聚财之处,真的宝地!</h3> <p class="ql-block">最后,这里的手工作坊,梅花糕。怀念起高中时的“萝卜饼”。一样的做法……已经过去32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