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序</p><p class="ql-block"> 在巍巍的绵山脚下有一个美丽的乡村,她的名字叫旌介。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地——旌介商墓就坐落在这里。旌介村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传承悠久,这里有介子推的传说,有仰韶一龙山文化的堆积………1938年在旌介村附近的介庙,灵石县总动员实施委员会河东办事处成立,这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6月旌介村秦如寿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这片古老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以王善本为代表的一大批进步青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他们的影响下,红色基因深深植根于旌介村青年心中,王善本的儿子王志敏就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 王志敏(1934—1993年)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旌介村人 1944年在沁源石台介灵高小读书,后又保送贺龙中学学习。1949年5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任第一野战军第七军卫生部文化教员、通讯队工作员、助理员、政委办公室助理员;1952年9月调任西安市公安大队干部书记处、政治处保卫工作员、助理员等;1958年4月转业到甘肃兰州武威县任监察局负责人、监委城市工作组组长。1959年调回介休县,任县委宣传部支部指导员,1960年山西省委党校学习。1962年奉调回灵石工作,历任灵石县委党校教员、副校长、校长等职。1978年4月28日因反映“左”的问题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被捕入狱。1980年11月16日中共灵石县委作出《关于王志敏同志平反的决定》,出狱后,恢复原职,1993年因车祸去世,时年59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书香门第有传承</p><p class="ql-block"> 一九三四年农历十一月十二日王志敏出生在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旌介村一个商人家庭。爷爷早年在安徽谋生,奶奶操持家务,日子过得较为殷实。父亲王善本在天津做买卖,受当时进步思潮的影响倾向于革命,与张文昂等交往甚多,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王志敏的出生给家里带来了希望,尤其是他的奶奶更把他视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故取名“龙生”(乳名)把望子成龙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从幼年起父亲就给王志敏制定了学习计划教育他断文识字,以致一九四二年王志敏在村小学读书时就有了不少知识积累。父亲的严格管教和爱国举动都在王志敏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上图为王志敏故居</p> <p class="ql-block">王志敏故居</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后再聚首。王志敏与介灵民高部分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王志敏的父亲王善本</p><p class="ql-block"> 王善本(1908—1943)曾化名王少卿,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在牺盟会、抗日民主区政府工作,任特派员、助理员等职。40年代初,以商人身份从事革命工作,往来于灵石、介休、天津等地,为根据地购置药品、办公用品等。王善本能写会算、擅长作画、修理钟表等。1943年春,王善本肺结核发作,有时卧床不起,时任抗日民主县政府县长的贺学庵、教育科长李一民等经常探望,同年秋天病逝年仅35岁。</p> <p class="ql-block">王志敏的母亲郭玉平</p> <p class="ql-block">二、革命熔炉火最红</p><p class="ql-block">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本来想十年寒窗,功成名就但事与愿违。随着爷爷、父亲的相继离世王志敏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照顾年迈的奶奶和孤寡的母亲维持生计,他不得不边读书边打工开始了半工半读的求学生涯。一九四五年十一岁的王志敏由父亲生前的好友时任太岳行政公署介灵一区区长周兆(化名)接到沁源石台介灵民高学习。1948年8月灵石解放后,经当时介灵民高支部书记张健右推荐王志敏进入贺龙中学接受革命教育。经过革命大熔炉的洗礼王志敏逐渐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者。</p><p class="ql-block"> 上图为王志敏在甘肃天水留念</p> <p class="ql-block">贺龙中学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三、广袤西北炼真金</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九年五月刚满十五岁的王志敏从贺龙中学毕业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随部队进军大西北跨过咆哮的黄河、蹚过踹急的渭河,从陕西进入甘肃天水、西河、兰州等地参加了扶眉、固关等战役并先后担任第一野战军第七军卫生部文化教员、通讯组工作员、政委办公室助理员等职,为前方将士鼓与呼。1952年9月王志敏调任西安市公安大队干部书记处、政治保卫处继续从事政治宣传工作。1958年4月王志敏脱下军装转业到甘肃省武威县任监察局负责人、监委城市工作组组长。</p> <p class="ql-block">兵役证</p> <p class="ql-block">部队工作照片</p> <p class="ql-block">西安与同事合影</p> <p class="ql-block">武威工作期间与同事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妻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四、重返故土学马列</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九年十月,也就是王志敏转业到地方的第二年,他抱着一颗建设家乡的赤子之心离开大西北,回到绵山脚下被分配到介休县委宣传部做支部教育工作。当时介休、孝义、灵石三县合并,正处于“大跃进”时期,年不过二五,血气方刚的王志敏立即投入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之中。他与同事深入到农田、矿山、工地、学校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写出有针对性的理论文章编为教材指导基层工作,有时还深入乡村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p><p class="ql-block"> 在介休工作八个月后,一九六O年六月王志敏被保送到山西省委党校离职学习深造。在二年的过程中王志敏较为系统的接受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规教育,更加坚定他:要革命,要行动,离开马列主义作指导就不可能成功,就不可能取得效果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五、红色讲坛育新人</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二年八月王志敏从省委党校毕业,经组织批准回原籍中共灵石县委党校任理论教员。当时党校只有一名副校长、两个教员、一名秘书共四名工作人员,校址在灵石县两渡村租的民房,学员睡地铺,条件十分简陋。就是在这极其艰苦的环境中,王志敏与同行们在县委的领导下,先后举办了十几期培训班,对支部书记、大队长、青年、民兵、妇女、贫协干部进行了“双十条”、党的基本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使基层骨干的政治文化素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四年王志敏担任灵石县委党校副校长后被抽到外县搞“四清”工作。</p><p class="ql-block"> 上图为王志敏在党校工作期间与同事们在党校校址两渡村合影</p> <p class="ql-block">六、历经磨难犹末悔</p><p class="ql-block"> “文革”期间,他进行冷静思考,由于仗义执言,多次反映与时局不合的观点而受到冲击。一九七八年四月二十八日被认定为“现行反革命”而入狱。一九七九年一月三日无罪释放。一九八一年中共灵石县委正式为王志敏平反,推倒了强加在他头上的不实之词,还了清白。</p> <p class="ql-block"> 七、勤学苦思终为民</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一年王志敏被任命为中共灵石县委党校校长。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他与党校同仁积极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共举办培训班13次,32期,培训干部达万人之多,1983年他被灵石县委宣传部评为“模范政治报告员”。</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他还十分注重提高青年干部的素质,通过举办讲座、开设广播电视大学培训班以及中专班等形式,满足当时青年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p><p class="ql-block"> 在抓好业务的同时作为党校领导他还抓了党校硬件设施投入,先后争取建设资金20余万元,建起了职工宿舍楼、教学楼、餐厅等并为党校建设作出了规划。</p><p class="ql-block"> 除了搞好理论武装外,他还积极投身到扶贫攻坚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理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县委党校帮助联系点建设果树基地,共栽植各种苗木七千余株,为提高当地群众收入打牢了基础,一九八六年王志敏被中共灵石县委授予”扶贫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在做好领导工作的同时,王志敏还身体力行亲自登台授课共参与28期培训讲课,下基层宣讲达127课时。与此同时他还笔耕不辍,对党的理论进行深度探索,从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七年被省、地、县报刊采用的文章、教材、论文、调研、回忆共9篇计2.6万余字。</p><p class="ql-block"> 正当王志敏准备大干一场时,一九九三年六月突如其来车祸把他的生命定格在了五十九岁。从此,这个为党的宣传理论工作艰辛奋斗了二十余年的战士停下了他苦苦探寻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灵石县委党校“马号”旧址</p> <p class="ql-block">奖状</p> <p class="ql-block">奖状</p> <p class="ql-block">王志敏手稿</p> <p class="ql-block">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王志敏的妻子</p> <p class="ql-block">与家人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艰难跋涉,探求真理。悠悠岁月,满满回忆。</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党校如您所愿</p> <p class="ql-block">尾声</p><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往事历历。王志敏离开我们已近30年了,但他勇于探索,勤于工作,乐于实践的精神将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可以告慰王志敏同志的是如今的中共灵石县委党校已成为全省一流的县级党校,己成为灵石干部成长的”红色摇篮”。</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 本期美篇得到了王志敏女儿王丽君同志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致以深深的谢意。</p>